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纲目 上》求取 ⇩

针灸1

上篇1

第一章 中国针灸发展简史及医籍提要1

第一节 中国针灸发展简史1

第二节 针灸医籍提要3

一、主要针灸医籍提要3

(一)帛书:经脉3

(二)针灸甲乙经3

(三)黄帝内经明堂类成4

(四)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

(五)子午流注针经4

(六)针灸资生经4

(七)膏肓腧穴灸法4

(八)备急灸法4

(九)针经指南4

(十)针灸四书5

(十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5

(十二)十四经发挥5

(十三)针经摘英集5

(十四)神应经5

(十五)针灸大全5

(十六)针灸问对6

(十七)针灸聚英发挥6

(十八)针灸素难要旨6

(十九)针灸大成6

(二十)针方六集6

(二十一)循经考穴编7

(二十二)奇经八脉考7

(二十三)针灸逢源7

(二十四)神灸经纶7

(二十五)针灸集成7

(二十六)经穴解7

(二十七)中国针灸学7

(二十八)新针灸学8

二、综合医籍提要8

(一)黄帝内经8

(二)黄帝八十一难经8

(三)脉经8

(四)肘后备急方9

(五)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9

(六)外台秘要9

(七)太平圣惠方9

(八)扁鹊心书9

(九)圣济总录9

(十)卫生实鉴10

(十一)普济方10

(十二)古今医统大全10

(十三)医学入门10

(十四)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10

第二章 经络腧穴概论11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11

一、十二经脉11

二、十二经别12

三、十二经筋13

四、十二皮部13

五、奇经八脉14

六、十五络脉14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与气街、四海17

一、根结与标本17

二、气街与四海18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18

一、经穴18

二、经外穴19

三、阿是穴19

第四节 腧穴的命名原则19

一、自然类19

二、物象类20

三、人体类20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20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20

二、体表标志法20

(一)固定标志20

(二)活动标志21

三、指寸定位法21

(一)中指同身寸21

(二)拇指同身寸21

(三)横指同身寸21

第六节 特定穴24

一、五轮穴24

二、原穴24

三、络穴24

四、背俞穴24

五、募穴24

六、八会穴24

七、郄穴24

八、八脉交会穴24

九、下合穴25

十、交会穴25

第七节 经络腧穴的生理、病理25

一、运行气血、协调阴阳25

二、抗御病邪、反应病候25

第八节 经络腧穴的临床应用26

一、辨证归经、循经取穴26

二、循经察穴、分部取穴26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27

第一节 手太阴27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及病候27

(一)循行27

(二)病候27

二、手太阴肺经穴27

(一)中府27

(二)云门27

(三)天府28

(四)侠白28

(五)尺潭28

(六)孔最28

(七)列缺28

(八)经渠28

(九)太渊28

(十)鱼际29

(十一)少商29

三、手太阴络脉及病候29

四、手太阴经别29

五、手太阴经筋及病候29

第二节 手阳明32

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及病候32

(一)循行32

(二)病候32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32

(一)商阳32

(二)二间32

(三)三间32

(四)合谷33

(五)阳溪33

(六)偏历33

(七)温溜33

(八)下廉33

(九)上廉33

(十)手三里33

(十一)曲池33

(十二)肘髎34

(十三)手五里34

(十四)臂臑34

(十五)肩髃34

(十六)巨骨34

(十七)天鼎34

(十八)扶突34

(十九)口禾髎34

(二十)迎香35

三、手阳明络脉及病候35

四、手阳明经别35

五、手阳明经筋及病候35

第三节 足阳明38

一、足阳明胃经循行及病候38

(一)循行38

(二)病候38

二、足阳明胃经穴39

(一)承泣39

(二)四白39

(三)巨髎39

(四)地仓39

(五)大迎39

(六)颊车39

(七)下关40

(八)头维40

(九)人迎40

(十)水突40

(十一)气舍40

(十二)缺盆40

(十三)气户40

(十四)库房40

(十五)屋翳41

(十六)膺窗41

(十七)乳中41

(十八)乳根41

(十九)不容41

(二十)承满41

(二十一)梁门41

(二十二)关门41

(二十三)太乙41

(二十四)滑肉门41

(二十五)天枢42

(二十六)外陵42

(二十七)大巨42

(二十八)水道42

(二十九)归来42

(三十)气冲42

(三十一)髀关42

(三十二)伏兔42

(三十三)阴市42

(三十四)梁丘42

(三十五)犊鼻43

(三十六)足三里43

(三十七)上巨虚43

(三十八)条口43

(三十九)下巨虚43

(四十)丰隆43

(四十一)解溪43

(四十二)冲阳44

(四十三)陷谷44

(四十四)内庭44

(四十五)厉兑44

三、足阳明络脉及病候44

四、足阳明经别44

五、足阳明经筋及病候44

第四节 足太阴49

一、足太阴脾经循行及病候49

(一)循行49

(二)病候49

二、足太阴脾经穴49

(一)隐白49

(二)大都49

(三)太白49

(四)公孙50

(五)商丘50

(六)三阴交50

(七)漏谷50

(八)地机50

(九)阴陵泉50

(十)血海50

(十一)箕门51

(十二)冲门51

(十三)府舍51

(十四)腹结51

(十五)大横51

(十六)腹哀51

(十七)食窦51

(十八)天溪51

(十九)胸乡51

(二十)周荣52

(二十一)大包52

三、足太阴络脉及病候52

四、足太阴经别52

五、足太阴经筋及病候52

第五节 手少阴56

一、手少阴心经循行及病候56

(一)循行56

(二)病候56

二、手少阴心经穴56

(一)极泉56

(二)青灵56

(三)少海56

(四)灵道57

(五)通里57

(六)阴郄57

(七)神门57

(八)少府57

(九)少冲57

三、手少阴络脉及病候57

四、手少阴经别57

五、手少阴经筋及病候58

第六节 手太阳61

一、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及病候61

(一)循行61

(二)病候61

二、手太阳小肠经穴61

(一)少泽61

(二)前谷61

(三)后谿61

(四)腕骨62

(五)阳谷62

(六)养老62

(七)支正62

(八)小海62

(九)肩贞62

(十)臑俞62

(十一)天宗62

(十二)秉风63

(十三)曲垣63

(十四)肩外俞63

(十五)肩中俞63

(十六)天窗63

(十七)天容63

(十八)颧髎63

(十九)听宫63

三、手太阳络脉及病候63

四、手太阳经别64

五、手太阳经筋及病候64

第七节 足太阳67

一、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及病候67

(一)循行67

(二)病候67

二、足太阳膀胱经穴67

(一)睛明67

(二)攒竹67

(三)眉冲67

(四)曲差68

(五)五处68

(六)承光68

(七)通天68

(八)络却68

(九)玉枕68

(十)天柱68

(十一)大杼68

(十二)风门69

(十三)肺俞69

(十四)厥阴俞69

(十五)心俞69

(十六)督俞69

(十七)膈俞69

(十八)肝俞70

(十九)胆俞70

(二十)脾俞70

(二十一)胃俞70

(二十二)三焦俞70

(二十三)肾俞70

(二十四)气海俞70

(二十五)大肠俞70

(二十六)关元俞71

(二十七)小肠俞71

(二十八)膀胱俞71

(二十九)中膂俞71

(三十)白环俞71

(三十一)上髎71

(三十二)次髎71

(三十三)中髎71

(三十四)下髎71

(三十五)会阳72

(三十六)承扶72

(三十七)殷门72

(三十八)浮郄72

(三十九)委阳72

(四十)委中72

(四十一)附分72

(四十二)魄户72

(四十三)膏肓俞72

(四十四)神堂73

(四十五)譩譆73

(四十六)膈关73

(四十七)魂门73

(四十八)阳纲73

(四十九)意舍73

(五十)胃仓73

(五十一)肓门73

(五十二)志室73

(五十三)胞肓74

(五十四)秩边74

(五十五)合阳74

(五十六)承筋74

(五十七)承山74

(五十八)飞扬74

(五十九)跗阳74

(六十)昆仑74

(六十一)仆参74

(六十二)申脉75

(六十三)金门75

(六十四)京骨75

(六十五)束骨75

(六十六)足通谷75

(六十七)至阴75

三、足太阳络脉及病候75

四、足太阳经别75

五、足太阳经筋及病候76

第八节 足少阴82

一、足少阴肾经循行及病候82

(一)循行82

(二)病候82

二、足少阴肾经穴82

(一)涌泉82

(二)然谷83

(三)太溪83

(四)大钟83

(五)水泉83

(六)照海83

(七)复溜83

(八)交信83

(九)筑宾84

(十)阴谷84

(十一)横骨84

(十二)大赫84

(十三)气穴84

(十四)四满84

(十五)中注84

(十六)肓俞84

(十七)商曲85

(十八)石关85

(十九)阴都85

(二十)腹通谷85

(二十一)幽门85

(二十二)步廓85

(二十三)神封85

(二十四)灵墟85

(二十五)神藏85

(二十六)彧中85

(二十七)俞府86

三、足少阴络脉及病候86

四、足少阴经别86

五、足少阳经筋及病候86

第九节 手厥阴90

一、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病候90

(一)循行90

(二)病候90

二、手厥阴心包经穴90

(一)天池90

(二)天泉90

(三)曲泽90

(四)郄门91

(五)间使91

(六)内关91

(七)大陵91

(八)劳宫91

(九)中冲91

三、手厥阴络脉及病候91

四、手厥阴经别92

五、手厥阴经筋及病候92

第十节 手少阳95

一、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及病候95

(一)循行95

(二)病候95

二、手少阳三焦经穴95

(一)关冲95

(二)液门95

(三)中渚95

(四)阳池96

(五)外关96

(六)支沟96

(七)会宗96

(八)三阳络96

(九)四渎96

(十)天井96

(十一)清冷渊96

(十二)消泺97

(十三)臑会97

(十四)肩髎97

(十五)天髎97

(十六)天牗97

(十七)翳风97

(十八)瘈脉97

(十九)颅息97

(二十)角孙97

(二十一)耳门97

(二十二)耳和髎98

(二十三)丝竹空98

三、手少阳络脉及病候98

四、手少阳经别98

五、手少阳经筋及病候98

第十一节 足少阳102

一、足少阳胆经循行及病候102

(一)循行102

(二)病候102

二、足少阳胆经穴102

(一)瞳子髎102

(二)听会103

(三)上关103

(四)颔压103

(五)悬颅103

(六)悬鳌103

(七)曲〓103

(八)率谷103

(九)天冲103

(十)浮白103

(十一)头窍阴103

(十二)完骨104

(十三)本神104

(十四)阳白104

(十五)头临泣104

(十六)目窗104

(十七)正营104

(十八)承灵104

(十九)脑空104

(二十)风池105

(二十一)肩井105

(二十二)渊腋105

(二十三)辄筋105

(二十四)日月105

(二十五)京门105

(二十六)带脉105

(二十七)五枢105

(二十八)维道106

(二十九)居髎106

(三十)环跳106

(三十一)风市106

(三十二)中渎106

(三十三)膝阳关106

(三十四)阳陵泉106

(三十五)阳交106

(三十六)外丘107

(三十七)光明107

(三十八)阳辅107

(三十九)悬钟107

(四十)丘墟107

(四十一)足临泣107

(四十二)地五会107

(四十三)侠溪107

(四十四)足窍阴108

三、足少阳络脉及病候108

四、足少阳经别108

五、足少阳经筋及病候108

第十二节 足厥阴114

一、足厥阴肝经循行及病候114

(一)循行114

(二)病候114

二、足厥阴肝经穴114

(一)大敦114

(二)行间114

(三)太冲115

(四)中封115

(五)蠡沟115

(六)中都115

(七)膝关115

(八)曲泉115

(九)阴包115

(十)足五里115

(十一)阴廉116

(十二)急脉116

(十三)章门116

(十四)期门116

三、足厥阴络脉及病候116

四、足厥阴经别116

五、足厥阴经筋及病候116

第十三节 督脉120

一、督脉循行及病候120

(一)循行120

(二)病候120

二、督脉穴120

(一)长强120

(二)腰俞120

(三)腰阳关120

(四)命门120

(五)悬枢121

(六)脊中121

(七)中枢121

(八)筋缩121

(九)至阳121

(十)灵台121

(十一)神道121

(十二)身柱121

(十三)陶道121

(十四)大椎122

(十五)哑门122

(十六)风府122

(十七)脑户122

(十八)强间122

(十九)后顶122

(二十)百会122

(二十一)前顶123

(二十二)会囟123

(二十三)上星123

(二十四)神庭123

(二十五)索髎123

(二十六)水沟123

(二十七)兑端123

(二十八)龈交123

三、督脉络脉及病候123

第十四节 任脉127

一、任脉循行及病候127

(一)循行127

(二)病候127

二、任脉穴127

(一)会阴127

(二)曲骨127

(三)中极127

(四)关元127

(五)石门128

(六)气海128

(七)阴交128

(八)神阙128

(九)水分128

(十)下脘128

(十一)建里128

(十二)中脘128

(十三)上脘129

(十四)巨阙129

(十五)鸠尾129

(十六)中庭129

(十七)膻中129

(十八)玉堂129

(十九)紫宫129

(二十)华盖129

(二十一)璇玑130

(二十二)天突130

(二十三)廉泉130

(二十四)承浆130

三、任脉络脉及病候130

第十五节 冲脉133

一、循行133

二、病候133

三、交会穴133

第十六节 带脉133

一、循行133

二、病候133

三、交会穴133

第十七节 阳蹻、阴蹻脉133

一、阳脉循行及病候133

(一)循行133

(二)病候134

(三)交会穴134

二、阴蹻脉循行及病候134

(一)循行134

(二)病候134

(三)交会穴134

第十八节 阳维、阴维脉134

一、阳维脉循行及病候134

(一)循行134

(二)病候134

(三)交会穴134

二、阴维脉循行及病候134

(一)循行134

(二)病候134

(三)交会穴135

第十九节 经外穴138

一、头颈部穴138

(一)四神聪138

(二)当阳138

(三)印堂138

(四)鱼腰138

(五)太阳138

(六)耳尖138

(七)球后138

(八)上迎香138

(九)内迎香138

(十)聚泉139

(十一)海泉139

(十二)金津、玉液139

(十三)翳明139

(十四)颈百劳139

二、胸腹部穴139

子宫139

三、背部穴139

(一)定喘139

(二)夹脊139

(三)胃脘下俞139

(四)痞根139

(五)下极俞139

(六)腰眼140

(七)十七椎140

(八)腰奇140

四、上肢穴140

(一)肘尖140

(二)二白140

(三)中泉140

(四)中魁140

(五)大骨空140

(六)小骨空140

(七)外劳宫140

(八)八邪140

(九)四缝141

(十)十宣141

五、下肢穴141

(一)髋骨141

(二)鹤顶141

(三)百虫窝141

(四)膝眼141

(五)胆囊141

(六)阑尾141

(七)内踝尖141

(八)外踝尖141

(九)八风141

(十)独阴141

(十一)气端142

第四章 刺灸法147

第一节 刺灸法概论147

第二节 毫针刺法150

一、毫针150

(一)毫针的结构150

(二)毫针的规格150

(三)毫针的选用150

(四)毫针的检查150

(五)毫针的修理和保藏151

二、针刺前的准备151

(一)体位的选择151

(二)消毒152

三、基本刺法152

(一)持针法152

(二)进针法153

(三)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浅度153

(四)针刺手法154

(五)透刺法156

(六)留针与出针158

四、得气与行气158

(一)得气158

(二)行气159

五、治神与守神160

(一)治神160

(二)守神160

六、针刺补泻手法161

(一)补泻手法的意义161

(二)施行补泻的依据161

(三)单式补泻手法161

(四)复式补泻手法165

(五)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166

七、其它综合针刺手法167

(一)龙虎龟凤四法167

(二)流气法与提气法168

(三)运气法与纲气法168

(四)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法169

(五)子午捣臼法169

八、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170

(一)晕针170

(二)滞针170

(三)弯针170

(四)断针170

(五)损伤重要脏器组织171

九、针刺禁忌173

(一)古代的针刺禁忌173

(二)近代针刺注意事项174

第三节 灸法184

一、施灸的材料184

(一)艾184

(二)其它材料184

二、灸法的作用184

(一)温经散寒184

(二)扶阳固脱184

(三)消瘀散结184

(四)防病保健184

三、常用的灸法184

(一)艾炷灸184

(二)艾卷灸185

(三)温灸器灸186

(四)非艾灸法186

四、施灸的注意事项187

(一)施灸的程序187

(二)施灸量的多少187

(三)施灸的补泻187

(四)施灸的禁忌187

第四节 拔罐法190

一、拔罐的作用190

二、罐的种类和形状190

(一)竹罐190

(二)陶罐190

(三)玻璃罐190

(四)铁罐和铜罐190

(五)抽气罐190

三、拔罐的方法190

(一)火罐法190

(二)水罐法190

(三)抽气罐法191

四、拔罐法的应用191

(一)单罐191

(二)多罐191

(三)留罐191

(四)走罐191

(五)闪罐191

(六)针罐191

(七)刺血拔罐191

(八)药罐191

五、拔罐的适应范围191

六、拔罐的禁忌和注意事项191

(一)拔罐的禁忌191

(二)拔罐的注意事项191

第五节 其它针法194

一、耳针疗法194

(一)耳与全身经络脏腑的联系194

(二)耳廓的解剖194

(三)耳穴的分布、定位及主治195

(四)耳穴的临床应用199

(五)耳穴的探测201

二、头针疗法201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01

(二)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202

(三)适应证204

(四)选穴原则204

(五)操作方法204

(六)注意事项204

三、刺络疗法204

(一)刺络疗法主要穴位及其主治204

(二)适应证204

(三)操作方法204

(四)注意事项205

四、电针疗法205

(二)适应证205

(三)操作方法205

(四)注意事项206

五、火针疗法206

(一)针具206

(二)针刺部位206

(三)适应证206

(四)操作方法206

(五)注意事项206

六、皮肤针疗法207

(一)针具207

(二)叩刺部位207

(三)适应证207

(四)操作方法207

(五)注意事项207

七、皮内针疗法 附:皮下留针法208

(一)针具208

(二)针刺部位208

(三)适应证208

(四)操作方法208

(五)注意事项208

八、芒针疗法208

(一)针具208

(二)适应证208

(三)操作方法208

(四)注意事项208

九、穴位注射209

(一)穴位选择209

(二)适应证209

(三)操作方法209

(四)注意事项211

十、穴位埋线211

(一)穴位的选择211

(二)适应证211

(三)操作方法211

(四)注意事项212

十一、穴位磁疗212

(一)磁疗器材212

(二)穴位的选择213

(三)磁疗作用213

(四)适应证213

(五)操作方法213

(六)注意事项213

十二、割治疗法214

(一)割治的部位及主治214

(二)操作方法214

(三)注意事项215

十三、挑治疗法215

(一)部位选择215

(二)挑治的作用215

(三)适应证215

(四)挑治方法215

(五)注意事项216

十四、神经刺激疗法216

(一)针具216

(二)神经刺激疗法刺激点的选择216

(三)适应证及其选穴举例216

(四)操作方法216

(五)注意事项216

十五、腕踝针疗法216

(一)分区216

(二)进针点及其适应证217

(三)选点方法218

(四)操作方法218

(五)注意事项218

十六、面针疗法218

(一)面针的穴位218

(二)选穴方法219

(三)适应证219

(四)操作方法220

十七、眼针疗法220

(一)眼球经区划分方法220

(二)选穴原则220

(三)眼针的诊断220

(四)针刺方法220

(五)适应证220

十八、鼻针疗法221

(一)鼻针的穴位221

(二)适应证222

(三)选穴依据222

(四)操作方法222

(五)注意事项222

十九、指针疗法222

(一)取穴原则222

(二)适应证222

(三)操作方法222

(四)注意事项222

二十、激光针疗法222

(一)激光器222

(二)适应证223

(三)操作方法223

(四)激光针的工作原理223

(五)激光针的机理研究223

(六)注意事项223

第五章 针灸辨证及施治原则234

第一节 辨证纲要234

一、八纲证治234

(一)阴阳234

(二)表里234

(三)寒热235

(四)虚实235

二、脏腑证治235

(一)肺与大肠235

(二)脾与胃236

(三)心与小肠236

(四)肾与膀胱237

(五)心包与三焦237

(六)肝与胆237

三、经络辨证238

(一)分经辨证238

(二)分部辨证240

四、气血津液辨证245

(一)气虚证245

(二)气陷证245

(三)气滞证245

(四)气逆证245

(五)血虚证245

(六)血瘀证245

(七)血热证246

(八)津液不足246

(九)水液内停246

五、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246

(一)六经辨证246

(二)卫气营血辨证247

(三)三焦辨证247

第二节 施治原则247

一、补虚与泻实248

二、清热与温寒248

三、调法249

四、冶标与治本249

五、局部与整体250

六、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250

七、因人因时因地治宜250

第六章 针灸治疗作用及处方252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252

一、调和阴阳252

二、扶正祛邪252

三、疏通经络252

第二节 针灸处方规律253

一、针久处方组成规律253

(一)近部取穴253

(二)远部取穴253

(三)随证取穴254

二、配穴方法254

(一)本经配穴法254

(二)表里配空法254

(三)前后配穴法255

(四)上下配穴法255

(五)左右配穴法255

(六)远近配穴法255

(七)同名经配穴法255

三、治疗时间256

(一)总的治疗时间256

(二)疗程时间与间隔时间256

(三)选择施术的时间256

(四)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256

(五)留针时间256

(六)巩固疗效的治疗时间256

第三节 特定穴的应用256

一、五输穴的应用256

二、原、络穴的应用258

三、郄穴的应用258

四、六腑下合穴的应用259

五、俞、募穴的应用259

六、八会穴的应用260

七、八脉交会穴的应用260

八、交会穴的应用260

附:子午流注针法263

第七章 经络及针灸作用原理研究概况281

第一节 经络研究281

一、经络现象281

(一)循经感传281

(二)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281

(三)循经感传的机理研究282

(四)其他经络现象282

二、经络与腧穴形态学研究283

(一)经络的形态学研究283

(二)腧穴的形态学研究283

三、经络与腧穴的生物物理特征研究284

(一)经络与腧穴的电学特征284

(二)经络与腧穴的皮温特征285

(三)经络与腧穴的其他生物物理特征285

四、经穴——脏腑相关285

(一)腧穴的病理反应285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287

(三)针炎作用途径287

五、关于经络实质的主要假说289

(一)大脑皮质—内脏—经络相关假说289

(二)经络实质二重反射假说289

(三)第三平衡论289

(四)生物电场论289

(五)经络独特系统论290

第二节 针灸作用原理研究290

一、针灸调整作用290

(一)针灸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290

(二)针灸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291

(三)针灸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291

(四)针灸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292

(五)针灸对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292

(六)针灸对神经一体液调节机能的影响295

二、针灸的促防卫免疫作用297

(一)针灸的抗炎退维热作用297

(二)针灸对免疫反应的影响299

(三)针灸的抗肿瘤作用300

三、针灸的镇痛作用301

(一)针灸的止痛作用301

(二)针刺麻醉302

(三)针刺的镇痛作用原理303

四、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305

(一)机体机能状态305

(二)穴位特异性306

(三)时间因素对针灸作用的影响306

(四)手法、电针参数对针灸作用的影响306

(五)施术工具对针灸作用的影响307

下篇308

第一章 急症与外感病证308

第一节 中风308

第二节 高热316

第三节 昏迷321

第四节 休克324

第五节 呼吸衰竭327

第六节 痉证330

第七节 厥证334

第八节 痧症338

第九节 霍乱342

第十节 感冒345

第十一节 风温349

第十二节 暑温 附:冒暑、暑秽、疰夏354

第十三节 秋燥359

第十四节 疟疾361

第十五节 一氧化碳中毒366

第十六节 食物中毒368

第十七节 溺水370

第十八节 电击伤371

第二章 痛证373

第一节 头痛373

第二节 面痛378

第三节 痹证379

第四节 肩臂痛385

第五节 腋痛388

第六节 手痛389

第七节 腰腿痛390

第八节 扭伤393

第九节 落枕397

第十节 颈椎病399

第十一节 肘劳402

第十二节 足底痛403

第三章 心与心包病证405

第一节 心悸405

第二节 心痛408

第三节 不寐416

第四节 多寐419

第五节 健忘420

第六节 癫狂422

第七节 痫证425

第八节 百合病429

第九节 汗证431

第十节 无脉症434

第四章 脾胃大小肠病证436

第一节 胃脘痛436

第二节 呕吐441

第三节 反胃444

第四节 呃逆447

第五节 噎膈450

第六节 痞满452

第七节 泄泻455

第八节 便秘459

第九节 痢疾462

第十节 腹痛465

第十一节 胃下垂470

第十二节 消渴472

第十三节 饮证475

第十四节 虚劳479

第十五节 痿证483

第十六节 吐血487

第十七节 便血489

第十八节 脚气492

第十九节 紫癍493

第五章 肝胆病证496

第一节 眩晕496

第二节 胁痛502

第三节 黄疸506

第四节 臌胀510

第五节 〓证513

第六节 积聚516

第七节 颤证520

第六章 肺系病证525

第一节 咳嗽525

第二节 哮喘528

第三节 肺胀534

第四节 肺痨538

第五节 咳血542

第七章 肾与膀胱病证546

第一节 水肿546

第二节 淋证549

第三节 癃闭552

第四节 遗尿556

第五节 遗精 附:早泄558

第六节 阳痿 附:阳强561

第七节 男性不育564

第八节 尿血568

第八章 妇科经、带病证571

第一节 经行先期571

第二节 经行后期572

第三节 经行先后无定期573

第四节 月经过多575

第五节 月经过少576

第六节 崩漏578

第七节 经行诸证581

第八节 经闭589

第九节 痛经592

第十节 绝经前后诸证595

第十一节 白带596

第十二节 黄带599

第十三节 赤带600

第九章 妇科胎、产病证602

第一节 妊娠恶阻602

第二节 妊娠肿胀604

第三节 妊娠失音605

第四节 妊娠小便淋痛606

第五节 胎气上逆607

第六节 胎漏、胎动不安608

第七节 坠胎、小产、滑胎609

第八节 胎位不正611

第九节 妊娠痫证614

第十节 难产616

第十一节 胎衣不下618

第十二节 恶露不绝619

第十三节 产后发热621

第十四节 产后缺乳 附:回乳623

第十五节 产后身痛625

第十六节 产后腹痛627

第十七节 产后大便难628

第十八节 产后小便不通629

第十九节 产后血晕631

第二十节 产后痉证632

第二十一节 恶露不下634

第二十二节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635

第十章 妇科杂证637

第一节 脏躁637

第二节 乳癖639

第三节 阴挺641

第四节 阴吹642

第五节 阴痒643

第六节 外阴白斑645

第七节 不孕证647

第十一章 儿科病证651

第一节 麻疹651

第二节 烂喉痧654

第三节 痄腮656

第四节 顿咳658

第五节 小儿痿证661

第六节 小儿发热665

第七节 小儿呕吐667

第八节 小儿泄泻669

第九节 小儿厌食672

第十节 疳证674

第十一节 惊风676

第十二节 鹅口疮679

第十三节 小儿夜啼681

第十四节 小儿重舌683

第十五节 小儿流涎证683

第十六节 小儿蛔虫病685

第十七节 小儿脱肛686

第十八节 小儿舞蹈病687

第十九节 痴呆689

第二十节 解颅691

第二十一节 小儿多动症693

第二十二节 小儿疝气694

第十二章 外科病证697

第一节 红丝疔697

第二节 丹毒699

第三节 有头疽701

第四节 附骨疽703

第五节 瘰疬705

第六节 瘿病707

第七节 乳痈712

第八节 内痔714

第九节 脱肛716

第十节 冻疮717

第十一节 毒蛇咬伤719

第十二节 破伤风720

第十三节 臁疮721

第十四节 褥疮723

第十五节 脱疽723

第十六节 急性阑尾炎725

第十七节 急性胆绞痛728

第十八节 急性胰腺炎730

第十九节 急性输尿管结石732

第二十节 腱鞘囊肿734

第二十一节 鸡眼735

第二十二节 毒疮736

第二十三节 外伤性截瘫737

第二十四节 手术后诸症740

第十三章 皮肤科病证742

第一节 缠腰火丹742

第二节 疣743

第三节 湿脚气745

第四节 白癜风746

第五节 麻风748

第六节 疥疮749

第七节 湿疹750

第八节 药物性皮炎751

第九节 瘾疹752

第十节 白疕755

第十一节 风痛痒757

第十二节 洒渣鼻758

第十三节 油风760

第十四节 红斑性狼疮764

第十五节 发际疮767

第十六节 蛇皮癣769

第十七节 皮痹770

第十八节 黧黑斑772

第十九节 漆疮775

第十四章 五官科病证776

第一节 针眼776

第二节 上胞下垂778

第三节 睑弦赤烂780

第四节 流泪证782

第五节 沙眼783

第六节 目痒785

第七节 目赤肿痛786

第八节 目翳789

第九节 圆翳内障790

第十节 暴盲793

第十一节 绿风内障 青风内障795

第十二节 视赤如白799

第十三节 视神经萎缩801

第十四节 视纲膜出血802

第十五节 青盲804

第十六节 高风内障807

第十七节 视一为二809

第十八节 远视812

第十九节 近视814

第二十节 电光性眼炎817

第二十一节 面瘫818

第二十二节 耳鸣 耳聋822

第二十三节 脓耳825

第二十四节 聋哑827

第二十五节 鼻塞828

第二十六节 鼻渊830

第二十七节 鼻鼽832

第二十八节 鼻痔835

第二十九节 鼻槁836

第三十节 鼻衄838

第三十一节 咽喉肿痛840

第三十二节 乳蛾842

第三十三节 失音845

第三十四节 口疮847

第三十五节 牙痛849

第十五章 其他病证852

第一节 戒烟852

第二节 单纯性肥胖854

第三节 晕车晕船857

第四节 高原发应859

第五节 太空病862

第六节 艾滋病863

妇科867

总论867

第一章 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及意义867

第二章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868

第一节 先秦时期有关妇产科史料记载868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发展概况869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概况871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发展概况872

第五节 两宋金元时期的发展概况874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发展概况877

第三章 女性的解剖与生理特点884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及其功能884

第二节 脏腑、经络、气血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885

第三节 月经的产生及其生理888

第四节 带下的生成及其生理890

第五节 妊娠、分娩与产褥期的生理890

第六节 绝经前后期的生理892

第四章 病因病机893

第一节 病因893

第二节 病机895

第五章 诊法概要900

第一节 四诊900

第二节 妇科辨证908

一、辨证的基本原则及纲要908

二、辨病与辨证910

第六章 治法概要913

第一节 治疗原则及常用治法913

第二节 治疗宜忌920

第七章 妇女摄生与保健922

第一节 摄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922

第二节 摄生与保健923

各论927

第八章 月经病927

第一节 月经先期927

第二节 月经后期932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936

第四节 月经过多939

第五节 月经过少943

第六节 经期延长946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948

第八节 痛经951

附:子宫内膜异位症951

第九节 闭经962

附1:闭经溢乳综合征966

附2:席汉氏综合征968

第十节 崩漏971

第十一节 经行吐衄979

第十二节 经行泄泻982

第十三节 经行发热984

第十四节 经行头痛987

第十五节 经行眩晕989

第十六节 经行乳胀991

第十七节 经行浮肿993

第十八节 经行口糜995

第十九节 经行音哑997

第二十节 经前便血999

第二十一节 经行身痛1001

第二十二节 经行风疹块1003

第二十三节 经行情志异常1005

第二十四节 经行抽搐1007

第二十五节 经行昏厥1009

第二十六节 经断前后诸证1011

第二十七节 老年经水不断老年经断复行1014

第九章 带下病1018

第十章 妊娠病1025

第一节 妊娠恶阻1025

第二节 妊娠腹痛1029

附:异位妊娠1032

第三节 胎漏、胎动不安1036

第四节 堕胎、小产1044

第五节 滑胎1047

第六节 胎萎不长1051

第七节 妊娠咳嗽1054

第八节 妊娠心烦1057

第九节 妊娠肿胀1060

附:子满1064

第十节 妊娠失音1066

第十一节 胎气上逆1068

第十二节 妊娠小便淋痛1070

第十三节 妊娠不便不通1073

第十四节 妊娠痫证1075

第十五节 胎死不下1081

第十六节 难产1084

附:胎位不正与转胎方1086

第十七节 子鸣1088

第十八节 妊娠发热1089

第十一章 产后病1091

第一节 胞衣不下1091

第二节 产后血晕1093

第三节 产后发热1095

第四节 恶露不下1100

第五节 恶露不绝1102

第六节 产后腹痛1105

第七节 产后自汗1107

第八节 产后身痛1109

附:腰痛、足跟痛1111

第九节 产后大便难1112

第十节 产后泄泻1114

第十一节 产后小便不通1117

第十二节 产后小便频数、失禁1119

第十三节 产后痉证1121

第十四节 产后缺乳1123

第十五节 产后乳汁自出1126

附:退乳1128

第十六节 产后蓐劳1128

第十七节 产后精神异常1130

第十二节 妇科杂病1134

第一节 不孕症1134

第二节 症瘕1139

第三节 阴挺1143

第四节 阴痒1146

第五节 脏躁1150

第六节 热入血室1153

第七节 阴冷1155

第八节 阴吹1157

第九节 阴蚀1160

附篇 优生与计划生育1163

第一章 优生1163

第二章 计划生育及并发症的治疗1167

第一节 中草药避孕与绝育1167

第二节 中药流产1169

第三节 中药引产1172

第四节 人流术后并发症的治疗1175

第五节 置环后月经失调1180

第六节 绝育术后腹痛1183

骨伤1185

总论1185

第一章 骨伤科发展史1185

第一节 历代发展概况1185

第二节 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1186

第三节 诊疗技术的发展1189

第二章 病因病机1193

第一节 病因1193

第二节 病机1194

第三章 辨证1201

第一节 四诊1201

望诊1201

闻诊1203

问论1203

切诊1204

第二节 辨证方法1206

八纲辨证1206

气血辨证1207

脏腑辨证1207

卫气营血辨证1210

六因辨证1210

六经辨证1211

三焦辨证1212

经络辨证1212

第四章 骨伤科手法1215

第一节 正骨手法1216

第二节 上骱手法1217

第三节 理筋手法1219

第四节 手法使用原则与禁忌症1222

第五节 手法的练习1222

第五章 固定方法1224

第一节 夹板固定1224

第二节 常用几种固定1227

第三节 持续牵引1227

第四节 金属外固定架和钳式固定1229

第六章 药物治疗1232

第一节 内治法1232

第二节 外治法1237

第七章 练功疗法1240

第一节 练功疗法的种类1240

第二节 练功的作用及注意事项1241

第三节 练功姿势1242

第八章 针刺及其它疗法1246

第一节 针灸疗法1246

第二节 拔火罐疗法1250

第三节 水针疗法1250

第四节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252

第五节 光疗法1252

第六节 传导热疗法1253

第九章 急救与创伤处理1254

第一节 历代创伤急救经验1254

第二节 紧急救护1255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1257

第四节 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1258

第五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1260

各论1262

第十章 骨折概论1262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病因、移位和分类1262

第二节 骨折的诊断1264

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1264

第四节 骨折的愈合过程1266

第五节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1267

第六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267

第七节 骨折的现场救护1267

第八节 骨折的治疗1268

第九节 骨折畸形愈合、迟缓、不愈合的处理原则1274

第十一章 上肢骨折1275

第一节 锁骨骨折1275

第二节 肩胛骨骨折1277

第三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1279

第四节 肱骨干骨折1281

第五节 肱骨髁上骨折1284

第六节 肱骨髁间骨折1287

第七节 肱骨外上髁骨折1290

第八节 肱骨内上髁骨折1292

第九节 尺骨鹰嘴骨折1295

第十节 桡骨头骨折1296

第十一节 桡、尺骨干双骨折1298

第十二节 桡、尺骨干单骨折1302

第十三节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304

第十四节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分离1306

第十五节 桡骨下端骨折1309

第十六节 腕舟骨骨折1311

第十七节 掌骨骨折1313

第十八节 指骨骨折1315

第十二章 下肢骨折1317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1317

第二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1321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1323

第四节 股骨髁上骨折1327

第五节 股骨髁部骨折1329

第六节 髌骨骨折1331

第七节 胫骨髁骨折1335

第八节 胫腓骨干双骨折1338

第九节 胫骨干骨折1343

第十节 腓骨干骨折1344

第十一节 踝部骨折1345

第十二节 距骨骨折1349

第十三节 跟骨骨折1351

第十四节 足舟骨骨折1355

第十五节 蹠骨骨折1356

第十六节 足趾骨骨折1358

第十三章 躯干骨折1359

第一节 胸骨骨折1360

第二节 肋骨骨折1361

第三节 颈椎骨折与脱位1364

第四节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1368

第五节 外伤性截瘫1371

第六节 骨盆骨折1376

第十四章 关节脱位1382

第一节 关节脱位概论1382

第二节 下颌关节脱位1386

第三节 胸锁关节脱位1388

第四节 肩锁关节脱位1390

第五节 肩关节脱位1392

第六节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1396

第七节 肘关节脱位1397

第八节 腕部关节脱位1402

第九节 掌指及指间关节脱位1407

第十节 髋关节脱位1409

第十一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1413

第十二节 髌骨脱位1415

第十三节 膝关节脱位1417

第十四节 踝关节脱位1420

第十五节 距骨脱位1422

第十六节 蹠跗关节脱位1425

第十七节 蹠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1426

第十五章 伤筋概论1428

第一节 伤筋的病因1428

第二节 伤筋的分类1429

第三节 伤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430

第四节 伤筋的并发症1431

第五节 伤筋的治疗1432

第十六章 上肢伤筋1435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1435

第二节 肱骨外上髁炎1437

第三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439

第四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440

第五节 腱鞘囊肿1441

第十七章 下肢伤筋1443

第一节 髋部伤筋1443

第二节 膝部伤筋1444

第三节 踝部伤筋1448

第十八章 躯干伤筋1450

第一节 落枕1450

第二节 颈椎病1451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1454

第四节 腰椎管狭窄症1461

第十九章 内伤1464

第一节 内伤概论1464

第二节 内伤的病因1465

第三节 内伤的病机1465

第四节 内伤的临床表现1467

第五节 内伤的辨证诊断1468

第六节 内伤的治疗方法1469

第二十章 损伤内证1471

第一节 损伤痹证1471

第二节 损伤疼痛1473

第三节 损伤麻木1475

第四节 损伤痿软1477

第五节 损伤出血1478

第六节 损伤瘀血1480

第七节 损伤血虚1482

第八节 损伤昏厥1484

第九节 损伤便秘1485

第十节 损伤腹胀1487

第十一节 损伤眩晕1488

第十二节 损伤咳喘1489

第十三节 损伤口渴1491

第十四节 外伤惊悸1493

第十五节 伤后呕吐1494

第十六节 伤后发热1495

第十七节 伤后健忘1498

第十八节 伤后癃闭1499

第十九节 耳目失聪1501

第二十一章 骨科检查法1503

第一节 概论1503

第二节 躯干部的检查法1505

第三节 上肢的检查法1508

第四节 下肢的检查法1509

推拿1515

第一章 总论1515

第一节 推拿发展简史1515

第二节 推拿的治疗作用1516

一、推拿对伤筋的治疗作用1516

二、腹部推拿的治疗作用1517

三、推拿作用的实验与观察1519

第三节 病因病机1519

一、病因1519

二、病机1521

第四节 诊法概要1522

一、望诊1522

二、闻诊1523

三、问诊1523

四、切诊1524

五、腹诊1525

第五节 推拿治疗原则及治法1526

一、治疗原则1526

二、治法1527

三、推拿的补泻手法1528

第六节 辨证论治1529

一、八纲辨证1529

二、脏腑辨证1531

三、六经辨证1534

四、卫气管血辨证1535

五、三焦辨证1536

第七节 经络与腧穴1536

一、经络1536

二、腧穴1540

第八节 推拿手法1552

一、推法1552

二、拿法1553

三、按法1553

四、摩法1554

五、揉法1554

六、搓法1554

七、摇法1555

八、〓法1555

九、扳法1555

十、引法1556

十一、运法1557

十二、掐法1557

十三、捏法1557

十四、拨法1558

十五、擦法1558

十六、抹法1558

十七、刮法1559

十八、抓法1559

十九、提法1559

二十、捻法1559

二十一、挤法1559

二十二、抖法1560

二十三、击法1560

二十四、拍法1560

二十五、敲法1560

二十六、梳法1561

二十七、颤法1561

第二章 伤筋病证1562

第一节 概论1562

第二节 头颈部病证1567

一、颞颌关节伤筋1567

二、落枕1568

三、颈部扭挫伤1569

四、颈椎病1570

第三节 胸肋部病证1575

一、胸壁部迸挫伤1575

二、背膂伤筋1576

第四节 腰骶部病证1577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1577

二、急性腰肌筋膜损伤1582

三、腰椎椎管狭窄症1584

四、腰部劳损1586

五、骶尾关节扭挫伤1587

六、耻骨联合分离1588

第五节 肩部病证1589

一、漏肩风1589

二、肱二头肌长腱滑脱1591

三、肩峰下滑囊炎1592

第六节 肘部病证1593

一、肱骨外上髁炎1593

二、肱骨内上髁炎1594

三、尺骨鹰嘴滑囊炎1595

四、牵拉肘1596

第七节 腕部病证1596

一、腕骱伤筋1596

二、腱鞘囊肿1597

三、弹响指1598

第八节 髋部病证1599

一、梨状肌损伤综合征1599

二、股内收肌损伤1600

第九节 膝部病证1601

一、腘窝伤筋1601

二、内侧副韧带损伤1601

第十节 踝部病证1602

第三章 内、妇病证1604

第一节 外感病证1604

一、感冒1604

二、痢疾1606

第二节 心系病证1608

一、心悸1608

二、心痛1612

三、不寐1616

四、痫证1618

五、痴呆1620

六、健忘1623

第三节 肝胆病证1625

一、肋痛1625

二、眩晕1627

三、中风1629

四、膨胀1631

第四节 脾胃病证1634

一、呕吐1634

二、胃痛1637

三、呃逆1640

四、泄泻1642

五、便秘1644

六、胃缓1646

第五节 肺系病证1649

一、咳嗽1649

二、哮证1651

三、喘证1653

四、肺胀1657

第六节 肾系病证1659

一、癃闭1659

二、腰痛1662

三、遗精1664

四、阳痿1666

五、耳鸣耳聋1668

第七节 气血津液病证1670

一、〓证1670

二、厥证1673

三、水肿1675

四、痰饮1679

五、消渴1681

六、内伤发热1683

第八节 经络肢体病证1686

一、痹证1686

二、痿证1689

三、头痛1692

四、面瘫1696

五、面痛1697

第九节 五官病证1698

一、鼻渊1698

二、失音1700

三、视神经萎缩1702

四、上胞下垂1705

五、近视眼1707

第十节 妇科病证1709

一、月经不调1709

二、痛经1712

三、闭经1715

四、带下病1718

五、乳瘫1721

六、阴挺1723

七、不孕病1725

第四章 小儿推拿1728

第一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1728

一、生理特点1728

二、病理特点1728

第二节 病因病机1729

第三节 四诊1729

一、望诊1730

二、闻诊1732

三、问诊1732

四、切诊1733

第四节 辨证1734

第五节 小儿推拿的特点1734

一、特定穴特点1734

二、推拿手法特点1735

三、临床操作及治疗特点1735

四、小儿推拿的适用范围1735

第六节 干式操作手法1735

一、水底捞月法1735

二、黄蜂入洞法1736

三、黄蜂出洞法1736

四、天门入虎口1736

五、运水入土法1736

六、运土入水法1737

七、天河引水法1737

八、打马过天河1737

九、老汉搬缯法1737

十、捧耳摇头1737

十一、〓肘走气法1737

十二、二龙戏珠法1738

十三、乌龙摆尾法1738

十四、苍龙摆尾1738

十五、赤风摇头1738

十六、丹凤摇尾1738

十七、双凤展翅法1739

十八、凤凰展翅法1739

十九、凤凰鼓翅法1739

二十、凤凰单展翅法1739

二十一、孤雁游飞法1739

二十二、飞经走气法1739

二十三、按弦搓摩法1740

二十四、猿猴摘果1740

二十五、开璇玑法1740

二十六、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1740

二十七、龙入虎口1740

二十八、摇龙头、摆凤尾1740

二十九、总收法1741

第七节 穴位1741

一、特点穴特点1741

二、命名及定位方法1741

三、常用穴位1741

(一)头颈部穴位1741

(二)胸腹部穴位1744

(三)腰背部穴位1746

(四)上肢部穴位1747

(五)下肢部穴位1754

第八节 常见病证1756

一、咳嗽1756

二、哮喘1759

三、呕吐1762

四、泄泻1765

五、腹痛1767

六、便秘1769

七、疳证1771

八、厌食1773

九、痢疾1775

十、惊风1777

十一、小儿蛔虫病1781

第九节 小儿杂病1783

一、发热1783

二、夏季热1785

三、疰夏1786

四、癃闭1787

五、遗尿1788

六、夜啼1790

七、脱肛1792

八、小儿肌性斜颈1793

九、小儿麻痹症1794

十、佝偻病1795

第五章 自我推拿1797

一、颈椎病1797

二、落枕1797

三、漏肩风1798

四、网球肘1799

五、桡骨茎突腱鞘炎1799

六、腕关节扭伤1799

七、指间关节扭伤1800

八、胸胁迸伤1800

九、慢性腰肌劳损1801

十、股内收肌综合征1801

十一、膝关节劳损1802

十二、头痛1803

十三、鼻塞1803

十四、牙痛1804

十五、面瘫1804

十六、失眠1804

十七、高血压1805

十八、半身不遂1805

十九、胃脘痛1806

二十、癃闭1806

二十一、乳瘫1807

二十二、痛经1807

二十三、阳痿1808

二十四、便秘1808

二十五、浅冻伤1809

养生康复1811

养生篇1811

第一章 养生概论1811

第一节 养生与养生学1811

第二节 养生学发展概况1811

一、养生学理论的奠定1811

二、养生学理论的发展1812

三、养生学理论的成熟1813

第三节 生命的规律1813

一、生命的过程1813

二、人类的寿限1814

三、衰老的机制1815

第四节 养生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815

一、整体观念1815

二、调和阴阳1816

三、形神共养1817

四、协调脏腑1818

五、综合调理1818

第二章 养生方法1820

第一节 四时养生1820

一、春季养生1820

二、夏季养生1821

三、秋季养生1822

四、冬季养生1823

第二节 药物养生1824

一、养生保健中药选1824

二、延年益寿方剂选1855

第三节 针灸推拿养生1862

一、针刺养生1863

二、灸法养生1863

三、推拿养生1864

四、常用穴位1865

第四节 浴疗养生1867

一、矿泉浴1867

二、海水浴1868

三、井水浴1869

四、冷水浴1869

五、热水浴1869

六、冷、热水浴1869

七、日光浴1869

八、空气浴1870

九、沙浴1870

十、泥浴1870

十一、森林浴1871

十二、高山浴1871

十三、洞穴浴1871

十四、药液浴1871

十五、蒸气浴1873

第五节 调神养生1873

一、神与情志的关系1873

二、情志改变的因素及特点1874

三、调神养生的方法1874

第六节 房事养生1876

一、房事养生是养生学的组成部分1876

二、性生活是人类正常生理要求1876

三、房事保健的原则和方法1876

四、房事禁忌1878

第七节 琴棋书画养生1879

一、音乐,心灵的医生1879

二、奕棋与养生1881

三、中国书画与养生1882

食疗篇1885

第一章 药用食品1885

第一节 补气食品1885

第二节 补血食品1895

第三节 补阴食品1897

第四节 补阳食品1908

第五节 清热、解毒、利水、消导食品1911

第二章 中国药膳1918

第一节 补益药膳1919

第二节 治疗疾病药膳1925

一、解表药膳1925

二、清热药膳1926

三、泻下通便药膳1929

四、涩精止遗药膳1931

五、祛湿药膳1932

六、行气活血药膳1934

七、止咳祛痰药膳1936

八、安神药膳1939

气功篇1941

第一章 气功概论1941

第一节 气功与气功学1941

一、气的发现1941

二、气功的定名1942

三、何谓气功学1942

第二节 气功对人体的作用1943

一、强身祛病,延年益寿1943

二、强化智力,激发潜能1943

三、陶冶性情,涵养道德1943

第三节 气功疗法的特点1944

一、自我调控,无药治病1944

二、强调整体,和合阴阳1944

三、内养精气神,外练筋骨皮1944

四、简单易学,贵在坚持1945

第四节 气功康复养生的机理探讨1945

一、气功使大脑处于特殊状态1945

二、能量代谢类型发生根本变化1946

三、生理生化过程推向新水平1946

第五节 医学气功发展简史1947

第六节 气功的分类1949

一、以练功能体态分类1950

二、以练功形体动静分类1950

三、以练功种类分类1950

四、以气功的渊源分类1950

五、以气功的作用分类1950

第二章 理论基础1952

第一节 气功的经典理论1952

一、气功的天体理论1952

二、气功的人体理论1955

三、“后天”返“先天”是“气”物质演变的逆过程1957

第二节 气功的现代科学研究1958

一、气功的内效应1958

二、气功的外效应1960

三、气功与人体生物场1962

第三章 气功治疗总论1963

第一节 气功治疗原则1963

一、整体治疗1963

二、辨证施功1963

第二节 练功的法则要旨1964

一、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1964

二、气功锻炼的基本准则1966

三、气功锻炼的注意事项1969

第三节 气功治疗的常用方法1970

一、自炼辅导1970

二、带功疗法1970

三、外气疗法1970

四、非药物疗法1970

第四节 气功偏差与防治1970

一、练功的正常反应1971

二、练功中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1971

三、练功偏差及其产生原因1971

四、偏差的种类1971

五、偏差的纠正与治疗1972

六、偏差的预防1972

第四章 医用气功精选1973

第一节 放松功1973

第二节 站椿功1973

第三节 内养功1975

第四节 松静自然功1975

第五节 保健功1976

第六节 八段锦1977

第七节 六字诀1978

第八节 五禽戏1979

第九节 太极拳1983

第十节 易筋经1989

第十一节 新气功疗法1991

康复篇1996

第一章 康复概论1996

第一节 中医康复的基本概念1996

第二节 中医康复的历史与现状1996

一、先秦时期1996

二、汉晋南北朝时期1996

三、隋唐时期1997

四、宋元时期1997

五、明清时期1997

六、近代1997

第三节 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1998

一、整体康复观1998

二、辨证康复观1998

第四节 中医康复的基本步骤1998

一、康复适应证的选择1998

二、康复指征的确立1999

三、康复诊断1999

四、制定康复原则1999

五、选择康复方法1999

六、作出康复疗效评定1999

第五节 中医康复的主要方法2000

一、针刺康复法2000

二、灸疗康复法2000

三、推拿康复法2000

四、气功康复法2000

五、情志康复法2001

六、娱乐康复法2001

七、饮食康复法2001

八、传统运动康复法2002

九、传统作业疗法2002

十、药物康复法2002

第六节 中医康复对象2003

一、病残、伤残者2003

二、老年人2003

三、慢性病患者2003

四、热病瘥后2003

五、恶性肿瘤患者2003

第二章 病证康复2004

第一节 病伤残诸证的康复2004

截瘫2004

骨折不愈合2006

脑海震伤2007

伤筋2009

痿证2010

附:小儿痿证2011

痹证2012

震颤2013

腰骨痛2015

第二节 老年病及慢性病的康复2016

肺胀2016

中风2018

胃脘痛2019

心痛2021

消渴2022

遗精2024

阳痿2025

第三节 精神情志病证的康复2026

〓狂2026

郁证2028

惊恐2030

痴呆2031

毒瘾2033

第四节 瘥后证康复2034

伤寒瘥后2034

温病瘥后2037

失血瘥后2039

第五节 恶性肿瘤康复2042

内科2045

总论2045

第一章 导言2045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2045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特点2048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2052

第一节 病因2052

第二节 发病2058

第三章 病机2063

第一节 疾病的基本病机2063

第二节 气血病病机2065

第三节 精病病机2067

第四节 津液病病机2068

第五节 内生五邪病机2069

第六节 脏腑病机2072

第七节 六经与卫气营血、三焦病机2080

第四章 辨证2086

第一节 辨证的基本要求2086

第二节 辨证的一般原则2088

第三节 辨证的基本步骤2089

第四节 内科常用的辨证方法2090

第五章 论治2101

第一节 治疗原则2101

第二节 治疗大法2106

第三节 脏腑病常用治法与方剂2112

第六章 预防与护理2116

第一节 预防2116

第二节 护理2117

各论2119

第一章 急症2119

第一节 高热2119

附:败血症2130

第二节 厥脱2131

第三节 抽搐2137

第四节 昏迷2141

第五节 出血2147

第六节 痧症2152

第七节 霍乱2155

第八节 中毒2159

第九节 中风2163

第十节 急性疼痛2174

第二章 外感病证2181

第一节 感冒2181

第二节 风温2186

第三节 春温2193

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99

第四节 湿温2201

附:伏暑2209

第五节 暑温2211

附1:疰夏2217

附2:流行性乙型脑炎2218

第六节 中暑2219

第七节 秋燥2222

第八节 大头瘟2227

第九节 烂喉痧2229

第十节 痢疾2232

第十一节 疟疾2237

第三章 肺系病证2242

第一节 咳嗽2242

第二节 哮证2247

第三节 喘证2252

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258

第四节 肺瘫2259

附:大叶性肺炎2264

第五节 肺痿2265

第六节 肺胀2268

第七节 肺痨2272

第八节 失音2277

第九节 鼻渊2282

附:鼻鼽2286

第四章 脾胃病证2287

第一节 呃逆2287

附:嗳气2291

第二节 呕吐2293

第三节 反胃2298

第四节 吐酸2303

附:嘈杂2306

第五节 胃痛2307

第六节 胃缓2314

第七节 痞满2317

附:慢性萎缩性胃炎2321

第八节 湿阻2322

第九节 口糜2325

附1:口臭2328

附2:口甘2329

附3:口黏2329

第十节 口疮2330

第十一节 狐惑2333

第十二节 噎膈2339

第十三节 腹胀2345

第十四节 腹痛2350

第十五节 泄泻2357

第十六节 便秘2364

第十七节 脱肛2368

第十八节 胃痈2372

第十九节 肠痈2374

第五章 肾系病证2381

第一节 淋证2381

第二节 癃闭2386

第三节 关格2391

第四节 遗尿 小便失禁2397

第五节 尿浊2401

附:白淫2404

第六节 腰酸腰痛2405

第七节 遗精2414

附1:早泄2414

附2:血精2415

第八节 阳痿2416

附1:阳缩2419

附2:阴冷2420

第九节 阳强2421

第十节 不育证2423

第十一节 子痛2426

附:子痰2429

第十二节 子痈2430

第十三节 肾囊风2432

附:阴汗2435

第十四节 疝气2436

第十五节 阴阳易2441

第十六节 老年前期诸证2444

第六章 心系病证2448

第一节 心悸2448

第二节 心痛2453

第三节 胸痹2457

附:高脂血症2461

第四节 不寐2462

第五节 多寐2466

第六节 多梦2470

第七节 健忘2473

第八节 痴呆2476

第九节 癫狂2480

第十节 痫证2487

第十一节 百合病2492

第七章 肝胆病证2496

第一节 黄疸2496

第二节 胁痛2501

附:结核性胸膜炎2506

第三节 膨胀2507

第四节 眩晕2513

第五节 颤证2520

第六节 痉证2523

第七节 肝痈2529

第八章 气血津液病证2534

第一节 〓证2534

第二节 脏躁2538

第三节 奔豚气2541

第四节 瘿气2544

第五节 厥证2546

第六节 瘀证2552

第七节 积聚2557

第八节 鼻衄2562

附:齿衄2566

第九节 咳血2567

第十节 吐血2572

第十一节 尿血2576

第十二节 便血2581

第十三节 紫斑2584

第十四节 水肿2588

第十五节 饮证2593

第十六节 痰证2597

第十七节 汗证2602

第十八节 消渴2606

第十九节 内伤发热2615

第二十节 虚劳2619

附:再生障碍性贫血2625

第九章 经络肢体病证2627

第一节 痹证2627

附:历节风2633

第二节 皮痹2635

第三节 头痛2637

第四节 颈椎病2645

第五节 肩背痛2649

第六节 足跟痛2653

第七节 口眼喎斜2657

第八节 痿证2660

附:无脉症2666

第九节 瘾疹2668

第十节 瘰疬2675

第十一节 脚气2680

第十章 诸虫病证2685

第一节 血吸虫病2685

第二节 蛔虫病2689

第三节 绦虫病2693

第四节 钩虫病2695

第十一章 癌症2699

第一节 鼻咽癌2699

第二节 肺癌2703

第三节 食管癌2708

第四节 胃癌2713

第五节 大肠癌2718

第六节 肝癌2723

第七节 肾癌2727

第八节 膀胱癌2730

第九节 前列腺癌2733

第十节 阴茎癌2736

第十一节 急性白血病2740

第十二节 慢性白血病2744

外科2749

总论2749

第一章 外科发展简史2749

第二章 外科疾病的命名和分类释义2754

第一节 外科疾病的命名2754

第二节 外科疾病的分类与病名释义2754

第三章 病因病机2758

第一节 致病因素2758

第二节 发病机理2760

第四章 外科的诊断2761

第一节 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2761

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2765

第三节 辨经络部位2766

第四节 辨外科常见证候2766

第五节 辨善恶顺逆2770

第五章 治法2772

第一节 内治法2772

第二节 外治法2776

第六章 外科治疗技术2788

第一节 基本手术疗法2788

第二节 脓肿、溃疡、瘘管及窦道的基本手术操作2790

第七章 外科疾病的预防和护理2793

第一节 外科疾病的预防2793

第二节 外科疾病的护理2793

各论2796

第一章 疮疡2796

第一节 痈2796

一、痉痈2800

二、发颐 附:痄腮2801

三、腋痈2805

四、脐痈2806

五、胯腹痈2808

六、委中毒2809

七、肺痈2810

八、肝痈2815

第二节 疖2818

第三节 有头疽与三陷证2821

一、有头疽2821

二、疽毒内陷(三陷证)2826

第四节 发2830

第五节 疔疮2834

一、颜面部疔疮2834

二、手足部疔疮2836

三、红丝疔2838

四、烂疔2839

五、疫疔2840

六、疔疮走黄2840

第六节 丹毒2842

第七节 附骨疽2844

第八节 瘰疬2846

第九节 流注2848

第十节 流痰2852

第二章 乳房疾病2857

第一节 乳头破碎2859

第二节 乳痈2860

第三节 乳疽2865

第四节 乳发2866

第五节 粉刺性乳痈2868

第六节 乳痨2870

第七节 乳漏2872

第八节 乳泣2874

第九节 乳衄2876

第十节 乳疬2878

第十一节 乳房囊性增生病2880

第十二节 乳癖2883

第十三节 乳悬2884

第三章 瘿2886

第一节 概论2886

第二节 气瘿2887

第三节 肉瘿2890

第四节 瘿痈2892

第五节 石瘿2894

第四章 瘤2896

第一节 概论2896

第二节 气瘤2897

第三节 肉瘤2898

第四节 血瘤2900

第五节 筋瘤2901

第六节 骨瘤2903

第七节 脂瘤2905

第八节 发瘤2906

第九节 胶瘤2906

第五章 石疽2908

第六章 岩2910

第一节 失荣2910

第二节 茧唇2912

第三节 舌岩2913

第四节 乳岩2916

第五节 肾岩2917

第六节 翻花疮2918

第七章 外伤病2920

第一节 烧伤2920

第二节 冻伤2924

第三节 破伤风2925

第四节 毒蛇咬伤2928

第八章 周围血管疾病2932

第一节 脱疽2932

第二节 恶脉2934

第三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2937

第四节 闭塞性动脉硬化病2938

第五节 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氏病)2940

第六节 下肢淋巴水肿2942

第九章 肛肠疾病2943

第一节 概论2943

第二节 痔疮2946

一、内痔2947

二、外痔2950

三、混合痔2952

第三节 肛裂2954

第四节 肛门周转痈疽2956

第五节 肛瘘2958

第六节 脱肛2961

第七节 瘜肉痔2963

第八节 锁肛痔2965

第九节 沿肛痔2966

第十章 急腹症2968

第一节 胃、十二指溃疡急性穿孔2968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2972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2978

第四节 急性肠梗阻2983

第五节 胆道感染和胆石病2991

第六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999

第十一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3008

第一节 泌尿系结石3008

第二节 前列腺炎3012

第三节 前列腺肥大3016

第四节 鞘膜积液3020

第五节 精索静脉曲张3022

第六节 阴囊血肿3023

第七节 囊痈3024

第八节 脱囊3026

第九节 子痰3028

第十节 阴囊、阴茎象皮肿3029

第十一节 乳糜尿3031

第十二章 其它外科病3034

第一节 疝3034

第二节 褥疮3036

第三节 臁疮3037

第四节 瘘管及窦道3040

第十三章 皮肤病概论3044

第一节 病因病机3044

第二节 诊断3046

第三节 治疗3048

第十四章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3053

第一节 热疮3053

第二节 蛇串疮3054

第三节 千日疮3056

第四节 扁瘊3057

第五节 鼠乳3058

第六节 臊瘊3058

第七节 水痘样疹3059

第八节 牛痘性湿疹3060

第九节 传染性红斑3060

第十节 手足口病3060

第十五章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3062

第一节 黄水疮3062

第二节 脓窠疮3063

第十六章 杆菌感染性皮肤病3065

第一节 麻风3065

第二节 鸦〓疮3067

第三节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3068

第十七章 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3069

霉疮3069

第十八章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3071

第一节 白秃疮3071

第二节 肥疮3072

第三节 黑点癣3072

第四节 赤秃疮3073

第五节 鹅掌风3073

第六节 脚湿气3075

第七节 灰指(趾)甲3076

第八节 紫白癜风3077

第九节 圆癣3077

第十节 阴癣3078

第十一节 癣菌疹3079

第十二节 皮肤念珠菌病3079

第十九章 虫类所致皮肤病3080

第一节 疥疮3080

第二节 螨虫皮炎3081

第三节 皮肤丝虫病3082

第二十章 物理性皮肤病3083

第一节 痱子3083

第二节 皲裂疮3083

第三节 汗淅疮3084

第四节 火癍疮3084

第五节 湮尻疮3085

第六节 鸡眼3085

第七节 胼胝3085

第八节 日晒疮3086

第九节 红花草疮3086

第二十一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3088

第一节 温疹3088

附:几种特殊类型湿疹3091

一、钱币状湿疹3091

二、自体过敏性湿疹3091

三、传染性湿疹样皮炎3092

四、湿毒疮3092

五、肾囊风3093

第二节 奶癣3094

第三节 异位性皮炎3095

第四节 接触性皮炎3096

第五节 中药毒3097

第六节 瘾疹3100

第七节 赤白游风3102

第八节 水疥3103

第九节 中毒性红斑3104

第二十二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3105

第一节 牛皮癣3105

第二节 粟疮3106

第三节 马疥3107

第四节 风瘙痒3108

第二十三章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3110

第一节 白疕3110

第二节 猫眼疮3113

第三节 瓜藤缠3115

第四节 腓腨发3117

第五节 风热疮3118

第六节 吹花癣3120

第七节 紫癜风3121

第八节 剥脱性皮炎3122

第二十四章 结缔组织病3124

第一节 盘状红斑狼疮3124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3125

第三节 皮痹3127

第四节 肌痹3129

第二十五章 大疱性及疱疹性皮肤病3131

第一节 天疱疮3131

第二节 蜘蛛疮3133

第三节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134

第四节 登豆疮3135

第五节 掌跖脓疱病3135

第二十六章 血管性皮肤病3138

结节性血管炎3138

第二十七章 色素异常性皮肤病3140

第一节 黧黑斑3140

第二节 白驳风3141

第二十八章 皮肤附属器病3144

第一节 白屑风3144

第二节 肺风粉刺3145

第三节 酒齄3147

第四节 油风3148

第五节 发蛀脱发3150

第二十九章 其它类皮肤病3152

第一节 蛇皮癣3152

第二节 锯痕症3152

第三节 狐惑病3153

儿科3155

总论3155

第一章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3155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的奠基阶段(远古~三国时期)3155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晋~唐代)3156

第三节 儿科学的全面发展(宋代)3159

第四节 学术争鸣对儿科学的影响(金元时代)3162

第五节 儿科学的兴盛时期(明清时代)3164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儿科学发展概况3168

第二章 小儿的年龄分期和生长发育3170

第一节 小儿的年龄分期3170

第二节 小儿的生长发育3171

第三章 小儿生理病理病因特点3173

第一节 生理特点3173

第二节 病理特点3174

第三节 病因特点3175

第四章 小儿的抚育和保健3178

第一节 调理乳哺饮食3178

第二节 重视卫生起居3180

第三节 加强诱导教育3180

第五章 小儿四诊概要3182

第一节 望诊3182

第二节 闻诊3184

第三节 问诊3185

第四节 切诊3186

第六章 儿科辨证方法3188

第一节 八纲辨证3188

第二节 五脏辨证3190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3191

第四节 病因辨证3191

第七章 儿科治法概要3193

第一节 辨证与治疗的协调统一3193

第二节 儿科用药特点3194

第三节 常用治法述要3195

第八章 小儿疾病的预防和护理3198

第一节 预防概要3198

第二节 护理概要3199

各论3201

第一章 急症3201

第一节 高热3201

第二节 昏迷3206

第三节 厥脱3210

第四节 急惊风3213

第二章 初生儿病证3218

第一节 初生不啼3218

第二节 初生不乳3219

第三节 初生大便不通3220

第四节 初生小便不通3222

第五节 胎黄3223

第六节 脐部疾患3226

第七节 脐风3229

第八节 新生儿硬肿症3231

第三章 时令疾病3234

第一节 感冒3234

第二节 风温3237

第三节 春温3241

第四节 暑温3245

第五节 湿温3250

第六节 伏暑3254

第七节 夏季热3258

第八节 秋燥3260

第四章 传染病3264

第一节 麻疹3264

第二节 风疹3268

第三节 喉痧3270

第四节 水痘3272

第五节 痄腮3274

第六节 白喉3276

第七节 百日咳3279

第八节 痢疾3282

第九节 霍乱3286

第十节 小儿麻痹3288

第十一节 疟疾3290

第十二节 小儿肺痨3295

第十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97

第十四节 手足口病3299

第五章 肺系病证3302

第一节 咳嗽3302

第二节 肺炎喘嗽3306

第三节 哮喘3311

第四节 肺痈3315

第五节 肺痿3319

第六节 肺胀3321

第七节 易感儿3323

第六章 脾胃病证3326

第一节 鹅口疮3326

第二节 口疮3327

第三节 滞颐3329

第四节 呃逆3329

第五节 呕吐3333

第六节 胃痛3336

第七节 厌食3340

第八节 积滞3342

第九节 疳证3345

第十节 腹泻3349

第十一节 腹痛3353

第十二节 便秘3357

第七章 肾系病证3360

第一节 水肿3360

第二节 癃闭3366

第三节 淋证3369

第四节 遗尿3372

第五节 尿白3374

第六节 解颅3376

第七节 囟陷囟填3378

第八节 五迟五软3380

第九节 佝偻病3383

第八章 心系病证3386

第一节 心悸3386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3390

第三节 痫证3393

第四节 癫狂3398

第五节 痴呆3400

第六节 多寐3403

第七节 不寐3405

第八节 夜啼3408

第九章 肝胆病证3411

第一节 胁痛3411

第二节 黄疸3414

第三节 慢惊风3419

第四节 眩晕3422

第十章 气血津液病证3426

第一节 积聚3426

第二节 厥证3429

第三节 血证3432

第四节 紫癜3440

第五节 贫血3444

第六节 消渴3447

第七节 汗证3451

第八节 内伤发热3454

第十一章 经络肢体病证3459

第一节 头痛3459

第二节 痹证3462

第三节 痿证3466

第十二章 其它病证3471

第一节 虫证3471

第二节 川崎病3473

第三节 儿童多动症3476

第四节 肥胖症3478

眼科3483

总论3483

第一章 中医眼科发展简史3483

第二章 中医学对眼解剖生理的认识3489

第三章 眼与全身的关系3491

第四章 五轮八廓学说3497

第一节 五轮学说3497

第二节 八廓学说3499

第五章 眼科病因病机概要3502

第一节 病因3502

第二节 病机3508

第六章 眼科诊法与辨证3513

第一节 诊法3513

第二节 辨证3516

第七章 眼科治法3524

第一节 内治法3524

第二节 外治法3530

第八章 眼病调摄与护理3537

各论3539

第一章 胞睑疾病3539

第一节 针眼3539

第二节 眼丹3541

第三节 胞生痰核3542

第四节 眼痈3543

第五节 椒疮3544

第六节 粟疮3546

第七节 睥肉黏连3548

第八节 倒睫拳毛3549

第九节 睥急紧小3550

第十节 睥翻粘睑3550

第十一节 胞轮振跳3551

第十二节 上睑下垂3552

第十三节 风赤疮痍3554

第十四节 目札3555

第十五节 睑弦赤烂3557

第十六节 眦帷赤烂3558

第十七节 鸡冠蚬肉3559

第十八节 鱼子石榴3560

第二章 两眦疾病3561

第一节 赤脉传睛3561

第二节 流泪证3562

第三节 漏睛3564

第四节 漏睛疮3565

第三章 白睛疾病3567

第一节 暴风客热3567

第二节 天行赤眼3568

第三节 天行赤眼暴翳3570

第四节 金疳3571

第五节 火疳3573

第六节 胬肉攀睛3575

第七节 黄油证3576

第八节 时复赤痒3577

第九节 白涩证3579

第十节 赤丝虬脉3581

第十一节 白睛青蓝3582

第十二节 色似胭脂3582

第十三节 神水将枯3584

第十四节 偏漏3585

第十五节 状如鱼胞3586

第十六节 形如蝦座3586

第四章 黑睛疾病3588

第一节 聚星障3588

第二节 凝脂翳3591

第三节 混晴障3594

第四节 木疳3596

第五节 暴露赤眼生翳3597

第六节 星月翳蚀3598

第七节 花翳白陷3599

第八节 黄液上冲3601

第九节 蟹睛3603

第十节 疔翳3604

第十一节 旋螺突起3604

第十二节 正漏3605

第十三节 血翳包睛3606

第十四节 白膜侵睛3607

第十五节 赤膜下垂3609

第十六节 宿翳3610

第十七节 偃月侵睛3612

第十八节 银星独见3613

第十九节 风轮赤豆3614

第五章 瞳神疾患3616

第一节 瞳神紧小3616

第二节 瞳神乾缺3621

第三节 瞳神欹侧3622

第四节 重瞳3623

第五节 瞳神散大3623

第六节 血灌瞳神3625

第七节 五风变内障3630

一、绿风内障3631

二、青风内障3635

三、黄风内障3638

四、黑风内障3638

五、乌风内障3640

第八节 视瞻昏渺3641

第九节 视惑 目妄见3644

第十节 神光自现3645

第十一节 高风内障3646

第十二节 肝虚雀目3649

附:雀目3651

第十三节 青盲3652

第十四节 云雾移睛3655

第十五节 视物易色3659

第十六节 圆翳内障3661

一、老年性白内障3661

二、惊振内障3664

三、胎患内障3665

第十七节 暴盲3666

一、脉络阻滞暴盲3666

二、目衄暴盲3668

三、目系炎性暴盲3669

四、视衣脱落暴盲3671

第六章 妇人目病3673

第一节 行经目痛3673

第二节 逆经目衄3675

第三节 妊娠目病3676

第四节 产后目病3677

第七章 小儿目病3680

第一节 疳积上目3680

第二节 小儿通睛3682

第三节 痘疹目病3684

第四节 麻疹目病3685

第八章 眼外伤3688

第一节 异物人目3688

第二节 振胞瘀痛3689

第三节 触伤真气3690

第四节 撞刺生翳3692

第五节 真睛破损3693

附:青黄蝶出3695

第六节 膏伤珠陷3695

第七节 因伤成毒3696

第八节 因伤珠萎3697

第九节 化学性眼外伤3698

第十节 电光性眼炎3699

附:雪盲3701

第十一节 火爆伤眼3701

第十二节 火热伤眼3702

第十三节 交感性眼炎3702

第十四节 目系外伤暴盲3703

第九章 眼科杂证3705

第一节 近视3705

第二节 远视3707

第三节 老视3709

第四节 突起睛高3710

第五节 鹘眼凝睛3711

第六节 目偏视3713

第七节 风牵偏视3714

附:视一为二3717

第八节 目睛瞤动3718

第九节 神祟眼痛3719

第十节 眉棱骨痛3721

第十一节 亡血目病3722

耳鼻喉3725

第一篇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总论3725

第一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简史3725

第二节 中医耳鼻咽喉解剖部位名称暨常用术语3728

第三章 耳鼻咽喉与整体的关系3729

第四章 耳鼻咽喉病的病因病机3731

第五章 耳鼻咽喉病的诊断与辨证3734

第六章 耳鼻咽喉病的论治3736

第七章 耳鼻咽喉病的护理3739

第二篇 耳科学3741

第一章 耳科学概述3741

第一节 耳的生理功能3741

第二节 耳病的病因病机提要3741

第三节 耳病的辨证提要3742

第四节 耳病的内窥辨证3743

第五节 耳病的治疗提要3743

第二章 耳科疾病3745

第一节 耳壳流痰3745

第二节 耳瘘3746

第三节 耳壳冻疮3746

第四节 断耳疮3747

第五节 耳疖 耳疮3749

第六节 旋耳疮3751

第七节 耳部火丹3752

第八节 耳痒证3754

第九节 耳胀 耳闭3755

第十节 耵耳3758

第十一节 脓耳3759

附:耳根毒3762

附:黄耳伤寒3763

附:脓耳口眼歪斜3764

第十二节 耳鸣 耳聋3765

附:暴聋3767

第十三节 耳眩晕3770

第三篇 鼻科学3773

第一章 鼻科学概述3773

第一节 鼻的生理功能3773

第二节 鼻病的病因病机提要3773

第三节 鼻病的辨证提要3774

第四节 鼻病的内窥辨证3775

第五节 鼻病的治疗提要3776

第二章 鼻科疾病3777

第一节 鼻疔3777

第二节 鼻疳3778

第三节 鼻赘3780

第四节 伤风鼻塞3780

第五节 鼻窒3782

第六节 鼻槁3784

第七节 鼻鼽3786

第八节 鼻渊3789

第九节 鼻衄3792

第十节 鼻损伤3796

第十一节 酒渣鼻3798

第十二节 鼻息肉3799

第十三节 麻风鼻溃3801

第十四节 杨梅鼻烂3802

第十五节 鼻腔异物3803

第四篇 咽喉科学3805

第一章 咽喉科学概述3805

第一节 咽喉的生理功能3805

第二节 咽喉病的病因病机提要3805

第三节 咽喉病的辨证提要3806

第四节 咽喉病的内窥辨证3809

第五节 咽喉病的治疗提要3809

第二章 咽喉科疾病3812

第一节 乳蛾3812

附:石蛾3816

第二节 喉痹3816

附:风熟颃颡3821

第三节 喉痈3821

第四节 喉癣3825

第五节 喉疳3826

第六节 鼾眠3829

第七节 悬旗风3830

第八节 呛食喉风3831

第九节 帝钟风3833

第十节 白喉3834

第十一节 疫喉痧3838

第十二节 斑疹颐喉3841

第十三节 喉瘖3842

第十四节 喉风3850

第十五节 梅核气3853

第十六节 骨鲠3855

第五篇 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肿瘤3858

第一章 耳鼻咽喉常见瘤病概述3858

第一节 瘤病的病因病机提要3858

第二节 瘤病的辨证提要3859

第二章 常见瘤病3860

第一节 血瘤3860

第二节 喉瘤3861

第三节 耳蕈3863

第三章 耳鼻咽喉常见癌症概述3865

第一节 癌病的病因病机提要3865

第二节 癌病的辨证提要3866

第四章 常见癌症3867

第一节 耳菌3867

第二节 鼻菌3868

第三节 颃颡癌3870

第四节 咽菌3874

第五节 喉菌3875

1993《中医纲目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学敏编著 1993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