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求取 ⇩

一、政治体制概念的演变1

(一)政治体制概念的发展变化1

1.列宁首创“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概念2

2.斯大林继承“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概念3

3.赫鲁晓夫改用“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5

4.勃列日涅夫提出“社会政治体制”的概念7

(二)政治体制内容的理论研究10

1.政治体制研究的开展10

2.政治体制内容的争论15

二、高度集权体制的形成与改革21

(一)苏联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21

(二)高度集权体制的开创和形成23

1.高度集权体制的开创24

2.列宁晚年的改革设想27

3.个人崇拜的滋长和发展29

4.高度集权体制的形成33

5.高度集权体制开创和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5

1.调整和改革的客观必要性41

(三)政治体制的调整和改革41

2.调整和改革的主要措施44

3.改革半途而废的原因48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阶段50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动向51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某些特点59

三、党的领导体制的演变63

(一)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63

(二)一党制的形成66

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政党林立67

2.苏维埃政权初期的多党合作70

3.从多党制到一党制的转变73

4.对社会主义政党体制的认识及其变化75

(三)党政关系的发展78

1.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发展78

2.党政领导的兼职制度及其演变84

3.党政部门的机构重叠及其沿革87

4.基层单位的党政分工及其变化91

5.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历史传统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设想94

1.十月革命后的党内“极端集中制”99

(四)党内领导体制的演变99

2.列宁关于党内领导体制的改革设想106

3.斯大林个人集权体制的形成109

4.从赫鲁晓夫时期以来的集体领导体制及其曲折发展113

5.戈尔巴乔夫改进党内领导体制的动向116

四、苏维埃体制的演变120

(一)列宁时期的苏维埃体制120

1.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22

2.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主席团的建立123

3.两院制的设立124

4.苏维埃的职权及其发挥的作用125

(二)斯大林时期的苏维埃体制128

1.最高苏维埃制代替了原来的代表大会制128

2.逐渐确立了最高苏维埃两院的工作原则129

3.选举制度更加民主化130

4.建立罢免制度131

5.苏维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132

6.苏维埃作为权力机关的作用未充分发挥134

(三)50年代以来的苏维埃体制136

1.健全苏维埃内部结构137

2.改进苏维埃选举制度141

3.完善苏维埃代表制度142

4.扩大地方苏维埃的权限146

5.提高最高苏维埃作为权力机关的作用150

(四)戈尔巴乔夫上任以来的苏维埃体制153

1.改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154

2.扩大苏维埃权限,改变代表机构同执行机构的不正常关系155

3.改革苏维埃代表的选举制度155

4.加强苏维埃工作的民主化156

五、国家管理机关的演变158

(一)国家管理机关的发展变化159

1.列宁时期的国家管理机关159

2.斯大林时期的国家管理机关162

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国家管理机关167

4.国家管理机构不断膨胀的原因169

(二)中央与地方管理机关的关系及其演变173

1.列宁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73

2.斯大林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74

3.赫鲁晓夫以来扩大地方权限的措施176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国家机关的动向182

1.精简和改组机构183

2.下放权力,扩大地方权限184

3.转变机构职能185

六、国家安全机关与法制的演变188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创立188

1.列宁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188

2.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法制建设190

3.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建立及其整顿和改组193

(二)斯大林时期法制建设的成绩和错误202

1.法制建设的成绩202

2.法制工作的错误及其原因204

3.国家安全机关的畸形发展及其特权210

(三)50年代以来加强法制的措施213

1.整顿和改组国家安全机关214

2.进行大规模平反和恢复名誉工作218

3.健全司法制度220

4.修改法令,完善立法222

(四)戈尔巴乔夫上任以后法制建设和改革的动向227

1.进一步平反和实行特赦228

2.改革执法机关的工作230

3.更新立法,加快立法进程231

七、监察体制的演变236

(一)列宁创建的监察体制236

1.创建苏维埃监察体制237

2.创建党内监察体制241

3.党政监察机构实行改组和联合245

(二)斯大林时期监察体制的演变251

1.加强党政监察机构的联合活动251

2.党政监察机构重新分开257

(三)赫鲁晓夫对监察体制的改革262

1.改组国家监察部263

2.缩小党监察委员会的权力264

3.党政监察机构合并266

4.强调吸收群众参加监督工作267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及以后的监察体制269

1、勃列日涅夫对监察体制的改组269

2.戈尔巴乔夫进一步强调监察工作273

八、干部体制的演变277

(一)列宁斯大林时期的干部体制277

1.选拔、配备干部的标准和原则279

2.干部的管理体制283

3.干部的任用方式285

4.干部的培养和教育288

5.对干部的监督和检查292

(二)赫鲁晓夫对干部体制的改革及其失败295

1.大幅度地、频繁地更换各级领导干部296

2.干部更新制度的建立及其失败299

(三)勃列日涅夫对干部体制的改善及其失误303

1.对干部队伍的基本方针304

2.对干部体制某些方面的改善306

3.勃列日涅夫时期干部体制的主要弊端314

(四)戈尔巴乔夫对干部体制的改革动向317

1.大规模调整各级领导班子318

2.调整干部政策320

3.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322

4.改革干部任用制度323

九、社会团体地位和作用的演变326

(一)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社会团体326

1.确立社会团体的地位328

2.肯定社会团体的教育作用329

3.强调社会团体的保护作用331

(二)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团体332

1.社会团体逐步沦为党政机关的附庸332

2.一度强调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334

3.主要侧重社会团体的经济作用和反官僚主义作用335

(三)50年代以后的社会团体336

1.提出“国家职能转交”论337

2.扩大社会团体的权限338

3.促进社会团体的发展339

(四)戈尔巴乔夫上任以来的社会团体341

1.大力发展各种社会团体342

2.强调社会团体要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343

3.要求扩大社会团体决定问题的范围344

十、劳动集体地位的确立346

(一)劳动集体的概念及其组织结构348

(二)劳动集体的职能与作用351

(三)劳动集体同党政工团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357

1.劳动集体同党组织的关系357

2.劳动集体同国家机关的关系358

3.劳动集体同工会和青年团组织的关系361

1989《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正泉主编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改革(1988 PDF版)
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改革
198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之谜( PDF版)
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之谜
戈尔巴乔夫别传(1986 PDF版)
戈尔巴乔夫别传
1986
戈尔巴乔夫别传(1986年07月第1版 PDF版)
戈尔巴乔夫别传
1986年07月第1版
戈尔巴乔夫与赖莎( PDF版)
戈尔巴乔夫与赖莎
戈尔巴乔夫之谜( PDF版)
戈尔巴乔夫之谜
戈尔巴乔夫被囚72小时  苏联8.19政变始末(1993 PDF版)
戈尔巴乔夫被囚72小时 苏联8.19政变始末
1993 北京:朝华出版社
长征前的贺龙同志(1978 PDF版)
长征前的贺龙同志
197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改革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1988 PDF版)
改革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1988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戈尔巴乔夫传记(1986 PDF版)
戈尔巴乔夫传记
1986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1992 PDF版)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
1992 北京:东方出版社
戈尔巴乔夫之谜(1992 PDF版)
戈尔巴乔夫之谜
1992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苏联落日  戈尔巴乔夫(1997 PDF版)
苏联落日 戈尔巴乔夫
1997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上(1987 PDF版)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上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下(1988 PDF版)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下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