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技术》
作者 | 沈兰荪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5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1200205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546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数据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1
第二节 数据传感器1
第三节 数据采集系统的典型结构2
第二章 接口技术4
第一节 概述4
第二节 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4
第三节 外设接口的寻址方式6
第四节 输入与输出的控制方式9
第五节 外设接口的数据传输14
第六节 PC机的I/O通道16
第七节 PC机总线周期的使用21
第一节 概述24
第三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24
第二节 采样频率的选取25
第三节 采样方式的讨论26
第四节 量化过程与量化噪音27
第五节 孔径时间29
第六节 模数转换器的精度与特性31
第七节 编码31
第四章 数模转换器35
第一节 概述35
第二节 DAC的I/O隔离接口电路37
第三节 具有锁存器的八位DAC39
第四节 完整的八位DAC43
第五节 12位DAC的接口方法46
第六节 DAC的内存映射接口电路48
第七节 带通用接口的12位DAC52
第八节 实际产品54
第一节 概述57
第五章 模数转换器57
第二节 ADC的工作原理58
第三节 ADC与微处理器的接口62
第四节 通用的八位ADC62
第五节 数据采集的定时64
第六节 使用8255的ADC接口方法67
第七节 数字面板表68
第八节 实际产品72
第六章 模拟多路开关74
第一节 概述74
第二节 等效电路与主要技术指标75
第三节 模拟多路开关的配置78
第四节 两类实用的模拟多路开关78
第五节 带有多路开关的ADC79
第七章 测量放大器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测量放大器的增益调节83
第三节 主要技术指标84
第四节 测量放大器的使用86
第五节 隔离放大器87
第八章 采样保持电路89
第一节 概述89
第二节 工作原理与主要技术指标89
第三节 系统通过速率的讨论90
第四节 采样保持电路的使用91
第五节 SHA器件AD58392
第九章 数据采集模块93
第一节 概述93
第二节 数据采集模块DT571293
第三节 DT5712的扩展使用97
第四节 数据采集模块的接口设计98
第五节 其他的数据采集模块99
第十章 板级结构的数据采集产品101
第一节 概述101
第二节 模拟输入输出接口板102
第三节 MS1209模拟输入输出接口板104
第四节 实际使用中的一些问题107
第五节 与IBM-PC机的兼容设计109
第十一章 总线的标准与技术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S-100总线117
第三节 STD总线121
第四节 IEEE—488总线124
第五节 串行总线的讨论127
第十二章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131
第一节 概述131
第二节 系统的结构配置131
第三节 几个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134
第四节 一个采用Intel 8086的典型数据采集系统142
第五节 采用双微处理器的数据采集系统146
第六节 数据缓冲区的设置148
第七节 数据传送速率的讨论150
第十三章 实际装配中的一些问题152
第一节 概述152
第二节 分布参数的影响152
第三节 数据采集部件的正确使用153
第四节 接地157
第五节 电源干扰与去耦158
第六节 IBM-PC机系统总线的使用159
第七节 传感器与系统的连接160
第十四章 浮空测量与保护屏蔽165
第一节 概述165
第二节 共模电压165
第三节 浮空测量166
第四节 有保护屏蔽装置的系统168
第五节 保护端的连接169
第六节 关于注入电流的讨论173
第七节 关于技术指标的一些问题174
第八节 共模抑制能力的测量176
第十五章 程序设计基础178
第一节 概述178
第二节 程序设计的模块化结构178
第三节 软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原则179
第四节 软件系统的程序控制结构182
第五节 软件系统的评价标准183
第十六章 监控程序的设计184
第一节 概述184
第二节 循环优先任务调度程序184
第三节 键码分析任务调度程序184
第四节 状态分析任务调度程序185
第五节 实时多任务监控程序设计187
第十七章 低电平的数据采集技术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传感器与系统的连接194
第三节 系统输入电路196
第四节 多路后调理电路200
第五节 典型的输入误差源分析200
第十八章 高速的数据采集技术204
第一节 概述204
第二节 数据采集部件的选用204
第三节 高速数据传送的实现205
第四节 ADC的并行工作208
第五节 图象信号的高速采集210
第六节 双端口存贮器的使用与设计212
第十九章 采用单片机的数据采集技术216
第一节 概述216
第二节 单片机的介绍216
第三节 智能检测仪217
第四节 智能动态线径测量仪219
第五节 一个采用803 1的典型数据采集系统223
参考文献225
1990《数据采集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兰荪编著 1990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数据转换技术
- 1987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数据采集与控制
- 1991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工程数据库技术
- 199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Novell NetWare 5网络管理员手册
- 1999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数据库技术
- 199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战略管理 第2版
- 1998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 1998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数据通信技术
- 198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数据通信技术
-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1999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实用数据库技术
- 1986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数据库技术 初级
- 199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关系数据库技术
- 1989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1987 能源出版社
-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198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