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方法论作用》
作者 | (苏)阿·弗·谢尔盖耶维奇著;睢国余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1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209·1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9673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章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二重性是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的枢纽6
1.商品关系基本结构规律性7
2.劳动二重性是商品生产的历史现象。劳动二重性的某些现代特点15
3.在马克思之前经济学前辈著作中的劳动二重性问题25
第二章 揭示商品和货币二重性的钥匙34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34
2.商品世界分裂为商品和货币53
3.货币的二重性。纸币和信用货币57
4.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力与劳动强度71
第三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揭示与劳动二重性85
1.劳动二重性概念对科学提出剩余价值起源问题的意义85
2.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及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及变化的诸要素的二重性91
3.资本主义工作日的二重结构与资本主义的剥削过程99
4.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对立统一109
5.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二重性117
1.抽象劳动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34
第四章 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二重性134
2.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42
3.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形式从属与实际从属147
4.从劳动二重性观点来看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153
第五章 资本主义工资的二重性158
1.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158
2.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价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贸运动中的矛盾161
第六章 劳动二重性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186
1.从劳动二重性角度来看的产业资本的流通186
2.资本积累和资本积累要素的二重性193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工人阶级状况的绝对恶化与相对恶化198
第七章 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分析帝国主义经济方法论上的意义210
1.帝国主义经济基础形成的二重性: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211
2.作为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溶合结果的金融资本215
3.资本输出的实物一面与价值一面的矛盾224
第八章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批判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意义228
1.劳动二重性与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230
2.社会历史过程分期的部门法241
3.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及概念的拜物教性质246
结束语260
1984《卡尔·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方法论作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阿·弗·谢尔盖耶维奇著;睢国余译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
-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论妇女
- 1978
-
- 卡尔·马克思
- 198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卡尔·马克思
- 1954 北京市: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卡尔·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的历史 论《资本论》的创作
- 197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
- 1949 中国青年社
-
- 马克思的伟大一生
-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六艺通论
- 1977 台湾中央书局
-
- 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系统论
- 199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我的外曾祖父卡尔·马克思
- 1982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思想起源论 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
- 1963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一个辩护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方法论作用
- 199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美学的钥匙-论马克思劳动学说的美学意义
- 198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