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 第1编 全1卷 中华民国的创立》
作者 | 李新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437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18·96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05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清朝统治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1
第一节清朝统治的衰落1
一 清朝初年立国的各项政策2
二 清朝中叶的开始衰落10
第二节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15
一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15
二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初期的特点21
三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27
第三节 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33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41
第一节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41
一 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产生条件的出现41
二 洋务派兴办的资本主义近代企业46
三 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50
第二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55
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55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关系62
三 华侨和华侨资产阶级77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88
第一节孙中山创立兴中会88
一 孙中山的早期政治活动88
二 兴中会的成立96
三 广州起义100
第二节兴中会与保皇党的合作103
一 合作的探索103
二 自立军起义111
第三节惠州起义与洪全福起义118
一 惠州起义118
二 洪全福起义126
第四节新型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的活跃130
一 留学生和流亡者在日本的政治活动130
二 中国教育会的成立和东南地区的“学界风潮”140
第五节相互激荡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151
一 拒法、拒俄运动152
二 《苏报》的改革和军国民教育会的改组161
三 “《苏报》案”171
四 孙中山创办军事学校和反对保皇党的斗争181
第六节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191
一 日益蓬勃的宣传活动191
二 革命排满,建立共和——革命宣传的中心口号205
第四章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222
第一节清政府推行的“新政”222
一 “新政”的实施222
二 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崛起231
三 “预备立宪”的酝酿238
第二节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242
一 反赔款、反教会压迫244
二 抗捐抗税和武装起义250
第三节抵制美货和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259
一 抵制美货运动259
二 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265
第五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72
第一节国内各革命小团体的出现272
一 华兴会272
二 科学补习所和日知会279
三 光复会285
四 其他革命小团体293
第二节同盟会的成立296
一 逐渐增长起来的联合因素296
二 留日学生的政治动向300
三 孙中山在留欧学生中建立革命团体307
四 同盟会的成立311
第三节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319
一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319
二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328
三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335
第四节同盟会的分支机构348
一 国内各地分会348
二 国外各地分会362
第六章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372
第一节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372
一 《民报》的创办和论战的展开372
二 论战的基本内容378
三 论战的结局和影响399
第二节 萍、浏、醴起义404
第三节孙中山领导的南部起义411
一 黄冈之役412
二 惠州七女湖之役416
三 防城之役417
四 镇南关之役419
五 钦、廉、上思之役421
六 河口之役423
第四节东北、安徽、浙江、四川各地的起义427
一 运动东北“马侠”之役427
二 秋瑾、徐锡麟之役429
三 四川泸州、成都、叙府之役434
1981《中华民国史 第1编 全1卷 中华民国的创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新主编 1981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