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作者 | 向乃旦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知识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2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4·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857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古书形式1
一 书籍的起源与简牍式1
1.书籍的起源1
2.简牍式4
二 帛书、纸书与卷轴式6
1.帛书的使用6
2.纸的发明与使用8
3.卷轴式9
三 印刷术的发明与册叶式10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10
2.印本书各部分的专门术语16
3.积页成册的演变形式18
第二章 古书目录22
一 目录的种类22
1.官修目录23
2.史志目录27
3.私人撰修目录28
4.版本目录29
5.专科目录31
二 四部分类法及其内容35
三 目录的作用36
1.指示治学研究的门径36
2.打开版本库藏的钥匙37
3.考证学术源流39
第三章 古代地理沿革40
一 关于先秦的地理知识40
1.九州说42
2.十二州说43
二 秦汉以后的地理行政区划44
1.州45
2.郡47
3.国49
4.道49
5.府50
6.军51
7.路51
8.省52
9.县53
三 如何查找地理沿革资料54
一 地方志的演变58
1.全国性的区域志58
第四章 地方志58
2.地记62
3.图经63
4.地方志64
5.方志编纂学的创立65
二 地方志的特点68
1.历史的延续性(继承性)68
2.内容的广博性69
3.材料的真实性70
4.思想的局限性70
2.少数民族史料71
三 地方志的作用71
1.农民战争史料71
3.经济资料74
4.科学技术资料74
5.中外文化交流资料75
第五章 古代婚姻77
一 婚姻的概念及其社会作用77
1.婚姻的概念77
2.婚姻的社会作用78
2.血族婚80
1.原始群婚80
二 原始社会中原始群婚的演变80
3.亚血族婚与对偶婚81
4.一夫一妻制83
三 奴隶社会的婚制85
1.转房制(收继制)85
2.佯战婚(劫夺婚)87
3.媵、妾制89
四 封建聘娶婚的仪式91
1.聘娶婚仪式的演变91
2.封建婚律对聘娶婚的监护作用94
1.原始社会的教育98
第六章 古代太学与书院98
一 太学的演变98
2.周代的辟雍99
3.汉代以后太学的兴废101
a.太学师资人员的职称102
b.太学生的入学条件102
c.学习科目及考试104
4.太学的学风107
二 书院的演变109
1.书院的兴废110
b.通过“会讲”,开展学术交流113
a.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113
2.书院的特点113
c.奖进后学,重视传、帮、带114
d.重视总结自学方法114
3.书院的学风116
第七章 古代选举与科举119
一 选举的演变119
1.原始社会的“选贤授能”119
2.夏、商、周的“举贤才”120
3.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121
4.汉代的选举制——荐举与征辟123
5.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124
二 科举的兴废126
1.隋唐科举的创立126
2.唐代的诗赋取士129
3.宋代的科举改革131
4.元代的左右两榜134
5.明代的八股取士135
6.清代的满汉两榜138
第八章 古代职官141
一 先秦职官141
1.夏商职官142
2.周代职官143
二 秦至清末的职官145
1.中央职官145
a.中枢长官145
b.行政长官151
c.监察长官与谏官153
d.史官155
2.地方职官157
第九章 古代建筑162
一 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162
1.古建筑的成型期163
2.古建筑的成熟期166
3.对外来民族文化的摄收期169
4.古建筑的高潮期170
5.古建筑的降落期172
6.古建筑的渐变期176
二 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177
1.“宫室”是主体建筑的基本法式177
2.平面布局、重视造型美178
3.雕饰与色彩的使用179
4.建筑风格的多样化180
三 园林建筑181
一 日用器物与礼器的关系185
第十章 古代日用器物185
二 古器物学的发展186
三 器物简释189
1.烹饪器189
2.食器193
3.酒器195
4.容器199
5.水器201
6.兵器203
7.玉器208
一 原始人的审美观念211
第十一章 古代绘画211
二 古代著名画家与画派213
1.六朝时期的画家213
2.唐、五代时期的画家215
a.人物画家215
b.山水、花鸟画家217
3.宋代的画院与画派221
a.宋代的画院221
b.画院外的画家224
4.元、明、清时期的画家、画派226
a.人物画家227
b.山水、花鸟画家228
三 国画的风格特点237
第十二章 古代宗教(佛教与道教)242
一 宗教迷信与神话242
1.宗教迷信与神话的区别242
2.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244
二 我国古代的宗教247
1.佛教247
a.基本教义248
①天台宗250
b.主要宗派250
②法相宗251
③华严宗252
④禅宗252
c.对文化的影响253
2.道教255
a.基本教义255
b.主要教派256
①太平道和五斗米道256
②统治阶级御用的道教及其派别258
c.对文化的影响262
1983《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向乃旦编 1983 北京:知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
- 1989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古代文化知识要览
- 1986
-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 下册
- 1988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1987年06月第1版 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史知识手册
- 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 下
- 1988 工人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
- 1997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1986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1
- 197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1996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2
- 197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 上
- 1988 工人出版社
-
- 古代文化知识精讲
- 1996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