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中国美学》
作者 | 刘绍瑾著 编者 |
---|---|
出版 |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7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610124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091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曹础基1
走出困境(代绪言)1
一、庄子所以为庄16
1.庄子的艺术人生16
2.庄、老异同24
3.庄子与《庄子》31
二、从“忘”到“游”——庄子哲学的美学色彩34
1.“累”与“德”、“人间世”与“无何有之乡”34
2.从“忘”到“游”40
3.庄子的直觉主义纯艺术精神47
4.纯艺术论:庄子与克罗齐55
5.庄子——叔本华—一王国维67
三、“自然全美”——“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应方式78
1.“全”与“亏”的矛盾,自然全美的含义79
2.“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之不同84
3.“以物观物”与中国艺术的境界97
4.“直寻”、“现量”、“不隔”110
5.“以物观物”的自然美学与西方现象学美学的汇通119
6.庄子复元古主义的重新认识129
四、“无言”、“忘言”——传达与意味矛盾的发现137
1.庄子的言意论辨析137
2.庄子言意论的美学意义143
3.媒介,诗与画的异同149
4.庄子的传道之“言”159
5.从庄子的言意论到魏晋“言、意之辨”165
6.关于中国诗学上的“言外之意”169
五、“凝神”、“物化”——“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175
1.神妙化境,“虚静”在神妙化境中之意义176
2.庄子的“虚静”观与中国艺术创作心理学181
3.《庄子》中谈艺寓言的特殊意义191
六、去“迹”返“真”——“真美”思想和“缘情”理论的源头199
1.“真”与“迹”的矛盾,与卢梭之比较199
2.从人性之“真”到艺术审美趣味之“真”208
3.真与善的对立,“缘情”说的萌芽217
4.反拟古主义,艺术的百花齐放225
七、苦闷的象征232
1.道是无情却有情232
2.时间与存在、死亡与自由239
3.庄子愤世——悲世——虚无之情的历史评价249
4.历史的回声:庄子之情的影响257
5.庄、儒、屈哀怨之情的比较271
八、庄子与浪漫主义282
1.对一种流行观念的批判282
2.中国艺术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审美特征287
3.庄子的浪漫主义及其中国特色294
4.庄、屈浪漫主义之比较304
附录 近现代海内外庄子与西方美学比较研究述评313
主要参考书目332
后记336
1989《庄子与中国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绍瑾著 1989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庄子学案
- 199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民权 庄子故里
- 中共民权县委宣传部;中共民权县委外宣办
-
- 庄子学案
- 193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学生国学丛书 庄子
- 1928 商务印书馆
-
- 老子与庄子
- 1934 商务印书馆
-
- 中国古代哲学卷 庄子
-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庄子哲学
- 2020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庄子美学
- 1992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庄子哲学
- 1937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庄子学案
- 193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逍遥之祖 《庄子》与中国文化
- 1995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庄子哲学
- 1988 成都古籍书店
-
- 庄子哲学
- 199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