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魅力 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
作者 | (美)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耀译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5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50635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200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叶嘉莹)1
一、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1
二、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32
1.导言33
1.1.独立性句法33
1.2.动作性句法35
1.3.统一性句法37
1.4.某些基本观点的预示39
2.名词和简单意象44
2.1.独立性句法的种类44
2.2.诗中的具体性50
2.3.简单意象的性质倾向53
2.4.性质的诗意作用57
2.5.对具体性的重新探讨59
2.6.英语诗歌中由句法表现的细节罗列60
2.7.理论总结74
3.动词和动态意象79
3.1.导言79
3.2.静态动词83
3.3.动态特征87
3.4.拟人化102
3.5.本章小结104
4.推论和统一性句法105
4.1.导言105
4.2.连续性和句法统一108
4.3.非陈述句式109
4.4.相对时间109
5.唐诗的语言112
三、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119
1.意义和对等原则119
1.1.对等的定义119
1.2.作为对等关系的隐喻和典故125
2.隐喻和隐喻关系131
2.1.类别和性质131
2.2.从含义和修饰到隐喻135
2.3.动词的中心性137
2.4.暗含的隐喻和明显的隐喻140
2.5.隐喻的种类144
2.6.作为组织原则的对等151
2.7.对等关系和抒情诗154
3.典故和历史原型159
3.1.定义和范围159
3.2.典故的结构160
3.3.隐喻和典故的比较161
3.4.整体性典故和局部性典故163
3.5.作为原型的历史165
4.隐喻语言和分析语言168
4.1.语言的对立168
4.2.引申的隐喻173
4.3.作为特征的时间与空间174
4.4.雅各布森理论的重温177
4.5.方法论总评185
译后记194
1989《唐诗的魅力 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耀译 198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唐诗评译
- 1996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结构主义
- 1984
-
- 诗的效用与批评的效用
- 1972
-
- 批评的建设的社会主义
- 1976
-
- 英语词汇的魅力
- 199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论解构 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论
- 1987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结构主义
-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文本的世界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古典诗的形成结构
- 1997 骆驼出版社
-
- 诗文批评中的对偶范畴
- 1995 北京:文津出版社
-
- 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
- 1993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 诗的理论与批评 第1辑
- 1950 正风出版社
-
- 共产主义的批评
- 1929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