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求取 ⇩

目录1

第一编诉讼制度的哲学思考1

第一章社会冲突的诉讼机制3

一、自然状态的社会冲突与作为法律事实的社会冲突3

(一)社会冲突成为法律事实的根据和条件3

(二)作为法律事实的社会冲突8

二、解决社会冲突的诸手段11

(一)何谓社会冲突的“解决”11

(二)社会冲突的自决与和解15

(三)仲裁与调解20

(四)诉讼24

三、诉讼机制28

(一)诉讼类型与社会冲突28

(二)诉讼程序与社会冲突32

(三)诉讼的适用与社会冲突35

第二章程序公正:价值、模式及实现39

一、程序公正的价值39

(一)程序公正与法律的正义41

(二)程序公正的社会导向意义44

(三)程序公正与冲突的解决48

二、程序公正的模式50

(一)理性化的公正50

(二)形式的公正54

(三)主观的公正57

(四)过程的公正60

三、程序公正的实现63

(一)冲突事实的真实再现64

(二)司法者的中立67

(三)冲突主体合法意志的尊重69

第三章诉讼成本与诉讼效益71

一、投入产出:诉讼所无法回避的机制72

(一)冲突主体的诉讼成本与效益73

(二)国家(社会)的诉讼成本与效益76

(三)成本与效益关系对主体行为的影响78

二、影响诉讼成本与效益的诸因素81

(一)诉讼周期81

(二)诉讼费用水平83

(三)诉讼程序的繁简86

(四)裁判结果的公正率89

(一)主体间诉讼成本与效益的边际影响91

三、主体间诉讼成本与效益的边际影响及综合优化91

(二)边际影响中的取向94

(三)诉讼成本与效益的综合优化96

第四章法官职业行为分析100

一、走下圣坛的法官100

(一)古典主义的偶像101

(二)行为主义的尖刻104

(三)实在主义的信心105

(四)法官:双重人格的载体107

(一)宣告、解释还是创造法律111

二、法官行为的功能分析111

(二)认可与发现事实118

(三)法律职业的“巴尔干化”与法官的功能122

三、法官行为的社会分析124

(一)职业阶层与法官行为124

(二)社会赞同与法官行为126

(三)宗教和政治信仰与法官行为128

(四)物质待遇与法官行为130

四、法官行为的心理分析131

(一)法官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132

(三)经验偏见型133

(二)情感冲动型133

(四)利他求偿型134

(五)温和精细型134

(六)桀傲自尊型134

第五章诉讼机制中的冲突主体136

一、冲突主体诉讼行为的法哲学根据136

(一)实体权益根据说137

(二)公法行为根据说142

(三)诉讼行为的综合根据145

(一)主体的行为意志148

二、冲突主体诉讼行为的实践制约与障碍148

(二)主体的行为能力151

(三)诉讼行为的社会条件155

三、冲突主体诉讼行为模式的理性趋势158

(一)诉讼发动机制的变化159

(二)主体诉讼境遇的改善161

(三)诉讼行为效益的提高162

第六章诉讼强制及其效用163

一、从法律强制到诉讼强制163

(一)抽象的强制:作为法律属性的强制164

(二)诉讼强制:抽象强制的现实化166

(三)“无强制性”法律规范与诉讼强制169

二、冲突的解决与诉讼强制171

(一)裁决≠冲突解决171

(二)“二次冲突”与诉讼强制174

三、诉讼强制适用及其效用的影响和制约因素177

(一)裁判的公正性与诉讼强制177

(二)裁判的法律基础与诉讼强制178

(三)裁判义务或责任的内容与诉讼强制180

(四)冲突主体的责任能力与诉讼强制182

(五)社会协助与诉讼强制184

(六)强制中的制裁与诉讼强制186

第七章诉讼机制中的社会监督189

一、审判独立的相对性190

(一)从政治原则到技术原则:审判独立的现代根据190

(二)审判权力的社会分享192

(三)诉讼的封闭与开放194

二、社会监督的社会和个性原因196

(一)法律系统自我监督功能的局限性196

(二)政治责任和政治参与199

(三)利益的实际关连201

(四)伦理取向和情趣偏好202

(一)政府监督204

三、社会监督的类型204

(二)政党监督206

(三)法学家监督208

(四)新闻与论监督210

(五)公众监督212

结语:社会监督的价值及其实践难题213

第八章 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趋势:从单一的诉讼程序走向保护民事合法权益的综合程序217

一、问题的提出217

第二编民事程序制度217

二、当前的任务:综合研究保护民事权益的各种程序制度218

三、研究方法220

四、民事诉讼立法展望226

(一)强化诉讼制度的民主性和规范性是诉讼立法的基点227

(二)检察监督是对民事程序制度的法律监督230

(二)增设必要的程序制度是完善民事诉讼法的重点232

五、民事诉讼立法应协调诉讼程序制度与其他民事程序制度的关系235

六、民事程序制度的监督机制237

(一)司法监督是对民事程序制度监督的主要形式237

(三)群众监督是对民事程序制度的根本监督241

(四)行政监督不是对民事程序制度独立的监督形式243

第九章集团诉讼制度:理论与立法研究246

一、集团诉讼的历史演变246

二、集团诉讼的特征250

三、在我国建立集团诉讼的必要性255

四、创设集团诉讼的设想和建议260

五、建立集团诉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62

(一)集团诉讼的适用范围263

(二)集团成员的确定263

(三)当事人举证、处分行为及其效力264

(四)权利保护的具体形式265

(五)诉讼费用的分担266

(六)判决的执行266

第十章纠正生效失误裁判程序:监督与再审268

一、失误裁判的救济与健全诉讼制度268

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显著不足270

三、完善监督与再审程序的基本原则273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73

(二)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274

四、监督与再审程序的理论方案275

(一)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错误裁判的申诉275

(三)检察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275

(二)对错案的复查程序277

(三)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278

五、再审制度的性质与完善再审制度的必要性280

第十一章破产制度:破产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284

一、对破产制度的法律程序285

二、适用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程序问题291

三、对破产事件的监督机制295

第十二章完善公证制度的理论构想299

一、对公证制度性质和功能的理性认识299

二、公证是重大民事行为的法定形式301

三、公证是保护民事权益的重要程序制度304

(一)公证制度的基本原则304

(二)公证的效力305

(三)对妨害证明行为的强制措施305

(四)公证制度与审判制度、检察制度的衔接与联系306

四、健全与完备公证程序308

(一)拓宽公证业务范围309

(二)公证机构的改革310

(三)办理公证的具体程序311

第十三章仲裁制度:管理体制与程序制度314

一、我国仲裁制度的历史发展315

二、改革国家仲裁制度的理论构想320

三、改革国际商事仲裁的理想模式326

第十四章人民调解制度:发展与完善328

一、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制度的建设330

二、政府对调解组织管理的程序制度建设332

三、法院对调解组织指导和监督的程序制度建设337

第三编行政诉讼制度343

第十五章行政诉讼机制的合理构成与运行343

一、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特征343

二、诉讼机制的合理构成和运行348

三、行政诉讼的功能349

第十六章行政诉讼法的几个基本原则352

一、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352

二、辩论原则355

三、司法审查原则356

四、检察监督原则359

第十七章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362

一、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的实质与行为地的地域管辖362

二、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364

三、被告的举证责任与一般地域管辖366

四、适用法律与一般地域管辖367

五、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与一般地域管辖370

第十八章行政诉讼的诉和诉权372

一、行政诉讼的诉372

二、行政诉讼的诉权374

三、对诉权的保护377

第十九章行政复议379

一、行政复议的现状与改进379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383

一、共同诉讼的分类387

第二十章共同诉讼387

(一)必要的共同诉讼388

(二)一般的共同诉讼391

二、对共同诉讼的判决392

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的第三人395

一、第三人的诉讼地位395

二、第三人的诉讼权利义务397

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400

一、研究举证责任的基本方法在于把握诉讼标的401

二、举证责任的倒置402

三、被告负举证责任是诉讼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404

第二十三章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几个理论问题408

一、行政案件审理的对象408

二、诉讼中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410

三、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413

四、上诉审的书面审理415

第二十四章行政诉讼的司法裁判权418

一、行政诉讼司法裁判权的性质和功能418

二、司法裁判权是人民法院裁量事实、适用法律的权力421

一、行政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程序某些规定的根据423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的关联与适用423

二、行政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424

三、行政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范围427

第四编刑事诉讼制度433

第二十六章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根据及其体系433

一、问题的提出433

二、对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意义的再认识436

(一)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437

(二)保证办案质量438

(三)保障刑事司法公正性的实现439

三、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441

(一)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应当分开442

(二)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444

(三)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涵理解445

第二十七章 强化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458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58

二、侦查监督的范围463

(一)关于侦查监督的对象范围463

(二)关于侦查监督的内容范围464

三、侦查监督的内容466

(一)关于通过审查批准逮捕实施的监督466

(二)关于通过审查起诉实施的监督468

(三)关于对侦查活动的监督473

四、侦查监督的方法475

第二十八章人民检察院的自行侦查职能和内部监督机制479

一、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概念及其范围479

二、检察机关自行侦查中的几个问题484

(一)自侦案件必须把住立案关484

(二)关于自侦案件的侦查措施486

(三)关于检察机关自行侦查中可否采用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问题488

三、加强和完善自侦案件的监督491

(一)废除说497

一、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之争497

第二十九章完善免予起诉制度497

(二)半废除说499

(三)保留、完善说500

二、坚持并完善免予起诉制度501

三、完善免予起诉制度的建议509

(一)保障被免予起诉的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509

(二)保障被告人、被害人申诉权及侦查机关提请复议权的充分行使511

(三)对免予起诉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511

(四)人民检察院对免予起诉案件中的附带民事诉讼有权进行调处512

一、人民法院要坚持原则,独立行使职权514

第三十章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依法独立进行审判514

二、 “先定后审”的否定及其出路520

(一)“先定后审”的若干表现521

(二)“先定后审”的弊端522

(三)否定“先定后审”后面临的难题及其出路528

三、强化对审判过程的监督532

(一)对审判过程的监督与实现公正审判的关系532

(二)公正审判的监督体系536

(三)强化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力538

一、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现状541

第三十一章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41

二、重新认识辩护特别是律师辩护的意义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545

三、被告人委托律师及律师参与诉讼的时间问题548

四、律师辩护的效力维护与律师权限的适当扩大555

五、保障辩护效果的尝试——改革刑事判决书的制作要求559

第三十二章刑事纠错机制的健全与强化563

一、客观地认识刑事司法活动中的错案现象564

二、纠错机制在法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570

三、我国现行纠错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574

四、强化、健全刑事纠错机制需要排除的认识障碍581

(一)有错必纠原则584

五、刑事纠错的基本原则584

(二)严肃与谨慎相结合原则585

(三)及时纠错原则586

六、围绕审判监督程序,完善刑事纠错的程序体系587

(一)关于人民检察院纠正错误的免予起诉决定的程序问题587

(二)关于申诉和管辖的程序问题587

(三)关于立案的程序问题588

(四)审理程序、裁决程序588

(五)关于监督的程序问题589

一、行政机关享有部分司法权已成不可遏制的趋势593

第三十三章行政司法制度的形成和发展593

第五编行政司法制度593

二、新的保障权利机制598

(一)确立司法权授予原则599

(二)行政裁判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原则599

(三)建立确保公正的裁决规则601

(四)设定体现自然正义的基本程序要件603

(五)司法最终裁决原则605

三、几点简短的结论606

一、行政司法的概念与特征607

(一)行政司法的概念607

第三十四章我国行政司法的现实607

(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征608

二、行政司法的方式608

(一)行政调解608

(二)行政仲裁609

(三)行政裁决611

三、我国行政司法的主体与范围613

(一)行政调解的主体与范围613

(二)行政裁决的主体与范围614

(三)行政仲裁的主体与范围615

(三)行政仲裁的管辖616

(二)行政裁决的管辖616

四、行政司法处理纠纷的管辖616

(一)行政调解的管辖616

五、行政司法的程序618

(一)行政调解程序618

(二)行政裁决程序620

(三)行政仲裁程序625

第三十五章建立与健全行政司法制度的建议628

一、建立与健全行政司法制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628

二、关于我国行政司法的范围630

(一)关于行政调解及其效力632

三、行政司法行为的方式及效力632

(二)关于行政仲裁及其效力633

(三)关于行政裁决及其效力634

四、确立行政司法的基本规则问题634

(一)有关行政司法权的授予规则635

(二)有关保障行政司法组织和行政司法人员独立性的规则635

(三)有关确保公正裁决的程序规则636

五、关于当事人不服行政司法裁决的诉讼性质问题637

后记641

1991《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柴发邦主编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1992 PDF版)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
1992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 PDF版)
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
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1991 PDF版)
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
1991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1990年08月第1版 PDF版)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
1990年08月第1版 重庆大学出版社
经济制度与体制变革(1986 PDF版)
经济制度与体制变革
1986
刑事诉讼法  《制度篇》( PDF版)
刑事诉讼法 《制度篇》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体制改革(1994 PDF版)
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体制改革
1994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988 PDF版)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四大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 PDF版)
四大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4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1990 PDF版)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
1990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股份合作制(1998 PDF版)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股份合作制
199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  关于完善广西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研究(1996 PDF版)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 关于完善广西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研究
1996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外国行政诉讼制度(1991 PDF版)
外国行政诉讼制度
1991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1999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
1999 成都:巴蜀书社
住房制度改革(1999 PDF版)
住房制度改革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