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求取 ⇩

第一篇哲学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围绕它划分的哲学派别2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形态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存在本质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6

(四)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有重要意义8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10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10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10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3

第二节 物质的存在形式13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3

(二)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6

第三节 意识及其对物质的反作用17

(一)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17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18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9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23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23

(一)事物的普遍性23

(二)现实世界的永恒发展28

(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29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32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2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4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6

(一)质、量、度43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43

(二)量变和质变44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48

(一)辩证的否定48

(二)否定之否定49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策54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55

(一)事物的因果关系55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55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57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5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57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58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58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59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60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60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60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62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62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62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63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63

第五章 认识和实践63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64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68

(一)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68

(二)科学的思维方法73

第三节 真理76

(一)真理的客观性76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77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79

(一)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79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80

第一节 社会存在及其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83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83

第六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83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89

第二节 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90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90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93

(三)社会意识诸形式95

第七章 社会基本矛盾104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04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04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105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106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07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0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08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109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10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10

第八章 阶级、国家、革命12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12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121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122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123

第二节 国家、社会革命127

(一)国家的实质和职能127

(二)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28

(三)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129

第九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35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5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135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社会制约性138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139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40

(一)个人和群众、个人和社会140

(二)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146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147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150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150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150

(二)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52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55

(一)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155

(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158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160

第一章 导言160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60

(二)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161

(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162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63

(五)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165

(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166

(七)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67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69

(一)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169

(二)商品及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170

(三)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71

(四)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172

(五)商品的价值量173

(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75

(八)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177

(七)货币的起源和本质177

(九)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78

(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主要内容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80

(十一)揭露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意义180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183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和联系183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84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85

(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185

(五)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86

(六)资本的本质188

(七)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188

(八)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189

(九)“机器人”的出现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它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190

(十)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92

(十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193

(十二)战后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194

第四章 资本积累197

(一)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197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及其实质198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199

(四)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200

(五)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01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02

(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203

(八)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204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206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及其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06

(二)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08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不同意义209

(四)社会总资本。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出发点211

(五)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12

(六)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必要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213

(七)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216

(八)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的重要意义217

(一)利润和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219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219

(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220

(三)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21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222

(五)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革命意义223

(六)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223

(七)借贷资本和利息225

(八)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226

(九)股份公司和股票。股票价格227

(十)资本主义地租228

(十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229

(十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230

(十三)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231

(十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232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35

(一)帝国主义及其基本经济特征235

(二)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236

(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236

(四)银行在金融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40

(五)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241

(六)资本输出的实质、后果,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242

(七)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特点243

(八)帝国主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新殖民主义与老殖民主义不同的特点244

(九)垄断的实质,国内垄断利润和国际垄断利润的来源246

(十)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统治下的竞争和自由竞争不同的特点247

(十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形式和实质249

(十二)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有计划的资本主义”的理论250

第八章 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252

(一)垄断必然引起生产技术停滞的趋势252

(二)帝国主义是衰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衰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254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57

(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57

(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途径260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61

(四)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地位和作用262

(五)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地位和作用264

(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265

(七)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267

(八)劳动者个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268

(九)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70

(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70

(十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和任务272

(十二)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74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77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277

(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特点279

(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80

(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反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282

(五)建立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283

(六)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形式284

(七)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与综合平衡285

(八)基本建设的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289

(九)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应以内含型扩大再生产为主290

(十)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291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企业293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93

(二)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94

(三)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295

(四)确立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296

(五)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作用297

(六)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98

(七)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300

(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保持连续不断的资金循环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301

(九)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盈利30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306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及其内容306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根本手段308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309

(四)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310

(五)劳动时间的节约,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11

(六)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312

(七)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正确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314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作用和形式。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31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流通316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318

(三)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渠道和流通规律318

(四)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客观依据与形成过程320

(五)价格作为经济杠杆,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作用320

(六)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321

(七)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和作用323

(八)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作用324

(九)社会主义信贷的性质与作用325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327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327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28

(三)社会主义积累的本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意义和原则330

(四)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31

(五)按劳分配的性质与作用332

(六)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特点333

(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334

(八)按劳分配的形式33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39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339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340

(三)我国的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342

(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343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46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346

(二)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条件347

(三)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48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50

第三篇中共党史352

第一章 绪论352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352

(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354

第二章 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27年7月)35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58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358

(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360

(三)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63

第二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364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64

(二)国共合作的建立365

第三节 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367

(一)五卅运动367

(二)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368

(三)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提出369

(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370

(五)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和围绕农民问题的激烈斗争371

(一)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形成372

第四节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372

(二)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叛变,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374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377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377

(一)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和革命的低潮377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78

(三)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土地革命的深入379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381

第二节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危害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384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反蒋运动的兴起384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和严重危害385

(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388

(二)瓦窑堡会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确定391

第三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91

(一)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391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392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395

第一节 实现全面抗战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395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395

(二)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398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和反对分裂投降402

(一)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的发表402

(二)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党的整风运动406

(一)解放区的恢复发展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409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09

(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11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416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416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416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418

(三)党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420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革命的新高潮421

(一)国民党反动派军事进攻被粉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421

(二)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423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424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425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425

(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42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428

第六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431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431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党的七届三中全会431

(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433

(三)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435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436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436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43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437

(四)高、饶反党纂权阴谋的被粉碎438

(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438

(六)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440

(七)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440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月—1966年4月)443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443

(一)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43

(二)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445

(三)党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446

(二)“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46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446

第二节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446

(四)党的庐山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447

第三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执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48

(一)党的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正式通过448

(二)党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449

(三)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政治思想方面左倾错误的发展451

(四)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453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45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454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454

(二)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及其错误454

(三)“文化大革命”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455

(五)“文化大革命”的发动456

(四)“文化大革命”的性质456

(六)全国大动乱457

第二节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460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460

(二)周恩来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各方面工作的转机461

(三)党的十大461

(四)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46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6年10月——)464

第一节 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464

(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遇到严重阻碍464

(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65

(二)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65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重新确立,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466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466

(二)三中全会后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469

(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在指导思想上的完成472

第三节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473

(一)“十二大”的内容473

(二)“十二大”的伟大意义474

附录476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提要476

历届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试题及答案要点491

1985《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崔矗等编 198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史  上(1981 PDF版)
政治经济学史 上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哲学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981 PDF版)
哲学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1981
政治经济学史  上( PDF版)
政治经济学史 上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政治经济学  中( PDF版)
政治经济学 中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共党史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问题解答集( PDF版)
中共党史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问题解答集
政治经济学史  下(1962 PDF版)
政治经济学史 下
196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
198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史略(1991 PDF版)
政治经济学史略
1991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用(1993 PDF版)
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用
1993 长沙:湖南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6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用(1991 PDF版)
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用
1991 长沙:湖南出版社
党政干部中专教材  政治经济学(1989 PDF版)
党政干部中专教材 政治经济学
1989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业微观分析学(1993 PDF版)
工业微观分析学
1993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生产力与经济规律(1989 PDF版)
生产力与经济规律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