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概念及范围1

一、植物群落1

二、植物群落学1

三、几位学者的植物群落定义2

四、与植物群落学相关的几个学科的概念2

第二节植物群落学的发展简史4

一、初始阶段4

二、近代植物群落学的发展阶段5

三、现代各国地植物学家的活动5

四、我国地植物学家的工作简况7

第三节植物群落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9

一、与一般植物学的比较9

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0

第四节植物群落学的任务及其发展方向10

一、任务10

二、发展方向11

第二章种群生态12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特性12

一、种群的定义12

二、种群名称的由来和范围12

三、种群与个体的关系12

四、种群内和种群间的相互关系13

五、种群的特征14

第二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存活曲线14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14

二、存活曲线16

第三节种群的年龄结构17

一、年龄结构的意义17

二、植物种群的年龄阶段18

三、年龄结构的类型18

第四节种群动态19

一、种群增长19

二、影响种群增长的种内和种间因素24

第五节种群的生态位26

一、生态位的意义26

二、生态环境与物种关系27

三、高斯原理27

四、种间生态位的分化29

第六节种群个体的分布及种群间的结合系数29

一、植物种群的密度29

二、植物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30

三、种群间的结合系数31

第七节植物个体种群及种群行为模式33

一、个体种群33

二、植物种群行为的结构模式35

第八节领域性理论36

一、领域性的概念36

二、领域性假说37

第九节生态型38

一、生态型的概念38

二、研究植物生态型的任务和内容39

三、生态型的分化过程及其类型40

第三章植物群落的结构45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基本特点45

一、植物群落的三大特点45

二、植物群落外貌的四个要素45

三、优势种和建群种46

四、种类间的更迭关系47

第二节生活型48

一、生活型的概念48

二、各国学者的生活型分类法49

第三节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要素及研究意义57

一、群落结构的三要素57

二、种群58

三、层群59

四、同生群60

第四节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61

一、群落的分层现象61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61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65

四、群落结构理论在实践中应用举例67

第四章植物群落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68

第一节植物群落中各种类的数量特征和综合特征68

一、各种群的数量特征68

二、群落类型的综合特征75

第二节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方法79

一、样方80

二、样条82

三、无样地法85

四、年轮计算法88

五、残留法89

六、方格调查法89

七、定位研究法90

八、树木生长过程研究法90

九、水生植物群落研究法90

第三节植物群落与环境的梯度变化、群落界线和植被制图的原则91

一、环境梯度与群落的分布格局91

二、群落排序94

三、群落界线的划分及植被制图的原则98

第四节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及命名104

一、群落分类的必要性104

二、群丛的定义104

三、群落分类系统107

四、群落类型的命名111

第五章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13

第一节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矛盾统一113

一、群落环境113

二、群落对环境的适应113

三、群落中种内、种间关系的矛盾统一114

四、群落对环境的改造作用115

五、用生态生理学观点认识作物群落的矛盾统一116

第二节生境对植物群落的作用117

一、影响植物群落的综合因素117

二、生境因子对群落的各别作用117

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120

四、人类生产活动和污染生态121

第三节植物群落对光的改造反应作用123

一、群落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反应123

二、群落对光的透射反应124

三、森林群落改变光质、光量的生态意义127

第四节植物群落对生境温度的反应作用128

一、植被与热量平衡128

二、群落对于气温的作用130

三、群落对于土壤温度的作用133

第五节植物群落对生境水分的反应作用135

一、植被与水分平衡135

二、森林群落增加降雨量的作用136

三、群落对于空气湿度的作用139

四、群落对于蒸发以及蒸腾作用的影响140

五、群落对于土壤含水量的作用142

六、森林群落对于积雪的作用144

第六节植物群落对风的改造作用145

一、不同群落类型的防风作用145

二、防风林带的防风效应146

三、防风林带的防风效能的理论试验147

四、营造防风林带的设计149

五、防风林带的优缺点152

第七节植物群落对水土保持的作用155

一、植物群落与水土保持的关系155

二、合理耕作与水土保持156

三、草原管理与水土保持157

四、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山坡地158

第六章植被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形成和演替162

第一节植物群落形成和演替的轮廓162

一、群落形成的轮廓162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163

第二节植物群落的形成164

一、裸地形成的因素164

二、繁殖体的散布166

三、定居169

四、竞争和群落形成170

第三节植物群落的演替173

一、动力174

二、演替系列的基本类型176

三、方向185

四、演替“顶极”理论187

五、研究方法及其任务190

第四节植被的进化192

一、地史上的植被进化192

二、物种进化推动植被进化193

第七章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概要194

第一节植被带的概念及其分布规律194

一、世界植被带的分布概要194

二、中国的植被分布概要195

三、植被垂直带分布概要197

第二节木本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概要200

一、常雨木本植物群落200

二、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群落211

三、雨绿木本植物群落213

四、硬叶木本植物群落215

五、夏绿木本植物群落216

六、针叶木本植物群落218

七、石南木本植物群落220

第三节草本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概要221

一、雨绿干燥草本群落221

二、夏绿干燥草本群落223

三、高草草本植物群落226

四、高山冻原低草草本群落227

五、水下草本群落229

六、沼泽草本群落229

七、水藓草本群落229

八、真藓冻原群落230

九、地衣冻原群落230

第四节荒漠群落的类型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概要231

一、干荒漠群落231

二、冻荒漠群落234

三、盐碱土荒漠群落235

四、流沙荒漠群落235

五、岩下荒漠群落236

六、岩面荒漠群落236

第八章群落生产力和生态系统238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38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238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几个基本原理240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40

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42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245

六、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246

七、生态平衡248

八、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作用250

九、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51

第二节群落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252

一、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252

二、群落生产力及其测定方法256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62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64

第三节生态系统分析272

一、生态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272

二、建立一个系统模型的过程276

三、生态系统分析举例279

主要参考文献289

1986《植物群落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鹏编 198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初级传入中枢联系的形态学基础(1997 PDF版)
初级传入中枢联系的形态学基础
1997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植物群落学 P375(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植物群落学 P375
日本の重要な植物群落2 東海版(1988.08 PDF版)
日本の重要な植物群落2 東海版
1988.08 大蔵省印刷局
日本の重要な植物群落2 四国版(1988.08 PDF版)
日本の重要な植物群落2 四国版
1988.08 大蔵省印刷局
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 PDF版)
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部落( PDF版)
植物部落
植物群落数理分类的研究( PDF版)
植物群落数理分类的研究
生态学基础讲习班  植物群落的数理特征(1983 PDF版)
生态学基础讲习班 植物群落的数理特征
1983
植物种群生态学( PDF版)
植物种群生态学
植物的类群(1985 PDF版)
植物的类群
198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植物群落学小引(1936 PDF版)
植物群落学小引
1936 商务印书馆
广西临桂雁山附近的植物群落(1956 PDF版)
广西临桂雁山附近的植物群落
1956 北京:科学出版社
大兴安岭山脉的植物群落(1955 PDF版)
大兴安岭山脉的植物群落
195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实验植物群落学(1974 PDF版)
实验植物群落学
197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群落分类(1985 PDF版)
植物群落分类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