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求取 ⇩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1

一、内容摘要1

地震是现今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1

地震的发生是有个过程的1

地震预报重点在于研究地应力的作用过程3

地震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建立一支机动灵活的“野战部队”4

建立地震预测试验中心站5

加强仪器试制,突破方法关6

要重视编制地震地质图的工作7

科研工作的重点要放到野外地震队去7

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要密切结合,搞好群测群防工作8

二、李四光同志的谈话记录和文章9

谈地震预报问题(一九六六年十月)9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九日)11

谈地震地质大队的方向和任务(一九六八年一月八日)14

地震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政治任务(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一日)18

地震是可知的,是能够预报的(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22

李四光同志在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一九七○年一月十七日)25

周总理接见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代表时李四光同志的讲话(一九七○年二月七日)29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一九七○年六月九日)31

谈培养地质力学专业人员的问题(一九七○年十一月六日)33

关于地震预测问题(一九七一年四月)42

地震地质是地震工作的基础44

一、内容摘要44

地震地质工作的任务和内容44

活动构造体系的调查研究是地震地质工作的基础44

走自已的道路做好地震地质工作46

二、李四光同志的谈话记录和文章48

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同志的谈话(一九六五年一月十九日)48

地震工作中的构造地质工作(一九六五年三月三十日)51

关于地震烈度区划问题(一九六五年十二月)52

地震地质工作的目的与方法(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九日)54

地震地质工作的内容(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58

与中国科学院地震体改小组的谈话纪要(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日)60

地震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63

关于地震预测试验站问题(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64

关于地震工作的座谈要点(一九六九年二月九日)68

关于地震危险区的划分问题(一九七○年一月二十八日)69

地震地质工作就是要确定地震危险区(一九七○年二月二日)71

地震地质图的编制问题(一九七○年三月三日)74

对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测工作的意见(一九七○年三月三十日)77

关于地震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一九七○年六月)83

地震地质工作的任务(一九七○年七月)90

预报地震要重视地应力方法92

一、内容摘要92

研究地应力作用过程是地震预报的关键92

建立地震预测试验站93

关键在于仔细地研究构造应力场96

二、李四光同志的谈话记录和文章97

关于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的联系问题(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二日)97

形变电阻率法预测地震问题(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五日)99

解决地震预报的方法与途径(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日)101

海洋地质与地震预报(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三日)102

地震预测工作中的水文观测问题(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一日)103

断层微量位移观测工作的目的(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三日)105

谈地应力测量仪器试制等问题(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二日)106

谈地应力测量方法预报地震问题(一九六八年三月十三日)109

谈总结分析工作(一九六八年三月十六日)111

大地测量工作与地震地质工作的关系(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一日)112

大地测量在地震工作中的作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13

研究地应力作用的过程是地震预报的关键(一九七○年一月)114

地震预报工作中的水文观测工作(一九七○年二月十日)116

谈用超声波法预测地震的问题(一九七○年二月二十七日)120

关于历史地震的分析问题(一九七○年三月十二日)121

李四光同志在听取全国地应力测量工作经验交流会情况汇报后的谈话(一九七○年十月十六日)123

谈地应力测量工作(一九七○年十月十七日)124

关于大力加强某些地区地震地质工作的意见130

一、内容摘要130

华北地区130

京津地区130

邢台地区131

渤海地区132

西北地区133

海源—固原—平凉地区133

天水地区133

静宁—松潘地区133

西南地区133

云南地区134

四川西部地区134

贵州西部地区135

西藏地区135

中南地区135

鄂、湘、豫西部地区135

大别山地区135

广东地区135

东北地区136

沿海地区136

二、李四光同志的谈话记录和文章137

中国西北部活动性构造体系与地震带的分布关系(一九五五年十二月)137

邢台地震地质初步考察报告(一九六六年四月)143

北京附近的构造带与地震的关系(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日)153

谈北京地区的地震趋势(一九六八年二月十二日)154

加强邢台地区地震地质及地震预测手段的意见(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55

附录158

一、附图158

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158

世界地震带分布示意图159

中国6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图160

中国主要地震活动带分布图161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162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163

川滇经向构造带、云南山字型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164

二、名词解释165

1977《论地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四光著 197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地震地质概论(1975 PDF版)
中国地震地质概论
197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地震工程概论(1985 PDF版)
地震工程概论
1985
地震( PDF版)
地震
台湾:文库出版社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应力与地震  1(1983 PDF版)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应力与地震 1
1983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震震级研究(1984 PDF版)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震震级研究
1984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壳形变与地震(1984 PDF版)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84
地震(1951 PDF版)
地震
1951 天下出版社
论地震  李四光(1977 PDF版)
论地震 李四光
197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震学引论(1978 PDF版)
地震学引论
1978 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震与地震考古(1977 PDF版)
地震与地震考古
1977 北京:文物出版社
地震序列概论(1990 PDF版)
地震序列概论
199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震(1973 PDF版)
地震
1973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地震工程地质导论(1983 PDF版)
地震工程地质导论
1983 北京:地震出版社
大地形变测量规范  一、水准测量(1983 PDF版)
大地形变测量规范 一、水准测量
1983 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震地质论文集(1986 PDF版)
地震地质论文集
1986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