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教学一得》求取 ⇩

绪论1

上篇 总论6

第一章 概说6

一、温病和温病学的概念6

(一)温病的涵义6

(二)什么是温病学7

二、温病与伤寒7

(五)治疗8

(四)证候8

(三)病机8

(二)感受途径、病位8

(一)病因8

三、温病与温疫的关系9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9

一、温病病因学说的核心——六淫配四时10

二、风、暑(火)、湿、燥在温病学上的运用10

(一)风热10

(二)暑热(火)11

(四)燥热12

(三)湿热12

三、疠气学说13

第三章 温病的病机14

一、“卫、气、营、血”学说14

(一)《内经》中“营、卫、气、血”的涵义14

(二)温病“卫、气、营、血”的临床运用15

二、“三焦”学说19

(一)《内经》中“三焦”的基本概念19

(二)“三焦”在温病学上的临床运用20

三、“卫气营血”与“三焦”的区别和联系25

第四章 温病的诊断27

一、辨舌27

(一)辨舌苔28

(二)辨舌质32

二、验齿36

三、斑疹37

四、白?42

第五章 温病的治法44

一、解表法46

二、清气法48

三、和解法50

四、化湿法51

五、通下法52

六、清营法54

七、凉血法55

八、开窍法56

九、熄风法58

十、滋阴(津)法59

附:固脱法60

下篇 各论64

第一章 风温64

第二章 春温121

第三章 暑温138

第四章 湿温168

第五章 伏暑215

第六章 秋燥229

第七章 温毒243

第八章 温疫255

温病学说的发展概况267

附篇267

一、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秦、汉至唐、宋)268

二、温病学说的发展时期(金、元至明代)271

三、温病学说的成熟时期(清代以后)273

“外感热病’的两次历史性总结277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在温病学上的贡献278

一、创立“卫气营血”学说278

二、阐述了新感温病发病机制280

二、“卫气营血”与“三焦”理论体系的确立281

四、温热和湿热两大纲领的论述282

五、补充温病的诊断方法283

六、妇人温病285

浅谈“卫气营血”与“三焦”286

一、它反映温热病病机变化的客观规律286

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区别和联系288

三、伤寒与温病的学术争鸣289

四、当前对“卫气营血”和“三焦”的不同看法290

方剂索引293

1990《温病教学一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可华编著 199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温病学(1979 PDF版)
温病学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76 PDF版)
温病学
1976 江苏新医学院
温病学( PDF版)
温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温病学  教学汇参( PDF版)
温病学 教学汇参
学医一得( PDF版)
学医一得
金匮要略选读(2020 PDF版)
金匮要略选读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讲义(1960 PDF版)
温病学讲义
196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1980 PDF版)
温病学
1980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温病学(1985 PDF版)
温病学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温病学(1987 PDF版)
温病学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方歌一百首(1990 PDF版)
温病方歌一百首
1990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83 PDF版)
温病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1996 PDF版)
温病学
199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