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文件经济问题学习问答》
作者 | 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20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072·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9749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 十二大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何在?1
2. 为什么说十二大报告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纲领?3
3. 学习十二大文件的目的和意义何在?4
4.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6
5. 怎样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
6. 怎样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10
7. 怎样理解八十年代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11
8. 为什么说“四件工作”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13
9. 如何理解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及其在经济上的表现?15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什么首先抓住农业这一环?16
11. 党中央在经济调整中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18
12.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已渡过最困难的时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道路?20
13. 怎样理解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22
14.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23
15. 为什么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24
16. 怎样理解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26
17. 怎样理解在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27
18. 确定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的意义何在?28
19. 制定今后二十年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客观依据是什么?30
20. 实现二十年经济建设战略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33
21. 国民收入总额和工农业总产值是什么关系?35
22. 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将居于怎样的地位?36
23. 怎样理解到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7
24. 怎样看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38
25. 实现战略目标,为什么要强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前提?40
26. 怎样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42
27. 解决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实现战略目标有何意义?44
28. 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的客观依据是什么?46
29. 为什么把农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47
30. 为什么把能源和交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49
31. 为什么把教育和科学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51
32. 进行技术改造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52
33. 技术改造为什么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54
34. 搞好技术改造为什么要组织技术攻关?56
35.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什么关系?57
36. 为什么说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58
37. 为什么必须力争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60
38. 实现战略目标为什么要分两步走?62
39. 为什么前十年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63
40. 为什么“六五”和“七五”时期还要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64
41. 后十年经济振兴时期将会有哪些特点和新的情况?65
42. 十二大报告强调的四项重要原则和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关系?66
43. 怎样理解“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68
44. 为什么国家要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重点建设?69
45. 为什么在集中资金的同时还要照顾地方和企业的利益?72
46. 为什么要坚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生活?73
47. “劳动积累”指的是什么?74
48. 为什么现在要强调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75
49. 怎样把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与按劳分配原则统一起来?78
50. 脑力劳动者的报酬与其教育费用是什么关系?79
51. 怎样理解在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必然性?81
52. 怎样认识城镇青年和其他居民集资经营的合作经济在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83
53. 怎样认识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的性质及其在现阶段我国经济中的作用?85
54. 为什么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87
55. 如何坚持和逐步完善农村的生产责任制?89
56. 如何实行和逐步完善工商企业中的经济责任制?92
57. 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依据是什么?94
58. 什么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96
59. 怎样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作用的范围和界限?97
60. 怎样认识指令性计划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98
61. 为什么说正确地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100
62. 怎样发挥商业在促进生产、引导生产、保障供应、繁荣经济中的作用?101
63. 为什么说实行对外开放是一个战略方针?104
64. 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哪些内容?105
65. 利用外资要注意哪些问题?106
66. 引进外国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108
67. 为什么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要强调统一计划、统一政策和联合对外?109
68. 我们在进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时,为什么不能忘记资本的本性,为什么要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独?111
69. 在新时期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两手的方针?112
70.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14
71. 为什么强调兼顾三者的利益和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116
72. 社会主义有哪些特征?118
73.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错误的?119
1982《十二大文件经济问题学习问答》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写组编 1982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际问题学习文件
- 1960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文件检验学问题解答
- 1992
-
- 干部问题学习文件
- 1978
-
- 政治经济学学习问题解答
- 1976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财经问题学习文件
- 1950
-
- 学习十三大报告问题解答 藏文
- 1987 北京:民族出版社
-
- 学习十五大党章问答
- 1998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
- 学习十二大党章问答
- 1982 广播出版社
-
- 学习十三大报告问题解答
- 198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学习“七五”计划文件问题解答
- 1986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商业经济学问题解答
- 1986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邮电经济学问题答疑及练习
- 1990 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问题答疑
- 1986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经济法题解 十二法八条例问答
- 1989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经济法学问题解答
-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