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宏观异常预报方法》
作者 | 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11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81380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14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关于地震宏观异常1
1.地震宏观异常及其分类1
2.我国古代关于地震异常的记载2
3.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3
第二节 地震宏观异常预报地震的科学性3
1.宏观异常的震兆形象3
3.宏观异常的可靠性4
2.宏观异常的映震机理4
第三节 地震宏观异常在我国地震预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5
1.地震宏观异常的预警作用5
2.宏观异常观测是目前地震微观观测的重要补充6
3.人们利用宏观异常防震避险6
第二章 地下流体异常8
第一节 地下水异常8
1.地下水异常现象8
2.地下水宏观异常的形成9
3.温泉的异常变化10
1.气体异常现象分类12
第二节 地下油气异常12
2.逸出气体的来源13
3.震前喷油现象14
第三节 地下流体宏观异常的映震特点15
1.异常分布广泛15
2.异常反应明显15
3.临震前,异常向未来震中地区逐渐集中16
4.临震异常的分布多与发震构造有关16
5.地下流体异常的敏感点16
1.地震光象及其分类18
第三章 地球物理因素异常18
第一节 地光18
2.地光出现的环境19
3.震前地光的时、空分布20
4.地光的危害20
第二节 地声22
1.关于地声的描述22
2.发声时间和声源23
3.浅源地震、基岩露头区及临水地区容易听到地声24
4.关于地声的现场观测24
1.电磁异常25
第三节 电磁异常与地震动25
2.人感地动27
第四节 声、光异常的特殊映震效果28
1.地光和地声是特殊的临震异常指标28
2.地光和地声的预警意义28
第四章 动物异常30
第一节 关于动物异常30
1.动物异常现象30
2.动物异常的表现形式31
3.震前动物异常的自然属性31
第二节 动物异常的种类32
4.动物异常在临震预报中的作用32
1.穴居动物异常33
2.水生动物异常33
3.禽类异常33
4.牲畜异常34
第三节 动物异常的原因35
1.动物的特殊生理35
2.声发射36
3.地味37
5.其他原因38
4.光电效应38
第四节 震前动物异常的基本特征39
1.震前动物异常的基本类型39
2.震前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39
3.震前动物异常的空间分布39
4.震前动物异常与震级的关系41
5.震前动物异常与孕震过程的关系41
第五节 我国对动物异常的实验与研究42
1.我国对动物地震异常研究的进展42
3.动物异常观测的规范化43
2.专业地震动物试验场的建立43
第五章 几种宏观异常现象简介45
第一节 气象与地震45
1.大气局部增温45
2.旱、涝、震45
3.风与地震46
第二节 地表异常与地震47
1.地裂缝47
2.地面塌陷与凸起47
第三节 海洋异常与地震48
1.植物异常的分类49
第四节 植物与人体异常49
2.植物异常的原因50
3.震前人体的异常反应50
第六章 宏观异常的识别52
第一节 宏观异常的鉴别52
1.非震宏观异常的一般特点52
2.关于异常鉴别的几个问题53
3.关于“恐震心理”54
1.气象因素55
第二节 地下流体非地震异常的形成因素55
2.地质因素56
3.人为因素57
4.故障因素57
第三节 动物异常的识别58
1.动物单体异常的特殊性58
2.非地震性动物异常的形成58
第四节 非震地光异常60
1.非地震球状光及其与地震光的区别60
第五节 非地震植物异常61
1.非地震植物异常及其原因61
2.某些大气发光与地光的区别61
2.植物异常的分析和识别62
第六节 非震地裂缝异常63
1.构造裂缝及其特征63
2.非构造裂缝的特征64
3.非构造裂缝的产生64
第七章 宏观异常的观察与收集66
第一节 宏观异常的观察66
1.宏观异常的观察方法66
2.宏观观察的内容和方法67
4.宏观异常的重点解剖68
3.常规观察与加密观察68
第二节宏观异常资料的收集与整理69
1.宏观异常资料的收集69
2.宏观异常收集的时机与重点70
3.宏观异常的分类与整理71
第八章 宏观异常资料的分析74
第一节 宏观异常与地震74
1.宏观异常的种类特征74
2.宏观异常的分布特征75
3.异常时间和迁移特征75
4.震后效应76
第二节 宏观异常的分析要素77
1.宏观异常的分析原则77
2.宏观异常的影响因素77
3.特征异常79
4.宏观异常的动态分析80
第三节 典型震例84
1.海城地震84
2.唐山地震86
3.松潘地震89
4.龙陵地震90
第九章 宏观网点的建设与管理94
第一节 宏观网点建设的原则94
1.宏观网点的特殊性94
2.宏观网点的建设目标和一般形式95
3.宏观网点建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95
4.宏观网点的分类管理96
第二节 宏观网点的组建96
1.宏观网点组建的一般形式96
2.宏观网点的观察(测)员、观察点和观察对象96
第三节 宏观网点的管理97
3.观察点的布设和要求97
2.业务管理98
3.资料管理98
1.组织管理98
4.宏观网点的更新与调整100
第十章 地震宏观异常观测方法的研究和发展102
第一节 我国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研究的历程和现状102
1.关于地下流体的观测研究102
2.关于对动物的观测和研究103
3.关于对声、光、电磁异常的观测和研究103
2.关于动物异常105
第二节 国外宏观异常的研究105
1.关于地下水异常105
3.关于声、光、电异常106
第三节 宏观异常预报方法的展望107
1.宏观异常预报地震的局限性107
2.当前宏观异常预报地震的困难107
3.对地震宏观异常预报方法的展望108
参考文献110
编后记111
1997《地震宏观异常预报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编 1997 北京:地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地震空区与地震预报
- 1989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译文集
- 1972
-
- 地震预测:地电方法论文集
-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 197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日本的地震预报
- 1986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非震宏观异常100例
- 199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宏观异常与地震
- 1978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预防地震的宏观知识
- 1980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 1986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力学 地震临震预测预报物理基础
- 1995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首都圈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观测与研究
- 1994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
- 1990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 197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
- 1991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资料储层预测方法
- 1995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