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国经济 兼论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
作者 | 邱晓华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2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613820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353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回顾篇1
第一章困境 原因 对策——对80年代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与回顾3
困境: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相互交织4
原因:体制因素和操作因素相互推动9
对策:调需求、建秩序、优结构、抓改革14
第二章治理整顿初见成效 适时微调稳定增长——198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18
总评价18
治理整顿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
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成因及发展趋势22
对当前治理整顿形势的基本判断26
对进一步稳定经济的几点意见27
第三章启动经济:成效、障碍、着力点——199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32
启动经济取得较大成效33
影响启动效应的主要障碍35
启动经济的三种前途38
实现启动经济第三种前途的着力点选择39
第四章治理整顿成效明显 深化改革进展显著——199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43
经济形势明显好转43
当时宏观决策、宏观管理的几个认识问题47
1992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几点建议52
第五章改革开放掀高潮 经济建设入快道——199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55
经济形势是否过热55
通货膨胀是否会进一步加剧58
1993年经济发展走势如何61
下阶段宏观调控对策如何选择62
第六章宏观调控力度加强 经济进入降温阶段——199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65
总体形势:趋好还是转坏65
资金紧张:为何“老调”总在弹奏66
经济“滞胀”:是否多余的担忧68
调控目标:失业,通胀,孰轻孰重70
物价走势:10%的调控目标能否实现72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好,是坏?74
第七章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在发展中降低物价——199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77
经济运行的三个突出特点78
新一年经济将有所降温81
第八章口大改革调整力度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995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83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国民经济稳定增长83
对经济运行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88
1996年经济趋势预测与宏观调控建议92
第九章“软着陆”目标基本达成 经济转入平稳运行期——1996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98
1996年回顾:“高增长、低通胀”局面初步形成99
1997年展望:经济增长环境有利大于不利,总体发展态势将呈稳中趋好102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107
附:形势述评:19%年中国经济可圈可点110
第十章把握调控力度 稳定经济增长——1997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回顾117
经济增长有所减缓,物价转入绝对下降118
新一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120
确立经济增长“保八”的调控目标是必要的122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把握好调控力度123
附: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的历史性大跨越128
第十一章扩大内需渐见成效 经济增长止跌转升 ——1998年经济趋势分析与预测131
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继续减缓132
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止跌转升,第四季度增势将进一步加强133
瞄准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134
第十二章调控成效表现明显 深层矛盾暴露深刻——对宏观调控时期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回顾137
景气信号由“红”转“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137
居安思危,谨慎调控,为国民经济在景气适度区间运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43
专题篇151
第十三章准确把握形势 认真搞好规划——对制定“九五”计划的分析与思考153
突破与挑战:快速发展中的矛盾153
调控与改革:前进中面临的新矛盾158
稳定与健康:对“九五”时期经济工作的建议163
第十四章社会供求总量失衡的症结何在169
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69
生产的非货币化与需求的货币化不对称,形成局部供需之间的断裂带171
投资规模大,投资效益不高,投入多、产出少现象比较突出173
改革不配套,各种非经济因素强化了供需矛盾175
进出口之间商品流程呈逆向发展,互补关系较差176
第十五章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79
经济的波动有其客观性179
正确界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标准180
建立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系统181
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182
必须选择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83
努力发展生产,增强供给能力184
制定正确的需求管理政策188
科学地调控社会总供求,保持二者的基本平衡和适度增长195
构造一个合理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196
第十六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上新台阶200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201
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3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放活政策,选准重点,立足现实,区别对待204
第十七章保持消费需求的适度增长207
总体上,80年代中后期确实存在消费需求增长过快的态势,且在短期内还难以扭转207
结构上,消费需求增长过快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211
正确认识,区别对待,紧松结合,合理引导,促进矛盾的缓解214
附:国民收入超分配问题亟待解决217
第十八章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224
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224
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225
调整结构应当把握的五个方面227
第十九章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对宏观经济若干问题的看法231
注意在变动中把握好稳定231
启动住房消费应抓好五个配套233
改革既要实现优而能胜,更要达到劣而能汰236
尽快解决市场约束带来的困难与矛盾237
注意稳中求进,搞好宏观调控240
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242
学会解决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245
控制通货膨胀仍不容放松247
第二十章 正确看待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困难250
第二十一章 正确认识新时期中国的农业问题253
第二十二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257
科学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257
正确认识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基本环境260
认真总结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基本经验263
进一步理清搞好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266
附:对社会主义的几点再认识271
第二十三章对物价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275
物价上涨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276
几点认识与看法278
展望篇283
第二十四章对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思考285
问题的提出285
思考与对策286
第二十五章协调各项政策 保持稳定发展——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295
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及变化特征295
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出现了新变化301
选准经济增长的新成长点,带动经济稳定增长311
加大调整,开拓市场,深化改革,提高效益313
第二十六章挑战与机遇并存 困难与希望同在——21世纪前半期中国经济前瞻320
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局面321
认真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324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27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332
对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的展望335
结束语339
1999《九十年代中国经济 兼论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邱晓华著 1999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经济结构与整体主义
- 1991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题
- 1998年06月第1版
-
- 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
- 1982.03
-
- 国民经济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 1981
-
- 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
- 1982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经济结构调整论
- 199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 福建卷
- 1998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 苏联经济结构的调整
- 1981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的发展主题
- 1998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政府组织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经济发展与经济调整
- 1990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走向
- 1993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
-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经济结构概论
- 1994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国民经济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 1981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