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研究》求取 ⇩

第一章 绪言1

一、要重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1

二、中西医学应相互渗透,相互吸收2

三、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3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5

第一节 阳阴五行学说的形成5

第二节 阴阳学说7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法则8

(一)阴阳对立斗争的普遍性8

(二)阴阳对立斗争的特殊性9

(三)阴阳对立斗争的形式9

(四)阴阳的消长转化9

(五)阴阳的互相依存10

二、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10

(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10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11

(三)解释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原理11

(四)阴阳学说用于诊断13

(五)阴阳学说用于治疗13

第三节 五行学说15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5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16

(一)五行的相互资生16

(二)五行的相互制约17

(三)五行的相互乘制17

(四)五行的相互欺侮18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18

(一)五行学说在生理学中的应用18

(二)五行学说解释疾病的传变关系19

(三)五行学说用于诊断20

(四)五行学说用于治疗21

第三章 人体内功能单位的生理23

第一节 脏腑功能单位的生理23

一、五脏24

(一)心24

附:心包26

(二)肝26

(三)脾29

(四)肺38

(五)肾40

二、六腑46

(一)胆46

(二)胃47

(三)小肠48

(四)大肠48

(五)膀胱48

(六)三焦49

三、奇恒之府51

(一)脑51

(二)女子胞52

第二节 气血精神津液的生理53

一、气53

(一)元气53

(二)营气54

(三)卫气54

(四)宗气54

二、血55

三、精55

四、神56

五、津液57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59

一、经络的含义60

二、络络系统的生理功能60

三、经络的分类和命名61

四、经络学说与临床意义61

第四章 病因和疾病发生的原理63

第一节 病因63

一、对中医病因学的认识64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67

(一)外界致病因素68

(二)机体内部因素68

(三)饮食、劳倦72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理74

第五章 辩证论治76

第一节 八纲辨证77

一、八纲的病理解剖学研究78

(一)寒证78

(二)热证78

(三)虚证79

(四)实证79

(五)表征79

(六)里征79

(七)阴证和阳证79

二、八纲的病理生理学研究79

(一)寒证与热证79

(二)虚证与实证82

(三)表征与里征88

(四)阴证与阳证91

三、八纲的临床表现92

(一)寒证与热证92

(二)虚证与实证94

(三)表征与里证97

(四)阴证与阳证99

第二节 十三证属证治100

一、风证101

(一)外风102

(二)内风104

二、寒证107

三、暑证111

四、湿证(水肿)113

五、燥证120

六、火证123

七、瘀血证127

八、亡阴、亡阳136

九、厥证142

十、闭证与脱证150

十一、郁证155

第三节 气血津液证治157

一、气病证治157

(一)气虚与气实158

(二)气逆158

(三)气陷159

(四)气滞159

二、血病证治160

(一)血虚161

(二)血热161

(三)出血161

(四)瘀血163

三、津液病证治163

第四节 脏腑辨证与治疗163

一、心病证治164

二、肝病证治169

三、脾病证治173

四、肺病证治176

五、肾病证治180

六、胆病证治185

七、胃病证治187

八、小肠病证治189

九、大肠病证治190

十、膀胱病证治192

第五节 六经病证治194

一、太阳病证治195

(一)太阳经证196

(二)太阳腑证197

二、阳明病证治198

(一)阳明经证198

(二)阳明腑证199

三、少阳病证治199

四、太阴病证治201

(一)太阴虚寒证201

(二)太阴兼太阳证201

五、少阴病证治201

(一)寒化证202

(二)热化证202

(三)少阴兼太阳证203

六、厥阴病证治203

(一)寒证204

(二)寒热错杂证204

(三)气郁证204

第六节 卫气营血证治204

一、卫分证治205

二、气分证治206

三、营分证治206

四、血分证治207

第七节 三焦证治208

一、上焦湿热208

二、中焦湿热209

三、下焦湿热209

附方210

主要参考书刊284

后记287

1986《中医学术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尹韶邦著 198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姜春华论医集(1986 PDF版)
姜春华论医集
1986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脏腑学说之研究(1990 PDF版)
中医脏腑学说之研究
1990
中医学术研究参考资料  第5辑( PDF版)
中医学术研究参考资料 第5辑
中医药研究  2(1979 PDF版)
中医药研究 2
1979
中华应用医学研究(1998 PDF版)
中华应用医学研究
1998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预防医学研究(1996 PDF版)
预防医学研究
1996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医长寿学研究(1992 PDF版)
中医长寿学研究
1992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发展史  第2册(1976 PDF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 第2册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医学地理研究(1994 PDF版)
中国的医学地理研究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临床医药医学研究(1995 PDF版)
中国临床医药医学研究
1995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医急症研究(1989 PDF版)
中医急症研究
1989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中医科学研究(1984 PDF版)
中医科学研究
1984 五洲出版社
中医问题研究(1989 PDF版)
中医问题研究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医学研究入门(1981 PDF版)
医学研究入门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术研究(1952 PDF版)
中医学术研究
1952 健康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