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过眼要录 晋、隋、唐、五代、宋书法》
作者 | 徐邦达撰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15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60065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496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西晋22
陆机22
平复帖一卷22
东晋28
王羲之28
远宦帖唐摹 一卷28
谢司马帖 唐摹 一卷29
丧乱、二谢、得示三帖 唐摹 一卷30
频有哀祸、孔侍中帖 唐摹 一卷31
平安、何如、奉桔三帖 唐摹 一卷32
王献之35
舍内帖古摹 一卷35
王珣37
伯远帖一卷37
王氏一门39
万岁通天摹王氏进帖唐摹 一卷39
隋44
释法极44
千字文(真草二体)一卷44
无名氏49
出师颂一卷49
唐52
欧阳询52
梦奠帖一卷52
千字文 古临 一卷55
卜商读书帖 古摹 一页57
张翰思鲈帖 古摹 一页57
孙过庭59
书谱卷上一卷59
陆柬之67
五言兰亭诗古摹 一卷67
李隆基(玄宗)70
鹡鸰颂一卷70
杜牧73
张好好诗一卷73
颜真卿76
祭侄季明文稿一卷76
刘中使帖 一册79
释怀素82
苦笋帖一卷82
食鱼帖 古摹 一卷84
无名氏88
十二月朋友相闻书一(册十页)88
朱巨川告身(传徐浩) 一卷90
临瞻近汉时二帖(元赵孟頫补全) 一册(二页)93
临黄庭经 一卷95
五代99
杨凝式99
神仙起居法一卷99
夏热帖 一卷101
韭花帖 一卷102
宋105
徐铉105
私诚帖一页105
李建中106
土母帖一页106
同年帖 一页107
贵宅帖 一页108
李宗谔110
铜鱼诗帖一页110
林逋112
自书诗帖一卷112
秋凉三君二帖 一册(二页)114
杜衍117
宠惠珍果帖一页117
叶清臣119
大旆帖一页119
孙甫121
虞侯还帖一页121
范仲淹122
道服赞一卷122
远行、边事二帖 一卷124
李寺丞帖 一页125
范纯仁128
轩驭帖一页128
范纯粹130
故人帖一页130
富弼132
温柑帖一页132
石介134
内谒帖一页134
文彦博135
护葬等三帖一卷135
内翰帖 一页137
欧阳修138
自书诗文手稿一卷138
集古录跋 一卷141
灼艾帖 一卷144
上恩帖 一页144
局事帖一、二 二页145
张方平147
名茶帖一页147
吕公弼149
子安帖一页149
王素150
才德帖一页150
韩琦151
信宿、旬日二帖一卷151
赵抃155
山药帖一页155
韩绛156
寄冲师诗帖一页156
陛见帖 一页156
韩绎158
瞻怀帖一页158
韩缜159
钦闻帖一页159
蔡襄161
自书诗一卷161
谢御书诗表 一卷164
虚堂诗帖 一页168
纡问帖 一页169
山居帖 一页169
入春帖 一页170
陶生帖 一页171
思咏帖 一页172
虹县帖 一页174
京居帖 一页175
安道帖 一页175
离都帖 一页176
持书帖 一页177
门屏帖 一页178
谢郎帖 一页178
脚气帖 一页179
澄心堂纸帖 一页180
大研帖 一页181
暑热帖 一页182
蒙惠帖 一页182
扈从帖 一页183
山堂诗帖 一页183
司马光186
通鉴稿(附手扎稿)一卷186
天圣帖 一页188
宁州帖 一页189
曾巩191
局事帖一页191
裴煜193
久疏帖一页193
王安石194
首楞严经旨要一卷194
过从帖 一页196
钱公辅197
别久帖一页197
傅尧俞198
蒸燠帖一页198
吕大防199
示问帖一页199
台慈帖 一页199
李常201
国门帖一页201
沈遘202
屯田帖一页202
沈辽203
秋杪帖一页203
想望颜采帖 一页204
动止帖 一页204
蒋之奇205
北客帖一页205
辱书帖 一页205
蒲宗孟207
蒲兵帖一页207
章惇208
会稽帖一页208
唐坰209
征局帖一页209
钱勰210
知郡帖一页210
先起居帖 一页211
苏轼213
杜甫榿木诗一卷213
黄州寒食诗 一卷214
前赤壁赋 一卷216
祭黄几道文 一卷217
颍州祷雨纪事 一卷220
太白仙诗 一卷222
致杜氏五札 五页224
治平帖 一卷226
功甫帖 一页227
获见帖 一页228
东武帖 一页229
北游帖 一页230
廷平郭君帖 一页231
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 一卷231
一夜帖 一页233
吏部陈公诗跋 一页234
满庭芳词 一页234
覆盆子帖 一页235
春中帖 一页235
屏事帖 一页236
归安丘园帖 一页236
久留帖 一页237
题王晋卿诗后 一页238
岂弟帖 一页238
归院帖 一页239
次辩才韵诗 二页240
渡海帖 一页240
民师帖 一卷242
江上帖 一页244
苏辙246
出京帖一页246
冻合帖 一页247
致定国五札 五页248
致定国三札 三页249
文字帖 一页250
车马帖 一页250
苏迈252
辱书帖一页252
别纸帖 一页252
苏过254
疏奉言论帖一页254
赠远夫诗帖 一页255
试后四诗帖 一页255
王巩257
冷淘帖一页257
老病帖 一页258
曾布259
守边帖一页259
还朝帖 一页260
曾肇261
造门帖一页261
奉别帖 一页261
张商英263
女夫帖一页263
李之仪265
汴堤帖一页265
别纸帖 一页266
黄庭坚268
致赵景道书札并诗帖三页268
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稿 一卷271
寒山子庞居士诗 一卷273
诸上座帖 一卷274
为张大同书韩愈赠孟郊序后跋 一卷276
懒残和尚歌后记语(即戎州帖) 一卷277
廉颇蔺相如传 一卷280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 一卷281
华严小疏 一卷282
刘宾客经伏波神祠诗 一卷283
松风阁诗 一卷285
送四十九侄诗 一卷287
浣花溪图引 一卷288
腊梅诗等 一卷289
刘梦得竹枝九篇 一卷291
南康诗 一页292
读书绿阴帖 一页293
雪寒帖 一页293
天民知命帖 一页294
惟清道人帖 一页295
动静帖 一页296
云夫帖 一页297
苦笋赋 一页298
山预帖 一页299
糟薑银杏帖 一页300
花气诗帖 一页300
杜甫寄贺兰铦诗 一页301
制婴香方 一页301
勤恳帖 一页302
君宜帖 一页302
王诜304
颍昌湖上诗、蝶恋花词一卷304
蔡京307
节夫帖一页307
墙宇帖 一页308
蔡卞309
雪意帖一页309
蔡翛310
子通帖一页310
米芾311
苕溪诗一卷311
蜀素帖 一卷315
吴江舟中诗 一卷319
与魏泰倡和诗 一卷319
拜中岳命诗 一卷321
向太后挽词 一册(二页)322
兰亭序跋赞 一卷324
褚临兰亭叙跋诗 一卷325
破羌帖题赞 一卷326
多景楼诗 一册(十页半)328
虹县诗 一卷329
三吴诗帖 一页331
长者帖 一页332
寒光二帖 二页333
淡墨秋山诗帖 一页334
秘玩、李太师、张季明三帖 一卷334
法华台诗 一页336
道林诗 一页337
砂步二诗 二页337
穰侯出关诗 一页338
参政帖 一页339
秋暑憩多景楼诗 一页339
伯充台坐帖 一页340
值雨帖 一页341
真?帖 一页341
陈榄帖 一页342
河事帖 一页342
烝徒帖 一页343
景文?公帖 一页343
彦和帖 一页345
乐兄帖 一页345
遭谗帖 一页346
论书帖 一页347
道味帖 一页348
元日等四帖 一册(五页)350
新恩帖 一页352
公议帖 一页353
粮院帖 一页353
提刑殿院帖 一页354
恶札帖 一页354
乡石帖 一页355
紫金研帖 一页355
甘露帖 一卷356
珊瑚复官二帖 一册(二页)357
韩马帖 一页359
得书帖 一页360
面谕等九帖 一卷360
非才当剧帖 一页361
清和帖 一页363
窦先生帖 一页364
逃暑帖 一页364
岁丰帖 一页365
留简帖 一页365
春和帖 一页366
腊白帖 一页367
米友仁368
动止持福帖(即至性帖)一页368
录示文字帖 一页369
薛绍彭370
杂书诗一卷370
乍履危涂帖 一页373
三诗帖 二页373
晴和帖 一页374
得告帖 一页375
昨日帖 一页376
元章召饭帖 一页377
周邦彦(传)378
前日帖一页378
陈师锡379
岁晏帖一页379
赵令畤380
雨湿帖一页380
赐茶帖 一页381
张舜民382
潭州帖一页382
邵?383
到京帖一页383
即日暑毒帖 一页384
林希385
奉见风范帖一页385
前日帖 一页386
王岩叟388
大人上问帖一页388
清范帖 一页388
吕嘉问390
蒙恩帖一页390
王靖391
余春帖一页391
陈瓘392
仲冬帖一页392
林摅393
承诲帖一页393
陈晹394
行艺诗帖一页394
刘焘395
牛尾帖一页395
昨夕帖 一页395
王升397
首夏帖一页397
杜门帖 一页397
鹅酒帖 一页398
左肤399
高义帖一页399
范百禄400
使节帖一页400
李彭401
家兄帖一页401
刘正夫402
又启帖一页402
郑望之403
向过帖一页403
孙觌404
辟置帖一页404
牙兵帖 一页406
枫桥帖 一页406
惠诲帖 一页407
赵佶(徽宗)408
千字文(楷书)一卷408
千字文(草书) 一卷409
秾芳诗帖 一卷410
欲借风霜二诗帖 一页411
牡丹诗帖 一页411
怪石诗帖 一页412
闰中秋月诗帖 一页412
夏日诗帖 一页412
棣棠花笋石二诗帖 二页413
七言诗帖 一页413
赵子嵩414
相见帖一页414
李纲416
被诏帖一页416
韩世忠418
运使帖一页418
高义帖 一页419
总领帖 一页420
赵鼎422
郡寄帖一页422
谢克家424
衰疾帖一页424
刘光世425
即辰帖一页425
翟汝文(传)426
宣抚帖一页426
康与之428
宫使帖一页428
汪藻429
即日帖429
违别滋久帖(即太虚帖)一页429
朱敦儒431
尘劳帖(即别后帖)一页431
龙大渊432
岁华帖一页432
张纲434
乞受封号帖(即致仕谢札)一页434
陈与义436
水仙花诗帖一页436
蒋灿437
冲寂观二诗帖一页437
胡安国439
稍疎奉问帖(即得雨帖)一页439
张九成440
问讯帖一页440
宫祠帖 一页441
叶梦得442
阁下帖一页442
人至帖(即教示帖、季高札) 一页442
沈与求444
秋高气爽帖(即与子明帖)一页444
朱胜非445
杜门帖一页445
杨无咎446
均休帖一页446
张浚447
谈笑措置帖一页447
手字帖(即元镇丞相札) 一页448
彬父帖(即早上封事帖) 一页449
远辱手翰帖 一页450
史浩452
诲药帖一页452
王庭珪453
贺礼帖一页453
赵构(高宗)454
徽宗御集序一卷454
白乐天自咏诗 一卷455
洛神赋 一卷457
七言绝句诗 一页458
吴皇后459
七言绝句一页459
燕坐帖 一页460
刘岑461
门下帖一页461
吴说462
王安石、苏轼之诗(附书吕本中赠歌行)一卷462
九帖(即尺牍) 一册(九页)463
二事帖(即戒牛帖) 一页465
昨晚帖(即诲谕帖) 一页466
私门帖 一页467
门内星聚帖 一页468
閤中帖 一页468
下车帖 一页469
门内帖 一页469
虞允文471
适造帖一页471
草圣帖(即病久气羸帖) 一页472
王十朋473
室铭帖一页473
陈俊卿475
五年帖一页475
谢谔476
倾耳剀切帖(即垂访帖)一页476
杨万里477
清和帖一页477
王之望478
即日薄寒帖(即通判学士帖)一页478
叶衡479
初冬帖(即县尉帖)一页479
洪遵480
暌远许时帖(即顿首帖)一页480
陆游481
怀成都十韵诗(即诗翰)一卷481
自书诗 一卷483
苦寒帖 一页485
秋清帖 一页486
长夏帖 一页487
野处帖(即仲躬侍郎帖) 一页488
盛热帖 一页489
尊春帖 一页490
桐江帖 一页490
奏记帖 二页491
范成大492
荔酥沙鱼帖一页492
中流一壶帖 一页492
垂诲帖 一页493
雪后帖 一页494
春晚帖 一页494
玉候帖 一页495
赵眘(孝宗)496
后赤壁赋一卷496
七言诗 一页497
王淮498
上恩帖一页498
尤袤499
兰亭序跋一页499
汪应辰500
子东学士帖(即中庸毕工帖)一页500
张孝伯502
误恩帖一页502
张孝祥503
临存帖一页503
关彻帖(即拜复帖、姨夫帖) 一页503
泾川帖(即学富帖) 一页504
适闻帖 一页505
吴琚506
禀报帖(即观使帖、伏自帖)二页506
寿父帖 一页507
急足帖 一页507
观李氏谱牒、焦山题名 一页508
七言绝句 一轴509
杂诗帖 一册509
杂书十帖 一卷510
碎锦帖 一卷511
烟波亭记 一页509
释德止513
题浯溪图诗一页513
朱熹514
城南唱和诗(即和张敬夫诗)一卷514
周易系辞本义手稿 一卷518
奉使帖 一卷519
上时宰二劄子(即钧翰、豪民二札) 一卷521
赐书帖 一页524
季夏帖 二页525
任公帖跋尾 一页525
向往帖 一页526
秋深帖(即尺牍) 一册(二页)527
大桂驿中帖 一页529
生涯帖 一页530
所居深僻帖 一页530
书翰文稿(即七月六日帖、程允夫帖书、或问诚意章手稿)一卷530
张栻534
秋晚帖一页534
严陵帖 一页535
吕祖谦537
文潜帖一页537
楼钥539
雨润帖(即叔清帖)一页539
题徐骑省篆项王亭赋跋 一卷540
辛弃疾542
去国帖一页542
王份544
钦止帖一页544
赵蕃545
门下帖一页545
叶适546
牡丹诗一页546
乔行简548
恐勤帖(即染报帖)一页548
闰余帖(即观使郎中札) 一页549
杨皇后550
七言绝句一页550
七言绝句 一页550
七言绝句 一页551
中秋诗 一页551
张即之552
书楼钥撰汪氏报本庵记一卷552
金刚经 一册553
金刚经 一册554
书杜甫二诗(即书唐人诗) 一卷555
金刚经 一册556
佛遗教经 一卷556
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一卷557
度人经 一册557
华严经卷第五 一卷558
华严经卷第卅六一册558
华严经卷第卅八 一册559
华严经卷第七十一 一册559
棐茗帖 一页560
从者来归帖 一页561
上问帖 一页561
台慈帖 一页562
庄幹帖 一页562
畴昔帖 一页563
方丈额字 一幅563
魏了翁564
提刑提举帖(即昭代亲友帖)二页564
文向帖(即与提举札) 一卷565
洪咨夔571
抱病帖(即别后札、舟公帖)一页571
葛洪573
仁仲府判帖一页573
杜良臣574
勤顾帖一页574
刘汉弼575
曾巩谥议稿一卷575
李寿朋578
弱冠帖一页578
赵孟坚580
自书诗一卷580
自书诗 一卷582
赵昀(理宗)585
五言诗一页585
五言诗 一页585
七言绝诗 一页585
七言绝诗 一页586
七言绝诗 一页586
七言绝诗 一页586
陈容587
自书诗一卷587
葛长庚588
足轩铭一卷588
文天祥589
宏斋帖一卷589
谢昌元座右辞(即谢敬斋座右自警辞) 一卷591
木鸡集序 一卷595
陆秀夫596
群玉帖(即义山帖)一页596
吴浚598
自书诗、连句诗一卷598
程元凤600
李氏家集序一页600
提举郎中帖 一页600
叶梦鼎602
夙课外庸帖二页602
衰晏帖 四页602
陈存604
新秋帖二页604
无书者姓名官牍 一卷606
司马光拜左仆射告身 一卷608
祭方丘季享 附批郑居中劄子 一卷610
赐蔡行 一卷612
赐赵孟圣 一卷613
1987《古书画过眼要录 晋、隋、唐、五代、宋书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邦达撰 1987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隋唐五代史
- 195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建国以来 中国史学论文集篇目索引 初编
- 1992年05月第1版 中华书局
-
- 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二十五史 5 隋书 旧唐书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 1956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函授教育处
-
- 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 1985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中国书法艺术 第4卷 隋唐五代
- 1998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标点本二十五史 5 隋书、旧唐书-隋书
- 1996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
- 1996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
- 辽宋夏金元史
- 1986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隋唐及宋代书画研究选编
- 1987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 隋唐五代 旧唐书选译
- 1990 成都:巴蜀书社
-
- 隋唐五代史纲要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