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生铁冶金学 上》求取 ⇩

概论1

5.复合矿石5

1.木炭14

第一篇 高炉熔炼的原料及其准备14

第一章 燃料14

2.焦炭19

а.炼焦用煤的准备19

б.焦炭的品质20

в.各主要冶金工厂区域的焦炭的特性26

3.高炉熔炼用的其他种类的燃料28

第二章 铁矿,锰矿和复合矿石;矿石代用品;熔剂29

1.铁矿石。一般特征29

а.最重要的含铁矿物29

б.含铁矿物的自然状态32

в.各个成分的脉石的作用32

2.苏联最主要的铁矿床33

а.苏联南部的矿石33

г.铁矿石的有益和有害杂质33

б.苏联中部的矿石39

в.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矿石40

3.各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铁矿床的特点〔12〕46

а.美国的矿床46

б.加拿大的矿床47

в.古巴的矿床47

г.巴西的矿床47

д.委内瑞拉的矿床47

е.英国的矿床48

ж.瑞典的矿床48

и.西德的矿床49

з.法国的矿床49

к.西班牙的矿床50

л.印度的矿床50

4.锰矿石50

а.形成锰矿的矿物50

б.最主要的锰矿床〔1〕52

а.锰铁矿55

б.铬铁矿55

в.镍铬铁矿55

6.矿石代用品56

г.钒铁矿(钛磁铁矿)56

а.马丁炉炉渣57

б.均热炉炉渣57

в.高炉锰渣57

г.轧钢屑58

д.高炉炉尘58

е.黄铁矿的残灰58

ж.附加的金属58

7.熔剂58

第三章 高炉熔炼矿石的准备61

1.矿石的破碎和按块率分级(筛分)61

2.焙烧65

3.铁矿的精选67

а.洗涤68

б.重力选矿的方法71

в.电磁精选80

г.浮选87

4.铁矿的结块87

а.团矿88

б.烧结89

5.中和铁矿石的化学成分111

第二篇 高炉熔炼理论121

第一章 下降炉料的物理状态与化学成分的变化124

1.炉料的分解和挥发物的去除124

а.蒸发水份和分解水化物124

в.碳酸盐的分解126

б.去除燃料中的挥发物和燃料的乾馏126

2.还原130

а.还原基本理论130

б.关于氧化铁还原速度的试验室研究的数据150

в.从矽酸化合物还原铁161

г.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的比较164

д.关于氧化铁在高炉内还原过程的实验数据171

е.除铁以外的其他转入生铁中的元素的还原176

3.铁与渣的形成185

а.增炭185

б.转入生铁中的矽,锰,磷和硫190

в.渣的形成190

г.生铁的去硫205

д.炉料计算214

4.在高炉炉缸中的燃烧反应226

а.燃烧带226

б.在风嘴附近已还原了的元素的氧化238

в.热风242

г.富氧鼓风244

д.干燥鼓风和固定湿度鼓风246

第二章 煤气的温度,压力和化学成份的变化249

1.炼铁炉内的温度249

а.煤气温度249

б.铁水和炉渣的温度254

а.在半径和高度上煤气压力的变化255

2.煤气的压力255

б.高压煤气259

в.煤气成份263

第三章 炼铁炉内料柱和煤气的移动,炉料的分布,煤气和炉料间热的互换283

1.炉料和煤气的移动283

2.原料在炉喉的分布292

а.料柱表面293

б.装料设备296

в.决定原料在炉喉分布的因素298

3.炉料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306

第四章 热平衡及原料平衡308

1.热量的进项309

а.碳的燃烧309

в.放热反应310

г.炉料带进的热量310

б.热风310

2.热量在各别出项中的分配311

а.分解氧化物311

б.蒸发水分312

в.分解碳酸盐312

г.分解水蒸汽313

д.生铁带走的热量313

е.炉渣带走的热量313

ж.炉顶煤气带走的热量314

з.冷却水带走的热量314

и.热量的损失314

4.原料平衡及热平衡的实例315

3.原料平衡315

а.原料平衡的计算317

1.气体量的确定317

2.确定鼓风量319

3.确定在炉内的燃烧的碳量320

4.渣量321

5.铁的平衡321

6.锰的平衡324

7.确定由CaCO2及MgCO3所带进的CO2量325

8.综合的平衡(每一公斤生铁)325

б.热平衡325

1.热量的进项325

2.热量的出项326

4.热平衡的分析328

3.综合的热平衡328

5.区域热平衡330

6.根据热平衡的数据确定燃料消耗率331

а.确定有效的热量消耗333

б.确定鼓风量及其热含量335

в.确定炉渣的生成热335

г.确定焦炭的消耗率335

第三篇 高炉冶炼产品的简述339

第四篇 高炉构造及附属设备346

第一章 高炉剖面346

1.高炉剖面最主要尺寸的作用348

2.高炉尺寸及其剖面的确定354

3.计算剖面的实例357

4.A.H.拉姆计算剖面的方法359

第二章 高炉的构造361

1.高炉的筑炉材料364

2.高炉的基础368

3.炉缸369

4.风嘴376

5.出铁口383

6.出渣口383

7.炉腹387

8.炉腰和炉腔394

9.外壳和支柱401

10.装料设备和炉喉以上的构造407

11.排气管425

12.在高压操作下的高炉构造及其附属设备的特点431

13.高炉给水及水管434

第三章 高炉的辅助设备438

1.原料装入高炉的机械和设备438

а.原料的装入高炉438

б.供应原料到高炉料仓内458

2.送风入炉和风的加热461

а.送风机461

б.风的加热471

3.熔炼产品的处理489

а.总论489

б.在炉缸附近操作时所用的机械498

в.铸铁机506

а.在重力作用下清净煤气510

г.炉渣的清理510

4.清除炉顶煤气中的灰尘515

б.在离心力作用下清净煤气522

5.隔断煤气的活门531

6.高炉车间的平面图535

第五篇 高炉操作539

第一章 开炉539

第二章 高炉的控制542

第三章 炉前及热风炉的操作554

1.出铁口的维护554

2.出铁和出渣554

3.检查冷却系统和更换烧坏的冷却器555

4.熔炼产品的处理及渣罐、铁罐的维护555

5.热风炉的操纵和休风规程556

第四章 高炉故障559

1.炉冷559

2.高炉悬料与难行563

3.炉瘤567

第五章 事故571

1.高炉煤气的爆炸571

2.炉缸部分铁水的渗流572

第六章 高炉的修理及停炉574

第七章 高炉车间工作组织及工作人员定额577

第八章 高炉车间的保安技术578

第九章 高炉冶炼技术经济指标580

1.生产与焦炭消耗量580

2.高炉操作的其他技术经济指标592

3.用计算方法确定高炉日产量596

4.生铁成本598

5.高炉工作结果的登记及表报600

第六篇 不用高炉,自铁矿石中炼制生铁603

第一章 从矮竖炉中炼制生铁603

第二章 直接从铁矿石中还原铁605

1.簿呼姆斯基直接还原装置605

2.用管式转炉炼制熟铁球608

3.布拉赛勒特法613

4.马达拉斯装置614

5.魏比尔装置614

6.胡加拿斯法617

第三章 电炉炼铁619

1956《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生铁冶金学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H.и.克拉萨夫采夫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重金属冶金学  上(1981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重金属冶金学 上
198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普通冶金炉 上册(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普通冶金炉 上册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钨冶金学(1981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钨冶金学
1981
苏联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稀有金属冶金学教程(1960年04月第1版 PDF版)
苏联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稀有金属冶金学教程
1960年04月第1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冶金炉热工基础(1980年07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冶金炉热工基础
1980年07月第1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1990年05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
1990年05月第1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冶铁译述汇编( PDF版)
冶铁译述汇编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生铁冶金学  下(1956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生铁冶金学 下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钢铁冶金原理(1981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钢铁冶金原理
198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用书  铁合金冶金学(1991 PDF版)
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用书 铁合金冶金学
199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轻合金铸件浇注系统(1982 PDF版)
轻合金铸件浇注系统
198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金属学(198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金属学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冶金电化学(1983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冶金电化学
1983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钢铁冶金原理  修订版(1981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钢铁冶金原理 修订版
198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色金属冶金学(1988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色金属冶金学
198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