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漕运》
作者 | 李文治,江太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518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101238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726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漕运制度的发生和演变1
第一节 宋元以前漕运制度沿革1
第二节 明代漕运制度述略11
第二章 清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漕运的持续20
第一节 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20
第二节 太湖流域农业及农副业生产的发展28
一 稻麦复种制的发展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28
二蚕丝及棉纺织业的发展32
第三节 长江流域其它各省水利灌溉事业及农业生产的发展39
第四节 清代漕运制度的重建42
第三章 漕粮的财政及赈恤功能46
第一节 漕粮与国家财政46
一 历年征运和积贮情形46
二 漕粮供应京师俸甲米石59
三漕粮拨充各地驻防兵饷72
第二节 漕粮的赈恤和平粜77
一 漕粮平粜与京城粮价77
二 官兵俸甲米石对京师民食的调剂作用82
三 截拨漕粮调剂畿辅民食86
四 各省截拨漕粮赈恤和平粜88
一采购93
第三节 采办米石与京畿民食93
二提拨地方积谷99
第四章 漕粮赋税制度103
第一节 正米和耗米103
第二节 各种附加税112
第三节 漕粮的改征和改折116
第四节 漕粮的豁除蠲缓和新垦升科123
第五节 苏州府漕运税制事例136
一 苏州府各县漕粮白粮正耗米额136
二 伴随征漕各种附加139
三清王朝关于整顿漕粮征兑工作在苏州的体现140
第六节 浙江省漕运税制事例143
一 浙江漕粮白粮正耗米额143
二 伴随征漕各种附加144
三普遍摊派于全省各县卫的各种附加税146
第五章 漕粮的征收兑运和交仓150
第一节 漕粮的征收150
第二节 漕粮的兑运153
一 派定水次与交兑上船153
二 各帮漕船开行顺序160
三 行船期限和稽迟情形161
四 起拨和拉纤165
五漕船的救护设备167
第三节 槽粮交仓168
一 起卸和交仓168
二京通仓廒和贮米169
第四节 各项禁令和赏罚规程171
一 勒收折色和偷盗漕粮的禁令171
二 米质搀和霉变的禁令和惩罚规程173
三 漕粮的完欠和奖惩176
四 漕船延误期限的惩罚182
一漕运总督鄂宝奏报起运乾隆四十六年份漕粮折183
附清档原件183
二漕运总督鄂宝奏报起运乾隆四十七年份各省新漕折185
第六章 漕运官制和船制187
第一节 官制187
一 监督及巡察官187
二 征收及监兑官188
三 押运、领运及催攒官吏190
四 监收及漕仓官192
五漕务官吏的考成194
第二节 船制195
一 漕船数目和变动情况195
二 造船厂和漕船木料201
三 漕船种类和容积202
四 修造经费205
五附拨船208
第七章 运丁和屯田212
第一节 卫所与运丁212
一 卫所军挽运漕粮212
二 卫所军的编审和佥运218
三运丁出运的报酬——行月粮和各项津贴220
第二节 漕运屯田226
一 田额和分配226
二 屯田济运228
三屯田禁止买卖235
第三节 漕运屯田的侵隐典卖和向民田转化236
一 运丁贫困化与屯田的侵隐典卖236
二 清王朝关于屯田归运的政策措施240
三漕运屯田向民田转化244
第八章 漕粮运道249
第一节 清代对运道的修治249
一 定期挑浚和临时兴修249
二 开凿新河及疏浚水源252
三 潴蓄湖水和疏导泉水254
四黄淮运交汇处运道的修治257
附 山东省及江北闸坝图259
五修筑闸坝260
第二节 应河河政263
一 设置官吏263
二 修建用费265
附一 蓄清敌黄、借黄济运与黄河改道270
附二清代粮船水手与罗教272
第九章 清中叶后吏治腐败与漕运体制内部矛盾的加剧288
第一节 漕运体制内部矛盾的发展过程288
一征漕加派名目繁多及各级官吏胥役的各项贪索291
第二节 州县征漕各种加派及官绅勾结对税户的贪索291
二地方绅衿勾结官府藉征漕渔利297
第三节 各处漕务官吏胥役对帮船运丁的贪索301
一 漕务官吏榨取运丁综述301
二 领运官和押运官对运丁的贪索305
三 沿途催攒稽查官及闸坝吏胥对运丁的贪索308
四 淮安漕督衙门对运丁的贪索310
五 通州仓场衙门和坐粮厅对运丁的贪索312
六帮船运丁向兑粮州县增索贴费316
第四节 州县征漕浮收勒折与农民粮户负担的加重321
一漕粮的搀和与缺失328
第五节 漕粮的缺失霉变328
二漕粮霉变332
附一 清道光前对漕政的整顿335
一 雍正朝整顿漕政的成就335
二嘉庆、道光朝对漕政的整顿与失败337
附二 清档原件342
一 鸿胪寺卿金应麟奏请清除漕务积弊折342
二山西道监察御史朱昌颐奏陈清除漕务积弊折345
第一节 江浙棉纺织及蚕丝业的发展变化349
一江南棉纺织收益在完漕方面的重要作用349
第十章 清中叶后农村经济的变化及其对漕粮征收的冲击349
二 道光后江南棉纺织业衰落、农家收入减少352
三杭、嘉、湖三府蚕丝收入的作用及后期受外丝输入的冲击355
第二节 水利失修灾荒频繁与农业生产下降356
一 水利失修356
二 灾荒频繁360
三土地贫瘠农产下降378
第三节 人口增长超越生产增长及食粮不敷384
一 人口增长及人口密度384
二 当时关于人多土狭的一些议论388
三 征稽各省主要是重漕区食粮不敷391
一农民经济状况恶化393
第四节 农民经济状况恶化与抗粮斗争393
二农民抗粮斗争397
第十一章 道光后漕运改制政策(上) ——改折减赋403
第一节 农业经济凋敝与漕运改制403
第二节 湖南、湖北等五省减漕折和革浮收408
一 湖南省裁减漕赋409
二 湖北省裁减漕赋411
三 江西省裁减漕赋414
四 安徽省裁减漕赋416
五 河南省裁减漕赋417
一江苏省419
第三节 江苏、浙江两省裁减漕粮正额419
二浙江省426
第十二章 道光后漕运改制政策(下)——招商海运430
第一节 河道梗阻与议行海运430
一 嘉庆后河道阻塞与海道畅通430
二关于改行海运的争议434
第二节 海运增粮兑运规则及成效440
一 由招募沙宁卫船到购置轮船440
二 海运漕粮兑运规制446
三 历年海运情形及海运粮额449
一海运便捷、精简机构、革除积弊454
第三节 漕粮改行海运的成效454
二节约用费、增加粮额456
附 同治后部分地区漕粮恢复河运466
第十三章 漕运的停止468
第一节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及河南五省停止漕运468
第二节 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停止征漕470
一 停止征漕的时代背景470
二 关于漕粮实行改折及征实起运的争议474
三江、浙海运粮漕的停止478
第十四章 漕运与商品经济481
一漕船北上南下漕运商货482
第一节 漕运与商品流通482
二商品流转与国民生计487
第二节 漕运与商业城市490
一 扬州( 附邮州)491
二 淮安496
三 济宁498
四 临清500
五 德州506
六天津507
第三节 商品流通与社会经济511
附 修治运道对某些地区农业生产的破坏514
1995《清代漕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文治,江太新著 1995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漕河图志
- 1990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漕桥乡志
- 1984
-
- 小ブネ漕ぎしこの川
- 1992.06 小学館
-
- 漕げや海尊
- 1979.10 講談社
-
- 明代漕运研究
- 1996年05月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878 皇朝政典类纂 漕运
- 台湾:文海出版社
-
- 清党运动
- 1927 全国各大书坊
-
- 明漕运志
- 1937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