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社会思潮》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导言1

一、对待社会思想家的态度2

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4

三、实践与社会思潮7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社会思潮8

五、乐观主义的时代10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科学的状况11

七、关于这本书中的作者15

问题与争论点21

第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社会思潮27

第二章 现代个性的表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观点27

一、弗洛伊德信徒的遗产29

二、人的三重性30

三、“俄狄浦斯情结”35

四、无意识38

五、超我40

六、文明及其缺憾42

问题与争论点46

第三章 利润、贪婪与苦难——社会理论和卡尔·马克思48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出现的必然性48

二、工业化和人类的苦难51

三、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学52

四、经济难题55

五、辩证法59

六、工作日61

七、马克思主义者的洞察力65

问题与争论点67

第四章 神圣与凡俗——介绍埃米尔·迪尔凯姆69

一、无形的观察70

二、社会影响:效果与解释71

三、宗教——社会学的一种形式73

四、道德秩序与社会结构79

五、劳动分工与社会结构86

六、自杀及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87

七、迪尔凯姆展望93

问题与争论点95

第五章 权力、科层组织、金钱与宗教——马克斯·韦伯的观点97

一、经济制度与宗教制度的关系100

二、新教思想的行为含义104

三、科层组织的性质111

四、感召力112

五、科层制的力量114

问题与争论点123

第六章 人性的基础——符号互动论和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著作126

一、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26

二、米德对社会与个体问题的探讨129

三、自我的特点131

四、心灵、自我和社会133

五、自我知觉的发展阶段139

六、记号与符号143

七、符号、现实与历史145

问题与争论点146

第七章 科学能拯救我们吗?——乔治·A.伦德贝格提出的问题149

一、“科学的”社会科学家154

二、教育的特点和等级157

三、科学和艺术160

四、目的与手段的配合166

五、社会的—科学伦理的两种含义167

问题与争论点170

第八章 我们时代的危机——皮蒂里姆·A.索罗金的观点172

一、索罗金对文化模式的看法174

二、观念文化与感觉文化176

三、观念论和感觉论影响下的伦理学179

四、观念论和感觉论影响下的经济学182

五、观念论和感觉论影响下的艺术形式183

六、文化趋势186

七、时尚、癖好和错误189

八、利他主义的爱193

问题与争论点197

九、未来197

第九章 文化科学——莱斯利·怀特的观点199

一、文化,一种自我产生的力量201

二、文化的过程204

三、发明与革新205

四、“伟大思想”的作用213

五、文化发展的指数性质215

六、时间的过程和时间—形式的过程219

七、文化的进步与未来221

问题与争论点223

第十章 难以预料的人类活动的结局——罗伯特·金·默顿的观点225

一、结构—功能的方法228

二、显功能和潜功能229

三、反功能的过程233

四、功能分析的价值235

五、越轨行为的性质238

六、科学社会学242

问题与争论点246

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思潮251

第十一章 富裕、闲暇与寂寞——戴卫·里斯曼介绍251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53

二、社会特征的三种类型254

三、不同社会的学校教育257

四、不同社会的性行为260

五、不同社会中的文学和娱乐262

六、受调节的人、经济人、自治的人问题与争论点271

第十二章 愤怒的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的观点273

一、权力问题275

二、权力精英278

三、白领阶层280

四、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起因284

五、疯人的现实主义286

六、社会学的想象290

七、智力技巧准则295

问题与争论点297

第十三章 文化梦和恶梦——米尔斯·亨利的观点299

一、什么是文化300

二、人类学家怎样看待文化302

三、广告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304

四、放纵与准许306

五、失败的恶梦309

六、对敌人恶梦的恐惧311

七、文化的传递317

问题与争论点321

第十四章 理论与实践——霍华德·S.贝克尔的观点324

一、理论与实践324

二、理论与新奇326

三、“圈外人”329

四、离轨的统计学与医学定义332

五、越轨行为的社会性质335

六、控制机构338

七、作为一种“职业”的越轨行为341

八、结语346

问题与争论点346

第十五章 社会学应用中的欺诈现象——彼得·L.伯杰的观点348

一、传统的社会学思想349

二、社会控制351

三、社会身份358

四、更换与缺少性格360

五、人的机械概念362

六、一场关于自由的讨论363

七、作为竭力赋予人性的社会学366

问题与争论点370

第十六章 人性是个大骗子——欧文·戈夫曼关于人的观点372

一、人类与象征符号373

三、有征兆的行为376

二、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与风格376

四、假冒行为378

五、玩世不恭的行为与诚挚的行为381

六、戏剧性的实现384

七、角色期待386

八、污名问题389

九、戈夫曼是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394

问题与争论点395

一、对平凡事件的研究397

第十七章 记述、著作和本土方法论——哈罗德·加芬克尔的观点397

二、详细说明的经历401

三、对平凡事件的解释405

五、咨询研究的涵义408

四、什么是本土方法论408

六、理性、科学和“日常”行为419

问题与争论点423

一、因果概念的特点425

第十八章 信息传播、艺术和受害者——休·戴尔齐尔·邓肯的观点425

二、艺术与社会行为428

三、象征符号的活力430

四、理想化的过程433

五、理想的扼杀者435

六、受害者的戏剧性437

七、信息传播行动438

八、艺术与社会秩序440

九、超越的原则442

十、雄辩术的艺术用途444

十一、金钱是信息传播的手段447

十二、社会信息传播449

十三、邓肯的自我观451

十四、结论:色情描写与精神452

问题与争论点454

第十九章 展望:社会科学面临危机吗?456

一、社会研究:一件充满矛盾的事实458

二、社会学关于能源危机的某些观点459

三、终结性评论469

问题与争论点471

附录:词汇简释473

1991《二十世纪社会思潮》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库佐尔特(Cuzzort,R.P.),(美)金(Kin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二十世纪之社会科学  教育学(1964 PDF版)
二十世纪之社会科学 教育学
1964 正中书局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1982 PDF版)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
1982
清末社会思潮(1990 PDF版)
清末社会思潮
1990
二十世纪文库 经济社会学(1989 PDF版)
二十世纪文库 经济社会学
1989
二十世纪宗教思潮(1997 PDF版)
二十世纪宗教思潮
1997
二十世纪宗教思潮(1992 PDF版)
二十世纪宗教思潮
1992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 PDF版)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
作家们的作家  豪·路·博尔赫斯谈创作(1995 PDF版)
作家们的作家 豪·路·博尔赫斯谈创作
199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企业财务税收监督(1995 PDF版)
企业财务税收监督
1995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情报化社会(1985 PDF版)
二十一世纪情报化社会
1985 义美印刷厂
清末社会思潮(1990 PDF版)
清末社会思潮
1990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1996 PDF版)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1996 北京:法律出版社
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1964 PDF版)
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
1964 北京:商务印书馆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1982 PDF版)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
1982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二十世纪宗教思想(1989 PDF版)
二十世纪宗教思想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