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求取 ⇩

总序1

正编1

说明2

甲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的总情况及历代户口的地域分布2

说明2

甲编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的总情况及历代户口的地域分布2

正编2

甲表 1.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的总数,每户平均口数和每户每口平均田亩数4

统计表(甲表1-89)4

甲表 3.前汉各州郡国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14

甲表 2.前汉各州户口数、平均户口数及各州户口数的比重14

甲表 4.前汉元始二年各郡国人口密度18

凡例18

甲表 5.后汉各朝户口数、每户平均口数及户口数的升降百分比20

目录21

甲表 7.后汉各州郡国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22

甲表 6.后汉各州户口数、平均户口数及各州户口数的比重22

甲表 8.后汉永和五年各郡国人口密度26

甲表 9.后汉对前汉郡国口数增减之比较(系估计数字)28

甲表 10.后汉对前汉西北各郡国口数的比较34

甲表 11.后汉对前汉淮汉以南各郡国口数的比较35

甲表 12.汉初各侯初封时及国除时的户数及其升降百分比36

甲表 13.三国、西晋、南北朝的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38

甲表 14.西晋太康初年各州户数、平均户数及各州户数的比重40

甲表 15.西晋太康初年各州郡国户数及每县平均户数41

甲表 16.刘宋各州户口数、平均户口数及各州户口数的比重47

甲表 17.刘宋各州郡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48

甲表 18.北魏一部分州郡的户数及每县平均户数56

甲表 19.东魏各州户口数、平均户口数及各州户口数的比重57

甲表 20.东魏各州郡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59

甲表 21.隋、唐、五代户口数、每户平均口数及户口数的升降百分比——附记唐代中叶课户(税户)及不课户(? PageNumber="69" InsertPageNumber="0" PageType="6" /> 附编429

说明429

统计表(附表1-37)430

附表 1.自隋至清杭州、苏州、松江三府的户口数及其升降百分比430

附表 2.明、清两代南直隶各府州田赋数及征麦米数433

附表 3.明洪武、弘治、万历三朝苏、松、常、镇四府的户口田地及实征米麦数434

附表 4.明洪武、弘治、万历三朝苏、松、常、镇四府户口田地实征米麦数的升降百分比434

附表 6.明洪武、弘治、万历三朝苏、松、常、镇四府户口田地及实征米麦数的平均数435

附表 5.明洪武、弘治、万历三朝苏、松、常、镇四府户口田地及实征米麦数占全国总数的百分比435

附表 7.明初苏州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36

附表 8.清代苏州府分县实在人丁数436

附表 9.清嘉庆二十五年苏州府分县男丁数和女口数的比较437

附表 10.明代松江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38

附表 11.明代松江府分县男子数和妇女数的比较439

附表 12.清代松江府分县实在男妇数440

附表 13.元、明两代常州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42

附表 14.清代常州府分县实在当差人丁数443

附表 15.明、清两代福建各府田赋数及征米数的比较443

附表 16.明、清两代浙江各府田赋数及征米数的比较444

附表 17.南宋监安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44

附表 18.明代杭州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46

附表 19.清代杭州府分县人丁数448

附表 20.清乾隆四十九年杭州府分县户数、丁口数及每户平均丁口数448

附表 21.清乾隆四十九年杭州府分县乡民数和市民数的比较449

附表 22.明、清两代嘉兴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50

附表 23.清代嘉兴府分县大小丁口数452

附表 24.清代嘉兴府分县大小丁口数的百分比452

附表 25.清康熙三十年开封府分县旧管、开除、新收及实在人丁数453

附表 26.清道光十七年济南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55

附表 27.清道光十七年济南府分县男女大小口的百分比456

附表 28.明万历朝、清光绪朝顺天府分县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457

附表 29.唐、北宋、元三代在今广东省境内各府路州户数比较表458

附表 30.唐代在今广东省境内各府州户口比较表459

附表 31.北宋在今广东省境内各府州主客户比较表460

附表 32.元代在今广东省境内各路州户口比较表461

附表 33.请康熙、雍正、道光三朝广州府分县丁数462

附表 34.明代各朝广州府分县田地及税粮数462

附表 35.清嘉庆二十二年广州府分县田地、地丁银数、起运存留驿传银数及其百分比463

附表 36.清嘉庆二十二年广州府分县屯田及屯米数464

附表 37.清道光九年福建全省分县人口数465

别编小序467

别编467

小序467

表说(表说1-20)468

表说 1.历代男女法定年龄与赋役课免的规定468

表说 2.西晋户调式及“边远夷人”纳布米额470

表说 3.西晋平民男女丁占田课田额数471

表说 4.西晋品官占田及荫客限额472

表说 5.西晋高级官员食俸及赐绢、菜田额数473

表说 6.东晋南朝品官荫客限额474

表说 7.北魏地方官公田额数475

表说 8.北魏迄唐均田制下平民受田额数476

(1)一夫一妇的户调田租及每丁男的力役额数486

(2)未娶丁男及奴婢、丁牛的租调额数486

表说 9.北魏迄唐良民户调赋役额数486

表说 10.唐代亲贵官勋永业田额数488

表说 11.隋、唐内外宫职分田额数490

表说 12.唐代内外官府公廨田额数492

表说 13.唐开元二十五年调赋绵绢麻布等物的区域分布493

表说 14.元世祖中统元年每户输纳丝料包银税率497

表说 15.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丁地税税率500

表说 16.明洪武、弘治、万历三朝夏税及秋粮项目分类比较502

表说 17.明洪武、弘治、万历三朝夏税及秋粮项目的输纳区域分配504

表说 18.明代南北分区兑运法中每石漕米加征脚耗轻?率507

(1)民赋田每亩征科额数509

表说 19.清乾隆年间各直省各类田地每亩征科额数509

(2)更名地等各类田地每亩征科额数510

(3)归并卫所屯地等各类田地每亩征科额数511

(4)农桑地等各类田地征科额数512

表说 20.清乾隆年间各直省人丁等每口科银额数513

历代户口、田地升降比较统计图(图1-6)515

1.历代户数比较516

历代户口、田地升降比较统计图516

2.历代人口比较517

3.历代垦田比较518

4.明代历朝户、口和田地数的升降518

5.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人丁、田地数的升降518

6.清乾隆至光绪六朝人口数的升降519

附录521

一、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521

附录521

一、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521

Ⅰ.历代度量衡之变迁522

Ⅱ.度量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时代特征529

(甲)中国历代尺之长度标准变迁表540

二、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540

一、古今尺度的比较540

二、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540

二、吴承洛的推算542

三、刘复和杨宽的推算543

四、万国鼎对唐尺的推算544

(乙)中国历代升之容量标准变迁表545

(丙)中国历代两斤之重量标准变迁表545

(丁)中国步和亩的进位变迁表546

(一)引用书籍目录548

三、引用书籍、论文目录548

三、引用书籍、论文目录548

(二)引用论文目录556

1980《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梁方仲编著 198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