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
作者 | 杨栭著 编者 |
---|---|
出版 | 中州书画社 |
参考页数 | 332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219·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81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 唐朝以前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1
第一章 奴儿干都司设立前,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
图一 黑龙江上源的风光2
图二 风景如画的黑龙江中游(德尔基悬岸)7
图三 黑龙江下游(德楞附近)8
二 唐至辽、金历代政府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辖13
三 元朝对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统治的加强17
第二章 奴儿干都司设立前的辽东都司设置19
一 辽东都司的设置19
图四 辽东都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21
二 辽东都司属下二十五卫和自在州、安乐州的设置22
图五 辽海卫古碑23
图六 广宁左屯卫左千户所百户印26
图七 广宁前屯卫指挥使司印28
图八 宁远卫城的钟鼓楼29
图九 宁远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30
图十 大右桥附近的明代太平山台33
图十一 占子河附近明代的永安台(土名新台子)34
图十二 自在州印35
图十三 安乐州印36
图十四 《九边图》中的“辽东卫图”37
第三章 奴儿干都司是明代在东北和北部边疆设立的地方政权机关39
一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39
图十五 永宁寺碑41
图十六 永宁寺碑(碑表)42
图十七 重建永宁寺碑(碑表)44
图十八 曹廷杰光绪十一年考察奴儿干都司治所古遗址时所绘制的特林古碑图47
图十九 永宁寺附近八角陀罗尼幢的残座48
图二十 永宁寺附近的石经幢50
二 永宁寺二碑记的考释52
图二十一 永宁寺碑(背面)女真、蒙古二体文61
图二十二 永宁寺碑(侧面)汉、蒙、藏、女真四体文62
三 奴儿干都司的建制68
四 亦失哈等明代官员巡视奴儿干地区72
图二十三 崔源墓志76
图二十四 宋国忠墓志79
第四章 奴儿干都司属下黑龙江上游地区的卫所设立84
一 斡难河流域及呼伦贝尔等地区的卫所设立84
二 嫩江流域的卫所设立92
图二十五 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上、下)96
图二十六 朵颜卫左千户所百户印97
三 自漠河至精奇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设立100
第五章 奴儿干都司属下黑龙江中游地区的卫所设立110
一 自弗河至毕瞻河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设立110
二 松花江流域的卫所设立113
图二十七 成讨温卫指挥使司印136
图二十八 实山卫指挥使司之印140
图二十九 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143
图三十 塔山左卫之印148
三 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至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卫所设立152
图三十一 曹廷杰光绪十一年考察考郎兀卫古遗址额图时所绘制的“额图险要”图156
第六章 奴儿干都司属下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卫所设立157
一 伯力附近地区的卫所设立157
二 沿黑龙江东行,敦敦河附近的卫所设立160
三 格林河地区的卫所设立165
四 奇集湖附近的卫所设立169
图三十三 钦真卫古遗址被沙俄占领后强建马林斯克哨所的情形172
五 兴滚河地区的卫所设立173
图三十二 扎岭卫古遗址被沙俄占领后强建索菲斯克哨所的情形176
六 黑龙江口地区和库页岛的卫所设立178
图三十四 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183
第七章 奴儿干都司属下乌苏里江流域及以东滨海地区和图们江流域的卫所设立184
一 乌苏里江流域及以东滨海地区的卫所设立184
图三十五 曹廷杰光绪十一年考察双城子卫古遗址时所绘制的双城子图,即“傅尔丹古城”和“朱尔根古城”195
图三十六 曹廷杰光绪十一年所绘制的“海参崴图”中,标有“青岛”二字200
二 图们江流域的卫所设立203
图三十七 毛怜卫指挥使司之印206
图三十八 苏子河畔的灶突山(烟筒山)214
图三十九 灶突山(烟筒山)上的“烟筒”215
图四十 旧老城附近的夹哈河216
第八章 明政权对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的羁縻政策220
一 卫所官员任命、升降和承袭都由明朝政府决定220
二 卫所必须听从明王朝调发戍守边疆227
三 卫所必须按时缴纳贡赋229
图四十一 弘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记载关于海西忽鲁爱等卫野人女真都指挥倒哈等四十三名进马事奏折231
四 卫所间发生纠纷,必须听从明王朝处理234
五 卫所迁移和卫所人员迁居都要经明王朝批准235
六 卫所必须执行明王朝政令237
七 卫所辖地范围、并居和析置都要经过明王朝批准238
一 交通驿站的设立241
第九章 奴儿干都司境内交通驿站的设立及其沿线城镇的营建和发展241
二 交通沿线上的城镇营建和发展246
图四十三 阿什哈达第一摩崖248
图四十二 阿什哈达摩崖所在地全景248
图四十四 阿什哈达第二摩崖249
一 奴儿干都司属下女真人等与汉族人民的密切关系253
第十章 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女真人等与汉族人民的密切关系及女真人等的社会面貌253
二 奴儿干都司辖境内女真人等的社会面貌258
一 努尔哈赤等是明朝东北的地方官263
第十一章 清继明后在奴儿干都司的统治263
图四十五 旧老城汗王殿的旧址265
二 清入关前就统一了奴儿干都司辖境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广大地区265
图四十六 老城北门的遗址266
三 清政权对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274
图四十七 乾隆四十年三姓副都统给库页岛姓长颁发的文书280
图四十八(一) 库页人282
图四十八(二) 费雅喀人283
图四十九(一) 顺治十年三月礼科史书封面285
图四十九(二) 顺治十年三月礼科史书内容:礼部尚书郎丘关于使狗地方谷发亭姓所属各屯等地缺貂皮题本(部分)286
图五十 清朝官员在德楞地方向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居民征收贡赋287
图五十一 顺治十年三月礼科史书内容:礼部尚书郎丘关于郭薄儿屯等地进贡貂皮题本289
图五十二 黑龙江北岸精奇里江畔的中国村庄293
图五十三 有银色刻纹的 球顶尖盔的零件(铁的)294
图五十四 装饰品碎片 带有银色刻纹绣花铁肩饰295
图五十五 清朝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居民使用的石碾297
附录一 明代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简表301
附录二 明代奴儿干都司属下一百八十八卫所汉俄名对照表312
附录三 汉俄地名对照表319
附录四 引用主要外文书籍译名对照表325
1982《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栭著 1982 中州书画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傅玄及其诗文研究
- 1997 北京:文津出版社
-
- 黄遵宪及其诗研究
- 1991
-
- 明代漕运研究
- 1996年05月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明代奴儿干部司及其卫所研究
- 1982 中州书画社
-
- 蒙古奴隶制研究
- 1980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明代黄册研究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明玉珍及其墓葬研究
- 1982 重庆地方史资料组
-
- 地震及其研究方法
- 195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明代城市研究
-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检影研究及其应用
-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 1990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管理体制研究
- 1987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明代辽东都司
- 198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