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帝国主义》
作者 | 李乾亨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2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3009·24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05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中出现的科学技术革命1
第一节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一般情况1
一原子能的利用从原子弹开始2
二电子计算机的第一代是怎样产生的?4
三航天技术发源于复仇火箭7
四高分子时代和原材料的革命9
第二节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科技革命的原因11
一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经济中存在两种趋势的论断11
二科学和生产技术本身按照几何级数增长15
三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形成了统一过程18
四热战和冷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科技发展的动力20
五机器人为什么受到垄断资本的宠爱?23
六市场就是战场26
七重视智力投资和高价收买大脑30
第三节 战后科技革命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33
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33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37
三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进一步加深44
第二章垄断仍然是今日帝国主义最深厚的基础50
第一节 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50
一世界上最大的公司50
二“寡头垄断”占压倒优势56
三从航空母舰到冰冻食品58
四采取对抗形式的进步63
第二节 垄断统治在农业商业部门的发展69
一农业生产集中的趋势大为加强69
二垄断资本加强对农业的渗透71
三农业生产集中和垄断发展的主要原因74
四流通领域里的商业巨子79
第三节 垄断资本统治形式的一些新变化83
一大公司与中小企业83
二大股东与小股东88
三垄断与禁止垄断法91
第三章金融资本集团的全面统治95
第一节 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加强96
一纷繁复杂的金融机构96
二无与伦比的银行巨头99
三到处布满大银行的密网101
四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全能化104
五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迅速发展107
六促进银行业集中和垄断发展的主要因素110
第二节 空前庞大的金融资本114
一“典型的统治者”114
二不断加强的信贷联系116
三更加高级的“资本参与”119
四愈益紧密的人事结合123
第三节 财雄势大的金融资本集团125
一经济生活中的“最高统治者”125
二“财主党”和“内阁制造商”130
三战后财团发展变化的新特点133
第四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38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139
一资本的守夜人成为资本的所有者139
二被围困的要塞城市141
三风雨飘摇中的危舟142
四“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145
第二节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发展的原因146
一国民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和发展147
二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社会化150
三加利福尼亚州的荒漠、果园和硅谷153
四层出不穷的严重社会问题155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形式158
一一个办公室内的两个科长之争158
二帝国主义国家政府究竟拥有多少财产?160
三“军事——工业综合体”的直接目的164
四国家调节经济的杠杆167
五国家垄断调节的新形式——计划化175
六世界市场和国际舞台上的亲密伴侣178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180
第五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184
第一节 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184
一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184
二“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第四点计划”的实质186
三私人垄断资本的选择——打出去189
四资本输出的多元化191
第二节 战后资本输出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195
一大量“过剩资本”要输往国外195
二竞争愈演愈烈,资本输出愈来愈多197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199
第三节 战后帝国主义的跨国公司的发展201
一什么是跨国公司201
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03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206
一把世界作为“美餐”206
二“无形帝国”的“专制帝王”208
三埃克森石油公司发家的秘诀210
四种种投机和阴谋活动213
第五节 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15
一“无形帝国”的形成和经济停滞的加深215
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217
三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金融的控制219
第六章帝国主义经济一体化和欧洲经济共同体221
第一节 帝国主义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222
一多级“火箭”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射的?222
二国际竞争的压力变成了联合的动力226
三从英国的加入看一体化的作用229
第二节 欧洲共同体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实施234
一拆墙和筑墙235
二势在必行的农业一体化238
三向“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进军241
四“联邦”和“邦联”之争245
五为了“用一个声音讲话”248
第三节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对外经济关系251
一共同体的足迹遍及全球252
二《洛美协定》的前前后后256
三中国同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关系259
第七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三足鼎立的形成262
第一节 “金元帝国”的盛衰263
一从“美元黄金一样好”谈起263
二“美国世纪”的幻梦266
三为什么相对衰落268
第二节 西欧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271
一原子废墟上的“奇迹”271
二欧洲“经济巨人”的成就和烦恼275
三为什么还要“悄悄的革命”277
四“日不落帝国”日趋衰落280
第三节 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渗透和激烈争夺283
一“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84
二从“冻鸡战”到“钢铁战”285
三在美元贬值、升值的背后290
第八章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及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295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296
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96
二独立前后的社会经济特点299
三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303
四可喜的成就与严酷的现实307
第二节 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311
一新殖民主义的出现311
二不平的交易,无情的盘剥314
三掠夺性的开发,巧妙的控制318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321
一破旧立新的战斗历程322
二联合斗争的胜利成果325
三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328
第九章经济危机仍然是今日帝国主义的必然伴侣333
第一节 战后经济危机在恶性循环中频繁发生333
一“黄金时代”摆脱不了危机的魔怪333
二危机的乌云又一次笼罩着西方世界336
第二节 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340
一危机频繁,周期有缩短趋势340
二从大包大落到萧条绵延和长期停滞341
三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343
四生产过剩危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交织并发846
第三节 形成战后经济危机新特点的根源348
一科技革命导致再生产周期的缩短349
二跨国公司的扩张活动促使危机进一步加深350
三“反危机”政策的影响352
第十章帝国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356
第一节 高踞在权力金字塔顶峰的垄断资产阶级356
一最有权势的“四千人”357
二资本权力真的在转移吗?359
三是多数人的统治还是金钱统治?364
第二节 所谓“中产阶级”368
一“中产阶级”的划分和中小企业主369
二新崛起的新中产阶级373
第三节 不断分化中的农民376
一金融垄断资本控制下的最大产业377
二大量的农户从地平面上消失380
三小的就是美妙的吗?383
第四节 更加壮大的无产阶级387
一无产阶级数量的增长和文化素质的提高388
二工人的实际工资为什么有所增长391
三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396
四豪华的宫殿和简陋的茅舍400
第十一章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407
第一节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408
一徒弟同师傅分歧408
二资本主义的经济机器为什么运转不灵411
三机关算尽太聪明414
四滞胀病的必然性417
第二节 后凯恩斯主义419
一“两个剑桥之争”419
二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420
三新剑桥学派425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427
一货币主义428
二合理预期学派434
三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436
四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438
五供应学派441
第四节 一个轮廓,一点认识445
一五花八门的其他流派445
二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447
编后记451
1985《今日帝国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乾亨编 198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帝国主义
- 196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青年文库新编本 今日帝国主义
- 1985年04月第1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帝国主义
- 冀南新华书店
-
- 反帝国主义
- 中国国民党湖南少党部
-
- 帝国主义
- 1927
-
- 帝国主义
- 广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
-
- 帝国主义论
- 1937
-
- 日本帝国主义与满洲
- 1998 台湾:金禾出版社
-
- 帝国主义
- 196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日本的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 第2册
- 1958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日本军国主义 第2册 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
-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今日帝国主义经济
- 1984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日本帝国主义史 第1卷 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
- 196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日本帝国主义史 第2卷 日本帝国主义的发展
- 196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日本帝国主义史
- 196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