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识别》求取 ⇩

第一章民族及其发展规律1

第一节 “民族”一词的含义1

一、我国“民族”一词的由来1

二、古代社会人们对民族的认识4

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对“民族”的认识6

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学者、政治家对“民族”的阐释9

五、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民族”的科学界定13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26

一、资产阶级对民族形成问题的见解27

二、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发展规律的揭示29

三、新中国学术界对民族形成、发展问题的歧见41

第二章中国务民族族称和分布的历史演变51

第一节 历史上各民族族称及分布的演变51

一、先秦时期各民族名称的演变及分布地域51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族称和分布62

三、隋唐五代辽宋金西夏时期诸民族的族称及其分布72

四、元明清时期各少数民族稳定人们共同体的形成77

第二节 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和族别问题的态度及政策85

一、“内诸夏而外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界限区分85

二、军事镇压与招抚相结合的政策87

三、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和蒋介石的“国族”大小宗支90

第三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识别93

第一节 伟大时代提出的历史性任务93

第二节 族别问题的复杂性98

一、民族众多,族称繁杂99

二、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103

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04

四、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106

第三节 民族识别的依据111

一、民族识别的调查研究112

二、中国对“民族”一词的传统认识和应用114

三、民族识别的依据标准118

第四章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就和意义147

第一节 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就147

一、第一阶段——民族识别的发端阶段(新中国建立—1954年)147

二、第二阶段——民族识别的高潮阶段(1954—1964年)148

三、第三阶段——民族识别受到干扰的阶段(1965—1978年)150

四、第四阶段——民族识别的恢复阶段(1978—1990年)151

第二节 民族识别工作的意义160

第三节 民族识别工作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164

一、关于民族识别工作的遗留问题167

第四节 民族识别工作的遗留问题与展望167

二、民族识别问题的展望172

第五章几种不同类型的民族识别174

第一节 在民族特征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着重追溯民族历史渊源为识别族属的依据174

一、福建、浙江的畲民识别175

二、湖南湘西土家人的识别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区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成分问题187

三、关于达斡尔人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192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识别202

第二节 民族支系的认定和归并208

一、云南省民族支系的归并208

二、贵州省民族支系的归并与认同218

三、广西民族支系的归属与认同228

第三节 属于汉族族属的识别232

一、“瓦乡人”的族属问题233

二、“梧州瑶人”的民族成分问题237

三、云南“蔗园人”的识别问题238

四、贵州“穿青人”的识别问题238

五、关于广西宜山、临桂、龙胜“黎族”的识别240

六、关于广西宜山“阳山人”、三江“六甲人”的识别242

七、关于广西大新县“水族”的识别243

第四节 民族名称的确定与更改244

一、关于“索伦人”、“通古斯人”、“雅库特人”的族属识别245

二、云南对“白朗”、“西番”、“崩龙”、“卡瓦”等族称的更改254

三、广西对“僮”、“毛难”等族称的更改256

四、新疆“塔兰奇”、“索伦”、“归化”等族称的改变+258

第五节 其它259

一、海南省苗族族属问题259

二、海南省临高人的族属问题267

三、阿昌族的识别275

四、“图瓦人”的民族识别276

五、关于夏尔巴人问题278

六、克木人的识别问题282

七、关于疍民的识别287

第六章有关几个民族识别余留问题的探讨292

第一节 僜人的民族识别问题292

第二节 关于“白马人”的族属问题299

第三节 关于高山族的族属问题305

民族识别问题主要参考论著目录324

附录327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 费孝通327

《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 林耀华351

《我国的民族识别》 黄光学360

后记369

1995《中国的民族识别》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光学主编 1995 北京:民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