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
作者 | 王学典著(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编者 |
---|---|
出版 |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5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71450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459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理论:中国当代史学主潮的直接源头1
大势编38
第一章 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冲突:“文革”前十七年的史学主潮38
一、“历史主义本身就是工人阶级立场”39
二、从“史学革命”到批评“非历史主义倾向”53
三、翦伯赞的历史主义思想辨析64
四、非历史主义思潮的理论迷误73
五、中国的“浪漫主义运动”:历史主义思潮出现的意义83
第二章 从“回到马克思去”到向国际史学靠拢:新时期以来史学主潮的递嬗97
一、五八年“史学革命”的“升华”98
二、回到六十年代初期去105
三、回到马克思去110
四、回到乾嘉去117
五、走向系统论去124
六、走向跨学科研究去129
七、向内转:市场经济背景下历史学的应有选择141
事件编154
第三章 对平民主义历史观念的三次冲击154
一、平民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与深化155
二、间接冲击:历史主义论战160
三、直接发难:历史动力论战169
四、根本动摇:历史创造者论战180
五、要穴所在:如何从根本上认识人类文明史192
第四章 历史主义问题论战203
一、问题的提出203
二、历史主义的内涵是什么208
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究竟是什么关系216
四、非历史主义倾向出现的原因222
第五章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论战226
一、对“阶级斗争动力观”的非议228
二、“阶级斗争动力观”的自我辩护233
三、别开生面的“合力论”240
四、值得注意的其他观点245
五、讨论的新进展: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49
第六章 历史创造者问题论战25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命题的演变及其论争始末252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命题不能成立258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命题否定不得267
四、简短的结论273
第七章 历史地看待历史上的农民:评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学派275
一、历史主义学派的形成过程276
二、历史主义学派的学术贡献285
三、历史主义学派的历史地位293
四、历史主义学派屡遭扼杀的社会历史背景301
第八章 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理论问题论战306
一、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若干阶段306
二、“文革”前的重大理论纷争308
三、“文革”后的两大讨论热点342
一、生平367
第九章 翦伯赞:“文革”前史学界理论探索的先驱367
人物编367
二、倡导历史主义374
三、端正对阶级观点的理解377
四、应该历史主义地对待历史上的农民战争382
五、应该历史主义地对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87
六、从首重革命性到弘扬科学性392
七、“必须使史料与方法合而为一”397
第十章 黎澍:新时期史学界思想解放潮流的旗帜406
一、生产407
二、批判封建主义残余的启蒙者413
三、清算教条主义影响的理论勇士419
四、走出救亡与斗争史学框架的先锋426
五、以真理为唯一追求的治学态度441
六、“黎澍现象”与“黎澍精神”447
结语449
后记452
1996《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学典著(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199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公司制思想研究 1842-1996
- 1999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二十世纪宗教思潮
- 1997
-
- 二十世纪中国史 (下卷)
- 1993.09 西北大学出版社
-
- 二十世纪宗教思潮
- 1992
-
- 二十世纪中国史 上
- 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
-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下
- 1997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二十世纪中东史
-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
-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世界经济与社会史 二十世纪后半期 1949年至今
- 1985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上
- 1997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
- 199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