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后三十年》求取 ⇩

一、革命的新纪元1

五四运动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5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1

二、北洋军阀的统治28

打着“共和”的旗号28

军阀混战30

武力统一和联省自治34

“好政府主义”39

三、太上政府与洋人新仆43

门户开放,协同浸略43

东交民巷的施舍47

北洋政府的媚外外交50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55

“黄金时代”之后的重重危机55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展59

从“联合战线”到党内合作65

国民党的改组69

逼宫与贿选76

五、混乱的北方政局76

北京政变82

孙中山的北上与逝世86

北洋军阀势力的重新组合90

六、大革命的高潮95

五卅的碧血95

省港的怒潮102

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105

七、争夺革命领导权110

革命阵营内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110

廖仲恺被害113

反对西山会议派116

与戴季陶主义的斗争121

中山舰事件123

八、北伐战争129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129

农村的大革命134

工人运动的大发展137

九、腥风血雨湮江南143

反革命的政治“南伐”14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0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55

十、思想文化战线的斗争166

新文学的成就166

“假古董的假毫光”170

《现代评论》的“落水”与《甲寅》杂志的揠旗173

“玄”“科”两派论争177

十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180

争夺国民党正统地位的争斗180

“二次北伐”与东北易帜186

新军阀混战192

五院制政府的出现203

蒋汪争权与“改组派”的产生207

十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12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212

各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20

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226

十三、革命命运的转折232

红色共和国的土地革命232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236

铁流两万五千里24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244

十四、南京政府的“训政”247

国民会议与“训政约法”247

特务统治与保甲制度251

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鼓噪257

四大家族——中国最大的官僚买办集团259

十五、三十年代的文化与科学266

左翼文化运动266

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271

关于中国社会的论争277

在挣扎中的科学技术280

十六、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285

“九一八”事变与蒋介石下野285

“一二八”上海抗战292

伪满洲国的建立296

长城内外的抗日烽火300

十七、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305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305

瓦窑堡会议与红军东征310

两广事变与绥远抗战313

西安事变317

“七七”卢沟桥事变324

十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24

“八一三”淞沪抗战328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32

国共合作,八路军奔赴山西前线335

台儿庄战役339

十九、两条抗战路线与两个战场342

片面抗战:正面战场战略防御的失败342

全面抗战:敌后根据地的开辟347

日本政府的对华新政策354

二十、汪精卫集团投敌354

汪精卫仓皇出逃357

南北伪政权的合流361

二十一、重庆政府的妥协与反共倾向365

“远东慕尼黑”365

“十二月事变”369

香港密谈373

二十二、正面战场风云377

南岳会议与武功会议377

长沙大火382

1939:武汉会战后的余波384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390

二十三、人民奋击的敌后战场395

日军“名将之花”的凋谢395

威震敌胆的百团大战397

新四军奋战江淮河汉间402

活跃在华南的抗日游击健儿406

战斗在白山黑水409

二十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415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中国战局415

“治安强化”与“清乡”419

美国与中国423

中国远征军入缅427

二十五、艰苦奋斗的解放区432

皖南事变432

战胜困难的“十大政策”438

制止新的反共逆流445

二十六、“大后方”面面观449

专制腐败的国民党统治449

国民党的“宪政”骗局与人民的民主运动454

豫湘桂人溃败459

大后方进步文化的抗争461

从史迪威到赫尔利465

二十七、抗日战争的胜利465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469

战略反攻,日本投降472

二十八、重庆谈判479

蒋介石抢摘“桃子”479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482

墨迹未干、内战骤起487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491

二十九、政治协商会议494

民主迫派的勃兴494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499

马歇尔来华“调处”505

三十、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509

全面内战的爆发509

全面进犯,处处挨打513

重点进攻的可悲结局517

三十一、国统区的范民地化522

蒋记“国大”与“新筹安会”522

主权大拍卖526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顶峰530

经济危机的爆发533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537

三十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537

土改新高潮和“三查”、“三整”543

国民党“总体战”的失败546

三十三、第二条战线549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549

为生存而抗争553

“五二○”学生运动556

“戡乱”和人民的抗争559

民主党派的重新组合564

英明的决策566

三十四、伟大的战略决战566

辽沈战役568

淮海战役572

平津战役575

三十五、新中国的诞生582

国民党政府选举“总统”的闹剧与财政经济的崩溃582

国民党“和平”攻势的破产586

百万雄师过大江5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596

后记601

1989《五四后三十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旭麓主编;李华兴等编写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