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 | 陶德麟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5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60003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82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 什么是哲学1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
四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
五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8
六 哲学与阶级9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10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0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12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5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18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18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20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22
第一节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22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2
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6
第二节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28
一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28
二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32
第三节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35
一 运动着的物质与空间时间不可分割35
二 空间时间的客观性39
三 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40
四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41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42
第二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47
第一节意识的起源47
一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7
二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49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52
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52
二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55
三 意识和思维模拟58
第三节意识的作用60
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60
二 正确理解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62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65
第一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65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65
二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68
三 规律是本质的联系70
四 普遍联系与科学发展71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是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组成的科学体系74
一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74
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76
第四章对立统一规律79
第一节对立和统一79
一 什么是对立和统一79
二 对立和统一的互相联结82
第二节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泉源83
一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83
二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87
第三节对立统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92
一 矛盾的普遍性92
二 矛盾的特殊性92
三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98
第五章质量互变规律101
第一节质和量101
一 质101
二 量104
三 度106
第二节量变和质变108
一 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108
二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10
三 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112
第三节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115
一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115
二 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118
第六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20
第一节肯定和否定120
一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120
二 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122
三 正确处理变革与继承的关系124
第二节否定之否定125
一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125
二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127
三 否定之否定方式的多样性128
第三节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30
一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30
二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33
第七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36
第一节本质和现象136
一 什么是本质和现象136
二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37
三 本质和现象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39
第二节内容和形式140
一 客观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140
二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41
三 内容和形式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43
第三节原因和结果145
一 事物的因果联系145
二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47
三 因果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49
第四节必然和偶然150
一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150
二 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151
三 必然和偶然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55
第五节可能和现实156
一 可能和现实的涵义156
二 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158
三 可能和现实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60
第八章认识与实践161
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特征161
一 反映论161
二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64
第二节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166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166
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69
第三节认识过程173
一 由实践到认识173
二 由认识到实践178
三 认识的无限发展182
第九章科学的思维方法185
第一节科学思维方法的涵义和作用185
一 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185
二 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作用186
第二节归纳和演绎187
一 归纳和演绎的涵义187
二 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190
第三节分析和综合192
一 什么是分析和综合192
二 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193
第四节抽象和具体196
一 什么是抽象和具体196
二 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197
三 从抽象到理性的具体198
第五节逻辑的和历史的200
一 逻辑的和历史的涵义200
二 逻辑的和历史的辩证统一201
三 逻辑的和历史的方法203
第十章真理206
第一节客观真理206
一 什么是真理206
二 真理的客观性207
第二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09
一 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09
二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211
第三节检验真理的标准214
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4
二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17
第四节真理和谬误219
一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219
二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20
第五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223
第十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226
第一节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26
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26
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的根本缺陷228
三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230
第二节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34
一 自然环境234
二 人口因素236
三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37
第三节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239
一 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39
二 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241
第十二章社会基本矛盾245
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45
一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45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53
三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257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60
一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260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63
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71
第三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73
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73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277
第十三章阶级 国家 革命285
第—节阶级和阶级斗争285
一 阶级的产生和实质285
二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8
第二节国家和革命291
一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291
二 革命的实质和类型295
第三节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98
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298
二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301
第十四章社会意识及其形式304
第一节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04
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04
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05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构成309
一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309
二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310
三 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311
第三节社会意识诸形式312
一 社会意识诸形式的起源和分化312
二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特点314
第十五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18
第一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318
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19
二 人民群众对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作用320
三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23
第二节个别人物和政党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24
一 个别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24
二 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329
三 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334
第十六章社会文明和人类解放336
第一节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336
一 社会历史的进步趋势336
二 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340
第二节“自由王国”和人类解放346
一 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346
二 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解放351
198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陶德麟等主编 198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85 求实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 1980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49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80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85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48 东北书局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49 解放社
-
-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 198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1961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
-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198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8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98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1985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