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象学》求取 ⇩

第一章 论大气湍流力学 Niels E.Busch1

1.1 引言1

1.2 运动方程1

1.3 平均流方程6

目录9

序言9

1.4 雷诺数相似15

1.5 脉动流方程:闭合问题17

1.6 能量收支19

1.7 湿度订正21

1.8 湍流谱:普适平衡假说23

1.9 结束语26

附录:近地边界层(近年来实验工作的评述)27

1.A1.通量-廓线关系28

1.A2.速度、温度和湿度谱33

a.垂直速度谱35

b.纵向速度谱38

c.横向速度谱41

e.速度谱的概括42

d.谱的比值42

f.温度谱44

g.湿度谱45

h.速度、温度和湿度协谱46

1.A3.积分统计47

1.A4.能量、方差、应力和热通量收支51

1.A5.局地各向同性和惯性副区52

符号表55

正文参考文献61

附录参考文献63

第二章 大气近地面层的湍流输送 Joost A.Businger69

2.1 引言69

2.2 中性情况71

a.对数廓线71

b.卡曼常数72

c.空气动力学平滑流74

2.3 非绝热情况75

a.稳定度参数的组成75

b.通量-廓线关系76

c.函数Ri(ζ)和α(ζ)80

d.自由对流81

e.临界理查孙数86

f.Ricr的重要意义88

g.湍流和重力波的相互作用89

2.4 确定湍流通量的方法90

a.海-气整体输送系数90

b.热量和动量通量的确定92

c.蒸发和微量成分的通量95

符号表99

参考文献100

第三章 论近地面层湍流 John C.Wyngaard105

3.1 引言105

3.2 近地面的湍流通量107

3.3 近地面层的相似性113

3.4 渐近的尺度分析116

a.局地自由对流的尺度分析117

b.局地的与高度无关的(不包含z的)层结123

3.5 动力学概况126

a.局地自由对流126

b.局地不包含z的层结131

3.6 谱的特性133

3.7 平均时间141

3.8 实际的近地面层147

符号表153

参考文献154

第四章 塔的微气象学 Hans A.Panofsky157

4.1 引言157

4.2 风的廓线157

a.中性条件,均一地形157

b.均一地形,非绝热条件162

c.突变地形上的中性风廓线164

4.3 温度廓线168

a.均一地形168

b.非均一地形169

4.4 速度分量的方差170

a.能量收支170

b.垂直速度的方差170

c.水平速度分量171

b.垂直速度谱和温度谱的一般特征173

a.高频谱173

4.5 谱173

c.水平风速分量谱174

4.6 互谱175

a.引言175

b.不同变量之间的互谱176

c.相同变量之间的互谱176

符号表179

参考文献181

5.1 引言183

第五章 行星边界层的相似律和尺度关系 H.Tennekes183

5.2 中性正压边界层184

a.速度亏损定律184

b.墙壁定律188

c.对数风速廓线190

d.其它特性的尺度分析193

e.大涡旋:转涡195

5.3 浮力对热量输送的作用199

a.相似定律的推广200

b.自由对流的尺度分析205

c.其它的尺度分析问题211

d.热羽和转涡215

5.4 结束语216

符号表219

参考文献221

第六章 行星边界层的数值模拟 M.A.Estoque223

6.1 引言223

6.2 均一地形的定常行星边界层225

6.3 均一地形的非定常行星边界层238

6.4 非均一地形的定常行星边界层246

6.5 非均一地形的非定常行星边界层260

a.一维非均一性260

b.二维非均一性267

6.6 结束语270

符号表272

参考文献274

第七章 行星边界层的三维数值模拟…………………………?276

James W.Deardorff276

7.1 引言276

7.2 用雷诺立体网格平均的控制方程278

7.3 次网格闭合假设280

a.二阶矩方程281

b.用各向同性平均雷诺应力简化的理论290

c.非线性涡动粘滞率近似292

7.4 边界条件293

a.侧边界293

b.上边界293

c.下边界294

a.有限差分网格296

7.5 有限差分法296

b.非线性平流项298

c.科里奥利项299

d.次网格应力299

e.泊松方程和气压299

f.时间差分300

g.截断误差302

h.数值程序误差304

i.初始条件305

7.6 行星边界层三维数值研究的结果306

7.7 回顾311

7.8 应该如何看待边界层312

符号表313

参考文献316

第八章 大气湍流的产生和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动力学模式的319

建立 Coleman du P.Donaldson319

8.1 引言319

8.2 大气切变层方程321

8.3 湍流切变层方程329

8.4 模式的选择338

8.5 模式参数的寻优345

a.模式对自由切变流的应用351

b.模式对边界层的应用360

c.关于二阶模拟方法的一些评述363

8.6 尺度Λ1的方程364

8.7 二阶模式与K理论的关系366

8.8 二阶模拟方法对于大气边界层的应用379

8.9 总结和结论393

符号表393

参考文献395

1984《微气象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豪根(D.A.Haugen)编;李光生译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气象学(1995 PDF版)
气象学
1995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1923 PDF版)
气象学
1923
气象学(1981 PDF版)
气象学
1981
气象学(1980 PDF版)
气象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1957 PDF版)
气象学
1957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微气象学(1959 PDF版)
微气象学
195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气象学(1994 PDF版)
气象学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学(1979 PDF版)
气象学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1990 PDF版)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1992 PDF版)
气象学
199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气象学与林业气象学(1994 PDF版)
气象学与林业气象学
1994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气象学(1936 PDF版)
气象学
1936 防空学校
气象学(1974 PDF版)
气象学
1974 广东农林学院林学系土壤气象教研组
气象学(1957 PDF版)
气象学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1964 PDF版)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
1964 南京农学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