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 1980年 世界农业普查计划的补充指导方针》
作者 | 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及社会发展部统计司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21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26106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9225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普查立法1
1.6基本法1
1.6.1普查的范围与内容2
1.6.2普查的周期2
1.6.3基准期2
1.6.4普查的责任2
1.6.5普查的财政和行政规定2
1.6.6公众对普查的义务3
1.6.7普查员的身份、保护和义务3
1.7农业普查的法律内容4
1.6.8普查立法的例子4
1.7.1农业普查法令的确定和法律基础5
1.7.2颁发法令的部门5
1.7.3普查执行机构6
1.7.4执行普查工作的周期6
1.7.5条款数目7
1.7.6普查范围7
1.7.7应提供情况的人或机构8
1.7.8参加普查的义务9
1.7.9情报资料的保密9
1.7.10对违反保密规定和不提供情况或提供假情况的处罚10
2.3主要责任和职能11
2.2委员会的组成11
第二章 普查委员会11
2.1委员会的建立11
2.4会议的次数12
2.5小组委员会的建立及其职责12
2.6地区委员会的建立12
2.7其他委员会12
第三章 预算和费用管理13
3.2预算的编制13
3.3时间表14
3.4—3.5预算的内容14
3.7—3.11建立费用管理系统15
3.6预算的审议及次数15
3.12费用管理的辅助方法16
3.13—3.15管理方法的例子16
第四章 普查宣传和宣传方法17
4.3—4.6宣传运动的组织17
4.7宣传手段的种类18
4.8—4.10宣传运动的时间、持续时间和次数18
4.11为取得农民的支持和合作而采取的其他步骤19
4.12—4.13宣传手段的例子19
5.4制表人员20
第五章 人员招聘20
5.1—5.3国家农业普查专员和统计协助人员20
5.5实地人员21
5.6—5.10普查员21
5.11—5.18督导人员22
第六章 制图工作23
6.3制图工作的时间规定23
6.4—6.7寻找现有的地图资料24
6.8收集对绘制地图和(或)略图有用的制图资料25
6.9—6.11绘制表示地区界线略图的规定25
6.12—6.13辅助性的准备活动26
6.14—6.18列出普查区名单供今后使用27
第七章 普查调查表28
7.2—7.22制定普查调查表所必须考虑的事项28
7.23—7.26普查调查表工作小组31
7.27利用其他国家制定的调查表31
7.28—7.30表格栏目31
7.31—7.37普查调查表的预先检验32
第八章 制表程序34
8.2—8.21制表程序与编制调查表的关系34
8.22—8.24名级行政单位所需要的制表数量及抽样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36
8.25—8.32采购计算机软件及编制计算程序36
8.37—8.39对表格的评定38
8.33—8.36对制表程序进行预先测验38
8.40—8.41资金问题39
第九章 指导手册39
9.1手册的宗旨39
9.2—9.3一致性的基础40
9.4编制手册的及时性40
9.5—9.6手册的编写人员40
9.7编写要求41
9.8—9.16手册的编排格式41
9.19普查工作的执行42
9.17—9.18手册的内容42
9.20—9.21调查员与调查工作44
9.22—9.28调查准备工作的一般建议44
9.29—9.41调查中的若干注意事项45
9.42对解决调查中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的一些建议47
9.43—9.54普查员手册47
9.55—9.61督导员手册50
9.62—9.63普查员的招收51
9.64—9.66普查员的培训51
9.67—9.69督导工作的强度51
9.71—9.77如何解决普查员的困难52
9.70督导员的权力52
9.78—9.79地区负责人手册53
9.80宣传54
9.81—9.83地区普查委员会54
第十章 培训计划55
10.5—10.9国际或区域中心的培训55
10.10—10.12国家中心的培训56
10.13—10.17普查员培训班的时间及内容57
10.18—10.19督导员培训班的时间及内容60
10.20—10.24培训教具的利用61
10.25—10.26写检查报告的培训61
11.2预测调查62
第十一章 预测调查和试点调查62
11.3试点调查的范围63
11.4概念和定义63
11.5—11.6结构纲要63
11.7—11.11询问的方法64
11.12—11.14抽样单位65
11.15—11.16抽样的规模66
11.17—11.22抽样设计66
11.23—11.26调查表68
11.27—11.29普查员和督导员的培训69
11.34—11.36试点调查的规模和性质70
11.30—11.33资料的制表工作70
第十二章 编制纲要72
12.4—12.5农场和农场所有者72
12.6—12.7经营者名单72
12.8—12.13地区分片名单73
12.14—12.18经营农场名单的编制75
12.19—12.20编制农场名单的计划76
12.21—12.26辅助性资料77
12.27—12.36不准确问题的处理78
13.18—13.19基准时间83
13.13—13.17普查的阶段和时期83
第十三章 普查83
13.20—13.22普查持续时间和时期84
13.23—13.25调查表85
13.26—13.28对普查员的指导85
13.29—13.32普查工作和时间表的掌握86
13.33—13.36普查方法86
13.37—13.48普查工作中的特殊问题87
13.49—13.51轮垦89
13.52—13.55实地工作的检查指导89
14.1—14.4负责部门90
第十四章 实地工作的组织90
13.56填好的调查表的收集和递交程序90
14.5—14.9地区办公室及其工作91
14.10—14.14实地普查人员92
14.15—14.21实地人员的一般组织93
14.22—14.25督导人员及其工作94
14.26—14.29普查人员及其工作95
第十五章 抽样技术的应用96
15.2—15.5抽样方法的好处96
15.6抽样在普查中的应用97
15.7—15.9抽样设计的选择97
15.10分层次98
15.11选择方法99
15.12—15.15二次分层99
15.16—15.17多期抽样的使用99
15.18逐次抽样的使用100
15.19抽样规模100
15.20抽样单位的大小100
15.21作物收获调查101
第十六章 数据处理102
16.5—16.7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102
16.8—16.15计算机操作设计及计算机程序编制102
16.16—16.17数据处理的组织104
16.19调查表的保护管理105
16.18数据处理的计划和时间表105
16.20—16.21手工处理106
第十七章 质量检验和普查后调查107
17.3—17.6普查数据的错误107
17.17—17.18用其他数据核实109
17.19一致性检验109
17.20普查后检验调查109
17.21—17.24普查后调查的目的110
17.25普查后调查的设计110
17.28—17.31比较的方法111
17.26—17.27肯定数据的方法111
17.32—17.36普查结果的说明112
17.37—17.40督导和普查后检验114
第十八章 发布普查报告的步骤115
18.4—18.7结果预报115
18.8—18.13初步报告116
18.14—18.18最终报告117
18.19—18.21专门的普查后研究119
18.22—18.23技术报告119
18.24普查方法119
18.25—18.29关于质量检验和普查后调查的报告120
1988《农业普查 1980年 世界农业普查计划的补充指导方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及社会发展部统计司编 1988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开发农业普查和调查
- 199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嘉善县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1996年
- 1998
-
- 龙游县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
- 1999
-
- 西秀区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 安顺市西秀区统计局
-
- 一次空前的工业普查
- 涪陵市第三次工业普查办公室
-
- 河南省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 下
- 1999
-
- 河南省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 上
- 1999
-
- 郑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 上
- 郑州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郑州市统计局
-
- 工业普查资料分析方法
- 1986
-
- 农业普查工作与实践
- 1999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现代企业家手册
- 1990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
- 普安县综合农业区划
-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1970年世界农业普查报告
- 1991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