《漯河市志》求取 ⇩

卷首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9

卷一 建置61

第一章 位区与建置沿革61

第一节 位置61

第二节 区域61

第三节 建置沿革61

第二章 城市形成与布局62

第一节 城市形成62

第二节 城市布局63

第三章 行政区划64

第一节 政区演变64

第二节 现行区划67

第四章 街巷69

第一节 街巷名录69

第二节 主要街道76

第五章 县区79

第一节 郾城县79

第二节 舞阳县81

第三节 临颍县82

第四节 源汇区84

卷二 自然环境85

第一章 地质地貌85

第一节 地层85

第二节 地质构造86

第三节 水文地质87

第四节 工程地质88

第五节 地貌景观89

第二章 气候90

第一节 光能90

第二节 温度91

第三节 降水92

第四节 湿度和蒸发92

第五节 气压与风93

第六节 气象灾害93

第三章 河流94

第一节 沙颍河水系河流95

第二节 汾泉河水系河流97

第三节 洪汝河水系河流98

第四章 自然资源98

第一节 土地资源98

第二节 水资源100

第三节 生物资源101

第四节 河沙及矿藏资源103

第五章 环境保护103

第一节 环境质量103

第二节 环境污染107

第三节 环境监测109

第四节 环境治理110

第五节 环境管理111

卷三 人口112

第一章 人口规模112

第一节 人口数量112

第二节 人口分布113

第三节 人口密度113

第二章 人口构成114

第一节 性别构成114

第二节 年龄构成114

第三节 文化构成118

第四节 民族构成119

第五节 行业构成120

第六节 职业构成123

第三章 婚姻家庭124

第一节 婚姻124

第二节 家庭125

第四章 人口控制125

第一节 机构125

第二节 政策宣传126

第三节 节育措施128

第四节 节育效果128

第五章 人口与经济130

第一节 人口与国民收入130

第二节 人口与土地130

卷四 城市建设132

第一章 城市规划132

第一节 总体规划132

第二节 专业规划133

第三节 规划管理134

第二章 市政建设135

第一节 道路135

第二节 桥涵136

第三节 排水137

第四节 防洪137

第三章 公用事业138

第一节 城市供水138

第二节 城市照明140

第三节 城市公交141

第四节 城市燃气141

第四章 园林绿化142

第一节 公共绿化142

第二节 庭院绿化143

第三节 公园游园144

第四节 苗圃145

第五节 雕塑145

第六节 绿化管理146

第五章 环境卫生147

第一节 清扫保洁147

第二节 垃圾集运147

第三节 公厕管理148

第四节 消毒148

第五节 市容管理148

第六章 建筑施工149

第一节 建筑队伍149

第二节 建筑安装企业149

第三节 建筑设计153

第四节 施工技术153

第五节 典型建筑154

第六节 建筑管理155

第七章 房产管理156

第一节 房产权属157

第二节 公房管理158

第三节 私房管理159

第四节 产权产籍管理160

第五节 住宅建设160

第八章 土地管理161

第一节 城市建设用地管理161

第二节 村镇建设用地管理163

第三节 地政地籍管理164

第九章 机构165

第一节 城乡建设委员会165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局165

第三节 土地管理局165

卷五 中国共产党漯河市地方组织第一章 组织沿革167

第一节 执政前组织167

第二节 执政后组织170

第三节 县区组织173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174

第一节 县级市党员代表大会174

第二节 地级市党员代表大会176

第三章 组织建设176

第一节 市委工作机构176

第二节 基层组织177

第三节 党员178

第四章 干部管理182

第一节 管理体制182

第二节 培养选拔183

第三节 审干185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186

第五章 宣传教育187

第一节 社会宣传187

第二节 理论教育187

第三节 党校教育188

第六章 统一战线190

第一节 工商界工作190

第二节 党派工作191

第三节 侨胞 侨眷工作191

第四节 民族宗教工作191

第七章 纪律检查192

第一节 机构192

第二节 党风党纪建设192

第三节 违纪查处193

第四节 案件复查194

第八章 重大活动195

第一节 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5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6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196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197

第五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8

第六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9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201

第八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3

卷六 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章 人民代表205

第一节 选举205

第二节 构成206

第三节 职责权利207

第二章 代表会议208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08

第二节 县级市人民代表大会210

第三节 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213

第三章 常务委员会214

第一节 人员组成214

第二节 机构设置215

第三节 职权215

第四节 常委会议216

第五节 日常工作220

卷七 市人民政府223

第一章 机构设置223

第一节 市政府机构223

第二节 县(区)政府机构224

第三节 基层政府机构225

第二章 政务管理228

第一节 决策228

第二节 部署228

第三节 实施228

第三章 人事编制229

第一节 干部队伍229

第二节 干部管理230

第三节 编制管理235

第四章 人民来信来访235

第一节 信访236

第二节 人访237

第五章 外事侨务238

第一节 外事活动238

第二节 侨务239

卷八 政协漯河市委员会第一章 组织机构240

第一节 政协委员240

第二节 正副主席及常务委员241

第三节 专门委员会241

第四节 办事机构242

第二章 历届会议244

第一节 全体会议244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247

第三节 主席会议249

第三章 主要活动250

第一节 政治协商250

第二节 组织学习250

第三节 办理提案251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编252

第五节 视察252

第六节 调查研究与咨询服务253

第七节 促进祖国统一253

第八节 开展横向联系254

卷九 群众团体255

第一章 职工团体255

第一节 工会组织255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256

第三节 工人运动257

第四节 市总工会主要活动258

第二章 青少年团体262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262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265

第三章 妇女团体267

第一节 组织机构267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268

第三节 主要活动269

第四章 其他群众团体272

第一节 工商团体272

第二节 农民团体274

第三节 文艺团体275

卷十 公安276

第一章 机构276

第一节 漯河市公安局及源汇分局276

第二节 漯河水上公安局277

第三节 交通警察漯河市支队277

第四节 武誓漯河市支队278

第五节 武警漯河市消防支队278

第二章 政治保卫278

第一节 清查登记278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279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279

第三章 经济文化保卫280

第一节 保卫组织280

第二节 要害部门保卫280

第三节 文物保卫281

第四节 警卫工作281

第四章 打击刑事犯罪281

第一节 防范281

第二节 打击282

第三节 基础建设282

第五章 治安管理283

第一节 户口管理283

第二节 特种行业管理283

第三节 危险物品管理284

第四节 清除“三害”284

第五节 公共秩序管理286

第六节 水上治安286

第六章 出入境管理287

第一节 出境287

第二节 入境287

第七章 交通管理288

第一节 城市交通管理288

第二节 公路交通管理289

第三节 机动车辆管理289

第四节 驾驶员管理289

第八章 武装警察290

第一节 训练290

第二节 执勤290

第九章 消防291

第一节 消防组织291

第二节 消防设施291

第三节 历年火灾292

第十章 警民关系293

第一节 爱民活动293

第二节 警风警纪294

第三节 警民共建294

卷十一 检察296

第一章 机构296

第一节 市人民检察院296

第二节 市检察委员会296

第二章 刑事检察297

第一节 审查批捕297

第二节 审查起诉298

第三节 出庭公诉299

第四节 侦查监督299

第五节 审判监督300

第三章 法纪检察300

第一节 查处侵权案件301

第二节 查处渎职案件301

第四章 经济检察302

第一节 查处贪污案件302

第二节 查处贿赂案件302

第三节 查处偷税抗税案件303

第四节 查处其它经济犯罪案件303

第五章 监所检察304

第一节 对看守所执法检察304

第二节 对“五种罪犯”监改检察305

第三节 查处在押犯重新犯罪案件305

第四节 受理在押犯及其亲属控告申诉案件306

第六章 控告申诉检察306

第一节 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7

第二节 查处控告申诉案件308

卷十二 审判310

第一章 机构310

第一节 市人民法院310

第二节 市中级人民法院311

第三节 县、区人民法院311

第二章 审判组织、程序312

第一节 审判组织312

第二节 审判程序313

第三章 刑事案件审判319

第一节 反革命案件审判319

第二节 普通刑事案件审判322

第三节 经济犯罪案件328

第四节 刑事二审案件329

第四章 民事案件审判330

第一节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判330

第二节 财产权益案件审判331

第三节 民事二审案件334

第五章 经济纠纷案件审判334

第一节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审判335

第二节 经济二审案件336

第六章 审判监督337

第一节 申诉处理337

第二节 案件复查338

卷十三 司法行政340

第一章 机构340

第一节 漯河市司法局340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340

第三节 公证处341

第二章 法制宣传教育341

第一节 法制宣传341

第二节 普法教育342

第三章 民事调解343

第一节 民事调解组织343

第二节 民事调解工作343

第四章 律师事务344

第一节 刑事辩护344

第二节 民事代理345

第三节 法律顾问345

第五章 公证工作345

第一节 经济合同公证346

第二节 涉外公证346

第三节 公民权利义务公证347

卷十四 民政348

第一章 优抚安置348

第一节 支援前线348

第二节 拥军优属活动349

第三节 烈士褒扬350

第四节 抚恤350

第五节 优待351

第六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51

第二章 救灾救济352

第一节 灾害救济352

第二节 社会救济352

第三章 社会福利354

第一节 解放前的慈善事业354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354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355

第四章 移民和收容356

第一节 移民支边356

第二节 收容遣送356

第五章 婚姻登记和殡葬改革356

第一节 婚姻登记356

第二节 殡葬改革357

卷十五 军事359

第一章 机构359

第一节 漯河军分区359

第二节 漯河市人民武装部359

第三节 市区基层人民武装部359

第二章 驻军360

第一节 北洋军360

第二节 国民革命军361

第三节 国民党军361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362

附:驻漯侵华日军及其罪行362

第三章 兵役363

第一节 兵役制度363

第二节 预备役364

第四章 地方武装365

第一节 民国地方武装365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366

第五章 民兵368

第一节 组织建制368

第二节 政治教育368

第三节 军事训练370

第四节 武器装备371

第五节 执行任务372

第六章 重要战事373

第一节 吴佩孚与靳云鹗内讧中的漯河之战373

第二节 靳云鹗抗奉之战在漯河373

第三节 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中的郾漯之战373

第四节 冯玉祥与靳云鹗之战在漯河374

第五节 蒋介石与唐生智之战在郾漯375

第六节 蒋、冯、阎中原大战中之郾漯之战375

第七节 漯河保卫战376

第八节 郾漯抗日游击队376

第九节 解放漯河之战377

第七章 日军在漯投降378

第一节 受降378

第二节 受降亭378

第三节 受降路378

第八章 拥政爱民378

第一节 尊重地方党政领导379

第二节 遵守群众纪律379

第三节 援助生产建设379

第四节 抗洪救灾380

第五节 开展军民共建活动380

第九章 防空381

第一节 机构队伍381

第二节 人防工程381

第三节 警报演练382

第四节 平战结合382

卷十六 工业385

第一章 工业结构385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385

第二节 行业结构388

第三节 企业结构389

第四节 产品结构390

第二章 食品工业392

第一节 罐头393

第二节 肉制品393

第三节 饮料、酒394

第四节 蛋品394

第五节 粮油制品395

第六节 糕点糖果396

第七节 酱菜396

第三章 烟草工业397

第一节 卷烟397

第二节 复烤398

第四章 造纸、纸制品及印刷工业398

第一节 造纸398

第二节 纸制品399

第三节 印刷399

第五章 纺织工业400

第一节 化纤丝织400

第二节 针织401

第三节 棉纺织402

第四节 麻毛纺织403

第五节 缝纫404

第六章 制革制鞋工业405

第一节 制鞋405

第二节 制革406

第七章 机械工业406

第一节 工业机械407

第二节 农业机械408

第三节 运输机械409

第四节 仪表、电器409

第五节 其它机具410

第六节 机械修理411

第八章 化学工业411

第一节 化学肥料412

第二节 日用化工412

第三节 塑料制品413

第四节 橡胶制品414

第五节 石油制品414

第六节 其它化工414

第九章 电力工业415

第一节 电源建设415

第二节 输变电建设416

第三节 发电422

第四节 供电、调度422

第五节 用电423

第六节 电力管理425

第十章 建材工业425

第一节 砖瓦426

第二节 水泥426

第三节 水泥制品426

第四节 石灰 陶瓷427

第十一章 煤炭 冶金工业427

第一节 原煤427

第二节 煤制品427

第三节 冶金428

第十二章 医药工业428

第一节 中药429

第二节 西药429

第三节 医药生产管理430

第十三章 其它工业430

第一节 家俱430

第二节 五金制品431

第三节 玻璃制品432

第四节 文化用品432

第五节 工艺美术品432

第六节 雨伞433

第七节 猪鬃加工433

第十四章 工业管理4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3

第二节 政府对企业的管理434

第三节 企业管理436

卷十七 农业461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461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462

第二节 个体所有制462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462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464

第二章 农业分区465

第一节 城郊农工商经济区465

第二节 沙、澧、颍河沿岸粮烟油果区465

第三节 低洼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大豆区466

第四节 泥河洼小麦、油菜、杨树区466

第三章 生产条件469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469

第二节 农机具469

第三节 耕地与土壤改良472

第四节 肥料474

第四章 种植业475

第一节 粮食作物475

第二节 经济作物476

第三节 蔬菜477

第四节 植物保护479

第五节 良种推广481

第五章 林业482

第一节 林业生产482

第二节 林木培育484

第三节 林木保护484

第六章 畜牧业485

第一节 发展概况485

第二节 畜禽生产486

第三节 畜禽繁殖与改良487

第四节 疫病防治487

第五节 饲草饲料489

第六节 畜产品加工及经营490

第七章 水利490

第一节 防洪工程490

第二节 除涝工程491

第三节 灌溉工程492

第四节 堤防工程管理492

第五节 渔业生产492

第八章 机构4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3

第二节 技术推广机构494

卷十八 交通495

第一章 铁路495

第一节 线路496

第二节 站、段498

第三节 运输501

第二章 公路504

第一节 线路505

第二节 桥梁507

第三节 公路管理511

第四节 客运512

第五节 货运514

第六节 监理518

第三章 水路519

第一节 航道519

第二节 港口码头520

第三节 船舶520

第四节 货运521

第五节 港航监督522

第四章 搬运装卸523

第一节 队伍523

第二节 工具524

第三节 业务525

第五章 机构5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527

第二节 事业机构528

第三节 企业机构529

卷十九 邮电532

第一章 机构532

第一节 邮政机构532

第二节 电信机构532

第三节 邮电机构533

第四节 营业局所533

第二章 邮政533

第一节 邮路534

第二节 设备535

第三节 业务536

第三章 电信541

第一节 电报541

第二节 长途电话543

第三节 市内电话545

第四节 农村电话546

卷二十 商业550

第一章 机构5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550

第二节 国营企业机构551

第三节 集体企业机构554

第二章 商业成份555

第一节 私营商业556

第二节 个体商业556

第三节 集体商业557

第四节 公私合营商业558

第五节 国营商业558

第三章 商品市场559

第一节 批发市场560

第二节 零售市场561

第三节 专业市场562

第四章 商品经营563

第一节 石油566

第二节 百货568

第三节 针纺织品572

第四节 五交化商品574

第五节 食品577

第六节 蔬菜579

第七节 副食品580

第八节 食盐582

第九节 医药583

第五章 饮食服务584

第一节 饮食业585

第二节 服务业586

卷二十一 供销合作社第一章 组织机构588

第一节 组织588

第二节 管理机构589

第三节 经营机构590

第二章 农副产品收购592

第一节 粮油592

第二节 棉麻593

第三节 土特产品593

第三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595

第一节 化肥595

第二节 农药和农药械596

第三节 农用塑料薄膜596

第四节 农机具596

第四章 生活资料供应598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598

第二节 日用杂品599

第三节 果品副食品599

第五章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602

第一节 收购602

第二节 加工利用602

第六章 信托贸易和仓储运输603

第一节 信托贸易603

第二节 仓储604

第七章 牲畜交易604

第一节 交易市场605

第二节 交易方式606

第三节 交易管理607

卷二十二 对外经济贸易第一章 机构608

第一节 漯河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608

第二节 外贸企业609

第二章 出口商品610

第一节 畜产品610

第二节 粮油食品611

第三节 轻工业品及工艺品613

第四节 工具615

第五节 针织服装615

第六节 土产品616

第三章 出口商品中转617

第一节 土畜产品中转617

第二节 供港生猪中转618

第三节 供港活牛中转618

第四节 中转商品结算618

第四章 扶持出口商品生产619

第一节 扶持生产619

第二节 基地建设619

第五章 对外经济620

第一节 利用外资620

第二节 引进设备621

第三节 赴外考察621

卷二十三 粮油购销622

第一章 粮食市场622

第一节 解放前的粮食市场622

第二节 统购统销前的粮食市场623

第三节 统购统销后的粮食市场623

第二章 粮油收购625

第一节 粮食收购625

第二节 油脂征购628

第三章 粮油供应629

第一节 城市粮油供应629

第二节 农村粮油供应635

第三节 供应服务636

第四节 粮油补贴638

第四章 粮油调运638

第一节 调运任务638

第二节 调运管理639

第五章 粮油储存641

第一节 仓库建设641

第二节 检验641

第三节 粮、油病虫防治642

第六章 机构642

卷二十四 物资流通645

第一章 物资机构与流通体制6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645

第二节 供应机构645

第三节 物资流通体制647

第二章 物资供应648

第一节 金属材料648

第二节 机电设备649

第三节 化工、建筑材料650

第四节 木材650

第五节 煤炭651

第六节 汽车配件652

第三章 金属回收与节约代用656

第一节 废旧金属回收656

第二节 散装水泥656

第三节 木材代用657

第四节 煤炭节约657

第四章 储运657

第一节 物资仓储657

第二节 物资运输658

卷二十五 乡镇企业660

第一章 企业构成660

第一节 乡办企业660

第二节 村组办企业661

第三节 联户办企业661

第四节 个体企业661

第二章 行业结构662

第一节 工业662

第二节 农业663

第三节 建筑业663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663

第五节 商业饮食业664

第六节 服务业664

第三章 管理6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664

第二节 经营管理665

第四章 重点企业选介666

第一节 机械行业重点企业666

第二节 其它行业重点企业668

卷二十六 财政669

第一章 管理机构669

第一节 行政机构669

第二节 事业机构670

第二章 财政管理体制670

第一节 高度集中 统收统支670

第二节 划分收支 分级管理671

第三节 以收定支 五年不变672

第四节 总额分成 一年一变672

第五节 收支包干673

第六节 收入按固定比例分成超收另定比例 支出按指标包干673

第七节 收支挂钩 总额分成674

第八节 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674

第九节 核定收支 收入全留 定额补助 一定三年674

第三章 财政收入675

第一节 预算内收入675

第二节 预算外收入678

第四章 财政支出679

第一节 预算内支出679

第二节 预算外支出685

第五章 财政管理686

第一节 预决算管理686

第二节 财务管理687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689

第四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690

第五节 财政监察692

卷二十七 税务693

第一章 机构693

第一节 漯河市税务局693

第二节 分局、县局694

第三节 所、站694

第二章 实施税种694

第一节 税制演变694

第二节 流转课税695

第三节 所得课税697

第四节 地方各税700

第五节 特种行为课税703

第六节 监交与征集705

第三章 稽征管理706

第一节 稽征方式706

第二节 征管制度706

第三节 税收检查708

第四章 涵养税源708

第一节 促产增收708

第二节 携手发展709

第三节 减税免税709

卷二十八 金融711

第一章 机构711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金融机构711

第二节 解放后金融机构714

第二章 货币717

第一节 金属币717

第二节 纸币718

第三章 存款720

第一节 企业存款720

第二节 财政性存款721

第三节 城镇储蓄存款722

第四节 农村存款723

第五节 其他存款723

第四章 贷款725

第一节 流动资金贷款725

第二节 固定资金贷款730

第五章 基本建设拨款733

第一节 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733

第二节 基本建设拨款监督734

第三节 建筑经济管理735

第六章 会计核算与结算737

第一节 基本核算方法737

第二节 联行业务核算739

第三节 转帐结算739

第七章 信托、票据承兑与贴现740

第一节 信托业务740

第二节 票据承兑与贴现740

第八章 信用合作社741

第一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741

第二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743

第九章 金融管理744

第一节 信贷计划管理744

第二节 现金计划管理744

第三节 货币发行与出纳管理745

第四节 工资基金管理746

第五节 金银管理747

第六节 利率管理748

第七节 外汇管理749

第八节 金库管理749

第九节 金融市场管理749

第十节 金融机构管理750

第十章 保险751

第一节 财产保险751

第二节 人身保险752

第三节 农业保险754

第四节 理赔与防灾754

卷二十九 劳动工资756

第一章 机构设置7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756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757

第二章 职工队伍757

第一节 全民单位职工758

第二节 集体单位职工760

第三章 劳动力管理760

第一节 就业安置761

第二节 用工制度762

第三节 工人调配763

第四节 精简职工764

第四章 职工工资765

第一节 工资制度765

第二节 工资制度改革767

第三节 工资调整769

第四节 工资区类别772

第五章 职工福利772

第一节 职工退休退职772

第二节 职工病、伤、残、死亡待遇773

第三节 女工生育和职工休假制度775

第四节 社会劳动保险775

第六章 劳动保护776

第一节 劳动保护用品776

第二节 有害作业保护778

第三节 安全生产监察778

第四节 锅炉压力容器管理779

第七章 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779

第一节 下乡对象779

第二节 下乡数量及分布780

第三节 安置形式781

第四节 招收安置781

卷三十 经济管理783

第一章 计划783

第一节 机构783

第二节 体制783

第三节 制订784

第四节 实施785

第二章 统计786

第一节 机构786

第二节 统计管理787

第三节 统计调查788

第四节 资料管理利用790

第三章 审计790

第一节 机构791

第二节 审计程序及制度791

第三节 国家审计792

第四节 社会审计795

第四章 物价795

第一节 机构795

第二节 物价水平796

第三节 物价管理801

第五章 工商行政802

第一节 机构802

第二节 企业管理803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805

第四节 商标管理807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808

第六节 市场管理809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810

第六章 计量 标准化管理811

第一节 机构811

第二节 计量管理812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814

卷三十一 教育817

第一章 官学 书院 私学817

第一节 官学817

第二节 书院818

第三节 私学819

第二章 幼儿教育820

第一节 发展概况820

第二节 保育820

第三节 教养821

第三章 小学教育821

第一节 发展概况821

第二节 学制823

第三节 课程设置823

第四节 教学824

第四章 中学教育825

第一节 发展概况825

第二节 学制827

第三节 课程设置827

第四节 教学828

第五章 中等专业与职业技术教育829

第一节 师范学校830

第二节 职业学校831

第三节 技工学校832

第六章 成人教育834

第一节 职工教育834

第二节 农民教育835

第三节 干部教育836

第四节 市民教育837

第五节 成人高等教育838

第七章 思想品德教育839

第一节 政治课839

第二节 时事政治教育839

第三节 学习英模事迹840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841

第八章 教师841

第一节 概况841

第二节 工资待遇843

第三节 社会地位844

第四节 培训845

第九章 教育经费845

第一节 财政拨款845

第二节 学杂费847

第三节 社会集资847

第四节 教育费附加848

第五节 勤工俭学849

第十章 管理8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850

第二节 管理体制850

第三节 学校行政管理851

卷三十二 科学技术852

第一章 机构队伍8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852

第二节 科研机构853

第三节 科技团体855

第四节 科技队伍855

第二章 科技普及856

第一节 情报交流856

第二节 科普宣传857

第三节 科技培训858

第四节 科技咨询858

第五节 技术市场859

第三章 科技成果859

第一节 获奖项目859

第二节 成果选介863

第四章 科技管理866

第一节 项目管理866

第二节 成果管理867

卷三十三 文化869

第一章 群众文化869

第一节 文化馆(站)869

第二节 群众艺术馆870

第三节 文艺演唱870

第四节 民间传统文艺873

第二章 文艺创作874

第一节 文学874

第二节 美术875

第三节 书法875

第四节 摄影876

第三章 戏曲杂技876

第一节 戏剧876

第二节 曲艺880

第三节 杂技881

第四节 演出场所881

第四章 电影884

第一节 发行884

第二节 放映884

第五章 图书885

第一节 发行885

第二节 阅览886

第六章 新闻889

第一节 报纸889

第二节 广播890

第三节 电视892

第七章 文物893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893

第二节 古建筑903

第三节 古墓葬906

第四节 石刻910

第五节 纪念文物916

第六节 馆藏文物917

第八章 管理921

第一节 机构921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921

第三节 文物管理922

卷三十四 史志档案923

第一章 党史资料征编923

第一节 机构923

第二节 资料征集923

第三节 编研成果923

第二章 方志编纂924

第一节 机构924

第二节 《舞阳县志》924

第三节 《郾城县志》925

第四节 《临颍县志》926

第五节 《漯河市志》927

第三章 档案928

第一节 机构928

第二节 收集整理929

第三节 馆(室)藏档案929

第四节 编研利用930

第五节 业务指导931

卷三十五 卫生932

第一章 卫生机构932

第一节 医疗机构932

第二节 预防保健机构935

第三节 药品检验机构936

第四节 卫生教育机构936

第五节 医事团体936

第二章 卫生保健938

第一节 环境卫生938

第二节 食品卫生938

第三节 学校卫生939

第四节 工业劳动卫生939

第五节 妇幼保健940

第三章 疾病防治941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942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942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944

第四章 医疗945

第一节 中医945

第二节 西医94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951

第五章 行政管理9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951

第二节 药政管理952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952

卷三十六 体育954

第一章 体育运动项目954

第一节 传统体育项目955

第二节 现代体育项目956

第二章 群众体育958

第一节 学校体育958

第二节 职工体育960

第三节 农民体育运动961

第四节 社会体育961

第三章 业余训练963

第一节 体育中学的业余训练963

第二节 业余训练网点963

第四章 体育比赛964

第一节 国内比赛964

第二节 省内比赛964

第三节 市运动会965

第五章 田径之乡971

第六章 体育场地972

第一节 市属体育场地972

第二节 单位体育场地973

第七章 机构974

第一节 漯河市体育运动委员会974

第二节 漯河市体育中学974

第三节 群众体育组织974

卷三十七 人民生活975

第一章 农村人民生活975

第一节 收入975

第二节 消费976

第二章 城市人民生活979

第一节 职工工资979

第二节 居民收入981

第三节 居民消费982

卷三十八 民族与宗教第一章 民族985

第一节 回族985

第二节 民族事务管理987

第二章 宗教988

第一节 伊斯兰教989

第二节 天主教989

第三节 基督教990

第四节 宗教事务管理992

卷三十九 风俗994

第一章 节日习俗994

第一节 传统节日994

第二节 新节日996

第二章 人生习俗998

第一节 生育998

第二节 婚嫁998

第三节 祝寿1000

第四节 丧葬1000

第三章 交际习俗1001

第一节 称谓1001

第二节 相见礼俗1003

第三节 宴饮礼俗1003

第四章 生活习俗1003

第一节 衣服1003

第二节 饮食1004

第三节 居住1005

第四节 娱乐1006

第五章 生产习俗1007

第一节 工商业习俗1007

第二节 农业生产习俗1008

卷四十 方言1010

第一章 语音1010

第一节 声母1010

第二节 韵母1011

第三节 声调1012

第四节 特殊读音1012

第二章 音节表1013

第三章 漯河话与普通话对应规律1025

第一节 声母对应规律1025

第二节 韵母对应规律1026

第三节 声调对应规律1027

第四章 词汇1029

第一节 天文 地理 时令1029

第二节 人体 称谓1031

第三节 婚丧 祭祀1032

第四节 疾病 医药1033

第五节 器具 饮食 起居1033

第六节 动物 植物1034

第七节 房舍 服饰1035

第八节 游戏 动作1036

第九节 性状1037

第十节 指代 数量 时间1037

卷四十一 人物1039

第一章 人物传1039

第二章 革命烈士表1062

附录1109

一、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扩大市管县领导体制的通知1109

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许昌、漯河、三门峡市设立市辖区的通知1109

三、“七五·八”洪水纪略1110

增补1113

一、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漯河市试办我省内陆特区的通知1113

二、《漯河市志》编写规范(草案)1113

三、1990年至1996年《河南年鉴》选录1117

四、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漯河市综合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1139

五、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办漯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决定1145

六、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意见1148

七、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内陆特区建设的意见1150

八、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史志档案办公室出版《漯河市志》请示的批复1156

1999《漯河市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漯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 北京:方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河南省粮食志  漯河市县市简志(1996 PDF版)
河南省粮食志 漯河市县市简志
1996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漯河文史资料  第5辑(1993 PDF版)
漯河文史资料 第5辑
1993
漯河文史资料  第2辑(1988 PDF版)
漯河文史资料 第2辑
1988
漯河文史资料  第1辑(1987 PDF版)
漯河文史资料 第1辑
1987
漯河市医药志  1907-1983(1985 PDF版)
漯河市医药志 1907-1983
1985
漯河党史资料  第3辑( PDF版)
漯河党史资料 第3辑
漯河党史资料  第1辑( PDF版)
漯河党史资料 第1辑
漯河党史资料  第2辑( PDF版)
漯河党史资料 第2辑
临河市志(1997 PDF版)
临河市志
199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河池市志(1996 PDF版)
河池市志
1996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漯河文史资料  第4辑(1990 PDF版)
漯河文史资料 第4辑
199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漯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根河市志(1998 PDF版)
根河市志
1998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漯河统计年鉴  1995(1995 PDF版)
漯河统计年鉴 1995
1995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老河口市志(1992 PDF版)
老河口市志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七台河市志(1992 PDF版)
七台河市志
1992 北京:档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