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机制中的金融过程 金融制度的国际比较》
作者 | 孙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4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5053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739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从货币制度到金融制度1
1.1 对历史上国家铸币和货币改革的考察:货币过程中的信用因素2
1.2.实票学说的历史根源:金融制度的发展与信用货币的形成5
1.3.银行券:信用货币的规范发展8
1.4.金本位制自动调节机制的神话13
1.5.货币制度中的金融制度22
1.6.现代货币的金融基础26
1.7.金融货币观和一些补充34
注释及附录36
第二章 对金融过程的货币分析48
2.1.分析的铡刀:货币过程的金融外延49
2.2.内生金融和外生金融55
2.3.金融过程的“中介技术”与“分配技术”61
2.4.从金融过程的制度安排看金融过程的货币因素69
2.4.1.金融工具69
2.4.2.金融机构72
2.4.3.金融市场77
2.5.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的变化:货币分析的基础81
2.6.本章的主要结论和补充论证87
注释89
第三章金融过程中的政府管制92
3.1.金融管制的原因、目标和类型94
3.2.结构控制:发达国家的金融管制98
3.2.1.概况98
3.2.2.金融立法:美国金融管制的核心99
3.2.3.非制度化:英国金融管制的特点110
3.2.4.日本的金融管制:干预、自律和劝说113
3.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兴工业化经济)的金融管制115
3.3.1.概述115
3.3.2.关于金融压制117
3.4.对金融管制的评价120
3.5.政府金融管制的前景125
3.6.本章的结论和一些补充130
注释及附表132
第四章解除管制: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136
4.1.金融货币化与货币金融化:西方发达国家中的金融创新浪潮138
4.1.1.规避管制:市场型金融创新140
4.1.2.解除管制:金融制度创新149
4.1.3.“约束——引致假说”与“自由与管制的博弈”:对金融创新的认识155
4.2.金融过程市场化:金融深化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159
4.3.对解除金融管制后的形势与问题的判断及对策167
4.3.1.发达国家的形势及问题:解除管制还是再管制167
4.3.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形势:金融先导还是均衡发展173
4.4.关于解除金融管制的发展趋势175
4.5.本章的结论和启示177
注释及附录179
第五章宏观经济过程中的金融过程:对各国中央银行行为的比较与分析183
5.1.宏观金融过程中的中枢机构:中央银行184
5.1.1.中央银行的起源与演变184
5.1.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86
5.1.3.需要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吗?189
5.2.中央银行的行为依据、货币政策理论192
5.2.1.货币也重要: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192
5.2.2.货币最重要: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194
5.2.3.政策无效性:新古典主义的货币理论196
5.2.4.其他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197
5.3.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操作200
5.3.1.货币政策的目标200
5.3.2.货币政策的工具202
5.3.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211
5.4.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实绩217
5.5.本章的结论及补充说明226
注释228
第六章传导机制:对金融及货币过程的理论分析232
6.1.对80年代英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审视233
6.1.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的政治因素:对通货膨胀的经济分析233
6.1.2.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再说明237
6.1.3.财政政策作为外生金融过程的挤出效应239
6.1.4.从80年代英美经历看经济理论的局限性244
6.2.货币政策有用吗?245
6.2.1.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井和低利率弹性246
6.2.2.货币主义:稳定而消极的单一规则248
6.2.3.新古典主义对李嘉图等价的复兴和公开市场业务的莫迪格利亚尼—米勒定理251
6.3.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255
6.4.货币需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262
6.5.对本章的补充说明和阶段性结论268
注释270
第七章对货币与金融问题的重新审视及对金融货币观的阐述(一)274
7.1.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275
7.1.1.货币中性:通货膨胀的观点275
7.1.2.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挑战278
7.1.3.当代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若干特点284
7.2.关于货币的界定288
7.2.1.纯理论分类:净财富标准和中性标准288
7.2.2.工具主义的定义:拉德克利夫流动性命题与弗里德曼的“发明”291
7.2.3.货币作为预防不确定的一种制度安排295
7.3.1.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的历史回顾:从瓦尔拉斯到帕廷金299
7.3.新货币经济学:建立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299
7.3.2.分离定理:法马的寓言304
7.3.3.迭代模型和金融约束307
注释316
第八章对货币与金融问题的重新审视及对金融货币观的阐述(二)318
8.1.对货币理论微观基础的评价:作为金融过程信用担保的货币318
8.2.再论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对“净额货币论”的批判324
8.3.分配效应:货币中性与传导机制的关键331
8.4.内生的货币需求与融资动机:金融货币观之一336
8.5.内生的货币供给与银行行为:金融货币观之二342
8.6.结论356
注释357
参考文献361
1995《货币机制中的金融过程 金融制度的国际比较》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杰著 199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一国两制”下的货币金融比较研究
-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比较金融制度
- 1989
-
- 国际货币金融法
- 1987
-
- 金融制度
- 1978.04 学文社
-
- 国际货币金融法学
- 1999年01月第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国际货币金融法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金融理论中的货币
- 1988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 日本的金融制度
- 198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国际货币金融法
- 1987 厦门:鹭江出版社
-
- 比较金融制度
- 1989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金融制度与业务比较研究
-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国际货币与金融
- 199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金融制度国际比较
- 1999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美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制度 下
- 1980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美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制度 上
- 1980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