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1.1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应用1

1.2资源共享1

1.2.1 两个基本原理1

1.2.2 共享点到点信道2

1.2.3 共享用点到点链路构成的网络3

1.2.4 共享广播信道5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4计算机网络若干术语7

1.4.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7

1.4.2 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评价7

1.4.3 分布式系统8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9

2.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9

2.1.1 分层次的体系结构9

2.1.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0

2.2OSI中的若干概念11

2.2.1 分层的原则和目标11

2.2.2 OSI模型12

2.2.3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14

2.2.4 层间通信15

2.2.5 服务原语20

2.2.6 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21

2.3 著名体系结构简介23

第三章物理层26

3.1 物理层概述26

3.2传输介质27

3.2.1 双绞线28

3.2.2 同轴电缆28

3.2.3 光缆29

3.3 计算机和网络的接口30

3.4 X.21接口标准31

3.5差错控制32

3.5.1 奇偶校验码32

3.5.2 循环冗余码33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36

4.1 数据链路层概述36

4.2停止等待协议36

4.2.1 停止等待协议的要点36

4.2.2 停止等待协议算法38

4.2.3 停止等待协议的定量分析39

4.3连续ARQ协议40

4.3.1 连续ARQ协议要点40

4.3.2 信道利用率和最佳帧长42

4.3.3 滑动窗口43

4.4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45

4.4.1 传输控制字符46

4.4.2 报文格式47

4.5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48

4.5.1 面向比特的通信协议的产生48

4.5.2 面向比特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48

4.5.3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49

第五章网络层54

5.1虚电路和数据报54

5.1.1 虚电路54

5.1.2 数据报55

5.1.3 虚电路和数据报的使用要求56

5.2 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58

5.3路由选择算法60

5.3.1 路由算法的特点60

5.3.2 路由选择策略60

5.4拥挤控制和流量控制63

5.4.1 拥挤控制63

5.4.2 流量控制64

5.5X.25建议书67

5.5.1 X.25分组级的功能67

5.5.2 X.25分组级分组格式68

5.6网络互连71

5.6.1 网络互连概述71

5.6.2 网桥72

5.6.3 路由选择器73

5.6.4 互连网络74

5.6.5 网际网75

第六章传输层77

6.1 概述77

6.2 传输协议的功能78

6.3传输协议的类型80

6.3.1 协议类型80

6.3.2 各协议类的功能81

6.4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及服务质量82

6.4.1 传输层模型和传输层的必要性82

6.4.2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质量83

6.5ISO/OSI传输服务原语及传输连接端点状态84

6.5.1 传输服务原语84

6.5.2 传输服务原语使用的时序85

6.5.3 传输连接端点状态变化86

6.6传输服务用户间的通信87

6.6.1 连接的建立87

6.6.2 数据传送89

6.6.3 释放连接92

6.7进程通信94

6.7.1 报文传递94

6.7.2 远程过程调用(RPC)96

6.7.3 IPC原语的实现问题98

6.8XNS的网际网传送协议98

6.8.1 网际网数据报协议99

6.8.2 差错报告包102

6.8.3 路由选择102

6.8.4 回响包103

6.8.5 虚电路服务103

6.8.6 包交换协议105

第七章局域网106

7.1 概述106

7.2 多路访问技术概述107

7.3局域网通信协议109

7.3.1 LLC子层/MAC子层界面113

7.3.2 LL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结构114

7.4CSMA/CD媒体访问控制115

7.4.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115

7.4.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116

7.4.3 退避算法118

7.4.4 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协议118

7.5令牌环(Token Ring)媒体访问控制121

7.5.1 令牌环工作原理121

7.5.2 令牌环帧格式122

7.5.3 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协议123

7.6令牌总线(Token Bus)媒体访问控制124

7.6.1 令牌总线工作原理124

7.6.2 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协议126

7.7以太网128

7.7.1 结构129

7.7.2 工作原理130

7.7.3 物理层131

7.7.4 数据链路层133

7.7.5 10Mbps以太网的种类134

7.7.6 快速以太网:100BASE-T136

第八章高层协议139

8.1会话层139

8.1.1 会话层主要特点139

8.1.2 OSI会话服务142

8.2表示层143

8.2.1 表示层的主要特点143

8.2.2 语法转换中的主要含义144

8.3数据加密144

8.3.1 加密模型145

8.3.2 网络各层的加密146

8.3.3 密钥的分配146

8.3.4 公开密钥147

8.4应用层148

8.4.1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和特点148

8.5共享CPU和内存资源(负载共享)149

8.5.1 集中式调度150

8.5.2 分散式调度150

8.5.3 混合式调度151

第九章网络程序设计152

9.13C503网络适配器程序设计152

9.1.1 3C503网络适配器结构152

9.1.2 包接收156

9.1.3 包发送159

9.2网络程序设计——Socket160

9.2.1 文件I/O和网络I/O160

9.2.2 管套调用类型160

9.2.3 管套地址161

9.2.4 Socket进程通信164

9.3顾客/服务员程序设计166

9.3.1 服务员结构166

9.3.2 TCP服务员举例168

第十章Internet网络171

10.1Internet结构171

10.1.1 域名结构171

10.1.2 IP地址172

10.1.3 DNS概述173

10.2远程登录175

10.2.1 TELNET的使用方法175

10.2.2 TELNET的工作原理175

10.3文件传送176

10.3.1 ftp的使用方法176

10.3.2 大文件和文件组的传输177

10.3.3 一些实际经验178

10.4电子邮件178

10.4.1 工作原理178

10.4.2 邮件退回的几种原因180

10.5连入Internet的方法180

10.5.1 Internet提供的服务级180

10.5.2 服务提供者181

10.5.3 连入Internet的具体步骤182

10.6Internet安全问题183

10.6.1 口令183

10.6.2 访问权限控制184

10.6.3 防火墙185

10.6.4 数据加密187

10.6.5 数字签名188

10.6.6 数据完整性189

10.6.7 监控系统190

参考文献191

1997《计算机网络》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亮,鞠九滨编著 1997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