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经验谈》求取 ⇩

一、从生活出发1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鲁迅1

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茅盾1

“建立生活根据地” 马烽3

“点面结合” 周立波4

把自己的头脑当做艺术的吸铁石 康濯5

和材料走得碰了头,想不拾也躲不开 赵树理6

创作的最重要条件是题材的成熟 茅盾6

熟悉人是第一位的工作 周立波8

人物形象的成熟必须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获得 茅盾8

做一个人类心灵上的名医 康濯10

看不见一个人的内心,就永远不能说认识这个人 杨朔12

观察生活重在人物性格 艾芜13

要注重观察人的行为,而且要有热情 柳青14

要熟悉人物的个性特征 王汶石15

熟悉到连他走路的脚步声都听得出来 赵树理16

给事情剥剥皮,看看核儿究竟有多么大 老舍18

要“化了的”材料 赵树理19

在大家共见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茹志鹃20

还要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 丁玲20

“一定是自己心理放不下去” 赵树理22

发现题材的“慧眼”,在于作者对人民热爱的程度,对革命事业关切的程度 李准22

创作冲动常常是由一个人的一种突出行为触动了我的思想所引起的 柳青23

写自己所熟悉的 沙汀24

表现能力是从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养成的 茅盾25

想象力来自生活经验,来自对生活的激情 王汶石26

当你拿起笔来的时候,有否五个“把握”的保证? 王蒙27

从生活到艺术的飞跃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 王蒙31

总揽全局,鸟瞰式地来表现主题 茅盾34

二、主题提炼和艺术概括34

新一点,深一点 王愿坚35

要有一个贯穿全篇的“灵魂” 李准36

从大到小、从面到点,再由小到大、由点到面 王蒙37

尽量往深里开掘 刘心武39

把素材所包含的内在思想深化 王汶石43

“不平常”包含在“平常”之中 王汶石44

思想的火花一旦燃起 王汶石46

要有一架“望远镜”和“显微镜” 李准47

主题提炼,总是通过形象或与形象血肉相连地进行的 王汶石48

同样的题材,也会各有各的提炼途径 康濯49

不能先主观地做好鞋子让生活穿 高晓声50

凝聚从内心迸发的思想火花 徐怀中51

在工作中找到的主题,容易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 赵树理52

感动·思索·主线·概括 杨朔53

要敢于提炼集中,敢于虚构 李准53

刀锋指处,首先是麻雀的心脏 王汶石57

把听来的简单故事,变成了一个社会那么大的生活整体 老舍60

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夸张 张天翼60

从自己大体相同的生活体验中,去理解听来的故事 王愿坚63

依据真实的人来写,必须在原人物的基础上加工 马烽66

有些人物在我脑海里生活了不下一二十年 梁斌69

从材料堆中解放出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杜鹏程74

梦游似地走到作品所描写的世界中去 艾芜79

在我脑海里奔涌翻腾的,是我所经历过的生活中的种种形象 吴强80

写书的时候,不感觉是坐在温暖的宿舍里,而是在林海雪原 曲波83

“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巴金87

是非要分明,爱憎要热烈 鲁迅87

跟我的主人公同患难,共甘苦 巴金93

由于对革命英雄充满强烈的爱 杨沫93

激情烈烈写英雄 峻青95

有了爱和情,就能调动一切手段来塑造人物 贾平凹97

三、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描写100

首先要有成熟的人物形象 茅盾100

故事不怕短,人物可必须立得起来 老舍101

根据人物的性格推测开去 艾芜103

要性格鲜明的真人、活人,不要没血没肉的“人干” 马烽105

由模特儿变成作品里的人物,这就是创作的主要过程 柳青107

典型人物是集中概括出来的 杨沫108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鲁迅111

模特儿常常不止一个人 周立波112

采取一端,加以改造,生发开去 鲁迅113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鲁迅113

要注重人物性格的千差万别 康濯113

重要的是写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柳青117

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渐变、突变,要合情合理 艾芜118

要谨防人物描写的太直线式 茅盾119

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中间人物 茅盾120

为作品中各种人物的位置寻找分量和比例的问题根本并不存在 康濯122

英雄人物也可以有缺点 茅盾124

次要人物在各自的位置上都是重要的 茅盾125

写敌人,切忌写死了,写假了 吴强125

人物性格是否典型,取决于人物行动是否有典型性 茅盾127

叫人物用行动说话 老舍128

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 梁斌128

“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才会作这一两件事” 老舍130

由对话看出说话人来 鲁迅131

从对话看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周立波131

人物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说什么话 艾芜132

“连人带话一齐来” 老舍133

语言是从心里掏出来的 老舍135

对话要用口语,但要经过提练 张天翼136

环境描写应当紧密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 茅盾137

四、情节、细节和结构艺术139

应当是由人物生发出故事 茅盾139

人物必须从情节中站立 康濯140

一定要根据人物的需要来安排事件 老舍142

不要硬叫人物去迁就自己所设计的一连串遭遇 张天翼144

人物要照他的思想、性格行动 艾芜144

从熟悉的人物出发,进行广泛联想,就产生了故事情节 陆文夫145

人物的内核抓住了,所有情节也跟着都活了 蒋子龙147

人物性格一旦形成 王汶石150

人物与故事在构思时是同时出现的 茅盾151

情节和人物性格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峻青151

务必防止随心所欲地任意支配人物的思想行动 吴强153

虚构情节,必须讲求艺术的真实性 姚雪垠155

故事性应该放在矛盾上 杨朔156

短篇小说的情节要少而精 峻青157

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为下一个情节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峻青158

充分利用情节所提供的场合和机会 杜鹏程158

细节应当典型地表现现人物性格 茅盾159

细节的产生,乃是主题思想的要求和人物性格活动的结果 吴强160

我写人物,主要手段就是细节和语言 李准162

捕捉最足以展现人物内心的细节 王愿坚163

“找故事容易,找零件难” 李准164

一切与主题思想、与表现有本质意义的人物形象无关的细节,在作品中是多余的 秦兆阳165

“生活本身充满智慧”,要苦苦搜索 高晓声167

匀称、平衡、有机性 茅盾168

结构中包含着决定人物、情节发展的许多复杂问题 康濯169

困难的是组织矛盾 柳青170

园艺家常常把太多的蓓蕾摘去 茅盾171

围绕中轴线,星罗棋布,疏密得体 姚雪垠173

不妨试一试复线或放射线结构的作品 王蒙178

每一次创作,都是一番新创造 王汶石179

五、艺术技巧、风格及其它179

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 鲁迅179

注重写作技巧,注重读者的心理和爱好 杨沫181

叙事写人,须把握全貌,方能以小见大,简练精采 老舍182

不可不给读者的经验和想象留有余地 茅盾183

要有“底”,又要不漏“底” 老舍184

不要把主题思想都摆出来 茅盾185

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嘴巴插进书里去发议论 茅盾186

不要力竭声嘶 陆文夫188

要善于侧面烘托 茅盾189

学习中国民间文艺的传统写法 赵树理190

一切都应当是属于你自己的 康濯194

必须有着千差万别的各自的艺术特色 康濯195

大花园里,要有牡丹、芍药,也要有满天星、小雏菊 茹志鹃197

“寓华于朴”“寓绚于素” 李准198

简练 老舍198

要知道“不应该那么写” 鲁迅201

表现能力与欣赏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茅盾202

从中外名著中获得“启发” 巴金203

西红柿是“引进”的,但现在它成为中国的了 王蒙205

学习文学技巧,不能忽视读书 王汶石206

读书,要敞开胸怀去感受 邓友梅207

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一个作家的考验 柳青209

反复琢磨,精雕细刻,呕心沥血 杜鹏程210

要忍痛割爱 马烽210

知道自己作品的毛病在那里,这就是在进步 茅盾211

在什么情况下我写不下去? 茹志鹃212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鲁迅214

1981《小说创作经验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效天编 1981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1956 PDF版)
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
195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1956年01月第1版 PDF版)
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
1956年01月第1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谈小说创作( PDF版)
谈小说创作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小说创作十二谈(1983 PDF版)
小说创作十二谈
1983
谈短篇小说创作(1959 PDF版)
谈短篇小说创作
1959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作家谈创作经验(1959 PDF版)
作家谈创作经验
195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谈小说创作(1962 PDF版)
谈小说创作
1962 北京:作家出版社
农民作家谈创作经验(1960 PDF版)
农民作家谈创作经验
1960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1949 PDF版)
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
1949 大东书局
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1979 PDF版)
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
1979 武汉大学中文系
小说创作经验谈(1989 PDF版)
小说创作经验谈
1989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小说创作艺术谈(1986 PDF版)
小说创作艺术谈
1986 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小说创作漫谈(1979 PDF版)
小说创作漫谈
1979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创作经验谈(1983 PDF版)
创作经验谈
1983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小说创作谈(1980 PDF版)
小说创作谈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