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兴亡的沉思》求取 ⇩

前言页1

序 吴雄丞1

绪论4

一、关于社会主义前途问题的几点思考4

(一) 真理究竟掌握在谁手里4

(二) 科技革命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6

(三) 已经具备将社会主义航船驶抵胜利彼岸的丰富经验8

(四) 苏联解体并非社会主义的根本失败10

(五) 要实事求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点论和两点论的唯物辩证观点12

二、导致苏联解体诸因素的概要分析15

(一) 战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苏联实施“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攻势15

(三) 苏联末期改革失误,经济急剧恶化,使西方有机可乘17

(二) 苏联民族关系复杂,民族政策失误17

(四) 斯大林后期个人迷信、肃反扩大化和在接班人问题上失误留有遗患19

(五) 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改革失误、缺乏应有的理论和执政水平,推行“三和两全”路线埋下了历史祸根21

(六) 勃列日涅夫不思根本改革,领导干部腐败得不到有力制约,变本加厉地推行世界霸权主义,使苏联再次蒙受创伤23

(七)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是由苏联历史酿造和西方渗透而形成的,它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巨毒砒霜26

三、关于苏联解体中的民族因素30

(一) 联盟的基础不甚牢固,原有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遗患未根除30

(二)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催化了民族主义由潜流转为显潮33

(三) 苏联末期中央错误路线占上风,指导方针一错再错35

上篇 列宁主义是胜利之本47

一、敌对势力在苏联初创时期的和平演变活动及其失败的原因47

(一) 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在十月革命初期就已经开始进行和平演变活动47

(二) 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趁俄国发生饥荒之机,用食品救济等手段促使共产主义“名存实亡”53

(三) 在对苏俄武装干涉失败后,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继续在经济、外交、意识形态和隐蔽战线上对苏联展开不流血的战争55

(四) 早期西方和平演变图谋未能得逞的原因很值得深思,但并不神秘60

二、列宁为创建巩固苏联确立理论、纲领、路线、战略和策略68

(一) 敌对势力企图把和平的经济建设变成和平地瓦解苏维埃政权68

(二) 和平演变危险不是一时现象乃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70

(三) 把和与战结合起来,利用资本主义去战胜资本主义74

(四) 采取一切有效的策略、手段和措施,为打赢不流血的战争提供全面、稳妥可靠的保障88

中篇 背叛列宁主义导致亡党亡国184

一、苏联成长壮大的辉煌历史验证了列宁主义路线和策略原则的真理性184

(一) 十月革命意义深远,新经济政策和计划经济建设使苏联改变了落后面貌184

(二) 卫国战争战果辉煌,使苏联和社会主义声望大增186

(三) 战后至70年代,苏联国力继续高速发展,在国际上占有显要地位197

(四) 苏联辉煌历史是同列宁、斯大林的卓越贡献分不开的201

二、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思想根源在于苏联后期执政者背离了列宁主义路线和列宁执政谋略214

(一) 苏联解体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影响,人们对其性质和原因各持己见214

(二) 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发展迟缓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216

(三) 苏联解体与斯大林时期失误相关,但把罪责全推到斯大林身上是极不公正的220

(四) 苏联解体是从赫鲁晓夫“解冻”开始的221

(五) 勃列日涅夫奉行霸权主义,不思根本改革,执政后期对腐败惩治不力,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历史根源231

(六) 改革应循序渐进,要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安德罗波夫的短暂改革颇得人心240

三、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他的改革失误导致了苏联局势急剧恶化244

(一) 戈尔巴乔夫即将上任时,政治局委员们曾给予极高的评价并寄予厚望244

(二)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出台的历史背景和它形成的历史过程246

(三)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基本内涵256

(四)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基本性质265

(五) 应当怎样看待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277

(六)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在指导苏联改革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312

四、对若干相关问题的探索与思考369

(一) 戈尔巴乔夫与赫鲁晓夫历史功过是非之比较369

(二)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对苏联解体应各负什么责任379

(三)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为何能起到瓦解苏联的作用404

(四) 苏联解体的灾难性后果与未来社会主义的命运414

下篇 苏共失权和苏联解体的教训433

一、执政党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改革与稳定和发展的关系433

(一) 必须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433

(二) 必须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对外开关的关系436

(三) 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和发展的关系437

(四) 必须注重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439

二、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保持头脑清醒,高度重视舆论阵地,关注舆论导向,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慎重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和领袖的功过是非问题443

(一) 舆论阵地和舆论导向,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一个要害问题443

(二)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45

(三) 必须慎重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和领袖的功过是非问题,严防敌对势力和投机分子从中破坏450

(一) 必须认清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西化”“分化”与反“西化”“分化”斗争的长期性和规律性452

三、执政党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得到实施的抵御“西化”、“分化”的战略与策略452

(二) 要始终把依靠本国人民和团结被压迫的阶级、民族和人民作为制定实施抵御战略策略的根本立足点454

(三) 建立多层次的科学的抵御战略结构,注意协调好分战略与总战略及各分战略之间的关系456

(四) 健全实施抵御战略策略的干部队伍和规章制度,注重加强抵御战略策略意识教育,不断创造实施抵御战略策略的条件460

四、执政党必须经常关注并正确处理现实中存在的阶级斗争和反倾向斗争问题,尤其要注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461

(一) 戈尔巴乔夫抛弃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危害461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不可丢464

(三) 现阶段国内阶级斗争已经超出了残余形态阶级斗争的范围467

(四) 忽视现实中存在的阶级斗争和错误倾向的原因何在469

五、执政党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民主专政与法制的关系,切实加强国家政权建设481

六、执政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提高领导干部和全党的理论与执政水平,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领导干部制度和监督机制481

(一) 切实加强执政党建设,是加强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条件,是完成历史赋予的改革、稳定和发展三大任务的核心和关键所在481

(二) 在内外敌对势力不断加强“西化”、“分化”战略攻势的情况下,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和和全党的政治理论与执政水平,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485

(三) 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健全领导干部制度是执政党建设的重点课题487

(四) 要妥善解决健全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机制问题490

结束语493

后记496

附录498

(一) 重科技、抓人才、讲政治--跨世纪战略的三大最高原则498

(二) 讲政治与思维政治工作509

(三) 苏联新版百科全书介绍布哈林等人516

(四) 为什么不应给托洛茨基平反519

(五) 还历史本来面目--德国发现斯大林之子受审真实记录520

(六) 斯大林死因与他小儿子入狱至死522

(七) 他并不是懦夫--贴身警卫回忆斯大林战时生活524

(八) 从将军到司炉--勃列日涅夫女婿沉浮记526

(九) 利加乔夫给总书记和全体中央委员的信528

(十) 1987年秋利加乔夫在教师积极分子会议上的讲话531

(十一) 我不能放弃原则--安德烈耶娃的信533

(十二) 导致苏联解体的主因并非改革前存在的民族问题535

(十三) 东欧剧变的引爆火星来自莫斯科541

(十四) 俄国曾插手罗马尼亚1989年事变547

(十五) 俄罗斯的两极世界548

(十六) 俄罗斯贫富分化严重550

(十七) 苏联解体前后居民收支对比551

(十八) 苏联解体殃及全苏553

(十九)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民生活现状555

(二十) 谁在统治俄罗斯557

(二十一) 俄罗斯军队:风雨艰辛四周年558

(二十二) 东欧大地左翼主沉浮560

(二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条经验562

1996《苏联兴亡的沉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振城著 1996 北京:改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1999 PDF版)
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
1999 北京:新华出版社
メディァの兴亡(1986年06月 PDF版)
メディァの兴亡
1986年06月 株式会社文艺春秋
苏联历史的反思( PDF版)
苏联历史的反思
历史的沉思(1980 PDF版)
历史的沉思
198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帝国的兴亡  中( PDF版)
帝国的兴亡 中
苏联:沉没前的100天(1994 PDF版)
苏联:沉没前的100天
1994 北京:中国风出版社
海,  沉思的海(1980 PDF版)
海, 沉思的海
1980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沉思的山岩(1991 PDF版)
沉思的山岩
1991 上海:学林出版社
动人的沉思(1985 PDF版)
动人的沉思
1985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苏联的新政治思维(1988 PDF版)
苏联的新政治思维
1988 北京:时事出版社
三国兴亡(1989 PDF版)
三国兴亡
1989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精神世界壮丽日出的画卷  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989 PDF版)
精神世界壮丽日出的画卷 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989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第二国际的兴亡(1964 PDF版)
第二国际的兴亡
196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最后的沉思(1995 PDF版)
最后的沉思
1995 北京:商务印书馆
苏联历史的沉思(1988 PDF版)
苏联历史的沉思
1988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