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下》
作者 | (美)托达罗(T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4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001038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073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三篇问题与政策——国际部分3
第12章 贸易理论与发展经验3
1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重要性3
2 有关贸易与发展的5个基本问题6
3 贸易对发展的重要性:统计评论7
3.1 进出口与经常项目的平衡7
3.2 出口对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10
3.3 贸易构成11
3.4贸易条件14
4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16
4.1 专业化与比较利益原理:古典劳动—成本模型16
4.2 相对要素秉赋与国际专业化:新古典模型23
4.3贸易理论与发展:传统的论点29
5 以第三世界的经验为背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30
5.l 固定资源、充分就业和资本与熟练劳动的国际不流动性31
5.2 固定的、可随意得到的技术与消费者主权35
5.3 国内的要素流动与完全竞争36
5.4 在贸易关系中缺乏政府的作用38
5.5 平衡贸易与国际价格的调节40
5.6国家的贸易收益使国民得利41
6 结论:贸易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局限性42
第13章 国际收支与商业政策50
1 把分析扩展到商业金融政策50
2 国际收支51
3 融资弥补逆差:国际货币体系与特别提款权54
4 发展的贸易战略: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或二者并重?57
4.1 出口鼓励:外向和留心贸易壁垒58
4.2 进口替代:内向但仍注意国外63
4.3 汇率、外汇控制与贬值决策?70
4.4结论:贸易政策与发展76
5 经济一体化:同时外向和内向的潜在利益78
5.1 若干基本概念78
5.2 第三世界地区一体化的实践:一些实例研究80
5.3结论85
6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改革的需要86
6.1 富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86
6.2 发达国家的出口刺激87
6.3 调整援助问题87
6.4国内经济政策88
第14章 外国投资和援助:老的争论和新的机会94
1 国际资金流动94
2 外国私人投资和跨国公司95
2.1 跨国公司:规模、模式和趋势96
2.2外国私人投资: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赞成还是反对100
3 外援:关于发展援助争论106
3.1 概念和度量问题106
3.2 赠援者为什么提供援助111
3.3 不发达国家为什么接受援助119
3.4 援助的效果120
3.5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展援助的兴衰121
4 结论:对外国援助的新观察127
第15章 发展计划:理论与实践135
1 计划的神秘性135
第四篇可能性与前景135
2 发展计划的本质136
2.1 基本概念136
2.2发展中国家混合经济中的计划137
3 发展中国家经济计划的基本原理138
3.1 市场失灵的观点138
3.2 资源动员与分配的观点140
3.3 观念与心理观点140
3.4外援观点141
4 计划过程:某些基本模型141
4.1 计划过程的特点141
4.2 各个阶段的计划工作:三种基本模型142
5.1发展阶段165
5 选择特定计划模型时所需的一些重要考虑165
5.2 制度结构166
5.3 统计资料能否得到及其质量166
5.4 资源限制167
5.5重点与目的167
6 计划工作的危机:计划的贯彻问题与计划失败168
6.1 理论与计划实践169
6.2计划失败的原因173
附录15.1 市场与计划——80年代的新争论179
第16章 货币与财政政策:政府的作用与局限186
1 发展政策的折衷观点186
2 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87
2.1 货币与金融政策:传统宏观工具的局限188
2.2 中央银行的作用190
2.3 开发银行的出现194
2.4发展的财政政策195
3 政策与实际问题的相互关系206
4 政府行政管理:最稀缺的资源211
5 国有企业214
6 发展政策与国家的作用和局限:结论性意见217
附录16.1 军费开支与经济发展224
第17章 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经济问题:能源、粮食、债务与国际秩序235
1 全球性的相互依赖235
2 能源与原材料239
2.1 能源和世界经济239
2.2原材料及矿产资源242
3 世界性粮食短缺246
3.1 粮食需求的决定因素:人口与财富248
3.2供给方面的限制因素:土地、水、能源与化学肥料250
4 全球性债务危机253
4.1 根源与前景253
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稳定化政策260
4.3结论262
5 国际经济新秩序(NIEO)263
5.l 现今存在的不平等的证据263
5.2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起源与内容265
5.3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看法270
6 概要及结论性评论270
附录17.1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25个主要目标275
词汇表281
译者后记343
1991《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托达罗(T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 1981 中山大学经济学系
-
- 知识经济浪潮 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 1998
-
- 第三世界と经济学
- 1982年02月第1版 财団法人东京大学出版会
-
- 世界经济と第三世界
- 1986年03月第1版 大月书店
-
- 世界经济发展热点 东南亚
- 1992
-
- 经济学的世界 下
- 199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知识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
- 1999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纲要
-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发展理论的反省 第三世界发展的困境
- 1981 巨流图书公司
-
-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探索
- 1993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
- 1998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 世界经济发展考察与研究
- 1997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1996经济展望 下 世界经济展望
- 1995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 第三世界发展理论探讨
- 199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知识经济浪潮 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 1998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