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天体物理学》求取 ⇩

前言1

一、90年代的大型天文光学和射电望远镜……………李启斌1

1.光学望远镜1

1.1 美国的凯克(Keck Ⅰ)10m望远镜1

目录1

1.2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2

1.3 双子望远镜(GFMINI)3

1.4 8.5m光谱巡天望远镜(SST)5

1.5 日本的昴星团8m望远镜(SUBARU)5

1.6 美-意大双筒哥仑布望远镜(Columbus)7

2.1 毫米波阵列望远镜(MMA)8

2.射电望远镜8

2.2 美国甚长基线阵(VLBA)9

2.3 多元微波联接干涉网(MERLIN)10

2.4 欧洲甚长基线干涉网(EVN)11

2.5 印度的巨型米波射电望远镜(GMRT)12

3.我国研制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方案14

3.1 硬X射线天文卫星14

3.2 太阳空间望远镜15

3.3 4m×4m新技术望远镜15

3.4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16

3.5 65m射电望远镜18

1.引言19

二、90年代的大型空间观测设备……………………王仲19

2.大型观测项目的特点21

3.高能天体物理的观测项目27

3.1 康普顿(γ射线)空间天文台(简称Compton GR0或CGRO)27

3.2 新一代的γ射线望远镜INTEGRAL29

3.3 伦琴X射线天文卫星(简称ROSAT)30

3.4 高等X射线天体物理设备(简称AXAF)32

3.5 多镜面X射线望远镜(简称XMM)34

3.6 其他X射线波段的空间观测项目35

4.可见光及紫外波段的空间观测36

4.1 哈勃空间望远镜(简称HST)36

4.2 极远紫外探索卫星(简称EUVE)40

4.3 远紫外光谱探索卫星(简称FUSE)42

三、太阳物理学的进展和展望…………………………艾国祥45

1.引言45

2.太阳物理研究现状和难题46

2.1 太阳结构46

2.2 太阳活动48

3.90年代太阳物理学展望50

3.1 90年代的几项重大设备及主攻方向50

3.2 90年代太阳物理研究52

3.3 几项突破性太阳物理研究方法的期待52

4.关于中国太阳物理发展的几点想法53

4.1 80年代中国太阳物理的重要特征53

4.2 90年代中国太阳物理发展的几点想法54

4.3 把中国太阳物理的研究推向空间55

参考文献57

四、太阳活动及其影响——日地关系…………………王家龙58

1.引言58

2.缓变型太阳活动及其影响63

2.1 太阳黑子63

2.2 冕洞66

2.3 太阳常量70

3.爆发型太阳活动及其影响73

3.1 太阳耀斑73

3.2 日冕物质抛射79

3.3 太阳活动预报81

4.90年代的日地关系研究82

4.1 太阳83

4.2 行星际及其它86

5.90年代日地关系的国际合作研究87

参考文献90

五、日震学…………………………………………………熊大闰99

1.引言99

2.太阳5min振荡的发现以及日震学的基本问题103

2.1 太阳5min振荡的发现103

2.2 日震学的基本原理104

2.3 太阳振荡的观测方法107

2.4 资料的归算与分析108

3.日震学的发展现状109

3.1 太阳P模的本征振荡频率及太阳的内部结构110

3.2 太阳内部的较差自转112

3.3 太阳P模的振幅与寿命115

3.4 太阳5min振荡的激发机制117

3.5 太阳160min振荡及重力(G)模振荡的搜寻118

3.6 太阳5min振荡的长期变化120

4.日震学的发展趋势120

5.展望122

参考文献125

六、恒星物理学………………………………………………黄磷131

1.恒星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特点131

1.1 恒星物理研究的意义131

1.2 恒星物理研究的内容132

1.3 恒星物理研究的特点133

2.恒星物理的发展现状135

2.1 概况135

2.2 观测设备和技术136

2.3 已取得的重要进展138

3.90年代发展趋势和前景156

3.1 观测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156

3.2 恒星物理研究的前景158

参考文献161

七、90年代的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黄润乾162

1.研究历史162

2.研究成就163

2.1 观测164

2.2 X射线源和X射线爆168

2.3 光谱分析和核合成170

2.4 周期光度变化172

3.重要问题176

3.1 星风和质量损失177

3.2 双星演化177

3.3 脉动变星178

3.4 对流理论179

3.5 模型计算179

3.6 冷星的表面活动179

参考文献180

1.引言182

八、射电脉冲星的观测与理论研究……………………乔国俊182

2.80年代以来观测上的重要进展183

2.1 具有伴星或行星的脉冲星系统186

2.2 毫秒脉冲星和球状星团脉冲星191

2.3 中心辐射束(core辐射成分)的确认193

3.射电脉冲星最基本的观测事实及其注评196

3.1 累积脉冲196

3.2 子脉冲200

3.3 漂移子脉冲和缺脉冲201

3.4 微结构和微脉冲202

4.几个常用的导出量204

4.1 中子星的自转能损率204

4.3 脉冲星制动指数205

4.2 中子星表面磁场205

4.4 脉冲星的年龄206

5.涉及演化的几个问题206

5.1 脉冲星磁场的演化206

5.2 射电光度的演化209

5.3 射电脉冲星与X射线脉冲星的脉冲周期为什么不同?210

5.4 脉冲星辐射束的演化211

5.5 一种新的制动机制213

6.射电脉冲星的辐射机制214

6.1 观测对理论的限制214

6.2 GJ脉冲星磁层模型216

6.3 Sturrock模型217

6.4 RS模型218

6.5 Slot gap模型222

6.6 BGI模型222

6.7 WWC模型224

6.8 逆康普顿散射(ICS)模型225

7.结束语228

参考文献229

九、超新星:观测和理论…………………李宗伟 李卫东238

1.分类及前身星238

1.1 分类238

1.2 前身星241

2.1 概述244

2.Ia型超新星244

2.2 演化245

2.3 爆炸246

2.4 光变曲线(LC)251

2.5 SNIa的光谱253

2.6 SN1990N和SN1991T253

3.Ib/Ic型超新星255

3.1 概述255

3.2 模型256

3.3 光变曲线257

3.4 光谱259

4.1 概述261

4.Ⅱ型超新星261

4.2 理论模型262

4.3 光变曲线271

4.4 光谱274

5.SN1987A277

5.1 概述277

5.2 SN1987A的前身星的演化278

5.3 光学光变曲线279

5.4 X射线光变曲线及成块(clumpy)混合280

5.5 预测未来281

6.问题和讨论282

参考文献283

1.历史的回顾287

十、γ射线脉冲星和γ射线爆…………………………陆埮287

2.1 γ射线脉冲辐射的理论认识291

2.γ射线脉冲星291

2.2 γ射线脉冲星的观测发现与研究298

3.γ射线爆306

3.1 时间特征307

3.2 能谱307

3.3 空间分布322

4.讨论与展望324

参考文献325

1.分子——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与演化的示踪器330

1.1 星际分子发现简史和分子天文学的诞生330

十一、分子天文学和恒星形成…………………………孙锦330

1.2 分子天文学的研究意义332

1.3 迄今已发现和证认的天文(星际、拱星、星系)分子的品种、谱线及意义334

2.分子天文学的主要研究课题、进展与发展趋势345

2.1 分子云的大尺度分布345

2.2 分子云与恒星形成352

2.3 拱星包层的分子发射与恒星演化晚期阶段352

2.4 天体脉泽的研究355

2.5 与宇宙化学有关的课题——天体化学的重大发展358

3.分子云与恒星形成360

3.1 恒星形成于分子云360

3.2 正在形成恒星的分子云362

3.3 几个与恒星形成理论有关的问题371

3.4 年青天体附近的分子外向流与盘系统377

3.5 恒星形成过程的主要阶段——低质量星形成的一个基本图景384

4.90年代分子天文学发展展望387

4.1 一个重要的有可能突破的课题——恒星与行星系起源问题388

4.2 90年代主要毫米波和亚毫米波设备计划389

4.3 90年代与恒星形成和早期演化有关的主要课题和可能解决的问题391

参考文献393

十二、90年代红外天文学…………………胡景耀 钱忠钰402

1.引言 90年代前的红外天文学402

2.红外天文学观测为什么变得如此重要406

3.面向90年代的红外天文学410

4.西方国家90年代红外天文的发展计划412

5.我国红外天文学的发展展望425

十三、疏散星团与银河系天文学………………………赵君亮435

1.疏散星团435

1.1 成员判别435

1.2 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436

1.3 疏散星团与恒星演化437

1.4 结构与内部运动440

1.5 动力学和动力学演化442

1.6 形成过程444

1.7 工作展望与建议445

2.银河系天文学448

2.1 银河系的空间结构449

2.2 银盘中的物质分布451

2.3 老年恒星的运动学和化学性质452

2.4 银河系的形成454

2.5 银心区的重要观测结果456

2.6 银心区的物理状况457

2.7 SgrA、IRS16和SgrA*460

2.8 工作展望与建议461

参考文献463

十四、活动星系核………………………周又元 戴和俊 王挺贵464

1.研究活动星系核的意义464

1.1 探索谜天体的历史464

1.2 意义重大、成果丰富的天体物理领域465

1.3 未来天体物理学发展的一个关键469

2.活动星系核的特征与分类471

3.活动星系核的连续谱475

3.1 以热辐射为主的谱476

3.2 以非热辐射为主的谱479

3.3 X射线短时标光变484

4.活动星系核的发射线487

4.1 线发射区的物理状态490

4.2 光致电离理论概述491

4.3 光致电离理论与观测的对比493

4.4 谱线轮廓的观测特点及其解释494

4.5 谱线的变化和发射区的结构495

5.活动星系核的演化、结构与统一496

6.展望502

参考文献505

十五、活动星系核的甚长基线观测研究………………南仁东508

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概述508

2.甚长基线干涉的原理及成图511

2.1 基本原理511

2.2 VLBI图象处理513

3.甚长基线观测对活动星系核研究的贡献515

3.1 AGN现象515

3.2 三个使用VLBI观测的AGN研究实例518

3.3 VLBI深化了对AGN基本结构及其射电发射机理的认识524

4.AGN高分辨率研究的发展方向526

4.1 空间VLBI与毫米波VLBI526

4.2 VLBI偏振测量527

4.3 AGN的精细结构多波段研究528

参考文献530

十六、类星体的观测和研究…………………………何香涛532

1.发现类星体532

2.类星体的观测535

3.类星体的空间分布和成团性539

4.类星体的光度函数544

5.类星体的光谱553

6.红移极限和宇宙的演化562

7.红移的本质及其论争566

参考文献568

1.引言572

十七、BL Lac天体……………………………谢光中 刘碧芳572

2.BL Lac天体的多波段观测573

2.1 BL Lac天体的搜寻573

2.2 BL Lac天体的观测特征及理论分析574

3.BL Lac天体的宇宙学含义588

3.1 BL Lac天体的哈勃图588

3.2 BL Lac天体与FR-Ⅰ型射电星系的关系590

3.3 BL Lac天体与OVVs的关系592

3.4 BL Lac天体与FR-Ⅰ型、FR-Ⅱ型射电星系的统一关系593

4.BL Lac天体的理论模型593

4.1 三种基本模型594

4.2 可能的统一模型600

4.3 探讨性模型604

5.结论与展望608

参考文献611

十八、星系团的光学研究……………………………卞毓麟619

1.引言619

2.星系团表620

2.1 “经典”星系团表620

2.2 “机编”星系团表622

3.星系团的大尺度分布623

3.1 一些重要结果624

3.2 理论解释问题627

4.1 总体特征629

4.星系团的一般性质629

4.2 形态分类630

4.3 成员判定630

4.4 团星系的光度函数632

4.5 结构与动力学633

5.团星系的演化636

5.1 概述636

5.2 Butcher-Oemler效应637

5.3 红包络与早型星系的演化641

6.环境与星系形态645

6.1 形态-环境关系645

6.2 形态-环境效应的可能机制649

7.简要的展望652

参考文献655

十九、星系的形成…………………………………………马駬661

1.引言661

2.早期宇宙与初始扰动谱663

2.1 引力不稳定性与早期宇宙663

2.2 进视界扰动谱665

2.3 宇宙的组成及对应特征时刻668

2.4 初始扰动谱与转换函数669

3.结构的质量聚集过程672

3.1 结构形成的数值模拟672

3.2 随机高斯场的统计特征674

3.3 星系形成的球坍缩模型676

3.4 天体密度的演化678

3.5 大尺度背景与局域天体数密度681

4.原星系的搜寻与模拟683

4.1 引言683

4.2 原星系的可能特征与多色测光搜寻684

4.3 三类原星系候选者685

4.4 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689

5.结束语关于星系的耗散形成的一些设想692

参考文献695

二十、现代宇宙论的成就与展望………………………曹盛林697

1.引言697

2.宇宙学的观测基础699

2.1 宇宙的膨胀700

2.2 宇宙大尺度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702

2.3 宇宙的年龄703

2.4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04

2.5 轻元素丰度705

2.6 宇宙的物质密度:宇宙中的暗物质705

2.7 宇宙中真空的特性707

2.8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708

2.9 关于红移起因的论战710

3.宇宙学的理论模型712

3.1 爱因斯坦引力论的基本思想712

3.2 宇宙时空的几何特征714

3.3 热宇宙——膨胀宇宙中的物理过程717

3.4 宇宙演化的几何模型723

4.大尺度结构的形成723

4.1 引力不稳定性724

4.2 扰动谱及其增长726

4.3 焦散的奇点和分支理论及大尺度结构728

5.结语732

参考文献732

二十一、宇宙等离子体的强湍动………………………李晓卿734

1.引言734

2.朗缪尔波凝聚佯谬736

3.强湍动等离激元的Zakharov方程740

4.调制不稳定性746

5.坍缩动力学750

6.荷电粒子的湍动加速753

7.高频场有质动力及其作用756

8.电双层自洽形成和演化761

9.空间飞行体与等离子体非稳态作用764

10.自引力系统的非线性结构768

11.等离激元诱发的自生磁场775

参考文献788

二十二、致密天体的吸积与喷流………………………卢炬甫793

1.引言793

1.1 天体的吸积与喷流793

1.2 致密天体吸积释能的高效率796

2.激变变星和X射线双星799

2.1 双星中的物质转移与吸积盘的形成799

2.2 激变变星中的吸积盘802

2.3 磁化白矮星和中子星的吸积柱804

2.4 X射线双星中的黑洞806

3.活动星系核中的吸积808

3.1 巨型黑洞存在的证据808

3.2 吸积的发生与维持810

3.3 厚盘和磁化盘813

3.4 盘的辐射816

4.1 基本观测特征819

4.活动星系核的喷流819

4.2 传播过程820

4.3 致密射电源821

4.4 产生机制822

4.5 关于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824

二十三、X射线天文学中的辐射转移理论进展830

…………………………………………尤俊汉 陈军锋830

1.引言830

2.康普顿化扩散方程832

3.推广的Kompaneets方程834

4.新推广的Kompaneets方程835

5.应用举例841

参考文献843

1996《90年代天体物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启斌等编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天体物理学前沿与鸟瞰(1989 PDF版)
天体物理学前沿与鸟瞰
198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90年代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和光学( PDF版)
90年代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和光学
天体物理学(1930 PDF版)
天体物理学
1930
90年代物理学 学科交叉和技术应用(1994 PDF版)
90年代物理学 学科交叉和技术应用
1994
90年代物理学提要(1992 PDF版)
90年代物理学提要
1992
天体物理学( PDF版)
天体物理学
商务印书馆
近代天体物理学(1983 PDF版)
近代天体物理学
1983 高校原子物理暑期讲习班翻印
X射线天体物理学(1999 PDF版)
X射线天体物理学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90年代物理学提要(1992 PDF版)
90年代物理学提要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普通天体物理学(1964 PDF版)
普通天体物理学
1964 北京:科学出版社
理论天体物理学(1956 PDF版)
理论天体物理学
1956 北京:科学出版社
物理量和天体物理量(1976 PDF版)
物理量和天体物理量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天体物理学前沿(1982 PDF版)
天体物理学前沿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天体物理学概念(1981 PDF版)
天体物理学概念
198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实测天体物理学(1987 PDF版)
实测天体物理学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