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品生产商品 经济理论批判绪论》

序言6

第一编 单一产品生产部门和流动资本9

第一章 为维持生存的生产9

1 两种产品9

2 三种或更多产品10

3 一般情形10

第二章 具有剩余的生产11

4 利润率11

5 利润率举例12

6 基本产品和非基本产品13

7 术语解释14

8 生存工资和剩余工资15

10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16

11 生产方程16

9 以产品支付工资16

12 自行更新体系中的国民收入17

第三章 劳动对生产资料的比例18

13 工资作为国民收入的一部分18

14 全部国民收入归于工资时的价值18

15 劳动对生产资料的比例的变化18

16 “赤字生产部门”和“剩余生产部门”19

17 一种分水线比例19

18 恢复平衡的价格变动20

19 产品对生产资料的价格比率20

20 产品之间的价格比率21

21 一种再现的比例21

22 平衡比率和最大利润率22

第四章 标准商品23

23 “一种不变的价值尺度”23

25 这样一种商品的建立:举例24

24 完善的合成商品24

26 标准商品定义25

27 相等比率的超过数26

28 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标准比率(R)26

29 标准比率和利润率27

30 标准体系中工资和利润的关系27

31 推广到任何体系的关系28

32 举例29

33 标准商品的建立:q体系29

34 作为单位的标准国民收入30

35 排除掉非基本产品30

第五章 标准体系的唯一性31

36 导言31

37 转化为一种标准体系总是可能的32

38 为什么产生唯一性的问题32

40 零数工资时的生产方程33

39 在一切工资水平时的正数价格33

41 唯一的一套正数乘数34

42 和R最低数值对应的正数乘数35

43 用相等的劳动量代替标准产品37

44 作为自变量的工资或利润率39

第六章 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量39

45 生产费用方面39

46 “还原”定义39

47 分配改变时个别项止变动的型式41

48 项目总量的改变43

49 价格下降率不能超过工资下降率44

第二编 多种产品生产部门和固定资本47

第七章 联合生产47

50 生产两种联合产品的两种方法:或生产它们的一种方法和使用它们生产第三种产品的两种方法47

51 普通的联合产品体系48

52 建立标准体系的复杂性50

第八章 具有联合产品的标准体系50

53 负数乘数:(1)生产比例和使用比例不相容50

54 负数乘数:(2)基本和非基本产品联合地生产51

55 负数乘数:(3)特殊原料51

56 关于标准商品负数组成的说明52

57 基本和非基本产品,需要新的定义52

58 三类非基本产品52

59 第三类举例54

60 一般定义54

61 去掉非基本产品55

62 基本产品方程体系56

63 建立标准体系56

64 只有R的最低值在经济上是有意义的57

65 对非基本产品课税不影响利润率和其他产品的价格58

第九章 联合生产的其他意义59

66 两种生产程序联合生产两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59

67 仅由一种生产程序联合生产两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61

68 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量不是普遍可能的62

69 不能确定在工资变动时所有价格仍然是正数62

70 负数劳动量63

71 价格下降率不再为工资下降率所限制64

72 上述命题所包含的意义65

第十章 固定资本66

73 作为一种联合产品的固定资本66

74 不同年龄的机器视为不同产品66

75 耐久工具用年金方法计算的年度费用68

76 用联合生产方程方法计算上述费用68

77 方程方法更为一般69

79 固定资本一般不可能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量70

78 同类工具不同用途的不同折旧70

80 如果r=0,机器帐面价值如何随着年龄而改变71

81 在一台部分磨损了的机器中所“包含”的劳动量72

82 如果r>0,帐面价值如何随着年龄而改变73

83 整套各种年龄机器的帐面价值随着r的变动而变动73

84 标准体系中的固定资本76

第十一章 土地77

85 可以获得地租的自然资源和非基本产品的类似77

86 级差地租77

87 单一土质土地的地租78

88 地租和“粗放的”与“集约的”递减收益关系79

89 多种农产品79

90 “单一产品体系”和“多种产品体系”的区别--修改过的80

91 准地租81

92 简单情形:非基本产品82

第十二章 生产方法的转变82

第三编 生产方法的转变82

93 基本产品:生产方法和体系二者都已转变83

94 利润率的上升一定引起向较高标准比率转变的条件85

95 在整个一系列从体系到体系的转变中(假定这个体系是单一产品体系),对应利润率上升的工资下降87

96 多种产品体系中生产方法的转变87

附录89

甲 关于“次体系”89

乙 关于自己再生产的非基本产品90

丙 一种“基本体系”的设计92

丁 参考文献93

1 在重农主义和李嘉图著作中作为一种循环过程的生产93

2 价值的标准尺度和“支配的劳动”94

3 最大利润率94

4 作为联合产品的余剩固定资本95

1963《用商品生产商品 经济理论批判绪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斯拉法(P.Sraffa)著;巫宝三译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论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文集(1980 PDF版)
论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文集
198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经济论集(1985 PDF版)
商品经济论集
1985
商品经济论纲(1987 PDF版)
商品经济论纲
1987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生活实用小电器制作(1987 PDF版)
生活实用小电器制作
1987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流通理论(1998 PDF版)
商品流通理论
1998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流通经济概论(1997 PDF版)
商品流通经济概论
1997 北京:团结出版社
生理学复习总结图表(1988 PDF版)
生理学复习总结图表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概论(1984 PDF版)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概论
1984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经济新论(1989 PDF版)
商品经济新论
198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流通经济概论(1994 PDF版)
商品流通经济概论
1994 北京:中国商业
商品流通经济概论(1999 PDF版)
商品流通经济概论
1999 北京:中国商业
农村商品经济论(1991 PDF版)
农村商品经济论
1991 长沙:湖南出版社
批发商品流通论(1998 PDF版)
批发商品流通论
1998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8 PDF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1988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生产发展和最初级段  商品生产理论概述(1959 PDF版)
商品生产发展和最初级段 商品生产理论概述
195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