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采油厂志》
作者 | 大庆第三采油厂志编审委员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大庆第三采油厂志编审委员会 |
参考页数 | 608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679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概述3
第一章自然地理概况和建厂初期3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3
第二节 筹备建厂与建厂初期4
第二章 厂的发展简况5
第三章我厂在大庆油田和全国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8
第一节 我厂原油生产的地位8
第二节 我厂对兄弟单位和全国各油田的支援9
第二篇生产建设13
第一章油田基本建设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13
第二节 历年油田基本建设主要实物工程量13
第三节 历年油田基本建设投资额18
第四节 基建劳务联营公司的建立18
第二章主要生产设施建设19
第一节 油水井建设19
第二节 各种油水站建设41
第三章辅助生产设施建设42
第一节 电力设施建设与电力管理42
第二节 排涝设施建设46
第三节 厂区道路建设46
第四节 工业房屋建设47
第四章基本生产单位48
第一节 采油一矿48
第二节 采油二矿55
第三节 采油三矿59
第四节 采油四矿65
第五章辅助生产单位69
第一节 采收率试验大队69
第二节 作业大队72
第三节 工程维修大队76
第四节 运输大队80
第五节 潜油电泵厂83
第六节 工程技术大队84
第七节 测试大队86
第八节 器材供应站88
第九节 地质大队91
第十节 服务大队92
第十一节 矿建大队95
第六章主要站库简介99
第一节 北二一联合站99
第二节 北二二联合站100
第三节 北三联合站101
第四节 北四联合站102
第五节 北五联合站103
第六节 北六联合站104
第七节 北三一联合站105
附录107
第一节北区压气站107
第二节 北油库107
第七章生产办公室和厂生产管理、指挥系统108
第一节 生产办公室108
第二节 厂生产管理、指挥系统109
第八章生产水平录109
第一节 我厂生产及分项指标历年最高最好水平109
第二节 我厂单位时间的发生量110
第三篇矿区建设115
第一章矿区建设概况115
第一节 矿区建设组织机构115
第二节 矿区建设概况115
第三节 自烧红砖、白灰和雇用外包马车117
第二章职工住宅建设119
第一节 “干打垒”119
第二节 砖木结构房屋119
第三节 楼房120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124
第三章居民村点建设126
第一节 居民村点建设概况126
第二节 居民村点建设分述(上)127
第三节 居民村点建设分述(下)131
附录134
第一节南岗村134
第二节 莎北新村134
第三节 压气站村点135
第四章房产管理和房屋维修135
第一节 房产管理135
第二节 房产管理科和楼房管理所136
第三节 房屋分配136
第四节 房屋维修137
第四篇油田开发141
第一章萨北油田石油地质概况141
第一节 萨北油田基本情况141
第二节 萨北油田层系及层组划分141
第三节 萨北油田岩性和物性143
第四节 油、气、水性质144
第五节 油层压力系统146
第六节 高压物性147
第二章油田开发基本情况150
第一节 概况150
第二节 萨北油田产能形成151
第三节 萨北油田开发的四个阶段153
第三章油田开发试验158
第一节 大庆油田小井距试验158
第二节 大庆油田厚油层开发区试验160
第三节 萨北东部过渡带转抽降压试验162
第四章油田开发调整163
第一节 纯油区三套层系改为二套层系的调整163
第二节 “136”地区西部断块的调整164
第三节 北二区东部中低渗透层的调整164
第四节 萨北油田纯油区综合调整165
第五节 北二区西部、北三区中低渗透层加密调整165
第五章油田开发管理166
第一节 油田开发管理机构166
第二节 资料录取168
第三节 试井、找水、化验资料的质量要求173
第四节 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和大办“地宫”175
第六章采油工艺176
第一节 分层注水工艺176
第二节 分层采油与堵水177
第三节 抽油机采油178
第四节 潜油电泵采油180
第五节 不压井、不放喷作业182
第六节 油井清蜡、防蜡183
第七节 油水井测试工艺184
第八节 管道、容器防腐工艺184
第九节 井下作业185
第七章油气集输190
第一节 基本情况190
第二节 各个时期的油气集输流程190
第三节 油站分布情况191
第五篇企业管理195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述195
第一节 企业管理概况195
第二节 企业整顿检查验收196
第三节 企业管理机构和企业管理内容197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197
第一节 岗位责任制概述197
第二节 岗位责任制大检查198
第三节 岗位技术练兵200
第三章经济责任制201
第一节 实行“五定一奖”201
第二节 实行经济责任制概述202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207
第四章计划管理209
第一节 计划管理概况209
第二节 计划编制程序与依据210
第三节 计划的种类和编制申报时间211
第四节 统计工作212
第五节 历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13
第五章劳资管理217
第一节 劳资管理机构217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发展217
第三节 工人工种220
第四节 工人技术等级220
第五节 职工工资221
第六节 职工工资调整222
第七节 职工奖金、津贴和附加工资223
第八节 招收新工人情况225
第九节 全员劳动生产率227
第十节 定员定额227
第十一节 整顿劳动纪律231
第十二节 安置待业知识青年与劳动服务公司的建立232
第十三节 家属劳务管理233
第六章财务管理234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况234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235
第三节 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236
第四节 历年各项财务指标完成情况237
第七章 审计工作239
第八章质量管理240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组织及职责240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重点和主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241
第三节 “质量月”活动243
第九章标准化与计量管理243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其主要任务243
第二节 标准计量管理制度244
第三节 计量系统标准245
第四节 厂标准化管理办法246
第十章科技管理247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247
第二节 科技管理制度248
第三节 科技干部队伍248
第四节 科技人员技术职称的评定249
第五节 “双革”项目及科研成果250
第六节 受奖的优秀科技项目和革新成果257
第七节 科技档案管理259
第八节 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260
第十一章设备管理270
第一节 设备管理概况270
第二节 设备使用271
第三节 设备修保273
第四节 关键设备更新和改造275
第五节 设备的检查与评比275
第六节 机械加工275
第七节 闲置设备器材的利用和处理277
第十二章物资管理278
第一节 物资管理概况278
第二节 物资的节约281
第三节 清仓查库281
第四节 主要物资消耗情况283
第十三章资产管理284
第一节 资产管理机构284
第二节 资产管理制度284
第三节 历年新进设备285
第四节 资产折旧286
第五节 历年固定资产总额286
第六节 资产设备的报废287
第十四章安全管理288
第一节 安全管理概况288
第二节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290
第三节 安全生产措施291
第四节 “安全月”活动293
第五节 锅炉及压力容器管理294
第六节 生产事故297
第十五章能源管理301
第一节 能源管理机构301
第二节 能源管理有关规定302
第三节 能源种类及计划分配302
第四节 节能措施及效果304
第五节 落地原油管理305
第十六章环境管理307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况307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308
第三节 绿化厂区309
第六篇党政工作313
第一章党的组织建设313
第一节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313
第二节 组织管理机构及各级党组织315
第三节 历年党员发展情况和党员队伍现状318
第四节 党委的历次重要会议319
第二章党的纪律检查工作321
第一节 纪律检查工作机构321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概况322
第三章党的思想建设322
第一节 党的组织生活322
第二节 党员培训326
第三节 整党整风327
第四节 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329
第四章党的干部工作330
第一节 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330
第二节 各级干部的管理332
第三节 调整各级领导班子334
第四节 干部的奖惩335
第五节 退休、离休老干部的管理336
第六节 干部制度的改革337
第五章党的宣传工作338
第一节 宣传工作基本情况338
第二节 理论学习339
第三节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340
第四节 通讯报道工作341
第五节 统一战线工作342
第六章行政机构345
第一节 建厂以来行政机构的变迁345
第二节 厂机关和行政机构的现状349
第三节 厂历任行政领导350
第四节 厂历任技术领导350
第七章重要学习活动351
第一节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351
第二节 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352
第三节 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52
第四节 学习、讨论新宪法352
第五节 学习中发(1981)47号文件353
第八章“全民文明礼貌月”和“双文明”建设353
第一节 “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353
第二节 厂的“双文明”建设359
第九章工会工作360
第一节 历届工会代表大会360
第二节 历次职工代表大会361
第三节 厂历年劳模会或先代会36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370
第五节 建设“职工之家”活动371
第六节 职工技术协作活动372
第七节 工会机构现状372
第十章共青团373
第一节 历届团代会373
第二节 各级团组织与团员374
第三节 团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375
第四节 我厂团组织所获得的荣誉称号与历年先代会377
第十一章妇女工作378
第一节 妇女组织378
第二节 妇女活动379
第三节 妇女保健380
第四节 妇女先进人物380
第十二章治安保卫工作381
第一节 治保组织机构381
第二节 生产要害部位的治安保卫工作382
第三节 治安防范工作382
第四节 历年发案及侦破情况383
第五节 重大案例384
第六节 户籍工作384
第七节 经济警察中队385
附录386
第一节拥军派出所386
第十三章民兵、武装工作386
第一节 武装部的职责和变化沿革386
第二节 民兵组织的建立和发展387
第三节 民兵训练388
第四节 民兵武器装备389
第五节 民兵工作“三落实”389
第六节 人民防空390
第七节 民兵组织调整改革情况391
第八节 兵役391
第九节 重大兵事记述392
第十四章民政信访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392
第一节 民政工作393
第二节 信访工作395
第三节 法制宣传教育396
第十五章机要工作398
第一节 档案管理工作398
第二节 保密工作399
第三节 文秘工作400
第七篇重大政事记述405
第一章“文化大革命”405
第一节 “文革”初期和各种群众造反组织405
第二节 军管小组进驻407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成立408
第四节 清理阶级队伍与斗批改408
第五节 工宣队进驻上层建筑领域410
第六节 “文革”期间重大事件记述410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411
第二章 “一打三反”412
第三章批林整风与批林批孔413
第一节 批林整风413
第二节 批林批孔415
第四章 反击“右倾翻案风”416
第五章 揭批“四人帮”416
第六章 “一批双打”运动418
第七章 复查平反冤假错案420
第八章“双打”活动421
第一节 打击经济领域里的严重犯罪活动421
第二节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423
第八篇重要人物427
第一章领导干部427
第一节 历任厂党、政、技术领导干部427
第二节 现任厂党、政、技术、工会领导干部433
第二章 大庆标兵、劳动模范437
第三章 逝世人物437
第九篇职工教育与文化生活445
第一章职工教育概况445
第一节 职工教育机构445
第二节 职工教育有关制度、措施445
第三节 职工培训446
第四节 职工技术表演赛448
第五节 厂历年对职工教育的投资448
第二章职工教育学校449
第一节 职工培训学校449
第二节 职工中专学校449
第三节 电视大学450
第四节 函授与刊大450
第五节 外培深造451
第六节 职工业余学校452
附录452
第一节技工学校452
第三章职工文化生活453
第一节 电影放映队453
第二节 图书馆453
第三节 公费订阅报刊454
第四节 职工文艺活动454
第五节 职工体育活动455
第六节 职工俱乐部455
第七节 电器修理部457
第四章职工业余文艺创作458
第一节 概况458
第二节 主要作品选459
第三节 职工艺术创作活动474
第十篇医疗卫生与职工福利477
第一章医疗卫生工作477
第一节 卫生工作机构477
第二节 中心卫生所和基层卫生所477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和矿容整顿478
第四节 卫生防疫工作479
第二章计划生育工作480
第一节 领导机构480
第二节 计划生育有关制度481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482
第四节 实行奖励与惩罚的措施482
第五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484
第六节 计划生育宣传月484
第三章职工福利486
第一节 职工困难补助486
第二节 职工公费医疗486
第三节 职工疗养487
第四节 职工住房和职工宿舍488
第四章职工生活489
第一节 主要生活设施489
第二节 其它生活设施495
第三节 工业队伍的农副业生产498
第四节 职工生活的逐步改善498
第五章职工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500
第一节 职工劳动保护500
第二节 职工保健与防暑降温501
第三节 职工劳动保险502
第四节 职工职业病的防治504
第十一篇农副业生产507
第一章农副业发展概况507
第一节 劳动组织507
第二节 耕地510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511
第四节 肥料511
第五节 农业机械513
第六节 农副业基本建设515
第七节 农业生产自然灾害516
第二章农业生产517
第一节 粮食生产517
第二节 蔬菜生产520
第三章畜牧业生产523
第一节 历年来畜牧业生产概况523
第二节 猪场525
第三节 牧场525
第四章林业生产526
第一节 营林造林526
第二节 苗圃建设526
第三节 果园建设527
第五章 农业财务527
第六章采油三厂农工商分公司528
第一节 机构的建立528
第二节 农、林、牧业529
第三节 工副业生产530
第四节 服务行业531
第五节 轻小工业531
第六节 个体专业户533
第七节 经营成果534
第八节 生产责任制538
第七章附录538
第一节 养鱼场538
第二节 养鸡场539
第十二篇大事记(1963年至1985年)541
第十三篇杂事录573
一、新事轶闻录573
二、地名普查577
三、人口普查581
四、公用自行车处理582
五、自然灾害583
六、自然异常现象584
第十四篇附录587
一、资料来源587
二、《厂志》工作大事记587
三、编后语589
1990《第三采油厂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大庆第三采油厂志编审委员会编 1990 大庆第三采油厂志编审委员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化油器厂志1966-1983
- 1985
-
- 百面红旗: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
- 1991
-
- 第四采油厂志 1984-1999
- 1999
-
- 第八采油厂志 1983-1989
- 1991
-
- 第六采油厂志
- 1986
-
- 涪陵化油器厂志
- 1986
-
- 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 辉煌历史
- 香港嘉宾出版社
-
- 采油二厂志 1964-1983 下
- 1984
-
- 采油二厂志 1964-1983 上
- 1984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