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
作者 | 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朱红,邬福麟,韩丽云,冯平庆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8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40286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518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言1
第一章纺织纤维及其分类2
第一节 纺织纤维2
第二节纺织纤维的分类2
一、天然纤维2
二、化学纤维3
第二章原棉6
第一节原棉概况6
一、棉纤维的形成6
二、棉纤维的截面形态、截面结构和纵面形态7
三、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及其耐酸耐碱性8
四、棉花的种类和我国主要棉区9
五、棉花初加工的概念以及锯齿棉、皮辊棉的特点11
第二节原棉检验12
一、业务检验13
二、物理性能检验19
三、疵点检验42
第三章毛45
第一节羊毛概况45
一、羊毛纤维的生长45
二、毛被的形态46
三、羊毛纤维的纵面形态、截面形态和截面结构46
四、羊毛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及其耐酸耐碱性48
五、羊毛的分类和绵羊品种48
第二节羊毛试验51
一、物理试验52
二、化学试验67
第三节羊毛的分等和分级69
一、羊毛的分等69
二、羊毛的分支和分级70
第四节纺织用其他动物毛简介71
一、山羊绒71
二、马海毛72
三、骆驼毛、绒72
四、兔毛72
五、牦牛毛73
六、羊驼毛73
第四章其他天然纤维——麻、丝简介75
第一节麻纤维75
一、截面形态和纵面形态76
二、主要组成物质及其耐酸耐碱性76
三、长度和细度76
四、吸湿性77
五、强度和伸长率77
六、柔软性77
第二节蚕丝77
一、截面形态和纵面形态78
二、主要组成物质及其耐酸耐碱性78
三、长度和细度79
四、吸湿性79
五、强度和伸长率79
六、光泽79
七、丝鸣80
第五章化学纤维81
第一节化学纤维制造概述81
一、高聚物的提纯或聚合81
二、纺丝流体的制备81
三、纺丝84
四、后加工86
第二节化学短纤维的品质检验89
一、长度检验90
二、细度检验93
三、强、伸度检验94
四、卷曲检验98
五、疵点和倍长纤维检验99
六、回潮率检验100
七、含油率检验100
第三节常见化纤的特性简介102
一、粘胶纤维103
二、涤纶104
三、锦纶104
四、腈纶105
五、维纶106
六、丙纶107
七、氯纶107
八、氨纶108
第六章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110
第一节纺织纤维内部结构的基本概念110
一、纺织纤维的大分子结构110
二、纺织纤维的超分子结构112
三、纺织纤维的形态结构116
四、纺织纤维的结构层次116
第二节纤维素纤维的内部结构117
一、纤维素纤维的大分子结构117
二、纤维素纤维的超分子结构118
三、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119
第三节蛋白质纤维的内部结构121
一、蛋白质纤维的大分子结构121
二、蛋白质纤维的超分子结构124
三、蛋白质纤维的形态结构125
第四节合成纤维的内部结构126
一、涤纶126
二、锦纶127
三、腈纶130
四、维纶131
五、丙纶132
六、氨纶133
第七章纱线及其分类135
一、按结构和外形分135
二、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138
三、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138
四、按纺纱工艺分139
五、按用途分139
六、按纺纱方法分139
七、按纱的粗细分140
第八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141
第一节吸湿指标和测试方法141
一、吸湿指标141
二、吸湿指标的测试方法141
第二节纤维的吸湿机理和影响纤维回潮率的因素145
一、纤维的吸湿机理145
二、影响纤维回潮率的因素145
第三节常见纤维的吸湿能力和公定回潮率151
一、常见纤维的吸湿能力151
二、常见纤维和纱线的公定回潮率151
三、混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153
第四节吸湿对纤维性质和纺织工艺的影响153
一、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153
二、吸湿对纺织工艺的影响156
第九章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几何特征159
第一节纺织纤维的长度159
一、纤维长度与产品质量及纺织工艺的关系159
二、纤维长度的测试方法160
三、纤维的长度分布图、长度排列图和照影机曲线163
第二节纺织纤维和纱线的细度166
一、纤维细度与产品质量及纺织工艺的关系166
二、纤维和纱线的细度指标、测试方法及指标间的换算167
三、纱线的细度不匀率174
第三节纱线的捻度与纤维在纱中的几何配置182
一、加捻的意义、指标及其相互换算182
二、捻度的测试186
三、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188
四、纤维在纱中的几何配置192
第十章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力学性质205
第一节纺织纤维和纱线的拉伸性质205
一、纤维和纱线一次拉伸断裂性质的基本指标及其换算205
二、拉伸曲线及有关指标209
三、常见纤维的拉伸曲线215
四、拉伸断裂性质的测试216
五、纤维的拉伸断裂机理及影响纤维强、伸度的因素220
六、纱线的拉伸断裂机理及影响纱线强、伸度的因素224
七、拉伸变形的种类和弹性229
八、蠕变和应力松弛232
九、疲劳特性234
第二节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弯曲、压缩和扭转236
一、纤维和纱线的弯曲236
二、纤维和纱线的压缩238
三、纤维和纱线的扭转239
第三节纺织纤维和纱线的摩擦和抱合性质240
一、摩擦抱合性质的指标与测试241
二、纤维摩擦抱合性质与可纺性的关系245
三、摩擦机理与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245
第十一章纺织纤维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250
第一节纺织纤维的热学性质250
一、纺织纤维的导热和保暖250
二、纺织纤维的热转变点251
三、纺织纤维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254
四、纺织纤维的阻燃性和抗熔性255
五、合成纤维的热收缩256
六、纺织纤维的热塑性和热定型258
第二节纺织纤维的电学性质259
一、纺织纤维的电阻259
二、纺织纤维的静电264
第三节纺织纤维的光学性质267
一、色泽267
二、耐光性271
三、光致发光272
第十二章纺织纤维的鉴别274
一、手感目测法274
二、显微镜观察法275
三、燃烧法276
四、化学溶解法277
五、药品着色法279
六、熔点法280
七、密度法281
八、荧光法281
九、红外光谱法281
第十三章纱线的品质评定284
第一节棉纱线的品质评定284
一、棉纱线的分等284
二、棉纱线的分级286
三、纱疵检验288
第二节毛纱线的品质评定290
一、精梳毛纱线的品质评定290
二、粗梳毛纱线的品质评定292
第三节 化纤长丝的品质评定293
第十四章织物及其分类295
第一节机织物的分类295
一、按原料分295
二、按纤维的长度和细度分296
三、按纺纱工艺分296
四、按纱线的结构和外形分296
五、按纺纱方法分296
六、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分296
七、按织物漂、染、整加工方法分297
八、按用途分297
第二节针织物的分类297
一、按原料分297
二、按加工方法分297
三、按纱线外形分297
四、按用途分298
五、按生产方法分298
第十五章织物的几何特征和结构因素299
第一节机织物的几何特征和结构因素299
一、几何特征299
二、结构因素300
第二节针织物的几何特征和结构因素309
一、线圈结构309
二、组织310
三、纱线细度312
四、线圈长度313
五、针织物的纵、横密314
六、未充满系数314
七、单位面积重量314
八、厚度315
九、针织物的膨松度315
第十六章织物的力学性质317
第一节织物的拉伸性质317
一、拉伸曲线及有关指标317
二、测定方法319
三、织物一次拉伸断裂机理321
四、机织物断裂强力的估算323
五、影响织物一次拉伸断裂性质的因素324
第二节织物的撕破性质328
一、测定方法328
二、撕破机理330
三、撕破曲线及有关指标331
四、影响织物撕破性质的主要因素333
第三节织物的顶破性质334
一、测定方法334
二、顶破机理335
三、影响织物顶破性质的主要因素335
第四节织物的耐磨性336
一、测定方法和指标336
二、磨损机理339
三、影响织物耐磨性的主要因素341
第五节织物的弯曲性质346
一、刚柔性346
二、折皱弹性348
三、悬垂性352
四、起拱性355
第六节针织物特有的力学性质355
一、脱散性355
二、卷边性357
三、歪斜性358
四、横向延伸性358
第十七章织物的其他物理特性361
第一节织物的收缩性361
一、缩水性361
二、热收缩性363
第二节 织物的免烫性364
第三节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和勾丝性365
一、起毛起球性365
二、勾丝性369
第四节织物的保暖性370
一、导热性370
二、冷感性374
三、防寒性375
第五节 织物的褶裥保持性376
第六节 织物的光泽377
第七节织物的透通性379
一、透气性380
二、透汽性382
三、透水、防永性384
第十八章织物的风格387
第一节 织物风格概述387
第二节织物风格的评定387
一、主观评定387
二、仪器测定388
第十九章混纺织物的物理性能与纤维性质的关系398
第一节 纤维品种的影响398
第二节组分及混纺比的影响399
一、两种组分混纺399
二、三种组分混纺404
第二十章织物的品质评定407
第一节本色棉布品质评定407
一、物理指标评等407
二、棉结杂质409
三、布面疵点409
第二节毛织物品质评定409
一、实物质量评等409
二、物理指标409
三、染色牢度410
四、外观疵点411
第三节棉针织内衣品质评定412
一、内在质量评等412
二、外观疵点评等414
主要参考文献416
1987《纺织材料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朱红,邬福麟,韩丽云,冯平庆编 1987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纺织原料学
- 1980 五洲出版社
-
- 棉纺织材料学(棉织班用)
- 1968
-
- 纺织材料试验(乙)
- 1962
-
- 纺织材料学 初稿
- 1960
-
-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 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
- 简明纺织材料学
- 1999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纺织品过滤材料
- 1992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
- 纺织材料学习题与解答
- 1991 上海:百家出版社
-
- 丝绸材料学
- 1994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 1994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纺织材料学
- 1980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
- 航空航天纺织材料学
- 1989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纺织材料学 试用教材
- 1974 西北轻院纺织系
-
- 纤维材料学(纺织纤维) 下
- 1957 纺织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