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关系通史 5卷合订本》求取 ⇩

绪论1

一、国共两党关系史的产生1

二、关于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规律问题3

三、国共两党关系史的性质和特点14

四、国共两党关系史的科学体系与分期19

五、研究国共两党关系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22

第一卷 第一次国共合作1

第一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渊源1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社会历史条件1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2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8

第二节 孙中山等与中俄共产主义者的历史联系11

一、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历史联系12

二、孙中山与俄国革命者的亲密关系17

第三节 20世纪初孙中山等视马克思主义为三民主义的朋友21

一、“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研究21

二、“五四”时期部分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25

三、国民党人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28

第四节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的合作30

一、进步政治力量在北京大学的聚集及其对“五四”运动的领导31

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部分国民党人的战斗友谊37

第五节 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国共关系39

一、共产主义小组与部分国民党人的关系39

二、国共两党早期的合作关系42

第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49

第一节 国共两党早期的相互认识和关系49

一、国民党的《规约》和对共产党的认识49

二、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认识和态度52

三、国共两党对工人、学生的争取54

第二节 国共两党合作意愿的产生58

一、两党合作是进行国民革命的客观要求58

二、列宁和共产国际促进国共两党早日合作”61

三、共产党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提出65

四、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确立67

第三节 “党内合作”形式的确定72

一、国民党关于合作形式的主张73

二、马林正式提出“党内合作”的形式76

三、共产党“三大”关于“党内合作”的决定78

第四节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82

一、改组的准备83

二、改组的全面展开89

三、共产党积极推动国民党的改组工作93

四、改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的争论99

第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104

第一节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04

一、大会代表和领导机构的产生104

二、两党重视做好本党代表的思想工作107

三、两党党内合作形式的确定和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设立110

第二节 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114

一、国民党“一大”通过反帝反封建的《宣言》114

二、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119

第三节 国共合作的领导机构122

一、确立委员制领导体制123

二、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地方执行部126

第四章 国共合作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129

第一节 国共两党组织的发展129

一、国民党组织的迅速发展130

二、共产党组织的发展134

第二节 国共两党为建立革命武装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36

一、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创建137

二、统一两广斗争中的国共两党143

第三节 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155

一、两党合作组织和发动工农运动155

二、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反帝爱国运动164

第五章 国共两党在联合战线中的磨擦和斗争171

第一节 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共同维护国共合作171

一、反对邓泽如等人危害国共合作的斗争172

二、戴季陶主义是国民党右派的理论基础178

三、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与蒋介石乘机扩权185

四、反对西山会议派分裂国共合作188

第二节 共产党中央对蒋介石的三次大让步194

一、国民党新右派的形成194

二、国民党新右派夺取军权初步得手198

三、共产党人在国民党领导机构遭排挤203

第六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的高峰208

第一节 军事上的紧密配合208

一、两党在战略决策上的相互配合209

二、两党合作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14

三、两党合作加强北伐军的政治工作220

第二节 政治上的密切合作225

一、在制订北伐政纲上的协作225

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使国共合作达到高峰228

三、两党合作使中国出现空前的人民大革命233

四、两党在北方卓有成效的合作240

第三节 外交上的协同动作245

一、把反帝斗争的矛头指向英帝国主义245

二、两党采取灵活的策略对付日本帝国主义249

三、共产党督促国民党坚持“联俄”政策253

第四节 组织上的合作和共同发展255

一、《整理党务案》的被突破255

二、国共两党联席会议258

第七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尾声260

第一节 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的斗争260

一、迁都武汉与迁都南昌之争261

二、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掀起维护党权运动265

第二节 共产党人与武汉地区国民党人的继续合作271

一、汪陈联合宣言271

二、武汉国民政府辖区声势浩大的讨蒋浪潮273

第二卷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分裂279

第一章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两个政权对立局面的形成279

第一节 蒋介石的第一期“清党”与汪精卫的“分共”279

一、蒋介石的第一期“清党” 国共合作的局部破裂280

二、汪精卫“分共” 国共合作破裂285

第二节 国民党加强镇压共产党及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293

一、国民党加强对共产党的镇压293

二、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302

三、中共宣布国民党为人民公敌314

第三节 两个政权对立局面的形成320

一、国民党的“北伐”与内争 红军及根据地的初步建立321

二、1929年的新军阀混战与红军及根据地的初步发展324

三、中原大战与红军及根据地的大发展326

四、两个政权对立局面的形成335

第二章 军事“围剿与反“围剿”342

第一节 国民党四次军事“围剿”的失败与红军反“围剿”的胜利342

一、第一、二、三次“围剿”与反“围剿”342

二、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349

第二节 国民党“围剿”的得手与红军的战略转移357

一、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357

二、红军战略转移与国民党军队的“追剿”365

第三章 国民党加强反动统治 共产党展开有力反抗384

第一节 国民党特务组织的破坏活动 中共中央的反特斗争384

一、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建立及其对中共的破坏活动384

二、中共中央反特机构的成立及其与国民党的斗争393

第二节 国民党对人民群众的控制与共产党争取民众的斗争402

一、国共两党在广大农村的斗争402

二、国共两党在城市的争夺406

第三节 国民党的“反间计”与共产党的肃反扩大化411

一、白色恐怖与共产党肃反411

二、国民党的“反间计”与共产党的肃反扩大化414

第四章 共产党的兵运工作与部分国民党军队的起义419

第一节 国民党对军队的控制与共产党兵运工作的初步展开419

一、国民党对军队的控制419

二、共产党兵运工作的初步开展424

第二节 共产党策动部分国民党军队的起义431

一、平江起义431

二、共产党与国民党人合作举行左右江起义436

三、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起义444

第五章 国共分裂时期的局部合作451

第一节 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的合作452

一、宋庆龄坚持与共产党合作452

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与共产党的交往457

第二节 共产党与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的合作460

一、共产党与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合作抗战460

二、共产党与冯玉祥共同进行察哈尔抗战465

三、共产党与杨虎城十七路军的合作471

四、中共与福建人民政府和十九路军的合作477

第六章 国共两党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487

第一节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文化运动 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487

一、国民党的“党治文化”487

二、共产党倡导无产阶级文化498

第二节 国民党“立法”禁书 共产党反对文化专制507

一、国民党禁止进步文化传播507

二、共产党争取创作出版言论自由515

第三节 国民党对进步文化人士的迫害 共产党倡导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523

一、国民党迫害进步文化人士523

二、共产党倡导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28

第三卷 第二次国共合作539

第一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539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酝酿的开始539

一、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转变539

二、国民党政策的转变544

三、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与谈判547

第二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酝酿阶段的完成558

一、联合地方实力派是促成国共合作的重要一环558

二、“西北大联合”是实现逼蒋抗日的中心环节567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酝酿阶段的结束574

第三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581

一、中共对蒋介石违背诺言的行为的斗争581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585

三、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直接谈判588

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598

第二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的高峰604

第一节 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密切合作604

一、在战略方针与军事部署上的配合604

二、国共军队在北战场并肩战斗608

三、国共军队在南战场紧密配合612

第二节 国共两党在政治与组织上的合作616

一、国共抗战纲领的制定617

二、两党合作形式的协商和组织上的配合622

三、中共参加国民参政会和周恩来任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627

四、两党人士密切交往与共同发展抗日救亡运动631

第三节 两党在经济与外交方面的合作633

一、国共两党在经济上的互相支持634

二、两党在外交方面的协调行动638

第三章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642

第一节 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期间的国共关系642

一、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制定643

二、国共两党继续合作抗战647

第二节 首次严重反共磨擦与第一次谈判650

—、国民党制造反共惨案和中共的方针650

二、国民党挑起反共军事磨擦654

三、第一次严重军事磨擦后的谈判658

四、两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斗争662

第三节 皖南事变与第二次谈判664

一、苏北军事冲突664

二、皖南事变与中共对策667

三、第二次严重磨擦后的谈判677

第四节 第三次严重反共磨擦与第三次谈判680

一、蒋介石企图取消中共和中共的抗争681

二、反共军事磨擦的再次挑起与共产党人的反击684

三、第三次严重军事磨擦后的谈判691

第四章 中共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活动695

第一节 南方局为坚持国共合作抗战到底而斗争695

一、维护国共合作坚持团结抗战696

二、团结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699

第二节 南方局在国统区的群众工作704

一、深入发展抗日救亡运动705

二、“潜伏发展、积蓄力量”方针的实施708

三、南方局领导国统区民主运动走向高涨713

第三节 国共两党在大后方文化战线上的斗争718

一、中共在国统区的新闻舆论工作718

二、在第三厅及文化工作委员会中的斗争721

三、南方局大力推动抗战文艺的发展724

四、国共两党对文化界的不同影响727

第四节 国共两党在高等院校的斗争729

一、中共在国统区大学里的活动730

二、国民党在大学里极力打击中共的活动733

三、中共推动国统区学生运动走向高涨735

第五章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的谈判与斗争741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 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741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与民主宪政运动741

二、抗战后期美国处理国共关系对策的演变744

三、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蒋介石倒行逆施750

第二节 国民党抢夺抗战果实与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755

一、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755

二、中共反对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758

三、国共两党在战后建国方针上的对立762

第三节 毛泽东与蒋介石会谈763

一、促成两党领袖会谈的诸因素763

二、重庆谈判767

第四节 停战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771

一、国共停战谈判771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整军谈判775

第六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尾声781

第一节 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和国共休战谈判781

一、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781

二、国共在东北问题上的斗争784

三、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国共谈判斗争789

第二节 国民党关闭谈判之门793

一、国共两党的和谈条件与南京谈判793

二、国民党非法召开“国大” 关闭和谈之门798

第三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801

一、美国退出“调处” 国民党解散军调部801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803

第四卷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分裂809

第一章 国共两党的军事激战809

第一节 国民党向共产党发动全面进攻809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809

二、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815

第二节 战争形势的根本转折818

一、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818

二、战略决战821

第二章 国共两党在政治战线上的尖锐斗争830

第一节 中共开辟第二条战线830

一、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工作830

二、中共上海局领导的地下党的斗争834

第二节 “戡乱建国”和“倒蒋建国”的斗争845

一、国民党“戡乱建国”方针的制定846

二、“打倒蒋介石 建立新中国”819

第三章 国共两党在第三条战线上的斗争853

第一节 中共开辟第三条战线 反内战起义形成高潮854

一、第三条战线的开辟854

二、反内战起义形成高潮856

第二节 第二次起义高潮862

一、决战中的战场起义862

二、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与北平和平解放870

第三节 第三次起义高潮876

一、渡江战役中国民党官兵的起义877

二、地区性起义与和平解放运动881

第四章 中共在大陆战败国民党890

第一节 北平谈判890

一、国民党谋求“划江而治”,中共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891

二、国民党发动“和平”攻势,中共宣布和平条件895

三、国共北平谈判898

四、和谈破裂90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党败退台湾911

一、渡江战役91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918

三、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921

第五章 共产党宣布一定要解放台湾 国民党声称坚决反攻大陆937

第一节 中共中央宣布一定要解放台湾937

一、中共中央《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的发表937

二、建立攻取台湾的前进基地941

三、解放海南舟山诸岛屿942

四、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945

第二节 国民党声称要坚决反攻大陆948

一、“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完成”的提出948

二、“反共抗俄”纲领的制定953

三、依赖美国军事势力与中共抗衡957

四、“救亡图存”,恢复和发展台湾经济962

第三节 国共在东南沿海岛屿的争夺战965

一、金门古宁头激战966

二、一江山岛两军浴血战968

三、大陈岛群立体战役970

第六章 国民党拒绝共产党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972

第一节 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972

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阐明对台湾立场972

二、中共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974

三、和平解放台湾提出后的影响975

第二节 国民党拒绝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978

一、国民党“八大”决定“反攻大陆,光复国土”978

二、“建设台湾,巩固台湾”980

三、加强极权统治984

第三节 国民党军政要员返回祖国大陆990

一、翁文灏从法国回国990

二、卫立煌从香港回大陆991

三、李宗仁从海外归来995

第七章 国共两党军队的炮战、海战和空战1001

第一节 硝烟弥漫的金厦海峡1001

一、“八二三”炮战1002

二、“八二三”炮战后的金厦海峡1007

三、海战烽烟1009

第二节 国民党军窜犯大陆连遭失败1011

一、蒋军武装人员被捕获1011

二、痛击U—2型高空侦察机1014

第三节 台湾飞行员驾机飞回大陆 大陆变节分子叛逃台湾1015

一、台湾空军人员驾机飞回大陆1016

二、大陆变节分子驾机叛逃台湾1018

第八章 中共对国民党战犯的改造、特赦和安置1021

第一节 中共对国民党战犯的改造1021

一、形势教育与理论学习相结合1022

二、提倡自愿参加体力劳动1025

三、派出去与请进来1027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1029

第二节 中共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1031

一、国庆十周年首次实行特赦1031

二、第二批至第六批特赦战犯1035

三、特赦全部在押的蒋介石集团战犯1039

第三节 中共对国民党战犯特赦释放后的安置1043

一、来去自由1043

二、妥善安置1046

三、幸福的家庭生活1048

四、全面落实对特赦人员的政策1049

第五卷 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提出1053

第一章 共产党倡导第三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坚持僵硬的大陆政策1053

第一节 第三次国共合作提出的历史条件1053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国际条件1054

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安定团结的实现1062

第二节 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提出1068

一、和平统一祖国政策的提出1069

二、和平统一祖国九条方针的提出和部分国民党人士返回大陆1075

第三节 国民党坚持反共拒和的立场和微妙的美台关系1081

一、国民党坚持反共拒和的立场1081

二、微妙的美台关系1087

第二章 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松动 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进一步发展1091

第一节 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松动1091

一、国民党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1091

二、台湾当局逐渐放松对海峡两岸交往的限制1099

三、国民党对大陆政策松动的原因1106

第二节 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进一步发展1114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六条办法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114

二、“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的最好形式1116

三、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分裂活动1124

第三章 共产党采取措施改善两岸关系 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有限开放1142

第一节 共产党为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所采取的措施与实际行动1142

一、落实对台胞、台属和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1142

二、客观评价国民党的历史进步作用1147

三、中共为改善两党关系所采取的实际行动1153

第二节 国共关系的进一步缓和与两岸关系的发展1161

一、国共关系的进一步缓和1161

二、两岸关系的发展1164

第三节 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有限开放与阻碍1175

一、国民党对大陆的有限开放1175

二、国民党对发展国共关系的阻碍1183

第四章 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的国共关系1191

第一节 国民党当局的新大陆政策1191

一、国民党对大陆政治风波的支持1192

二、鼓吹推行“台湾经验”1196

三、加紧开展“务实外交”1200

四、有限度的发展两岸间交往1204

五、李登辉新提出的大陆政策1209

第二节 共产党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1212

一、重申对台方针不变1213

二、坚持“三通”,扩大交流”1215

三、中共再次呼吁国共两党对等商谈1218

四、杨尚昆发表关于中国统一的谈话1223

第三节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变化1225

一、人员来往更广泛1225

二、经贸、投资迅速发展1229

三、通邮、通航出现新进展1232

第五章 对第三次国共合作前景的估测1234

第一节 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1234

一、缓和对话是时代发展的主流1234

二、中华儿女的绝大多数强烈要求祖国统一1239

三、国民党某些高层人士对国共关系发展的积极态度1246

四、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1250

五、大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1254

第二节 阻碍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不利因素1261

一、台湾政局的复杂化与“台湾独立”活动的发展1261

二、国民党高层人士历史包袱太重,现实顾虑太多1265

三、共产党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及其影响1269

四、两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1270

第三节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回顾1274

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1274

二、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启示1277

第四节 国共合作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280

一、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1280

二、中国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83

三、祖国统一是振兴中华的客观要求1288

四、回归祖国是台湾的唯一出路1292

五、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1295

后记1298

1991《国共两党关系通史 5卷合订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功安,毛磊主编 199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历代史话  5卷合订本(1992 PDF版)
中国历代史话 5卷合订本
1992 北京:北京出版社
两晋演义 (合订本)(1982年07月第1版 PDF版)
两晋演义 (合订本)
1982年07月第1版
党史资料通讯  1981年合订本(1982 PDF版)
党史资料通讯 1981年合订本
1982
《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简介( PDF版)
《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简介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编
アメリカ合衆国共産党史 上卷(1954.03 PDF版)
アメリカ合衆国共産党史 上卷
1954.03 大月書店
党史通讯  1987年合订本(1987 PDF版)
党史通讯 1987年合订本
1987
两晋通俗演义  1-5卷合订本( PDF版)
两晋通俗演义 1-5卷合订本
江西党史通讯  1987合订本( PDF版)
江西党史通讯 1987合订本
国共关系史论(1991 PDF版)
国共关系史论
1991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山东通史  两卷本(1992 PDF版)
山东通史 两卷本
199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国共关系史略(1989 PDF版)
国共关系史略
1989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国共两党谈判通史(1996 PDF版)
国共两党谈判通史
1996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统一战线基础教程(1991 PDF版)
统一战线基础教程
1991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党史资料通讯  1981年合订本(1982 PDF版)
党史资料通讯 1981年合订本
198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党史资料通讯  1982年合订本(1983 PDF版)
党史资料通讯 1982年合订本
198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