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向1

1.1.1 数字微波通信发展现状1

目录1

1.1.2 发展趋向2

第二节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特点3

第三节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和性能极限4

1.3.1 传输速率与信道容量4

1.3.2 差错率及有效通信时间6

第四节 传输中常见码型的频谱特性7

第五节 随机脉冲序列的频谱特性10

1.6.1 双二进制系统21

第六节 部分响应系统21

1.6.2 改进的双二进制系统26

1.6.3 部分响应的一般形式29

第二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32

第一节 引言32

第二节 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33

第三节 关于最佳接收准则37

第四节 最佳相干接收40

2.4.1 二进制信号的最佳相干接收机41

2.4.2 二进制信号最佳相干接收机的性能45

2.4.3 二进制信号的最佳形式48

2.4.4 多进制信号的最佳相干接收机及其性能51

2.5.1 二进制随相信号的最佳接收机结构56

第五节 随相信号的最佳接收—非相干接收56

2.5.2 二进制最佳非相干接收机的性能62

第三章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的调制方式及其性能66

第一节 引言66

第二节 数字幅度调制与解调67

3.2.1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67

3.2.2 多进制数字幅度调制与解调73

第三节 数字相位调制与解调93

3.3.1 数字相位调制信号93

3.3.2 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96

3.3.3 四进制移相键控(4PSK)与解调113

3.3.4 八相移相键控与解调129

3.3.5 M进制移相键控(MPSK)142

第四节 数字频率调制与解调145

3.4.1 离散相位二制进数字调频145

3.4.2 连续相位移频键控(CPFSK)155

3.4.3 双二进制移频键控频相变换相干解调系统171

第五节 复合调制方式175

3.5.1 调幅——移相键控(AM—PSK)175

3.5.2 调频——移相键控(FM—PSK)重叠调制方式178

第六节 各种主要调制与调解方式的简要比较180

3.6.1 抗噪声性能比较180

3.6.2 传输效率比较182

3.6.3 设备的复杂性184

3.6.4 对抗各种信道缺陷的能力184

第一节 滤波系统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189

4.1.1 滤波特性畸变的影响189

第四章 实际信道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189

4.1.2 限带的影响194

4.1.3 码间干拢对系统性能影响的估算203

第二节 信道中非线性失真的影响208

4.2.1 信道一般非线性失真及影响208

4.2.2 硬限幅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12

4.2.3 功放非线性对正交调制系统的影响及对抗措施215

第三节 传播衰落与失真218

4.3.1 大气吸收及降雨衰减219

4.3.2 多径传播与失真221

4.3.3 抗多径衰落技术措施231

5.1.1 插入导频法255

第一节 载波同步的方法255

第五章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的载波同步与位同步255

5.1.2 直接提取载波法258

第二节 数字微波相干解调系统的载波同步262

5.2.1 二进制移相键控系统的载波同步262

5.2.2 多进制移相键控系统的载波同步269

5.2.3 16QAM解调系统的载波恢复279

5.2.4 同步载波相位误差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286

5.2.5 载波恢复电路的带宽考虑291

第三节 位同步信号的产生293

5.3.1 直接提取法294

5.3.2 插入导频法297

5.3.3 位同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99

第一节 概述306

第六章 视距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设计306

第二节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总体设计中应做出规定的基308

本技术条件308

6.2.1 标准容量系列309

6.2.2 假设参考电路309

6.2.3 频率配置313

6.2.4 调制与解调方式的选择322

6.2.5 接口特性323

6.2.6 误码性能326

6.2.7 中断与瞬时中断334

6.2.8 净损耗与系统增益349

第三节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设计考虑351

6.3.1 产生误码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351

6.3.2 电路性能指标及分配361

6.3.3 微波信道设备所需电气特性365

6.3.4 站址设计考虑368

6.3.5 电路质量指标估算370

6.3.6 核算各段C/N指标372

6.3.7 电路设计步骤与举例377

第七章 视距数字微波接力线路构成的主要设备390

第一节 数字微波接力设备390

7.1.1 数字微波接力设备的构成390

7.1.2 数字微波收发信机的主要技术指标393

第二节 辅助电路系统与设备394

7.2.1 监视与控制系统395

7.2.2 备份方式与电路切换设备397

7.2.3 远地监控与联络方式403

1989《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牛继烈编著 1989 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微波接力通信工程设计(1986 PDF版)
微波接力通信工程设计
1986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控制系统原理  分析与设计(1990 PDF版)
数字控制系统原理 分析与设计
1990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字通信系统(1993 PDF版)
数字通信系统
1993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1980 PDF版)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数字通信原理(1990 PDF版)
数字通信原理
199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与电路测试(1990 PDF版)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与电路测试
199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通信原理(1990 PDF版)
数字通信原理
1990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微波接力通信(1990 PDF版)
微波接力通信
1990 北京:宇航出版社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和设备(1978 PDF版)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和设备
197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波通信原理(1988 PDF版)
微波通信原理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微波接力信道与电路(1988 PDF版)
数字微波接力信道与电路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原理(1984 PDF版)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原理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数字微波通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1983 PDF版)
数字微波通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988 PDF版)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1988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微波接力通信(1982 PDF版)
微波接力通信
198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