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新编》求取 ⇩

目次1

自序1

绪论1

第一编 形体编17

第一章 记录文献的载体17

第一节 甲骨17

第二节 金石21

第三节 简牍25

第四节 缣帛33

第五节 纸38

第六节 胶片与磁带41

第一节 文献内容的体裁45

第二章 文献的体裁45

著作 编述 抄纂49

第二节 文献编纂形式的体裁49

文书 档案 总集 别集 类书68

政书 表谱 图录 丛书 方志68

第三章 文献的体例68

第一节 古书多无书名68

第二节 古书不题作者71

第三节 单篇别行之例74

第四节 序传常置全书之末75

第五节 篇章题目列于正文之后77

第六节 古书的附益79

第七节 内篇与外篇81

第八节 先秦子书不皆出于手著84

第九节 子书与文集之流变85

第十节 古书的篇与卷87

第四章 文献的体式92

第一节 简策体式92

第二节 卷轴体式93

卷子装(卷轴装) 旋风装96

第三节 折叠体式96

梵夹装 经折装97

第四节 册页体式97

第一章 目录100

第一节 目录的功用100

第二编 方法编100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100

研究图书状况 考辨学术源流 指导读书治学103

第二节 目录的体制103

汪国垣《目录学研究》的四种说法 余嘉锡《目108

录学发微》的三种类型 解题书目的叙录体、108

传录体、辑录体108

第三节 目录的分类108

《七略》的六分法 荀勖《中经新簿》的四分法121

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的七分法 《隋书121

经籍志》的四分法 附《七略四部分合异同表》121

第二章 版本121

第一节 印刷术的发明121

第二节 版本的功用126

种说法 唐初发明雕版的论证126

印刷术的渊源和条件 雕版印刷发明期的几126

载明各本特点 广搜众本比勘 用以识别真伪130

考订书史源流 显示多种价值130

第三节 版本的类型130

按刻印时代分 按刻印地区分146

按刻印单位分 按版刻情况分146

按印刷特点分 按活字种类分146

按加工形式分 非雕版的书本146

第四节 版本的鉴别146

刻本书的鉴别 活字本的鉴别158

抄本书的鉴别 伪本的鉴别158

第五节 善本的标准158

第一节 校勘的功用161

古旧本 精校本 精刻本 稀见本161

第三章 校勘161

便利读书治学 有裨文献整理 疏通文字词义165

第二节 校勘的对象165

误字例 脱文例 衍文例 错位例171

第三节 校勘的方法171

对校法 本校法 他校法 理校法 校法180

的综合运用180

第四节 校勘成果的处理180

关于记载校勘文字的异同 是否出校的标准185

处理校勘成果的方式185

第四章 辨伪185

第一节 伪书出现的原因186

好事妄为193

第二节 考辨伪书的方法193

托古传书 造伪补佚 弋名牟利 相攻争胜193

查明传授源流 考核历史事实199

考订作者生平 分析作品内容199

第三节 考辨伪书的注意点199

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不可以偏概全 不可单202

凭文辞判定真伪 伪书不可一概废弃202

第五章 辑佚202

第一节 辑佚的方法202

恢复篇第205

第二节 辑佚的取材205

辑录佚文 选择底本 注明异同 校正文字205

类书 古注 子史群书 总集 杂纂杂抄213

地方志 金石 石室秘藏与出土佚书 海外213

流散佚书 报刊杂志213

第三节 辑佚的注意点213

广泛网罗佚文 认真删汰繁芜219

进行精密考订 作出合理编排219

第四节 评价辑本的标准219

辑录是否完备 佚文是否可靠222

考订是否精审 出处是否注明222

体例是否完善222

第六章 编纂222

第一节 编纂的性质222

第二节 编纂的特点224

编纂方法产生较早 编纂具有多神功能 编纂229

成果广泛传布 编纂理论有待整理229

第三节 编纂的功用229

用于文献整理 便利保存文献233

促进扩大流通 用以序化资料233

第四节 编纂的方法233

确定选题 拟订凡例 精选材料238

分类编排 写定目录 撰写序跋238

注明出处 编撰附录238

第三编 历史编238

第一章 先秦(起源期)238

第一节 多种载体纷呈239

第二节 古书始有注解242

第三节 孔子整理六经245

第四节 编纂已有准则249

第五节 子书别具特点251

第六节 书籍每多散佚254

第四节 郑玄遍注群经255

第二章 汉(奠基期)256

第一节 简帛碑刻同用256

第二节 刘向校理群书262

第三节 班固编成汉志264

第五节 辞书各有创例266

第六节 经学始分今古269

第七节 刊刻熹平石经271

第八节 辨伪开始起步272

第三章 魏晋至隋(变迁期)276

第一节 逐步废简用纸276

第二节 校理汲冢遗书278

第三节 刊刻正始石经281

第四节 文献散亡严重282

第五节 目录不断变革284

第六节 注经多用义疏287

第七节 首创类书之体289

第八节 总集应运而生291

第九节 出现各体方志292

第十节 诸家翻译佛经295

第一节 始创雕版印书298

第四章 唐五代(发展期)298

第二节 目录定为四分300

第三节 编纂续有发展302

第四节 编制音义词书304

第五节 刊刻开成石经306

第六节 辨伪思潮活跃307

第七节 译经规模空前309

第五章 宋辽金(兴盛期)312

第一节 刻书盛极—时312

第二节 发明胶泥活字316

第三节 出现理论专著317

第四节 编纂颇多成果320

第五节 雕刻佛教大藏324

第六节 金石之学兴起326

第七节 辨伪多有收获328

第八节 始有辑佚专书329

第六章 元明(中衰期)333

第一节 刻书继续兴盛333

第二节 发明木制活字339

第三节 编辑特大类书340

第四节 藏书之风甚炽342

第五节 辨伪又有专著344

第六节 辑佚走向成熟346

第七章 清(恢复、鼎盛期)348

第一节 考据之学勃兴348

第二节 编纂成果卓著351

第三节 印刷技术更新357

第四节 金石之学兴盛362

第五节 校勘成绩斐然363

第六节 发现珍罕文献365

第七节 辨伪仍在发展368

第八节 辑佚风靡一时370

第八章 近当代(总结、发展期)375

第一节 全力整理古籍375

第二节 编印明清档案381

第三节 出现新的载体383

第四节 利用科技手段384

第五节 出土珍本文献386

第六节 培养专业人材388

第七节 研究渐成体系390

第四编 理论编393

第一章 中国文献学理论形成的过程393

第一节 古代文献学理论不发达的原因393

第二节 文献学理论形成于宋渐盛于清394

第三节 技术性方法论的理论价值395

第四节 后人总结的理论与本人手撰的专著395

第二章 中国文献学理论的若干特点398

第一节 源于实践398

第二节 内容深广402

第三节 言简意赅408

第四节 切合实用413

第五节 后出转精416

第六节 未臻完善422

界义待定 忽略宏观 常有偏颇 不够平衡428

第三章 中国文献学家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树428

刘向 刘歆 郑玄 陆德明 郑樵458

彭叔夏 朱熹 胡应麟 卢文弨 纪昀458

钱大昕 段玉裁 章学诚 王念孙 黄丕烈458

顾千里 俞樾 张元济 余嘉锡 陈垣458

第四章 文献学理论整理刍议458

第一节 搜集发掘458

第二节 按类摘编459

第三节 归纳梳理460

第四节 择要注释461

第五节 编纂专书461

1994《中国文献学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洪湛侯著 1994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下(1989 PDF版)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下
198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编中国文学史(下)(1989 PDF版)
新编中国文学史(下)
1989
兴文化献新编( PDF版)
兴文化献新编
天平与安会馆
最新国外针灸文献汇编( PDF版)
最新国外针灸文献汇编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文学史(1994 PDF版)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文学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文学简史(1989 PDF版)
新编中国文学简史
1989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文献学(1996 PDF版)
中国文学文献学
1996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字学新编(1936 PDF版)
中国文字学新编
1936 北新书局
吴晗史学论著选集  第3卷(1988 PDF版)
吴晗史学论著选集 第3卷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民学会文献汇编(1980 PDF版)
新民学会文献汇编
1980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下  中国民国文学史(1995 PDF版)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下 中国民国文学史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996 PDF版)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199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文文献编目(1989 PDF版)
中文文献编目
1989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新编文献学(1999 PDF版)
新编文献学
1999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上(1989 PDF版)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上
198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