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的溶剂萃取》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参考文献2

第二章溶液及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3

2.1 溶剂萃取体系的组成及基本概念3

2.2 溶剂萃取的基本过程5

2.2.1 物质的亲水性和亲油性5

2.2.2 萃取的基本过程5

2.3 萃取中常用的关系式21

2.3.1 分配定律21

2.3.2 分配常数与萃取自由能的关系23

2.3.3 分配比(D),分离系数(β)和萃取率(E)间的关系24

2.3.4 萃取率与萃取次数的关系26

参考文献30

第三章水溶液中络合平衡的处理31

3.1 络合物的类型31

3.1.1 配位络合物31

3.1.2 离子缔合络合物35

3.1.3 水合络合物35

3.2 水溶液中络合平衡的处理36

3.2.1 络合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和浓度稳定常数36

3.2.2 单核络合物的平衡处理37

3.2.3 多核络合物的平衡处理42

3.2.4 条件稳定常数45

参考文献48

第四章萃取剂49

4.1 螯合萃取剂49

4.1.1 螯合萃取剂分子中配位基碱性大小和成盐基酸性强弱与萃取能力的关系50

4.1.2 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萃合物的疏水性和亲水性与萃取能力的关系51

4.1.3 螯合萃取剂的选择性56

4.1.4 稀释剂对螯合萃取剂的影响56

4.2 阳离子萃取剂56

4.2.1 羧酸类阳离子萃取剂57

4.2.2 磺酸类萃取剂58

4.2.3 酸性含膦萃取剂58

4.3.1 胺类萃取剂的分类62

4.3 阴离子萃取剂62

4.3.2 胺类萃取剂的性质63

4.3.3 反应机理71

4.3.4 稀释剂对胺类萃取剂萃取能力的影响77

4.4 中性络合萃取剂81

4.4.1 中性含氧萃取剂81

4.4.2 中性含磷萃取剂86

4.4.3 取代酰胺类萃取剂91

参考文献109

第五章萃取体系111

5.1 溶剂的分类及其溶解度的规律111

5.1.1 溶剂的分类111

5.1.2 溶剂溶解度的相似原理113

5.1.3 各类溶剂的互溶规律114

5.2 螯合物萃取体系117

5.2.1 螯合物的形成条件117

5.2.2 螯合物的范围119

5.2.3 螯合物的性质120

5.3 影响螯合物萃取的因素127

5.3.1 螯合物的萃取平衡127

5.3.2 影响螯合物萃取的因素130

5.3.3 螯合物萃取的选择性138

5.4 影响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41

5.4.1 金属离子本性对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141

5.4.2 配位体性质对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149

5.4.3 其它因素对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158

5.5 离子对萃取体系162

5.5.1 金属络阴离子的萃取164

5.5.2 金属阳离子的离子缔合体系166

5.5.3 溶剂化萃取体系167

5.5.4 冠醚对金属离子的萃取170

5.6 协同萃取体系175

5.6.1 协同效应萃取体系的分类175

5.6.2 协同萃取的基本原理178

5.6.3 协同萃取分配比D协的数学表达式178

5.6.4 影响协同反应的主要因素180

5.6.5 协同效应的应用实例184

5.7.1 盐析剂定义及其作用185

5.7 盐析理论185

5.7.2 盐析理论的新发展186

参考文献189

第六章萃取中的实际问题和萃取平衡常数的半理论推导191

6.1 螯合体系中萃取平衡常数的经验公式191

6.2 萃取剂基团电负性和萃取平衡常数200

6.3 被萃取螯合物组成的测定206

6.3.1 平衡移动法206

6.3.2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208

6.3.3 斜率比法211

6.3.4 摩尔比法215

6.4.1 乳化液及乳化剂的分类217

6.4 溶剂萃取中乳化的形成和消除217

6.4.2 乳化液形成的原理218

6.4.3 固体微粒的乳化作用226

6.4.4 影响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228

6.4.5 乳化的预防和消除230

6.5 溶剂萃取中第三相的形成、消除和利用234

6.6 溶剂萃取中的掩蔽效应236

6.6.1 利用调节溶液酸度掩蔽干扰237

6.6.2 利用生成络合物掩蔽干扰244

参考文献249

第七章萃取色谱法251

7.1 概述251

7.2.1 萃取色谱的分类253

7.2.2 萃取色谱的特点253

7.2 萃取色谱的分类和特点253

7.3 萃取柱色谱与液-液萃取的关系254

7.4 固定相及其制备261

7.4.1 对载体的要求261

7.4.2 涂渍方法261

7.4.3 螯合萃取剂固定相263

7.4.4 分配相的选取263

7.5 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及操作264

7.5.1 流动相中酸的种类和浓度对保留行为的影响264

7.5.2 常量组分对微量组分萃取色谱分配的影响267

7.5.3 温度的影响268

7.5.4 进样量的影响268

7.5.5 柱萃取色谱操作技术269

7.6 柱萃取色谱法的设计270

7.6.1 Rf值与分配系数D的关系271

7.6.2 根据薄层色谱结果设计柱萃取色谱分离272

7.7 萃取色谱的应用276

7.7.1 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萃取色谱分离276

7.7.2 萃取色谱法在浓集和分离痕量金属方面的应用281

7.8 萃取纸色谱法及其应用282

7.8.1 引言282

7.8.2 实验技术284

7.8.3 反相纸色谱的应用286

参考文献286

8.1.2 氯化物292

8.1.1 氟化物292

第八章萃取体系的应用292

8.1 可被萃取的无机化合物292

8.1.3 溴化物293

8.1.4 碘化物294

8.1.5 硫氰化物297

8.1.6 硝酸盐297

8.2 金属螯合物297

8.2.1 双硫腙盐297

8.2.2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盐298

8.2.3 8-羟基喹啉盐299

8.2.4 铜铁试剂盐301

8.2.5 乙酰丙酮盐301

8.2.7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盐304

8.2.6 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盐304

8.2.8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代吡唑酮(PMBP)盐306

8.2.9 N-苯甲酰苯胲(BPHA)在萃取分离和光度分析中的应用308

8.3 碱性有机染料体系中的离子缔合物318

8.3.1 萃取机理318

8.3.2 应用示例324

8.4 液体离子交换剂324

8.4.1 液体阴离子交换剂324

8.4.2 液体阳离子交换剂327

参考文献332

9.1.1 钾的分离和测定336

9.1 周期系第Ⅰ族336

第九章元素的萃取分离和测定336

9.1.2 铜的分离与测定337

9.1.3 银的分离与测定340

9.1.4 金的分离与测定341

9.2 周期系第Ⅱ族344

9.2.1 铍的分离与测定344

9.2.2 镁的分离与测定345

9.2.3 钙的分离与测定345

9.2.4 锌的分离与测定347

9.2.5 镉的分离与测定347

9.3.1 硼的分离与测定349

9.3 周期系第Ⅲ族349

9.2.6 汞的分离与测定349

9.3.2 铝的分离与测定350

9.3.3 镓、铟、铊的分离与测定351

9.3.4 钪的分离与测定354

9.3.5 稀土元素的分离与测定355

9.4 周期系第Ⅳ族357

9.4.1 锗的分离与测定357

9.4.2 锡的分离与测定357

9.4.3 铅的分离与测定358

9.4.4 钛的分离与测定359

9.4.5 锆的分离与测定361

9.5.1 砷的分离与测定363

9.5 周期系第V族363

9.4.6 铪的分离与测定363

9.5.2 锑的分离与测定364

9.5.3 铋的分离与测定365

9.5.4 钒的分离与测定366

9.5.5 铌的分离与测定367

9.5.6 钽的分离与测定369

9.6 周期系第Ⅵ族370

9.6.1 硒的分离与测定370

9.6.2 碲的分离与测定372

9.6.3 铬的分离与测定373

9.6.4 钼的分离与测定378

9.6.5 钨的分离与测定379

9.7.1 锰的分离与测定382

9.7 周期系第Ⅶ族382

9.7.2 铼的分离与测定383

9.8 周期系第Ⅷ族384

9.8.1 铁的分离与测定384

9.8.2 钴的分离与测定385

9.8.3 镍的分离与测定386

9.8.4 铂族元素的分离与测定388

9.9 钍和铀的分离与测定392

9.9.1 钍的分离与测定392

9.9.2 铀的分离与测定394

参考文献396

主题索引457

1994《分析化学中的溶剂萃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之德,关祖京编著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