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上》
作者 | (美)托达罗(T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92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000227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073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1
第一篇原理与概念9
第1章 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研究:总的看法9
1 其他3/4的人口如何生存9
2 经济学与发展研究14
2.1 发展经济学的性质15
2.2 为什么学习发展经济学?一些关键性问题15
2.3 价值准则在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18
2.4西方经济理论的性质19
3 传统理论有限的适用性20
4 作为社会系统的经济:超出单纯经济学的范围24
5 作为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的第三世界社会系统25
6 提要与结论28
第2章 发展中国家的多样化结构和共同特点33
1 多样性中的相似性33
2 第三世界多样化经济结构概况38
2.1 国家的大小与收入水平38
2.2 历史背景39
2.3 物质与人力资源天赋40
2.4 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比重40
2.5 产业结构41
2.6 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对外依赖43
2.7政治结构、权力和利益集团44
3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45
3.1 生活水平低45
3.2 劳动生产率水平低56
3.3 高人口增长率和扶养重担58
3.4 高水平的、不断增长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59
3.5 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61
3.6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依附性和脆弱性64
4 结论66
附录2.1 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名次69
第3章 各种发展理论与发展的含义92
1 人人想发展,但它的含义是什么?92
2 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三种研究途径93
2.1 线性阶段理论94
2.2 新古典结构变动模型99
2.3国际依附模型113
3 二元结构和二元社会的概念117
3.1 国际上的二元结构118
3.2国内的二元结构120
4 “发展”的含义是什么?121
4.1 传统的经济衡量方法121
4.2 经济发展的新观点122
4.3 发展的三个核心含义124
4.4发展的三个目标126
5 不发达与发展的多重因素:图解概要128
附录3.1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评论135
附录3.2 多种衡量发展的社会指标145
第4章 历史上的增长与当代的发展:教训和争论152
1 增长竞赛152
2.1资本积累153
2 增长经济学:资本、劳动和技术153
2.2 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154
2.3 技术进步156
2.4结论160
3 历史记录:库兹涅茨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160
3.1 高人均产量增长率和高人口增长率161
3.2 生产力的高增长率162
3.3 经济结构的迅速变革162
3.4 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迅速变革163
3.5 国际上的经济扩张164
3.6 经济增长在国际间的有限扩散164
3.7 结论:增长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165
3.8几点教训166
4 历史增长经验的有限价值:不同的初始条件168
4.l 天赋资源(物质的和人力的)169
4.2 人均收入和GNP的相对水平169
4.3 气候差异170
4.4 人口的规模、分布与增长171
4.5 国际迁徙的历史作用171
4.6 国际贸易对增长的刺激176
4.7 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能力177
4.8 政治、社会制度的稳定与灵活性178
4.9结论179
附录4.1 创新的分类182
第5章 增长、贫穷和收入分配191
1 关于增长的争论191
第二篇问题与政策国内部分191
2 什么人,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多少?193
3 几个基本概念、收入的规模分配和功能分配198
3.1 规模分配198
3.2 洛伦茨曲线201
3.3 基尼系数与不平等的总量指标203
3.4功能分配204
4 实例考察: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等和绝对贫困206
4.1 不平等:各国的差异206
4.2绝对贫困:范围和程度207
5 贫困人口的经济特征213
5.1妇女与贫困218
6 经济增长与贫困的范围219
7 发展目标的重新确定:收入分配改善的增长222
8 经济分析的作用:从增长中实行再分配223
8.1 增长与收入分配223
8.2 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国发展和福利指数的片面性225
8.3 设置社会福利的贫困加权指数228
8.4将增长经济学同分配结合起来232
9 政策选择的范围:一些基本考虑233
9.1 干预的领域234
9.2 政策选择234
9.3 提要和结论:需要配套的政策238
9.4最后的问题239
附录5.1 生产要素报酬、储蓄与经济增长:数学图解244
1 数字与争论248
第6章 人口问题争论248
2 基本问题: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249
3 从历史数字看人口增长的过去、现在和将来251
3.1 从历史看世界人口的增长251
3.2 世界人口结构253
3.3出生率:出生率同收入水平、GNP增长率和收入分配的关系258
4 人口问题争论:一些冲突的见解266
4.1 人口增长实际上不成其为一个问题267
3.4 人口增长潜势268
4.2人口增长确实是一个问题270
5 目的和目标:求大同存小异272
第7章 人口经济学与发展278
1 人口过渡理论278
2.1基本模型282
2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282
2.2对基本模型的批评285
3 生育率的微观经济理论287
3.1 一般分析287
3.2 发展中国家对儿童的需求291
3.3 某些经验论据292
3.4发展和生育率的关系293
4 若干政策分析294
4.l 发展中国家能够做什么294
4.2 发达国家在其国内能够做什么300
4.3发达国家怎样才能帮助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口计划301
5 政策目标的争论、权衡与选择:若干结论302
1 就业问题:几个基本争论点306
第8章 失业:问题、现状与分析306
2.1就业和失业:趋势与对策309
2 第三世界失业的现状:例证和概念309
2.2 劳动力的现状与未来311
2.3 劳动力利用不足的明确界限312
2.4 失业、贫困及收入分配之间的联系314
2.5工业产出落后于就业增长:1950和1960年代在确定重点上的失误315
3 就业决定的经济模式318
3.1 传统的自由竞争市场模型319
3.2 凯恩斯模型321
3.3 产量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冲突还是一致?325
3.4适用技术与就业产生:价格刺激模型328
1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困境336
第9章 城市化与国内和国际间的人口迁移问题336
1.l 城市化的趋势和前景337
1.2城市的失业和就业不足345
2 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346
3 发展中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一般情况349
3.1 迁移过程349
3.2迁移的特征350
4 农村—城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理论351
4.l 托达罗模式的文字表述352
4.2 某些政策建议355
4.3 国际性人口迁移与世界难民问题359
4.4日趋严重的难民问题366
5 提要与结论:制订综合的移民与就业战略370
6 人口问题评论372
附录9.1 托达罗劳动力迁移模式的数学公式375
附录9.2 城市的非正规部门379
第10章 农业变革和农村的发展386
1 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的迫切性386
2 在发展的几个10年中农业的停滞389
3 第三世界土地制度的结构394
3.1 世界上农业的两种类型394
3.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传统农业396
4 妇女的重要作用411
5 小规模农业的发展经济学:从自然农业向专业化农业的转变413
5.1 第一阶段 维持生存的农业:风险、不确定性和幸存414
5.2 第二阶段 向混合的和多种经营的农业的转变419
5.3 第三阶段 从多种经营到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化农业420
5.4农业演进的各个阶段:小结422
6 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一些主要的条件423
6.1 改进小规模农业423
6.2 农村发展的三个条件426
7.1人民公社426
7 中国农村的发展:一条独特的道路429
7.2 贫区、就业和收入分配430
7.3 中国的制度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六个重要因素431
7.4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发展的意义433
附录10.1 中国最近的农业改革440
1 教育和人力资源443
第11章 教育与发展443
2 发展中地区的教育概况446
2.1 公共教育开支446
2.2 注册在校人数447
2.3 辍学率449
2.4 文化普及程度449
2.5教育费用和收益449
3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基本问题452
3.1 惰性和低效率452
3.2 管理不善和被扭曲的刺激453
3.3初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失调453
4 高等教育的问题456
4.l影响学习能力的因素:某些原因和结果457
5 教育经济学和就业458
5.1 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就业机会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459
5.2 社会和个人的成本与收益464
5.3压缩人为扩大的教育需求的政策:使个人与社会的收益和成本趋于一致468
6 教育、社会和发展:一些问题470
6.1 教育和经济增长471
6.2 教育、贫困和不平等472
6.3 教育、国内人口流动和出生率476
6.4 教育和农村发展477
6.5教育和国际性人口流动:在知识方面的依赖性和人材外流481
7 概括和总结:主要教育政策的选择484
7.1 教育系统外部的政策485
7.2 教育系统内部的政策486
1988《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托达罗(T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知识经济浪潮 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 1998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 知识经济浪潮 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 1998
-
- 第三世界と经济学
- 1982年02月第1版 财団法人东京大学出版会
-
- 世界经济と第三世界
- 1986年03月第1版 大月书店
-
- 世界经济发展热点 东南亚
- 1992
-
- 知识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
- 1999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纲要
-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发展理论的反省 第三世界发展的困境
- 1981 巨流图书公司
-
- 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1991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上海发展报告 跨世纪的上海经济
- 1995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探索
- 1993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经济学的世界 上
- 199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
- 1998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 世界经济发展考察与研究
- 1997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第三世界发展理论探讨
- 199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