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寒与温病》
作者 | 时逸人编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5 |
出版时间 | 195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4120·4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694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 总论1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温病发展史1
第二节 伤寒温病之区别13
第三节 伤寒温病之性质15
第四节 对于伤寒论之见解16
第五节 古代医家对于伤寒温病之误会18
第六节 现代医学对于伤寒温病之认识18
第七节 伤寒温病邪所从入之处20
第二章 病理21
第一节 新感与伏邪21
第二节 恶寒与发热24
第三节 表里寒热24
第四节 营术气血25
第五节 六经26
第六节 三焦30
第三章 预防32
第四章 病状33
第五章 诊断35
第六章 治法38
中编 本论40
第一阶段40
初起时期(恶寒发热)--太阳病40
第二阶段51
(甲)往来寒热--少阳病51
(乙)不恶寒但发热--阳明病60
附:阳明腑病69
阳明腑病之副发症73
(甲)腹满呕吐自利--太阴病85
第三阶段85
(乙)脈微细但欲寐--少阴病90
(丙)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饥不欲食--厥阴病99
良好转归111
病愈现象111
不良转归113
(甲)变症113
(乙)愈后复发124
下编 温病附录130
第一章 温病(附风温、春温)130
一、本症131
二、变症133
第二章 暑温137
一、暑温本症137
二、暑温兼寒138
第三章 伏暑症144
一、普通型144
二、重症型146
第四章 湿温症151
一、湿温本症151
二、湿温兼寒152
三、湿温兼热153
第五章 秋燥症155
一、凉燥156
二、温燥157
三、秋燥伏邪158
第六章 冬温症162
一、冬温兼寒162
二、冬温伏邪164
1956《中医伤寒与温病》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时逸人编著 1956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医经典通释 伤寒杂病论
- 1994年03月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华传世医书 温病类 伤寒瘟疫条辨
- 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
-
- 中华传世医书 伤寒类 伤寒论
- 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
-
- 伤寒温疫条辩
- 1986 北京市中国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