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求取 ⇩

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1

第一编 孕育黄河文化的自然环境21

第一章 黄河流域的地形特征21

第一节 流布在中国大陆的三大阶梯上21

第二节 源远流长,高源云外悬23

第三节 一波三折,奔流向大海26

第四节 容汇百川,孕育东方文明29

第二章 控制黄河发育的地质基础36

第一节 地质基础与黄河文化的关系36

第二节 黄河流域的地质透视37

第三节 地质时期黄河的诞生和发育39

第三章 气候与土壤41

第一节 适宜农耕的气候41

第二节 孕育文明的古今气候42

第三节 疏松而肥沃的土壤44

第四章 丰富的动植物促进了文明的发祥47

第一节 物种概观47

第二节 粮食作物47

第三节 蔬菜果品48

第四节 桑麻50

第五节 材木与森林51

第七节 野生动物及驯化52

第六节 药用植物52

第五章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及其景观55

第一节 黄土的特性与地貌特征55

第二节 世界上最为广大的中国黄土高原56

第三节 黄土是怎样形成的57

第四节 黄土高原--大自然的杰作58

第二编 黄河文化的萌芽61

第一章 远古人类文化的踪迹61

第一节 最先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工具--石器61

第二节 旧石器文化大观66

第三节 黄河流域的远古人类76

第四节 远古人类留给我们的遗产78

第二章 早期农耕文化82

第一节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过渡82

第二节 考古新发现84

第三节 定居在黄土地上86

第三章 仰韶文化92

第一节 考古学文化概况92

第二节 凝聚式社会结构96

第三节 文明在发祥97

第四节 房屋建筑103

第五节 农业的发展106

第六节 技能与知识的进步108

第七节 制陶工艺与陶器艺术115

第四章 龙山文化121

第一节 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121

第二节 以农为主的社会经济形态125

第三节 手工业的分离126

第四节 村落建筑的发展128

第五节 贫富分化的加剧133

第六节 氏族制度的解体134

第七节 占卜和祭祀的兴起136

第八节 城的出现137

第一节 夏朝史迹141

第三编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41

第一章 夏代文化141

第二节 夏文化的探索142

第三节 黄河流域的夏时期其他遗存147

第二章 商文化150

第一节 商朝史迹150

第二节 商代都邑宫殿遗址151

第三节 从墓葬看商代社会159

第四节 发达的青铜冶铸业162

第五节 交相辉映的其它手工业生产167

第六节 甲骨文与商代社会及科技成就172

第七节 商代农牧经济的发展176

第八节 商王朝统治区域及方国遗存179

第三章 周文化184

第一节 城址由邰、岐、丰、镐的转移与周人的兴起184

第二节 农耕文化的成熟186

第三节 城市的大发展与大繁荣189

第四节 从铜器的鼎盛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的新纪元199

第五节 周文化的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202

第六节 周文化经典--四书五经209

第七节 灿烂的科学技术217

第八节 辉煌的周文学230

第四编 稳定的黄河文化中心的形成243

第一章 汉唐都城风采243

第一节 秦都咸阳243

第二节 西汉长安246

第三节 汉魏洛阳250

第四节 唐都长安254

第五节 以长安城为代表的中国都城形制对东亚的影响261

第二章 缜密的统治制度与治国之术262

第一节 纤密的中央官制262

第二节 管理与监察并重的地方行政制度265

第三节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学体制的形成268

第四节 律法制度的完备271

第五节 哲学思想与治国之术274

第三章 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282

第一节 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282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手工业生产288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293

第四节 交通与商业的发展301

第四章 文化的兴盛307

第一节 史学与史书307

第二节 诗文与小说310

第三节 汉字与中国书法317

第四节 宗教及其文化景观321

第五节 楼阁台塔的建筑风貌330

第六节 雕塑与绘画332

第七节 音乐和舞蹈337

第五章 黄河文化向周边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343

第一节 黄河文化对边疆地区的辐射与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吸收343

第二节 黄河文化的东传及其对东亚邻国的影响350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357

第五编 重心转移时期的黄河文化373

第一章 宋代经济的空前繁荣373

第一节 “放任”政策促使经济迅速发展373

第二节 中国农村史的转折点和农业史的新阶段374

第三节 东方的工业革命377

第四节 经济的空前繁荣与纸币出现378

第五节 北方经济文化的曲折发展379

第二章 游离中的国都城市380

第一节 “四达之会”东京城380

第二节 东京城的发展历史与营建过程382

第三节 东京的城市特点385

第四节 中世纪壮丽无比的大都会市场387

第五节 繁华的临安城390

第六节 辽五京与金中都393

第七节 西夏兴庆府395

第八节 扬州与建康396

第三章 两宋文化的高度繁荣398

第一节 开明的文化政策及其深远的影响398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兴盛与发展400

第三节 中国美术和书法史上的巨大变革402

第四节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404

第五节 市民文化的新纪元406

第六节 空前繁荣的史学著作408

第七节 程朱理学的兴起410

第八节 宋代散文的卓越成就411

第九节 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411

第十节 宗教典籍的流传412

第四章 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414

第一节 《武经总要》与火药兵器414

第二节 沈括与《梦溪笔谈》415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建筑416

第四节 医学418

第五节 陶瓷419

第六节 工程机械420

第七节 石刻天文图和石刻地图421

第八节 秦九韶与《数书九章》422

第一节 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及其历史渊源425

第一章 北京--黄河文化继续发展的中心425

第六编 以北京为中心的黄河文化425

第二节 明北京城在建设上的继承与发展--历代帝都规划设计的杰出典型427

第三节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428

第四节 历史上最宏伟、最壮丽的帝王宫阙及其有关建筑429

第五节 太庙、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430

第六节 北京城内的“四合院”居居和会馆建筑432

第七节 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开辟437

第八节 屏障黄河文化的万里长城438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人口水利的发展453

第一节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453

第二节 治黄保运的卓越成就460

第三节 北京人口的增长与畿辅水利的开发467

第一节 行省的设置与丞相的废除472

第三章 中央集权的强化与经济的高度繁荣472

第二节 更加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476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的杰出成就480

第四节 交通与商业的发达485

第四章 国内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新高潮491

第一节 管理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宣政院与理藩院491

第二节 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汇聚496

第三节 普通话的形成与服饰、头饰的变化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景象502

第四节 承德避署山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506

第一节 中西交往的鼎盛时期514

第五章 频繁的中外交往514

第二节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519

第三节 明清之际的中外文化交流525

第六章 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532

第一节 史学、考据学与图书编纂的成就532

第二节 众多的宗教信仰540

第三节 争妍斗艳的文学艺术543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549

第五节 军事科学的新成果554

第六节 文化专制与冲击文化专制的思想家558

后记563

1994《黄河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侯仁之主编 1994 北京:华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山西民歌  黄河乡土文化(1991 PDF版)
山西民歌 黄河乡土文化
199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黄河文明展(1986.05 PDF版)
黄河文明展
1986.05 中日新聞社
黄河系列画册  黄河口( PDF版)
黄河系列画册 黄河口
黄河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
黄河(1955 PDF版)
黄河
195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黄河魂(1980 PDF版)
黄河魂
1980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大河魂  黄河文化展示会逻辑导言(1994 PDF版)
大河魂 黄河文化展示会逻辑导言
1994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黄河月(1985 PDF版)
黄河月
1985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黄河水文(1996 PDF版)
黄河水文
1996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渡黄河(1957 PDF版)
渡黄河
1957 通俗读物出版社
河南黄河志(1986 PDF版)
河南黄河志
1986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
正体·表德·美称  姓名与中国古代文化(1990 PDF版)
正体·表德·美称 姓名与中国古代文化
1990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河情(1986 PDF版)
黄河情
198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黄河文化(1994 PDF版)
黄河文化
1994 北京:华艺出版社
黄河(1989 PDF版)
黄河
198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大保镖  当代保镖业透视(1994 PDF版)
大保镖 当代保镖业透视
199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