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现代史 中》求取 ⇩

第四编 抗日战争(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五年八月)1

第九章 全面抗战开始 两个战场的出现1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1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1

二、“七七事变”与平津失陷3

三、“八一三事变”。淞沪激战7

四、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0

五、各国及国际各种力量对中日战争的态度13

一、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国民党军队溃退16

第二节 国民党战场的抗战 敌占区傀儡政权的建立16

二、南京沧陷与日军大屠杀18

三、国民政府西迁,战区工业内迁20

四、陶德曼“调停”与国民党的对日妥协活动22

五、敌占区傀儡政权的建立24

六、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与徐州撤退27

第三节 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略方针29

一、洛州会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29

二、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32

三、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战略方针36

四、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39

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42

第四节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42

二、群众抗日运动和文化运动的高涨45

三、武汉会战与武汉、广州的沦陷50

第十章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54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变化 抗日营垒的分化54

一、抗日相持局面的出现及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54

二、汪精卫集团的投敌。抗日军民的讨汪斗争55

三、英、美关于太平洋国际会议的策划58

一、日本侵略军的“治安肃正计划”。华北敌后抗日军民的反“扫荡”斗争60

第二节 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主要战场60

二、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华南游击战争的展开63

三、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65

第三节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国民党正面战场67

一、国民政府的南岳军事会议与“第二期作战方针”的制订67

二、日军对正面战场的局部进攻及国民党军队的收缩保守态势69

第四节 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方针及其法西斯统治的强化71

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共产党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斗争71

二、国民党推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与强化法西斯统治74

三、国民党的宪政骗局与人民的宪政运动77

四、晋西事变。皖南事变79

五、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83

第五节 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85

一、“日汪协定”及汪伪政权的建立。南北伪政权的合流85

二、日本帝国主义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88

三、日伪的亲日、尊孔教育与东亚联盟运动90

第十一章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中国抗日战争94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新阵线正式形成94

一、珍珠港事件爆发。中国共产党关于太平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94

二、英、美支援中国抗战。中国战区统帅部的设立。第一次缅甸战役96

三、中美、中英《平等新约》的签订98

四、日本反战同盟的出现99

第二节 解放区军民的艰苦抗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102

一、解放区军民坚持敌后抗日斗争102

二、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104

三、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09

四、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11

第三节 国民党投降倾向的增长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加强114

一、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推行诱降政策。国民党将领、官员与军队大批投敌114

二、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发表116

三、国民党加强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117

四、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加强119

五、国统区民族工商业和农村经济的衰落121

第四节 日本对华新政策下的沦陷区123

一、日本对华新政策的推行及《汪日同盟条约》的出笼123

二、日伪“统一”沦陷区的活动126

三、汪伪的“战时经济体制”128

第五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131

一、抗战文学的繁荣131

二、对国民党“唯生论”和“力行哲学”的批判134

三、对“新理学”、“新王学”的批判137

四、对买办史学、《国史大纲》和《战国策》派的批判140

第六节 少数民族的爱国进步斗争 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142

一、蒙、回、壮、黎、苗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142

二、西藏僧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144

三、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的斗争以及三区革命146

四、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148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51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151

一、豫湘桂战役151

二、国共谈判。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主张154

三、国统区人民的困苦生活和民主运动的高涨157

第二节 敌后战场的的局部反攻 抗日根据地的扩大161

一、八路军在华北的局部反攻161

二、新四军在华中的攻势作战和苏浙皖根据地的开辟164

三、开辟河南、湘鄂赣边根据地165

四、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167

第三节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69

一、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169

二、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71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73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76

一、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会议。中苏莫斯科会谈176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反攻作战179

三、苏联对日宣战。解放区军民大反攻181

四、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最后胜利184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188

一、战后国际形势188

第十三章 国共和谈 中国人民力争实现和平民主188

第五编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四九年九月)188

二、中国的内战危机190

三、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193

四、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及活动196

第二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00

一、重庆谈判200

二、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204

三、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206

四、马歇尔的“调处”骗局212

五、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和共产党、民主党派坚持政协决议的斗争214

六、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218

第三节 解放区军民准备自卫战争221

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221

二、解放区的练兵、减租和生产运动222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224

第十四章 全面内战的爆发 国民党军事进攻的被粉碎227

第一节 全国内战初期军事形势227

一、内战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的战略方针227

二、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被粉碎229

三、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失败234

一、《中美商约》的签订237

第二节 国统区的殖民地化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237

二、国民党政府的残酷掠夺239

三、国统区经济危机的深刻化241

四、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和改组政府242

五、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和台湾“二二八”起义246

第三节 内蒙、新疆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250

一、内蒙古人民的自治运动250

二、新疆的和平谈判与联合政府的破裂253

一、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南下作战257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257

第十五章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国民党统治的严重危机257

二、西北、华北、华东解放军的攻势作战26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264

一、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264

二、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266

三、共产党的新区政策268

四、解放区的扩大和发展270

第三节 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垂死挣扎272

一、国民党政府的“戡乱总动员”272

二、魏德迈来华273

三、“行宪国大”的召开275

四、国统区的币制改革和经济总崩溃277

五、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和民主党派的重新的组合279

六、国统区的反美扶日运动281

第四节 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和成就283

一、解放区新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83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民文艺事业的成就286

三、国统区文教事业的危机288

第一节 伟大的战略决战291

一、战略决战前的形势291

第十六章 伟大的战侵决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91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292

三、蒋桂矛盾的激化和蒋介石的“引退”298

第二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301

一、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301

二、北平和平谈判303

三、国民党军长江防线的崩溃。南京、上海解放305

四、解放军向西北、中南、福建进军,追歼国民党军余部307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09

一、对美国白皮书的批判309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11

1987《新编中国现代史 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圻福等主编 1987 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现代史初编(1940 PDF版)
中国现代史初编
1940 香港国泰出版公司
新编中国现代史  下册(1987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史 下册
1987
新编中国现代史(上册)(1987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史(上册)
1987
新编中国现代史(1996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史
1996
新编中国现代史(下册)(1987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1987
中国近代史  新编(1993 PDF版)
中国近代史 新编
1993
中国现代史[新版](1996 PDF版)
中国现代史[新版]
1996 株式会社有斐阁
新编中国现代史  1919.5-1949.10(1996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史 1919.5-1949.10
1996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简编(1987 PDF版)
中国现代史简编
1987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新编(1989 PDF版)
中国古代史新编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外历史新编  第3卷  中国现代史(1990 PDF版)
中外历史新编 第3卷 中国现代史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古代史(1994 PDF版)
新编中国古代史
1994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1990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
1990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简史(1991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199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编中国现代史  上(1987 PDF版)
新编中国现代史 上
198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