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下》求取 ⇩

第一篇 内科1

第一章 内科特点1

第二章 内科常见病证2

第一节 感冒2

第二节 咳嗽4

第三节 哮证7

第四节 喘证10

第五节 肺痿13

第六节 肺痈14

第七节 肺痨17

第八节 痰饮19

第九节 自汗、盗汗22

第十节 血证24

第十一节 心悸33

第一节 鼻疔34

第十二节 胸痹35

第十三节 不寐38

第十四节 厥证40

第十五节 郁证42

第十六节 胃脘痛附:吐酸、嘈杂44

第十七节 呕吐47

第十八节 呃逆49

第十九节 泄泻51

第二十节 痢疾54

第二十一节 便秘56

第二十二节 虫证58

第二十三节 胁痛59

第二十四节 黄疸61

第二十五节 臌胀63

第二十六节 积聚65

第二十七节 头痛67

第二十八节 眩晕70

第二十九节 中风72

第三十节 淋证75

第三十一节 癃闭77

第三十二节 腰痛79

第三十三节 遗精 附:阳痿81

第三十四节 耳鸣、耳聋84

第三十五节 水肿86

第三十六节 瘿病89

第三十七节 消渴90

第三十八节 痹证92

第三十九节 内伤发热94

第四十节 虚劳96

第二篇 儿科100

第一章 儿科特点100

第二章 儿科常见病证101

第一节 感冒101

第二节 肺炎103

第三节 泄泻105

第四节 疳证107

第五节 积滞109

第六节 厌食110

第七节 急性肾炎112

第八节 肾病114

第九节 贫血116

第十节 紫癜117

第十一节 遗尿119

第十二节 佝偻病121

第十三节 惊风122

第十四节 疰夏126

第十五节 夏季热126

第十六节 虫证128

第三章 小儿传染病130

第一节 麻疹130

第二节 风疹132

第四节 猩红热133

第三节 幼儿急疹133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135

第六节 水痘136

第七节 百日咳137

第八节 脊髓灰质炎139

第九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141

第四章 新生儿疾病143

第一节 胎黄143

第二节 脐风145

第三篇 妇科146

第一章 妇科特点146

第二章 妇科常见病证151

第一节 月经病151

一、月经不调152

二、痛经160

三、经间期出血161

四、闭经163

五、崩漏165

六、月经前后诸证167

七、绝经前后诸证167

第二节 带下病176

一、恶阻178

第三节 妊娠病178

二、胎漏、胎动不安179

三、堕胎、小产、滑胎、胎死不下181

四、胎萎不长183

五、子肿 附:子满184

六、子晕、子痫186

第四节 产后病187

一、产后腹痛188

二、产后恶露不绝189

三、产后大便难190

四、产后发热 附:产后中暑191

五、产后排尿异常193

六、缺乳 附:回乳方194

第五节 妇科杂病195

一、?瘕195

二、阴挺197

三、不孕症198

四、阴痒200

第一章 外科特点202

第四篇 外科202

第二章 外科常见病证207

第一节 疖207

第二节 痈210

第三节 有头疽213

第四节 内陷215

第五节疔216

第六节 疔疮走黄218

第七节 丹毒219

第八节 流注220

第九节 臁疮221

第十节 褥疮223

第十一节 瘰疬224

第十二节 烫伤226

第十三节 毒蛇咬伤227

第十四节 脱疽229

第十五节 乳癖231

第十六节 肉瘿231

第五篇 皮肤科233

第一章 皮肤科特点233

第二章 皮肤科常见病证239

第一节 热疮239

第二节 缠腰火丹240

第三节 疣241

第四节 脓疱疮243

第五节 癣243

第六节 疥疮246

第七节 虫咬皮炎247

第八节 接触性皮炎247

第九节 湿疮248

第十节 药物性皮炎250

第十一节 瘾疹251

第十二节 牛皮癣252

第十三节 白疕253

第十四节 粉刺254

第十五节 酒皶鼻255

第十六节 油风256

第六篇 肛肠科258

第一章 肛肠科特点258

第二章 肛肠科常见病证260

第一节 内痔260

第二节 血栓外痔263

第三节 肛裂264

第四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266

第五节 肛瘘268

第六节 脱肛270

第七篇 骨伤科273

第一章 骨伤科特点273

第二章 骨折279

第一节 锁骨骨折290

第二节 肋骨骨折291

第三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292

第四节 肱骨干骨折293

第五节 肱骨髁上骨折295

第六节 肱骨外髁骨折296

第七节 肱骨内上髁骨折297

第八节 挠骨小头骨折298

第九节 尺骨上1/3骨折伴挠骨头脱位299

第十节 尺、挠骨干双骨折300

第十一节 挠骨下端骨折302

第十二节 掌骨骨折303

第十三节 指骨骨折304

第十四节 股骨颈骨折305

第十五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306

第十六节 股骨干骨折307

第十七节 髌骨骨折309

第十八节 胫腓骨干骨折309

第十九节 踝部骨折311

第二十节 跟骨骨折312

第三章 关节脱位313

第一节 颞颌关节脱位315

第二节 肩关节脱位315

第三节 肘关节脱位317

第五节 髋关节脱位318

第四节 小儿挠骨小头半脱位318

第一节 内伤诊治概论320

第四章 内伤320

第二节 头部损伤321

第三节 胸腹部损伤324

第八篇 耳鼻咽喉口齿科327

第一章 耳鼻咽喉口齿科特点327

第二章 耳科病证333

第一节 耳疖、耳疮333

第二节 耳胀、耳闭334

第三节 脓耳335

第四节 脓耳变证337

第五节 耳鸣、耳聋338

第六节 耳眩晕340

第三章 鼻科病证341

第二节 鼻鼽343

第三节 鼻藁345

第四节 鼻衄347

第五节 鼻渊349

第一节 风热乳蛾351

第四章 咽喉科病证351

第二节 虚火乳蛾353

第三节 风热喉痹355

第四节 虚火喉痹355

第五节 喉痈356

第六节 急喉喑357

第七节 慢喉喑358

第八节 急喉风359

第九节 梅核气360

第一节 牙痛361

第五章 口齿科病证361

第二节 牙宣363

第三节 口疮364

第四节 鹅口疮366

第五节 牙痈367

第六节 牙齩痈368

第七节 唇风369

第九篇 眼科371

第一章 眼科特点371

第一节 针眼372

第二章 眼科常见病证372

第二节 胞生痰核374

第三节 椒疮375

第四节 睑弦赤烂376

第五节 上胞下垂376

第六节 目劄377

第七节 流泪症378

第八节 漏睛379

第九节 胬肉攀睛379

第十节 暴风客热381

第十一节 天行赤眼382

第十二节 天行赤眼暴翳383

第十三节 金疳383

第十四节 火疳384

第十五节 聚星障385

第十六节 凝脂翳386

第十七节 瞳神紧小、瞳神干缺387

第十八节 绿风内障389

第十九节 圆翳内障390

第二十节 暴盲391

第二十一节 青盲393

第二十二节 视瞻错渺394

第二十三节 高风内障395

第二十四节 撞击伤目395

第二十五节 疳积上目396

第二十六节 风牵偏视397

第十篇 针灸科399

第一章 针灸科特点399

第一节 毫针刺法399

第二节 灸法403

第三节 拔罐法404

第四节 三棱针405

第二章 经络腧穴405

第一节 经络405

第二节 腧穴406

第三章 临床治疗原则418

第一节 针灸论治原则418

第二节 针灸取穴原则418

第三节 针灸配穴方法418

第四章 常见病证419

第一节 哮喘419

第四节 针灸临床注意事项419

第二节 呃逆420

第三节 噎膈421

第四节 胃痛422

第五节 呕吐422

第六节 腹痛423

第七节 泄泻424

第八节 脱肛425

第九节 头痛426

第十一节 面瘫427

第十节 偏瘫427

第十二节 腰痛428

第十三节 落枕428

第十四节 漏肩风429

第十五节 癃闭429

第十六节 痛经430

第十七节 疳疾430

第十八节 小儿遗尿431

第十九节 荨麻疹431

第二十二节 牙痛432

第二十一节 聋哑432

第二十节 耳鸣、耳聋432

第二十三节 急证433

一、晕厥433

二、虚脱433

三、抽搐433

四、中风433

五、中暑434

第一章 推拿科特点435

第一节 推拿治疗作用原理435

第十一篇 推拿科435

第二节 基本手法436

第二节 推拿科常病证443

第一节 感冒443

第二节 胃脘痛444

第三节 泄泻446

第四节 便秘448

第五节 胁痛449

第六节 不寐451

第七节 半身不遂452

第八节 颈椎病453

第九节 失枕454

第十节 肩关节周围炎455

第十一节 损伤性腕关节炎456

第十二节 胸胁迸伤457

第十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458

第十四节 腰骶劳损458

第十五节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458

第十六节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459

第十八节 踝部损伤460

第十七节 膝外侧副韧带损伤460

第十九节 急性腰扭伤461

第二十节 耻骨联合分离461

第二十一节 牙痛462

第三章 小儿科病证463

第一节 呕吐463

第二节 婴儿腹泻463

第三节 发热464

第四节 疳积465

第五节 肌性斜颈465

第六节 小儿麻痹证466

1989《中医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邓大学 1989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