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求取 ⇩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24

第一节 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25

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 转向黑格尔25

朝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发展32

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43

第二节 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50

参加青年德意志运动50

转向黑格尔 反对谢林54

恩格斯在英国59

对黑格尔的第一次批判69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彻底转变69

创办《德法年鉴》73

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80

第二章 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初步完成88

第一节 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89

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89

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论证94

第二节 马克思论异化劳动97

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97

异化劳动理论的确立100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地位106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开始 进一步反对青年黑格尔派107

批判自我意识的思辨哲学108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115

为社会主义奠定唯物主义基础118

第四节 清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初步完成123

清算费尔巴哈的理论准备123

完成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系统制定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2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38

第一节 在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中传播和发展共产主义世界观138

反对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138

发布《反克利盖的通告》,开始阐发争取民主制与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辩证法142

在反对格律恩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斗争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者的宗旨146

第二节 在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蒲鲁东的论战中经济政治思想日趋势成熟149

批判蒲鲁东的唯心主义,进一步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50

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153

揭露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幻想,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15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的宣言》的发表161

《共产党宣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最高成就161

唯物史观是贯穿《宣言》的一根红线168

《宣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170

共产主义学说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172

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考察177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180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进一步完善181

关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81

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策略口号184

建立真正统一的民主共和国,是争取将来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重要的阶段190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阶级力量193

揭露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第一次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197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新结论、新贡献197

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201

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达到消灭阶级205

第三节 总结被压迫民族斗争的经验,丰富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和策略208

压迫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要给毗邻民族以自由208

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209

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211

真正的民族战争是争取自身独立的民族战胜强大侵略者的根本方法213

第五章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剩余价值理论形成216

第一节 揭示革命的经济根源,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216

深入解剖“市民社会”216

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220

断然同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决裂222

第二节 批判蒲鲁东的“劳动货币”论,制定科学的价值理论222

批判达里蒙,揭示价值的本质224

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232

第三节 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阐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236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236

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238

资本的本质及其构成241

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243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245

十五年来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245

打破“缄墨阴谋”,传播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250

第一节 在欧洲政治反动年代对革命前景的考察253

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253

第六章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和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思想253

“危机消失”论和“人为革命”论都是错误的256

第二节 总结亚洲和欧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经验,制定民族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理论259

掠夺是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259

亚洲新纪元的曙光262

东方革命和西方革命266

“没有波兰的独立,欧洲的自由就不能确立”269

爱尔兰民族解放是英国工人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271

第三节 在实现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275

工人阶级国际团结思想的新发展275

统一国际工人运动和进一步制定工人阶级的理论和策略282

第七章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半期马克思的经济思想290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291

第一节 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进一步发展剩余价值理论291

决定劳动力价值的社会历史因素29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294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299

第二节 在研究批判魁奈《经济表》及“斯密教条”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301

《剩余价值理论》的写作301

批判“斯密教条”:提出社会资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304

批判地吸收魁奈《经济表》中的科学见解307

批判李嘉图的积累理论,研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308

第三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形成310

李嘉图混同了价值和生产价格310

部门内部竞争与市场价值313

部门间的竞争和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314

第四节 揭示了绝对地租的来源和形成条件316

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316

绝对地租的来源和形成条件319

第五节 《资本论》的第三部草稿322

1863-1865年的创作活动322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326

第八章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论证330

第一节 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331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331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关系339

第二节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342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34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348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351

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经济学论证354

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法35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资本论》中的发展359

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368

具体与抽象 逻辑与历史373

唯物史观由假设变成科学378

第四节 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贡献383

相互讨论,共同探索383

参加《资本论》第一卷的定稿386

传播《资本论》的光辉思想388

第九章 巴黎公社和欧美群众性工人政党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395

第一节 巴黎公社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革命学说396

《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396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398

公社是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404

清算拉萨尔主义,捍卫科学社会主义407

第二节 批判《哥达纲领》,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407

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原理的形成411

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原理的制定417

第三节 总结群众性工人政党建设的新经验,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422

群众性工人政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422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426

党的纲领和策略应当把理论原则和实际要求结合起来430

党的组织建设原理的新发展434

正确开展党内斗争438

第十章 批判杜林主义,进一步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441

第一节 一场关于党的理论基础的大论战442

妄图以杜林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442

阴谋破坏德国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444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46

第二节 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448

批判先验主义,科学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448

驳斥杜林对辩证法的攻击,论述了辩证法的理论及其基本规律458

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平等观463

第三节 批判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68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469

批判暴力论,论述经济与政治的关系472

第四节 批判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478

对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的科学评价478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481

第十一章 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系统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488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探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489

第一节 批判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反动哲学思潮,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489

反对资产阶级反动思潮的斗争491

论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493

第二节 总结自然科学成果,论述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范畴496

辩证法的一般性质及其主要规律496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研究辩证法的范畴498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502

辩证认识的过程508

第三节 论述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批判机械论的运动观511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511

批判机械论的运动观513

第四节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逝世515

劳动创造了人515

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才能支配自然界519

马克思逝世521

第十二章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保卫无产阶级世界观,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524

第一节 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525

执行马克思的遗言525

家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529

原始氏族社会的特征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530

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趋势535

第二节 科学地总结哲学领域四十年斗争的成果538

批判新康德主义,反对复活德国古典哲学的消极因素538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542

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548

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555

马克思留下的《资本论》第二卷遗稿559

第三节 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559

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561

驳斥洛贝尔图斯对马克思的诽谤566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补充569

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的科学分析572

第十三章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新贡献576

第一节 批判“现代社会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捍卫和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577

国家与革命问题上的理论斗争577

捍卫和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580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成就583

第二节 批判农民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的原理585

马克思主义在农民同盟军问题上的新任务585

一个完备的农民土地问题的社会主义纲领588

社会主义需要团结和造就强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大军592

第三节 预测未来的欧洲大战,制定无产阶级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策略594

欧洲国际关系的变动和新的战争危险594

对未来帝国主义战争的科学预测596

把维护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斗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599

第四节 对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揭露和批判603

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603

科学地分析机会主义滋长的社会历史原因605

机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祸害,必须对它进行坚决的斗争610

第五节 恩格斯晚年通信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613

坚持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614

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618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历史科学的方法论623

1982《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 198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恩格斯  论马克思(1971 PDF版)
恩格斯 论马克思
1971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1983 PDF版)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
1983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浅说(1981 PDF版)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浅说
1981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1953 PDF版)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
1953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1953年08月第1版 PDF版)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1953年08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1992.09 PDF版)
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
1992.09 经联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恩格斯论马克思(1971.09 PDF版)
恩格斯论马克思
1971.09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  恩格斯法律思想史(1991.07 PDF版)
马克思 恩格斯法律思想史
1991.07 北京:法律出版社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953 PDF版)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
1953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与恩格斯(1952 PDF版)
马克思与恩格斯
1952 正风出版社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1957 PDF版)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1957 北京:人民出版社
忆马克思恩格斯(1963 PDF版)
忆马克思恩格斯
1963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1983 PDF版)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
1983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书简(1965 PDF版)
马克思恩格斯书简
1965 北京:人民出版社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1973 PDF版)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1973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